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

“哦吼,我的艾倫最厲害了。”帕梅拉蒙巴頓撇嘴,做出一臉崇拜的樣子吹捧着。

“親愛的,就算感情深厚,你也不能用這種口氣侮辱我。”別的還好說,這句我們艾倫最厲害了,徹底把艾倫威爾遜激怒了,這明明是他吹捧印度的口吻。

攻擊性雖然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僅僅是不相信也就罷了,竟然還對自己的男人進行嘲諷。這是一個男人就忍不了,艾倫威爾遜不能接受這種侮辱,這涉及到未來的家庭地位問題。

“如果我能找到一個讓你做火箭進入富豪榜的路,是不是就能得到真誠道歉。”順手把鐵箱關上上了鎖,艾倫威爾遜斜眼看着即將訂婚的未婚妻,雙手還掐着腰。

“比我母親還要富有麼?彗星客機不算啊,項目有失敗的可能,還不能作爲依據,所以炒股也不能算。也不能說石油,波斯灣到處都是國家的石油公司。貪污在殖民地還可以,在國內是不行的,在說哪有貪污的人進富豪榜的?抄底德國的企業也不能算。”

帕梅拉蒙巴頓掰着手指,一條一條如數家珍的過濾,終於覺得差不多了。

“你最好到時候聯絡國內的貴族階層,尤其是受到戰爭影響日子不好過的那些家族,等着報團取暖吧。”艾倫威爾遜一臉的高姿態道,“等着成爲大英帝國貴族階層精神領袖的時候,親愛的,到時候你肯定會感謝我的。”

“到底是什麼?還要聯絡其他貴族?”帕梅拉蒙巴頓一頭霧水,一直不停的追問。

“做到了我在告訴你,註冊勘探公司吧。”艾倫威爾遜最後被磨的受不了,開口道,“你應該知道邁索爾鐵礦的出售吧,是不是很賺錢?就說到這,不要貿然的問。”

邁索爾鐵礦爲什麼能賣出高價?第一是沿海便於運輸,第二是因爲鐵礦石品質超過百分之六十,而當年洛克菲勒家族從德國人手中收購,最終出售給摩根家族的梅薩比嶺鐵礦。

經過幾十年的開發已經走到了尾聲,鐵礦石品質已經大不如前。

梅薩比嶺鐵礦的礦石鐵含量超過百分之七十,無需任何處理,可以直接入爐冶煉,成爲美國鋼鐵工業的原料庫,直接推動完成了美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邁索爾鐵礦的礦石含鐵量已經超過百分之六十,在全世界就已經算是非常稀有的礦山了,梅薩比嶺鐵礦的品質可是百分之七十。

用中國對比一下就知道了,中國的鐵礦平均品質是百分之三十,會造成很多額外成本。

連平均品質都屬於差的,世界鐵礦的平均品質是百分之四十。印度鐵礦都比中國的強,當然總量是沒法比。

而澳大利亞的鐵礦比梅薩比嶺鐵礦品質還要更高一點,也超過巴西的淡水河谷,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是獨一份,最爲關鍵的是,目前澳大利亞鐵礦還沒有被發現。

澳大利亞所有專家、學者、澳大利亞政府都確信國家的鐵礦儲量不超過二點五億噸,因此在一九三八年強令禁止出口鐵礦石,一直會實施到一九六零年。

艾倫威爾遜就不相信,一個鐵礦又不會張腿跑了,他耗費幾年時間怎麼也會找到的。

帕梅拉蒙巴頓很聽話的不在詢問,她以爲肯定是某個殖民地的鐵礦有消息,被艾倫威爾遜知道了,不全對,澳大利亞很早就不是殖民地了。

所以不能採取吃獨食的辦法,首先帕梅拉蒙巴頓必須籠絡住一批英國有地位和影響力的貴族,讓這些貴族投入一部分資金,用股份綁定在一起,然後第二步是和澳大利亞的權貴談,形成跨國的利益集合體。

這樣對大英帝國好處也是巨大的,用利益綁定住澳大利亞,有澳大利亞鐵礦的加持。

艾倫威爾遜就敢在馬來亞,和承接美國產業轉移的日本鬥上這麼一斗。

日本一個美國殖民地要這麼高的人均收入做什麼?艾倫威爾遜覺得分一點給馬來亞十分的合情合理,日本廣場協議之前的人均是一萬一千美元,他也不貪婪,考慮到日本人口和馬來亞的人口比例,讓日本人分出來一點,馬來亞和日本人均都是一萬,這個願望一點都不過分。

畢竟馬來亞除了人口之外,自然土地資源都更好,還扼守馬六甲海峽交通也更好,只要大英帝國和澳大利亞願意給予一定的支持,這都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眼前的問題,還是不能繼續這麼有技術沒錢下去了,英國窮的連發動機都出售給蘇聯只是一個方面,艾倫威爾遜提議荷蘭向英國租借戰列艦,其實只是錦上添花。

