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

這個結果和澳大利亞最近以來的樂觀情緒截然相反,澳大利亞人接受的輿論是,英法兩國對南極也有主權要求,整個南極會議有主權要求的國家超過一半。

美國就算對南極沒有主權要求,可處在同文同種的角度,在怎麼也不會反對。

這麼一想的話,似乎能夠反對的國家只有蘇聯自己。

有英法兩國的堅決支持,過半南極會議的國家聲援,美國只要稍微採取一點偏向,澳大利亞對南極主權的要求不就板上釘釘了麼?

可澳大利亞暢想的飛龍騎臉沒有成爲現實,南極會議的最終結果和澳大利亞人所想的完全相反,一下子導致了整個國家輿論譁然,迫切想要知道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不提澳大利亞國內蔓延的失望態度,這自然有被言傳身教的帕梅拉蒙巴頓引導。

巴黎的事情還遠沒有結束,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和英國外交大臣麥克米倫,並不只是在巴黎的南極條約上籤個字,兩國還有自己的事情要談。

談的自然是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的伊朗石油危機,尋找一個能夠讓雙方接受的解決辦法。

對於麥克米倫這個有美國母親的外交大臣,艾倫威爾遜還是相當不信任的,總怕麥克米倫找個機會把英國賣了,要知道正是他做首相的時候,簽訂了拿騷協議。

艾倫威爾遜看待這位外交大臣,就相當於蘇聯人看到一個人民公敵差不多。

不過在和杜勒斯會談的時候,麥克米倫也沒給美國什麼承諾,第一次的見面無果而終。

麥克米倫雖然是外交大臣,但英國的外交政策真正做決定的人,是前前前任外交大臣,現首相艾登,誰讓艾登在外交領域自認爲是一個內行呢?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闡述了美國對伊朗石油危機的看法,希望英國放棄制裁,美國會尋求一個解決的辦法,儘量保全英國的利益,同時闡述了伊朗對於遏制蘇聯在中東影響力的重要作用。

麥克米倫則表示英國不能接受這種毫無理由,踐踏英國尊嚴的舉動。

衆所周知,英國和中東國家的石油協議已經修改過了,不在是原來的我全拿,而是和美國一樣的一家一半,伊朗政府這種行爲,根本毫無道理。

“當時正是艾倫調整了石油利潤的分配。”麥克米倫指着在場的艾倫威爾遜介紹道。

“呃,是我。”被犯罪嫌疑人這麼一指,艾倫威爾遜一下子清醒過來點頭道。

“英國應該爲自由世界的大局着想,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意孤行。”杜勒斯微微皺眉道,“面對前所未見的敵人,有時候犧牲是在所難免的。”

艾倫威爾遜眉頭一挑,看向麥克米倫準備聽聽這位犯罪嫌疑人怎麼回答。

“就像是古巴的局勢一樣麼?”麥克米倫冷冷一笑道,“英國該有所犧牲?美國在外交領域就是這麼工作的麼?不顧英美之間的傳統友誼,爲了一些地區利益就要犧牲英國的利益?”

“麥克米倫先生,國務卿的意思是,讓英國和伊朗各退一步。不是讓英國白白犧牲,只要英國能夠首先表達善意,我們這邊就有操作的空間。”副國務卿史密斯看了一眼面色不渝的杜勒斯藉口道,“並非是強壓英國做什麼讓步。”

古巴可是杜勒斯兄弟的逆鱗,很少有人敢在國務卿面前說古巴的事情,因爲這會觸怒兩兄弟,一個國務卿,一箇中央情報局局長。

此時的古巴已經被卡斯特羅所控制,組建包括不同傾向的反對巴蒂斯塔的各黨派人物的政府。新政權實現了社會和經濟的根本變革,實行土地改革和發展工業的政綱,宣佈美國公司和當地大、中資產階級的財產收歸國有,執行反對帝國主義干涉、維護國家獨立的政策。

這在美國眼中,妥妥的一個蘇聯就在家門口出現了,整個美國對古巴的態度急轉直下,杜勒斯兄弟倆人更是首當其衝。

“史密斯副國務卿,伊朗的事情很複雜,我們可能還是要慢慢商量才行。哪怕是最親密的盟友,也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要保持一致不是麼。”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對着美國副國務卿史密斯說道。

