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

攻擊者除了工黨議員之外,還有保守黨經過長時間共識政治後,和工黨態度一致的議員,這一部分議員叫威特派系指走中庸之道——謹慎、溫和,而不走極端的意思。

這一派人多系原艾登、麥克米倫和希思做過保守黨黨魁手下的支持者。他們認爲貨幣主義政策正在一步步地把國家推向深淵,保守派的執政地位已及及可危。

保守黨的巨頭也坐不住了,開始直言不諱地批評他們的繼任者。

在這個失業率創下大蕭條之後新高,通脹再次破紀錄的當下,撒切爾夫人確實是十分危險,艾倫威爾遜當然要堅定站在首相背後。

要不是是大臣正在熱播,艾倫威爾遜可能都不僅止於在私人層面爲首相加油,不得去BBC爲撒切爾夫人的政策搖旗吶喊?

下半年急轉直下的經濟形勢,就連撒切爾夫人的親信、貨幣主義者財政大臣傑弗裡·豪都顯得垂頭喪氣,在這個時候表達支持,更加體現了艾倫威爾遜支持的彌足珍貴。

這讓處在逆境當中的首相心中升起一股暖流,這個男人還是念舊情的,念舊情可能是艾倫威爾遜爲數不多的軟肋,他潛意識當中還真的不想和撒切爾夫人鬧翻,首相雖然沒有做成他的夫人,也沒有必要做仇人。

當前撒切爾夫人需要應付反對黨和內部反對派的發難,這一點艾倫威爾遜是沒法幫忙的,他和這些下議院的議員不是一個系統當中的人。

雖然他知道很多衣冠楚楚的議員,暗中包養情婦、進行旋轉門操作,乃至於酒駕、以權謀私等等的事。

還有前國防大臣,現下議院保守黨領袖普羅富莫,像是普羅富莫這種在未成年問題上犯錯誤的人雖然不多,但也不是一個沒有。

帕梅拉蒙巴頓去看奧運會還沒有回來,無上權威不得不在赫本這裡尋找心靈上的安寧,赫本在看是大臣第一季的重播,很少能見到球花笑的這麼樂不可支,“你們公務員真的是這樣麼?”

“這是藝術上的誇大,這裡面不也說了麼,首相如果已經拿定主意了,我是沒辦法的。”艾倫威爾遜把手放在赫本的腿上,解釋道,“這部劇,就是首相想要對公務員動手的信號,要是僅限於英倫三島,那對我們可是滅頂之災。”

“僅限於英倫三島?”赫本捕捉到了關鍵詞,好奇的詢問,“如果不限於英倫三島,就像是裡面說的,你是英國最有權勢的人麼?”

“不是某個人有權勢。”艾倫威爾遜糾正道,“而是整個深層政府有權勢,我哪有什麼權勢,我最大的權勢都用在你身上了。”

“滿嘴謊話。”赫本半是喜悅半是憤怒,“你就是欺負我涉世未深,騙了我的身子,你這個壞人。”

這種指責當然也是事實,不過艾倫威爾遜肯定不會承認,堅決的表示,兩人之間那是愛情,就算沒有他存在,赫本像是排骨一樣的身材,肯定也嫁不出去,赫本這一次真的怒了,起身就追打着這個劇中英國最有權勢的人。

不一會兒,赫本已經被攔腰抱起,嘴上還不服輸滴咕,“我這種排骨一樣的身材,抱着不咯手嘛。”

“親愛的,看你說的,我最喜歡纖細的身材,我對燈發誓絕對不是謊言。”艾倫威爾遜一本正經的回答,陰謀之神洛基也不能望其項背。

他明明喜歡開大排量的車,也不算撒謊,赫本只是看着瘦弱,其實身高一點不矮。

艾倫威爾遜在撒切爾夫人上臺之前,曾經有一個想法,如果撒切爾夫人能夠把有價值的產業私有化完成的快,那他就不管撒切爾夫人到底能不能一直執政,如果私有化沒有完成,卻已經遭到了信任危機,那可能就必須要幫一把。

不能讓這個挑戰共識政治的首相半途而廢,不然有前車之鑑擺在這,以後誰還會敢動私有化的念頭?沒這個念頭,女首富怎麼發家致富?

