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

“哦?”菲爾比隨後翻閱了幾下,忽然看了艾倫威爾遜一眼問道,“就沒有可能還有和談的可能?如果美國進行調停的話。”

“調停成現在德國這樣?變成誰都吃不掉誰麼?”艾倫威爾遜一邊說一邊搖頭道,“這是不可能的,你稍微瞭解一下中國歷史就知道,那個國家爲了統一幾乎什麼代價都可以付出,怎麼調停?像是現在的德國一樣,一邊擺上幾十萬軍隊?那麼按照中國的面積,那不得長江北面三百萬紅軍,南邊二百萬美軍才能看住?美國會這麼做麼?”

就炮黨那羣人的水平,完全就是任何好詞的反面。艾倫威爾遜都挑選不出來詞彙來形容,八年抗戰那樣的滅國戰爭,製造步槍十三萬支,這個數字誰敢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廷的生產熱武器的數量都超過炮黨,這都不是無能來形容了,好像任何和製造沾邊的東西,能要了炮黨的命一樣。

“像是德國一樣?我們不是一直維護着德國的統一麼?”菲爾比微微皺眉道,“只是還沒有清算第三帝國的罪行,成立聯合政府還不到時候。”

“哦,菲爾比,你接觸這麼多情報,應該明白德國的分裂已經成了定局了。我們一直對遲遲不願意正式宣佈三國佔領區合併,只不過是想要讓美國答應一些條件。”艾倫威爾遜長嘆一聲,“畢竟魯爾區大部分處在英佔區,我們還是想要美國給出一些利益的,總不能白白讓出去,不然還不如讓貿易委員會繼續工作呢。”

靠山山倒,德國的問題不在兩人的交流範圍之內,現在談的是東方的問題。對於菲爾比任何的疑慮,艾倫威爾遜都給出瞭解答。

同時菲爾比在任何方面表示沒準還可以拯救一下,艾倫威爾遜都給了斬釘截鐵的反駁,“當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那樣的國力去拯救那樣無能的黨派。能保住英國的利益還可以爭取爭取,別管美國怎麼應對了。我建議把在遠東的英資企業前往香江,然後進行觀望,艦隊退出內河網絡,海上纔是我們的天下。”

炮黨跪了之後的,還是有許多外資企業留在那,其中以英資企業最多.英國是資本主義陣營中比較具有特殊性的國家,鑑於英國的特殊性,中國對英國在華企業採取了不同於對美國在華企業的態度。

不過雖然沒有被沒收,但大環境已經變了,英資企業還是遇到了經營困難。對此艾倫威爾遜表示應該進行一場帝國撤退的行動,將企業撤離至香江進行觀望。

“那就要派駐部隊進行防守了。”菲爾比聽完之後自言自語道。

“防守什麼,有那個精力不如想想怎麼防守馬來亞,爲什麼要防守那個鼻屎大的地方。我們哪有人力和幾百萬軍隊對抗?他們想要拿走,我們是保不住的,這種時候就要乾脆一點,像是一個女人瞻前顧後,只會被看透。”

艾倫威爾遜說的就是某個學校保守黨主席,訛詐也要看對誰,也就是阿根廷確實過於扯淡,換成巴西,沒準倫敦都會仔細想想最後算了。

菲爾比其實還是對德國的事情更加感興趣,艾倫威爾遜則表示,這不歸他管,他本人現在就是閒人一個,都不知道要做什麼。

什麼都不是白來的,英法又不存在義務,就要幫着美國對抗蘇聯。

現在至少倫敦政治核心都已經認可,蘇聯已經在本次世界大戰中,人力方面受到了重創。常規軍隊方面只是看着嚇人,但距離真的發動世界大戰,至少要讓目前十歲左右的孩子再成長十年才行。

雖然這個源頭是艾倫威爾遜,不過他也是小心求證猜得出來的結果,畢竟丘吉爾一直心心念念讓德國和蘇聯一個在停屍房,一個在手術檯。

前首相都這麼呼籲,難道艾倫威爾遜求證出來結論也是錯誤?

