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政績交換

第1612章 政績交換

“從治理國家來說,里根遠遠談不上優秀,連合格都非常勉強,但是架不住對手更白癡。”

風吹屁屁涼的無上權威,點燃了一根雪茄,愜意的吸了一口道,“無非就是里根的大赦會造成局部問題,但任其發展肯定會成爲美國衰落的導火索,蘇聯則上來就要拿腦袋試一試絞索是不是結實。”

就像是艾倫威爾遜說的,一個執政起來非常勉強,口號完全大過才能的三流演員,碰上任何一個執政者都不可能這麼順利,可里根就能碰上地圖頭這樣的對手,這能說明什麼呢?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蘇聯解體讓里根走向神壇,指導思想也成了不容置疑的現代聖經,勝利者不會總結經驗,反而會形成路徑依賴。

可有一個輸了上半場的國家真會總結經驗,不敢說預料到了未來的所有困難,但至少大部分坑是不會往裡跳的。

赦免非法移民這個無上權威口中的局部問題,其實真說起來也是非常要命的,那可是加利福尼亞,美國經濟總量最大,人口最多,在政治版圖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州,具體表現就是加利福尼亞的選舉人票是美國最多的,這在意義上怎麼強調都不爲過。

因爲幾百萬拉美移民被赦免,共和黨從此在這裡再也沒贏過。

“所以你想要怎麼辦呢?”女首富已經心情大好,渾身都舒服後,對眼前的男士自然是沒話說,一開口就是做好了指哪打哪的心理準備。

“不是我要怎麼辦,你不是半個澳大利亞人麼?”艾倫威爾遜努努嘴道,“關於不同文化的融合問題,澳大利亞最有發言權,難道不能說兩句?”

這可不同於記憶中的世界,現在的澳大利亞雲集了英國上流社會的大半力量,可以這麼說,如果爆發世界大戰,英國貴族一天都不會浪費,直接就帶着女王去珀斯,擁護澳大利亞女王血戰到底,至於大不列顛的五千萬公民,炮灰而已。

你澳大利亞有今天,難道不是戰後英國輸入了海量的資金和人才才造成的麼?

其實當然不是,澳大利亞本身具有的礦產資源,足以讓這個地廣人稀的國家過上好日子,但幾十年來英國是這麼引導的,澳大利亞的繁榮歸功於英國戰後懷着愧疚之心的全力扶持。

在爭奪澳大利亞這件事上,艾倫威爾遜一個人能頂上美國所有的幕僚,並且早已經把澳大利亞有價值的地方全部吃幹抹淨。

英鎊區之所以一直能夠維持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就是有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支撐。

澳大利亞替英國說不想說的話是理所應當的,關鍵是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摸準了深信血濃於水的澳大利亞人心理,維護英語文化的純正,在澳大利亞本身就屬於正確選項。

澳大利亞人肯定真的認爲,赦免非法移民給予選舉權,會給美國帶來負面影響。

這一點同樣要歸功於艾倫威爾遜本人,沒有他關心澳大利亞人的精神世界,能有這麼多質量上乘,跨種族的電影面世麼?根本不可能。

一個黑人問題還沒有解決,又來一批拉丁人,這肯定會給澳大利亞人的精神世界帶來巨大沖擊。

“確實,澳大利亞人確實十分注重保護自身的文化,對不同文化心裡面滿是警惕。”帕梅拉蒙巴頓也被丈夫說服了,事實如此狡辯也沒用。

今年帕梅拉蒙巴頓收穫的很多,和沙特的軍售不是一個足夠吃幾十年的鉅額訂單麼?給自己的丈夫回報一些也是應該的。

“伱不是說蘇聯失敗指日可待麼?還用這些小手段?”帕梅拉蒙巴頓提及了蘇聯的禁酒令,對又要爲國接盤不是很開心。

“蘇聯的硬件實力還是強大的,我們佔據上風是因爲我們的人口和國家更多。”艾倫威爾遜回答道,“這是兩個問題,不要習慣性的低估蘇聯,這和自由世界長時間提及蘇聯就要嚇尿褲子一樣,都不是正常的心態,每一個大國都不應該低估。”

這種事一定要抱有平常心,以冷靜的態度來觀察,不然就是紹伊古一戰封神……

艾倫威爾遜不是瞧不起俄羅斯,事實上俄羅斯表現出來的軍事實力絕對不弱,只是和蘇聯的鋼鐵洪流沒法比。

但在比一比一個陣營當中的英美法,尤其是英法那是完全超出一個層次的,二零一一年英法聯合北約除了美國之外的國家干涉利比亞這個只有兩座大城市,幾百萬人口的國家,從三月份開始空襲,到了四月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不斷對美國喊話要求支援,最終等到了美國航母戰鬥羣趕來。