因爲這本就是歷史上艾德禮首相做的,同時現在也做了,因爲支援法國重返越南的行動,英國皇家海軍租借了一艘巨人號航空母艦給法國海軍。

英國把航空母艦給這個幾百年來的對手,已經可見艾德禮首相是真的在報團取暖。

按照歷史在租借期到了之後,法國會買下該航母,並把它重新命名爲“阿羅芒什”號。在越南戰爭期間,在東南亞參加了多次戰鬥,其飛行小隊支援了駐紮在奠邊府的法國部隊,並協助北越難民的撤離。

種種跡象表明,艾德禮這個工黨首相的任期內,還是想要垂死掙扎一番的。

艾倫威爾遜很喜歡這個首相,雖然主要原因是國有化政策,他是一個公務員,公務員喜歡國企是天然的。

他和帕梅拉蒙巴頓的訂婚典禮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可以用來拖時間。

自從已經明晰了英屬印度的問題,尤其是國大黨和穆盟之間的矛盾之後,蒙巴頓總督做的事情就是拖時間,宴會照開,接着奏樂接着舞,避免在傾向性問題上表態。就連土邦問題也是如此。

這讓國大黨充滿疑慮,甘地曾經指出,王公土邦是英國的產物,是首領們爲了削弱印度對大英帝國的抵抗而建立的。

只要蒙巴頓鼓勵王公們獨立,國大黨就會認爲,蒙巴頓是在通過把印度的合法領土巴爾幹化,並允許王公土邦這種人爲造成的、不民主的時代產物發展來破壞新獨立的印度。

穆盟同樣希望一些王公土邦併入巴基斯坦,因而也反對讓它們獨立。

蒙巴頓儘量的含糊其辭,其實並不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這下女兒要訂婚,正好可以假裝自己很忙碌的樣子,來在拖上這麼一拖。

等到獨立的時間到了,可以臨時抱佛腳嘛!不是他沒有才能,而是時間緊迫,纔在印巴分治上沒時間多想,有些政策出現了後遺症。

深知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店的艾倫威爾遜,對任何各方的禮物都來者不拒,實踐者他當初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的承諾,還抽空把藥物試驗和許可證辦妥,八家醫藥公司一共一百五十萬美元的辛苦費,正在等待本土公務員首腦接收。

他上午和印度各大買辦相談甚歡,下午和土邦的代表其樂融融,就等着訂婚典禮日子的到來,等待的可不僅僅是印度這邊的人,本土兩個公務員首領也等着這邊的事情辦完,就一紙調令,讓他回到歐洲。

蒙巴頓制定的邀請名單一共有三千人,涉及到各行各業、有國大黨和穆盟,也有印度本土的商業家族和土邦的代表。

爲此總督府做了精心的準備,蒙巴頓總督表示一定要勤儉節約,按照最低標準制定宴會標準,巴倫爵士甚爲認可,只是不太明白如何在三千人的宴會上勤儉節約,不過總督既然這麼說了,他就假裝一下這麼做,又沒有什麼損失。

從總督辦公室出來,巴倫爵士正好見到了,過來的艾倫威爾遜和帕梅拉蒙巴頓兩人,不由得開口感嘆,“時間過得真快啊,距離艾倫來到新德里的那一天,似乎也沒有過去太久。”

“確實沒有過去太久,巴倫爵士。”艾倫威爾遜禮貌的回答道,“我一直對巴倫爵士兩年來的照顧十分感激,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目標。今天的一切和您的教導離不開關係。”

“主要還是你自己足夠努力,並且善於發現機遇。”巴倫爵士一聽艾倫威爾遜的話,也十分滿意的道,“格羅特有一個很好的孩子,他應該會爲此感到高興的。”

兩人的淵源在這種場合說出口有些不太合適,就是因爲孟加拉饑荒而起的。畢竟來的客人還有印度人,出於對人家即將要獨立的尊重,往事不就要提了。

十月十五日,艾倫威爾遜和帕梅拉蒙巴頓的訂婚典禮開始了,對於總督夫婦來說,除了有些遺憾大女兒帕特里夏不能來之外,剩下的時間都沉浸在快樂當中。

這一天的總督府熱鬧非凡,來到總督府都是客人,不管是信仰什麼,屬於國大黨和還是穆盟,是一個商人還是封建王公,都讓蒙巴頓本人十分開心。

艾倫威爾遜和帕梅拉蒙巴頓也接受衆人的祝福,還見到了在飲酒的阿里真納,並且彼此點頭致意,這位穆盟的領袖,對和平教的規矩向來不屑一顧。

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七十章 漢堡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
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七十章 漢堡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