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

“尊敬的阿里汗,請允許我代表大英帝國對你,長久以來的忠實盟友,表達最爲真實的敬意。”艾倫威爾遜一開口就是老公務員了,帶着恰到好處的笑容,向着人不可貌相的土皇帝示好,“三百年來,海得拉巴以及王室,和大英帝國的合作一直都非常愉快,這種和睦的關係讓我們受益良多,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希望我們的友好一直繼續下去。”

“你和以前的專員相似的地方,就是你們說着同樣程式化的話。”米爾·奧斯曼·阿里汗微微一笑,點破了對方的共同點,揮手讓宮殿內的僕從去準備飯道,“我剛剛做完禮拜,現在邀請海得拉巴的新專員一起享用午餐,順便來增進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尊敬的大君,你的英語熟練程度令我感到驚訝。”艾倫威爾遜做出卻之不恭的樣子,答應了對方的邀請。

因爲維度關係,海得拉巴算是處在南印度,但是因爲德干高原的關係,這裡氣溫並不比新德里高多少,在年初的氣候下,讓人感覺到一絲涼意。

不過顯然米爾·奧斯曼·阿里汗,作爲土生土長的海得拉巴君主,已經習慣了這裡的氣候,爲艾倫威爾遜準備了餐具,自己則像是普通的印度人一樣用手抓飯,哪怕刀叉也準備好了放在盤子旁邊。

直到將銀盤子舔乾淨,米爾·奧斯曼·阿里汗才緩緩的開口道,“作爲新的海得拉巴專員,我非常歡迎你的到來,不管是新德里還是倫敦方面,相信都經過了慎重的考慮。”

這個時候艾倫威爾遜才知道,這個海得拉巴君主雖然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土邦,消息卻十分靈通,早在他還沒有離開新德里的時候,就已經落入了對方的眼中。

從詢問英印軍團進軍緬甸是否順利,到聽聞丘吉爾首相即將去雅爾塔和蘇聯人舉行會議,事無鉅細,瞭解的一清二楚。遠不是剛剛那副舔盤子的模樣。

繞了一圈,米爾·奧斯曼·阿里汗貌似有些不在意的問道,“我聽說尼赫魯和阿里真納鬧得不可開交,給新德里和倫敦都帶來了不少困擾。說實話,我本人不是很喜歡這種爭吵。”

“從英國人的角度,我當然也不喜歡,尊敬的大君。”艾倫威爾遜一聽,仔細的看了一眼米爾·奧斯曼·阿里汗的神色,總覺得對方似乎意有所指,慢吞吞的開口道,“看起來大君似乎對一些風聞很關心,想要得到迫切的解答。”

“嗯,我聽說了一些事情,雖然在戰爭尚未結束的時候問出來有些不好,但是請你理解,這涉及到了海得拉巴存在的大問題。”米爾·奧斯曼·阿里汗也不隱瞞,瘦小的身體匹配着洪亮的嗓音道,“不知道倫敦對目前,英屬印度的獨立運動怎麼看?不管是阿里真納還是尼赫魯的主張?”

艾倫威爾遜簡直想要撓頭,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他這個專員的能回答的範疇了。對於英屬印度是否繼續存在,是盡力維持下去,還是放手讓印度獨立。相信現在倫敦,不管是保守黨還是工黨都沒有一個準確答案,應該還在討論當中。

看起來米爾·奧斯曼·阿里汗對這個問題的關心程度超乎尋常,不然也不會詢問他這個剛剛到任的專員,有些太迫不及待了。

可關鍵是他還真的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可是剛剛和這裡的君主見面,就無法給與一個明確的答覆,這可能會破壞關係,破壞大英帝國和海得拉巴的關係倒是沒什麼,破壞私人關係是艾倫威爾遜不想見到的。

對方可不僅僅是海得拉巴的統治者,一旦印度獨立就被趕走,要知道米爾·奧斯曼·阿里汗還是上過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世界首富,就算是失去了統治者的地位,龐大的財富還是令人高看一眼的,哪怕是挖了金廟的艾倫威爾遜也不能例外。

“這個問題,其實倫敦方面也沒有一個定論,尊敬的大君,不過以私人的名義,我可以設想幾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來判斷大君到時候採取什麼樣的態度。”艾倫威爾遜做出非常真誠的表情,以私人名義開口道。

“哦?請說!”米爾·奧斯曼·阿里汗臉色平靜,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其實尼赫魯本人爲代表的國大黨想法,是衆所周知的事實,就是希望獨立之後的印度,能夠維持一個國家的框架,想要的是大英帝國整個南亞的遺產。”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補充道,“這是建立印度最後獨立成功的前提下,而至於阿里真納代表的穆盟,對和印度教徒生活在同樣一個國家的設想非常牴觸,從目前的態度來看,阿里真納的態度十分強硬,寧可打一場內戰,也不會妥協。”

“真納的態度,我也聽說過。”米爾·奧斯曼·阿里汗點頭,顯然認可艾倫威爾遜對兩個目前南亞最強勢的本土政治人物的分析,話鋒一轉道,“可是包括海得拉巴在內的,一衆土邦的地位呢?不知道專員有什麼看法。”

“讓我們按照最壞的結果來設想!”艾倫威爾遜也知道,現在不是藏着掖着的時候,必須要在第一次見面,就讓這個海得拉巴的君主認可,他這個專員有過人之處,而不是一個行賄上來的飯桶,哪怕他確實是行賄才做專員的。

米爾·奧斯曼·阿里汗關心的是土邦的歸屬問題,這涉及到了他的利益。艾倫威爾遜也知道,土邦的問題在印度獨立之後,引起了一系列的爭端。

不提克什米爾和不提海得拉巴,就說兩個沒引起大關注的問題,錫金和不丹。後世一個在六十年代被印度吞併,一個成爲印度的保護國。

而在現在的英屬印度地圖上,錫金和不丹都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以土邦的名義存在的。印度不斷的掀起戰爭,也是認爲自己需要恢復英屬印度的版圖,換句話說,印度是在對着英屬印度的版圖自古以來。

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尼赫魯怎麼想的,顯然不是海得拉巴君主米爾·奧斯曼·阿里汗所關注的,事實上兩人的立場截然相反。

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
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