從這就知道,英法兩國同樣和俄羅斯差不多的軍費,只夠打一個月的高強度戰爭,老牌帝國主義的成色已經褪色到了一張白紙的狀態。

在敘利亞戰場上,眼看着阿薩德困守孤城行將滅亡,不是俄軍把局面搬回來的麼?敘利亞也有美軍,俄軍要不行的話美軍早就發現了。

要是比較起來後世的五嶽掌門誰的軍費更加有水分,俄羅斯遠遠排不上號,要讓艾倫威爾遜估計,我大英肯定是最水的,和俄羅斯一個層次的軍費,就能看見兩艘沒艦載機的航母。法國的情況應該比英國好一些。

至於美國軍費的水分,絲毫不在英國之下,但美國的經濟實力大,動輒八九千億的軍費是英國的十倍還多,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

美國的軍費水分一般國家是看不出來的,但某大國的視角絕對能看出來,如同大成聖體可以叫板大帝,不代表其他人也行。

艾倫威爾遜坐上內閣秘書長之後,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英國的軍費花在哪,他一清二楚,本身就是實力相對弱小的一個,如果軍費的去向都不清不楚,英國的處境會更加難堪,兩百億多英鎊的軍費他能確定任何一筆支出的去處。

有這個基礎,他才能夠用遠小於美蘇兩國的支出,做出來更大的成果,尤其是在皇家海軍上面,可以說顯而易見。

無上權威可以把兩百億英鎊當成一千億美元來用,但關鍵是人家兩個國家的軍費都快奔着三千億美元去了,所以說還是要對美蘇禮遇才行。

禮遇的同時,軍費還是要加,撒切爾夫人承諾過要加軍費,現在不能不認賬。

唐寧街十號,艾倫威爾遜一副不答應就帶你坐火箭的表情,這讓撒切爾夫人也頭疼,“軍費開支已經很大了。”

“要知道蘇聯的軍費開支更大,讓蘇聯在軍事上加大投入,是戰勝蘇聯的不二法門,根源在於經濟。”關於自由世界方面預測蘇聯的軍費開支,艾倫威爾遜通常是不信的,但在要軍費的時候,也不是不能信。這就像是五角大樓挾華自重一樣。

不管怎麼說總要加一點,艾倫威爾遜又沒獅子大開口,要三百億英鎊,但是在去年的基礎上應該有所增加,這樣英軍官兵才能士氣旺盛。

“本屆政府絕對不會再安全問題上犧牲,盡全力保衛英國的安全是吧?”撒切爾夫人笑出聲來,說着幾乎在去年同一時間,艾倫威爾遜在她面前的說辭。

“和美國蘇聯相比,英國的軍費並不高,簡直堪稱剋制。也沒有推動類似星球大戰計劃的項目,軍費的利用率上絕對沒有問題。哪像是他們兩個國家,軍費都不知道用哪了。”艾倫威爾遜不疾不徐的強調着。

星球大戰後世說是一場戰略欺騙,好,他就當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戰略欺騙,總投資一萬億美元只是宣稱。但在蘇聯不復存在之後終結的時候,一千多億美元已經花出去了,這個戰略欺騙已經真實到了這麼下本了麼?

在他看來,這消失的一千多億,下場就算不是六百萬美元的羊肉,也肯定好不到哪去,從越戰戰敗之後,美軍的理想主義就消失殆盡了。

面對撒切爾夫人的託詞,艾倫威爾遜指出軍民兩用是白廳正在着重推行的,力爭讓在軍費上的投入被全體英國甚至全體英聯邦受益。

“你就沒有什麼好消息要和和我說麼?除了要預算的時候。”撒切爾夫人幽幽的看着艾倫威爾遜道。

“好消息也不是沒有,首相最近一直在關注的美蘇首腦見面,根據莫斯科的迴應來看,蘇聯方面持開放態度,我個人認爲,首相可以在這上面着重努力。”

艾倫威爾遜也知道女首相這是要政績,走到首相身後開始指點迷津道,“如果能夠促成這一次的會談,可以證明英國對美蘇兩國都有強大的影響力,不過蘇聯方面可能不會選擇在英國談,我看可能會選擇一箇中立國。”

“比如說冰島?”撒切爾夫人自顧自的點頭道。

“可以在任何地點,但冰島不行。紐芬蘭居民很討厭冰島。”

艾倫威爾遜斷然拒絕道,“瑞士也不行,金融界討厭蘇黎世的地精。斯德哥爾摩不錯,詢問一下美國的看法,能不能促成美蘇首腦會談,如果成了,英國公民肯定是滿意的。”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七十章 漢堡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七十章 漢堡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