既然求證出來了結論,那麼對冷戰遠沒有丘吉爾這麼熱衷的艾德禮首相,也不是不能配合美國,但絕對不是無條件的配合,當老大制定對本人有利的規則那正常,但有些時候也要放血,艾德禮首相就在等待,美國能用什麼條件,換取英國同意讓出英佔區的利益。

當前的局勢是,從戰爭後期開始,美國不得不需要英國繼續流血,所以同意了四國分區佔領中,美國佔據的地方不如英佔區、甚至法佔區繁華,面積上更是遠不如蘇佔區。

但是就如同很多領域中的事實一樣,現在美國想要改變這種對己方不利的劃分,並且一直爲之努力,希望倫敦能夠讓步。

如果如同歷史上那樣,英國有求於人那也就算了。可距離兩翼齊飛已經實行了三年,倫敦正式終結了配給制,更是將短期債務清空,顯然並不想要這麼早,把攥在手中的英佔區放手。

外交部常務次長伊斯梅,半年來的工作就是拉着法國,採取共同立場和美國主張的三區合併進行談判。本來在原本的歷史上,是英美共同施壓讓法佔區和雙佔區合併最終成功。

現在則變成了英法兩國,帶着建立聯合政府的名義,搪塞美國的合併請求。這還得到了蘇聯方面的聲援,認爲這是美國在分裂德國,而英法兩國則是不想看見德國分裂。

這當然不是事實,英法兩國也樂見德國分裂,只不過佔領區的利益讓人割捨不下。

不過考慮到合作又鬥爭,英法兩國也樂意德國分裂的屎盆子扣在美國人頭上。等到美國要是願意適當的付出代價,英法就會放棄抵抗,讓美國來承擔主要責任。

忙着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建立的諾曼·布魯克,百忙當中還讓艾倫威爾遜去了一次,詢問是提交的某大國內戰走勢報告,詢問是否具有真實性,還是信口開河。

“尊敬的諾曼爵士,這是對一個紳士的質疑!”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的道。

“哦?”諾曼·布魯克的眼睛上下掃視了艾倫威爾遜一圈,疑問道,“算是質疑紳士嘛?”

“當然!”艾倫威爾遜挺直腰板,強調道,“畢業於牛津的紳士。”

“首相也是很關心遠東的情況的,雖然遠不如美國,但我們也有利益存在。”諾曼·布魯克做了那個深呼吸道,“這麼大的國家如果變成蘇聯體制的國家,也許會帶來不同尋常的反應,未來還不好說。”

艾倫威爾遜張了張嘴,想要說一些多米諾骨牌理論的話,但還是沒有宣之於口,只是旁敲側擊的道,“朝鮮半島的情況類似,同樣處在美國和蘇聯二分的環境當中,我們都知道,中國在東方世界的地位,要是引起示範效應的話?”

“哦,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麼?”諾曼·布魯克皺着眉頭,臉上陰晴不定的道。

“但對英國也並不一定是壞事吧?正好讓美國繼續太平洋戰爭,實現某些紳士的願望。”艾倫威爾遜面色輕鬆的暢想道。

所謂的某些紳士,既然就是二戰後期,對英國本身非常瞭解的一批首腦。在歐洲戰場結束之後,英國內部其實有很多人,真的希望日本言出必行本土決戰。

這樣正好和歐洲戰場相反,就成了歐洲國家做後援,美軍上戰場拼命,一方面這樣可以繼續得到美國的援助恢復元氣,另外一個方面可以藉助日本的抵抗削弱美國。

這某些紳士當中,甚至還包括了帕梅拉蒙巴頓的父親,蒙巴頓將軍就一直鼓動美軍一定要打上日本,徹底清算日本全國。

蒙巴頓當然是不準備率領英軍完成這一項工作,他只是希望美軍和歐洲國家一樣被放血。

最樂觀的人認爲日本會讓戰爭持續兩年,把美國也打的精疲力盡。但隨着核彈爆炸成功,這個願望是沒有實現。

諾曼·布魯克顯然也是聽過這種言論的,壓低聲音道,“寫一份報告交給我,不要讓任何人知道,我的東方問題專家。”

艾倫威爾遜心領神會的點頭,類似這種已經明確結果的報告,其實難度都很低。把似是而非、牽強附會的內容填充進去就行了。

絕大多數的中國通其實也就是這個水平,所謂中國通不過是用來恰飯的標籤罷了。

更遑論,艾倫威爾遜好歹是有真才實學的,堆砌字數弄出來這樣一份報告毫無難度,最大的難度就是要把報告弄的又臭又長,讓首相和大臣看不懂,只覺得不明覺厲。

這一份報告充滿了功利色彩,是以如何看美國熱鬧的角度撰寫的,所幸保密級別很高,不然要是泄露出去可不是開玩笑的,會有損於英美特殊關係,意義和給菲爾比那一份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

正在艾倫威爾遜忙活的同時,紐芬蘭王室領地代表團抵達了倫敦,讓艾倫威爾遜不得不放慢進度,怎麼說他的行政長官還沒到期呢,接待工作當然是要他自己操辦。

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725章 換掉他?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1611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
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725章 換掉他?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1611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