在撒切爾夫人頻繁和反對黨、反對派對線的同時,艾倫威爾遜開始關注了拉美總是和巴西別苗頭的阿根廷,現在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

阿根廷一直都不服巴西,這是一個衆所周知的事實,但也只有阿根廷人自己認爲,阿根廷可以和巴西平起平坐。

事實上在西語國家當中,就算西班牙這個宗主國衰落了,其他人也認爲墨西哥纔是除了西班牙之外的第二選擇,墨西哥也確實這麼幹過,效彷美利堅對老歐洲的青出於藍,對戰後弗朗哥政權極近羞辱,態度比美蘇兩國都強硬的多。

不過美國能夠成功,主要是美國比歐洲各國強大,墨西哥雖然單獨來說也比西班牙強大,但本身沒有強大到顛覆的地步。

隨着墨西哥近年來進入困境,對西班牙的挑戰也偃旗息鼓了,正在朝着後世人們印象中的墨西哥昂首闊步。

阿根廷一直都不如墨西哥重要,和墨西哥相比,同樣作爲殖民地的阿根廷,儘管享有無與倫比的地理條件,但礦產資源的相對貴乏,令其備受冷落,發展緩慢。

阿根廷被邊緣化也可以在行政區劃中體現出來,十六世紀以來,西班牙將包括阿根廷在內的南美西部劃歸秘魯總督區管轄,首府利馬。

直到十八世紀末,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爲首府的拉普拉塔總督轄區才被分立出來。

阿根廷的高光時刻,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段,只要沒有世界大戰的時間,都是落後墨西哥的。

種地種的在厲害,也不能和工業帶來的財富相提並論,而且和其他拉美國家相比,阿根廷算是一個缺少礦產的國家,也不能走礦車路線。

如果阿根廷和智利要是合併成一個國家,應該算是面面俱到,可惜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很差。

在剛從西班牙獨立的時候,智利和阿根廷的前身不約而同選擇擴張,這兩個國家是國家利益衝突的,所以導致關係一直不太好。

皮大帥就是馬島戰爭中整個拉美唯一爲英國提供協助的國家,不過這個世界的皮大帥被阿連德趕出國,成了艾倫威爾遜爲好大兒加官進爵的犧牲品,如果爆發馬島戰爭的話,英國在拉美可能會少一個支撐點。

在這一點上,艾倫威爾遜屬於是坑了英國一把,不過和他多年以來工作保留的利益相比,這隻能說是無傷大雅。他都有些怕加爾鐵裡不敢動手。

不過加爾鐵裡到底會不會動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態度,如果美國態度有利於阿根廷,阿根廷就有可能認爲美國會阻止英國動武。

艾倫威爾遜覺得還是可以操作的,不要認爲美國多有信用,美國現在的通貨膨脹一點都不比英國低,隨着尹朗革命帶來的石油危機蔓延,現在自由世界又開始了通脹賽跑。美國要壓低通脹,難道不需要資金的涌入麼?

美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收割拉美,先給自己補補血,只要有這個想法,美國就可能明着拉架實際上讓英國當這個惡人,自己趁機收割拉美。

不要認爲美國不會這麼做,美國這麼幹不止一次,兩尹戰爭薩達姆可是華盛頓的座上賓。

“還是要等里根上臺幫忙才行。”艾倫威爾遜還是要支撐撒切爾夫人在堅持堅持,卡特這個總統太要臉,暗中出賣阿根廷的事可能不會做。

促成馬島戰爭的環境,還是要里根這樣不要臉的總統才能做。

現在是沒有轉移內部矛盾條件的,所以撒切爾夫人還是要忍忍,接受一段時間全國上下普遍的指責。

艾倫威爾遜不得不去下議院,爲現政府的政策做辯護,對於當前的通脹和事業給出自己的答桉,“不同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之間缺乏有機的協調。一般說來,宏觀調控手段主要包括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各種手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它們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換言之,只有使各種手段得到有機的協調,它們才能獲得互補性和有效性,其功能才能相得益彰。”

這種回答是不能令人滿意的,一些工黨後座議員譏諷道,“尊敬的爵士,我彷彿在真實世界當中看是大臣,這部政治喜劇。”

“尊敬的議員,工黨政府時期,我也是內閣秘書長。”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回答道,“維護政府政策確保執行,這都是我該做的。”

“白廳應該阻止傷害英國的政策。”另外一個議員跳出來指責道,“而不是做內閣的提線木偶,爵士如果起不到這個作用,未免令人失望。”

“當然。”關鍵是這個私有化運動是不是真的傷害了英國,艾倫威爾遜沒覺得會傷害英國,相反還可以極大的促進真正忠於女王的勢力。

艾倫威爾遜挺身而出表達對本屆政府支持的時候,面對黨內外的一片反對聲浪,特別是她所信賴的同僚和她所親手提拔的新秀的紛紛倒戈,撒切爾夫人除了改組內閣,撤換那些明裡暗裡與自己作對的反叛者外,也沒有別的辦法。

她還決定利用參加保守黨中央理事會在伯恩茅斯召開的年會,以便繞開內閣,在全國範圍內動員保守黨的支持力量。在上臺十個月之後,撒切爾夫人進行了第一次內閣改組。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