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

當然這些話沒有和眼前的助手們說,而是艾倫威爾遜從涉及到自身利益的角度,讓這些助手明白應該怎麼做出抉擇,“你們要明白,一旦英屬印度獨立,在倫敦成了主流。我們現在馬上應該考慮的問題是什麼?現在英屬印度有十萬公務員和他們的家屬,以後他們直接成爲印度人?”

見到這些助手們搖頭,顯然對成爲印度人並不感冒,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道,“那我們就要考慮另一個問題了,本土有這麼多工作崗位留給我們這些回國的人麼?我們還能不能留下公務員體系當中?”

話說到這個地步,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包括艾倫威爾遜這個海得拉巴專員在內,現在整個英屬印度的公務員都存在失業的風險,爲了未來的生活,儘可能的爲自己爭取利益並不過分,要知道他們現在面對的可是世界首富。

這一次的統一思想非常的成功,對於失業的未來根本不用暢想,出了英國居住區,海得拉巴城內有的是衣衫襤褸無所事事的人,瞪着麻木的雙眼乞討。把這些食不果腹的人想象成自己,就可能是英屬印度獨立,他們回到英國本土的場景。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討論問題的時候,這些助手明顯就聰明瞭許多,似乎一天之間就長大了,變得真的像是公務員,走出校園的學生氣質已經消失不見。

搞到軍備,艾倫威爾遜認爲是不難的,在一九四五年這個時間,五百多萬大軍在英國的指揮下作戰,雖然英國主要建軍是以海軍爲主,可在世界大戰這個關鍵節點,陸軍上也堪稱龐大,以坦克爲例,包括步兵坦克、巡洋坦克在內生產了兩萬六千輛,這還不算後面的重型坦克數量。

想要武裝一個印度土邦,根本就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人去認真做。

在海得拉巴土邦的第一個月當中,艾倫威爾遜熟悉着自己的工作,想着如何在阿里汗這個世界首富身上得到利益,在英屬印度的獨立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雖然英屬印度獨立看起來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他也知道,英屬印度的獨立過程,僅僅以他這個海得拉巴專員的身份,是沒有可能發揮影響力的,在獨立之前的兩年時間當中,艾倫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關於英屬印度的獨立,艾倫威爾遜當然有自己的想法,獨立之後的印度不能太弱,不然起不到制衡和平教世界的作用,可太強了印度也不會安分。

而且印度獨立之後,會怎麼看待被英國殖民這段時間?毫無疑問,印度肯定會認爲是國恥,關於英國掠奪五十萬億美元的段子,在後世的網絡上氾濫,就能代表印度人的想法。

只要沒有北方那個拉仇恨的鄰居,英國一般都是被印度人咒罵的對象。

在和海得拉巴君主建立私人友誼的同時,艾倫也在和其他土邦進行聯繫,海得拉巴土邦作爲現今南亞最強大的土邦,在印度五百多個土邦當中,起到一個風向標的作用。可以說衆多土邦都是跟隨者海得拉巴土邦說話。

“我和約翰談過,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處在一個環境當中,兩個土邦有着共同的命運,如果兩個土邦能夠建立緊密的聯繫,不管是阿里真納還是尼赫魯,尤其是後者應該會冷靜一些。”艾倫威爾遜口中的約翰,就是朱納加德土邦的專員。

朱納加德土邦、加上海得拉巴土邦,以及衆所周知的克什米爾,是目前南亞排名前三的獨立王國,其中五萬平方公里的朱納加德土邦,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爲這個土邦緊挨着印度最大的深水港灣孟買。

孟買承擔着南亞一半以上的海運,後世還是寶萊塢的大本營。其實朱納加德土邦是三大土邦當中位置最好的,但也是最早覆滅的。朱納加德土邦的君主和阿里汗一樣,是和平教徒,土邦當中的居民則是以印度教徒爲主。

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土邦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誰都跑不了!一旦被尼赫魯各個擊破,就代表着五百多個土邦,都會被新德里收入囊中。

“我們兩個土邦距離很遠,他的情況好多了,距離西北很近。”阿里汗皺着眉頭,用客觀的口氣評價着,其實這麼說也沒錯,朱納加德土邦其實和獨立之後的巴基斯坦真的挺近的。但是覆滅的時間比海得拉巴土邦還早,甚至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還不如血戰過一場的海得拉巴。

當然艾倫並沒有說出來,和平教徒因爲人數上的劣勢,在剛獨立的時候並不想和印度教徒拼命,後來也是印度太過分了。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土邦,尼赫魯說尊重民意,大多數的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

可是到了克什米爾,尼赫魯又改變了說辭,說克什米爾的君主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妥妥的我全都要,才激怒了阿里真納,引起了第一次印巴戰爭。

印巴戰爭能不能避免?艾倫威爾遜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爲尼赫魯家族的老家,就在克什米爾境內,尼赫魯家族是莫臥兒帝國時期的著名學者,因爲莫臥兒帝國皇帝的徵召,才進入莫臥兒帝國擴大影響力。

克什米爾對尼赫魯家族有着重要的意義,說是龍興之地都不爲過,尼赫魯絕對不會把自己的家鄉讓給巴基斯坦。

聽到阿里汗對朱納加德土邦喜憂參半,艾倫威爾遜不得不主動開口鼓勵道,“以國大黨現在的聲勢,對於很多土邦的君主來說,都是共同面對的處境。朱納加德土邦的君主和你一樣,而且朱納加德土邦距離孟買很近,有着阻斷港口的客觀條件,這一點就可以利用。”

艾倫威爾遜還挺帶入狗頭軍師這個角色的,對阿里汗算是盡心盡力。雖然他知道以各大土邦的力量想要阻止尼赫魯統一印度,幾乎不可能,但萬一有意外之喜呢?

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章 是,總督!第七十章 漢堡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
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章 是,總督!第七十章 漢堡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