就在幾天之前,談論南極事務的時候,對方就是這麼回答他的,真是天道好輪迴。

史密斯張了張嘴,似乎是對前幾天怠慢的態度感到後悔,不應該把話說的這麼直白的。

各自表明了立場,就是這一次英美見面的最大成果,麥克米倫和杜勒斯各自離開。

“必須要儘快把伊朗問題解決。”杜勒斯和自己的副手史密斯這麼說道,“一旦拖延時間長久,可能會影響到大選。一定要想想辦法迫使英國就範。”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艾倫威爾遜向尊敬的外交大臣建議,“明年美國就要大選了,他們應該比我們更加着急纔對,我覺得還是可以繼續爭取的。”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此時此刻英美兩國,都有一種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的心理。

只不過美國是真的這麼認爲,英國這邊只是艾倫威爾遜假裝這麼認爲。國力差距還是無法彌補的,哪怕英國已經擺脫了二戰的後遺症。

可要是和美國翻臉,估計還是保守黨政府還要有一定的決心才行,僅僅一個伊朗問題,還不足以讓英國產生這樣的決心。

沒有伊朗,英國還有伊拉克,還有科威特,還有後世組成阿聯酋的一系列酋長國。

杜勒斯想要快些把伊朗問題定下來,是因爲美國即將開始大選。而艾倫威爾遜也是因爲大選,才建議英國應該把伊朗石油危機拖下去。

隨後的幾次見面,麥克米倫這個名義英國外交大臣,因爲有艾登這個首相在,只能闡述英國的立場,這種情況下,兩國自然是不會談出來什麼結果。

杜勒斯和麥克米倫都不能長久呆在其他國家,最終這一次的面談只能告一段落,只不過是對美國國務卿和英國外交大臣而言,他們兩個走了,還剩下副國務卿和外交部常務次長在。

局面又變成了兩個助手的對話,艾倫威爾遜此時並不着急,“美國明年就要大選了,是不是,副國務卿先生?說不定新政府會更加友好一些。”

美國明年將會舉行大選,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艾倫威爾遜身爲地球的一份子,怎麼可能不關心呢?最終結果是肯尼亞險勝尼克松,說是險勝,但其實從採用電視辯論開始,尼克松那副尊容就註定會吃虧,尤其是和肯尼迪相比。

“威爾遜爵士倒是很自信。”史密斯一臉正色的道,“英國已經做好了拒絕美國善意,將要面臨什麼的後果?要知道在戰後的絕大多數時間,美國是對英國的國際地位採取支持態度的,僅僅就這麼一個希望英國顧全大局的請求,就遭到這樣的拒絕?”

“何必說的這麼直接呢?史密斯先生。”艾倫威爾遜冷笑着道,“丟了英屬印度近五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還不能令你們滿意麼?英國已經認識到,這個世界將是美國和蘇聯的世界,但我們也要我自己國家的民生考慮,不能連英國石油公司這麼重要的資產被沒收,都不吭一聲,對不對?”

“也許到時候英國會失去更多。”史密斯聲音轉冷道,“世界局勢這麼複雜?”

“是啊,太複雜了。”艾倫威爾遜似乎沒聽出來對方話中的歧義,鄭重的點頭道,“複雜到了有時候,都看不清楚盟友比敵人可愛在什麼地方,你說對不對?”

“那我們靜待結果。”史密斯直接站起來,事已至此已經不需要多談,他現在要追隨國務卿杜勒斯的腳步回國,商量一下怎麼迫使英國讓步。

現在的美國需要的是既要也要,既要英國答應美國的調和,又不能把蘇聯捲進來。

所幸自從赫魯曉夫訪問美國之後,當前的美蘇兩國關係處在平穩狀態,正是可以和英國鬥上一鬥的機會。

艾倫威爾遜也完成了巴黎的事務,帶着海蒂·拉瑪、英格麗·褒曼、安娜和夏夢的氣息,踏上了返回倫敦的旅程,一個南極會議都把他累瘦了,國內還有嗷嗷待哺的球花和國寶,他爲英國付出了太多。

這一次兩國沒有解決伊朗石油危機,幾乎是在立刻,外交關係就出現了波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英國的信用評級進行了下調。

一時間英鎊的壓力陡然增大,圍繞在英國身邊若隱若現的禿鷲紛紛開始盤旋。

已經得知美國態度的首相艾登,立刻召開內閣會議商討對策,與此同時白廳也在討論,這一次的國際遊資,實際上是來源於美國的金融打壓到底如何度過。

情況還是相當樂觀的,畢竟貨幣是一個國家信用體系的一個體現。國家強則貨幣強,國家弱則貨幣弱,英國現在的國力肯定和艾倫威爾遜記憶中的英國,有着天差地別。

“我已經讓尼日利亞高級專員和總督商議了,立刻組建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來倫敦上市。”艾倫威爾遜拿着自拉各斯發來的電報道,“定什麼價位,就要看財政部的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
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