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

先不提什麼錫金、不丹,那都是南亞次大陸的邊緣,而海得拉巴作爲目前的南亞最大土邦,佔據着德干高原的中央,是興盛起來的北印度必須要掌控的地方,這樣才能夠壓制住多數時間遊離在北印度掌控之外的南印度。

英屬印度的南北差距遠比中國要大,南印度的太泰米爾人曾經數次建立國家,除了印度教這個信仰之外,南北印度沒有絲毫相同的地方。

如果是艾倫威爾遜處在尼赫魯的位置,也不可能默認海得拉巴繼續處在獨立地位。

“現在我們來說說,如果按照阿里真納的想法,兩大宗教分別佔據本宗教多數的地方獨立建國,尊敬的大君,如果我以簡單的宗教劃分,您應該肯定是傾向於阿里真納對不對?”艾倫威爾遜指出阿里汗的和平教徒身份。

阿里汗點頭,並沒有隱瞞這一點道,“如果只有這兩個選擇,我當然會選擇阿里真納。”

“這就難辦了!”出於實事求是的態度,艾倫威爾遜給了阿里汗一個悲觀的分析道,“尼赫魯是不會讓海得拉巴土邦維持現狀的,而大君控制的海得拉巴土邦,不論是距離同宗教的西北諸省,還是距離東北部的孟加拉都距離很遠,按照最壞的結果分析,南亞出現了宗教戰爭,你將處於印度教的圍攻當中,而不會得到其他和平教徒的救援,實在是太遠了。”

艾倫威爾遜用實踐證明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在沉默的阿里汗面前繼續道,“而海得拉巴土邦,印度教徒佔據百分之八十,和平教徒是絕對的少數,一旦尼赫魯煽動印度教徒採取公投的方式,或者是什麼其他的方式找到理由,事情是真的難辦。多說一句,朱納加德土邦這種推演下面對的局勢,和海得拉巴邦類似。”

朱納加德土邦位於印度的卡提阿瓦半島,面積約五萬平方公里,該土邦的情況和海得拉巴差不多,居民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印度教徒,君主是和平教徒。後來,該土邦國王決定加入巴基斯坦,土邦居民堅決反對,發生暴亂。君主逃亡到了巴基斯坦,隨後印度接管了該土邦政權。

而後來引起印巴戰爭的克什米爾恰恰相反,國王是印度教徒,大部分的居民是和平教徒。克什米爾最後成了印巴戰爭的導火索。

英國撤離之前因爲土邦的問題,何止只是一個克什米爾問題,海得拉巴土邦、朱納加德土邦都是和克什米爾一樣的問題,最終只爆了克什米爾一顆雷已經算是尼赫魯手腕不錯了。

話說回來,獨立之後的印度根本就沒準備和巴基斯坦談,君主是和平教徒的就用人數多數的印度教徒公投,君主是印度教徒的就表示尊重土邦君主的意見,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這副態度應用在一切印度看得上眼的地方,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還是這副態度。

“一定會按照阿里真納的意思分割麼?倫敦完全可以繼續統治南亞。”想來想去,阿里汗不由得煩躁道,“可以繼續維持倫敦的統治,丘吉爾首相不也是這種態度麼?”

艾倫威爾遜沉默不語,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總不能說地球已經換主人了,現在美蘇的實力都已經超過了英國的破落貴族,英國想要維持在南亞的統治,肯定不會被美蘇兩國允許,兩國是不會看着英國像是一戰之後,慢慢利用英屬印度恢復元氣。

一戰之後英國實力仍在,還處在和美國一個範疇當中,那個時候的美國不敢賭上國家命運和大英帝國全力一戰,只能訕訕的回到美洲繼續孤立主義。

今時已經不同往日,美國的實力已經超過了英國,絕對不會像是一戰之後,被英法聯手抵制就默認事實,蘇伊士運河戰爭時期,英法聯手最後鼓起老牌帝國主義的威嚴,最後落得什麼下場?同時遭到了美國和蘇聯的聯手威脅!

可作爲大英帝國駐海得拉巴的專員,艾倫威爾遜總不能說我大英現在已經無法保存在南亞的軍事存在了,這麼說大英帝國的面子往哪裡去放?

想來想去拿出了倫敦自由帝國主義者的論斷開口道,“現在印度民衆普遍已經有了獨立的想法,抗議和暴動此起彼伏,每年從英屬印度的收益,已經抵消不了對英屬印度經營的開支,倫敦不會做賠錢的買賣。”

這話說得艾倫威爾遜自己都不相信,雖然這種聲音早就存在,但如果能夠繼續統治南亞,誰會把雜音當回事?一邊抗議反對反動戰爭,一邊繼續戰爭的事情連逆子美國都玩的熟練。

假裝一下倫敦必須尊重民意,把海得拉巴君主的反問頂回去,這不是代表他這個海得拉巴專員就不準備在英屬印度即將獨立之前就什麼都不做。

阿里汗可是有幾十億美元的財產,這裡面只要稍微給他這個專員一點,就是普通人一輩子賺不到的數字,雖然艾倫威爾遜已經挖了印度金廟,可錢這個東西誰會嫌多呢?

再者艾倫威爾遜不論是前世今生,都有給印度找麻煩的理由,前世的事情先不提,印巴分治從大環境上必須以印度教徒的利益爲主,這是沒法更改的。

因爲從更大的宏觀上來講,從被直布羅陀海峽一直到印度尼西亞,是廣泛的和平教世界。翻開世界地圖一目瞭然,獨立之後的印度是截斷和平教世界聯繫的重要一環。

如果反過來,獨立之後的南亞是以和平教掌權者的面目出現,截斷和平教世界的重要基石就不復存在,中南半島的小國是不具備抵抗和平教碾壓的。所以以印度教人口爲主的印度出現,對目前的世界局勢來說是好事。

反過來獨立後的印度就可能成爲和平教世界的帶頭大哥,這對任何大國都是壞事。要知道歐洲現在的爆發,就是以徹底將中東的和平教世界踩在腳下開始的。

他相信,就算是蘇聯以及和蘇聯一樣思維的國家,也希望印度肩負起來截斷和平教的責任。

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
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