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

“美元還是相當強大的,不過就超發貨幣這一項,以金本位爲基礎的貨幣政策,足以讓美國失敗。事實上我們都清楚美元早晚會失敗,現在對美國下手,不是我們要把美國怎麼樣,無非就是撈最後一筆。”

佈雷頓森林體系再讓美國佔便宜的同時,也限制住了美國,其實和石油美元相比,這還算是相當良心的。英德一起行動沒有理由不贏。

帕梅拉蒙巴頓點頭,這一次英國準備了大量的美國國債和美聯儲票據,用以堵住美國的融資通道。至於德國那邊,德國的經濟實力遠比法國要強,兩國聯手的情況下,美元債券將承受史無前例的變現壓力。

“和我無關,你們纔是專業的。”艾倫威爾遜打着哈欠,“我還是關心怎麼服務大衆吧。祝你們和德國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美國的外債到了今天早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的黃金儲備價值,這都是越南戰爭的結果,這麼失衡的比例,其實只缺乏第一個開槍的人。

只是法國有些操之過急,過於低估了美元的脆弱,不過又過去了兩年多,一切又不一樣了。

當十億美元的拋單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標誌着這一次的美元危機正式開始,在把法國按下去之後,金融市場再次出現了挑戰者。歐洲市場一下子變得暗潮洶涌起來,擠兌黃金保值的苗頭已經出現了。

各國政府持有的美元儲備可以置換美國的黃金儲備,所以當美國經濟出問題時,各國又會紛紛拋售美元套取黃金,這不僅會導致美國黃金儲備大幅降低,還會促使美國經濟高通脹的來臨,這對美國經濟是雙重乃至多重打擊。

經過多方努力,國防部總算是拿出來了評估颱風戰鬥機的報告,報告當中認爲四百五十萬英鎊一架的訂單,屬於承受範圍之內。

作爲內閣秘書長,艾倫威爾遜自然是要避嫌的,他不能直接詢問空軍方面的訂單,畢竟製造商屬於帕梅拉蒙巴頓的產業。

無上權威兩袖清風不能做這種事,所以馬金斯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女首富,這樣就和他沒關係了。

這種掩耳盜鈴的舉動沒什麼用,但卻是必須要做的,這個採購價格也算是相當高昂,陸軍方面對新型坦克的招標,其中有一條就是單價不能超過一百萬英鎊,雖然現在早已經不是二戰時期坦克比戰鬥機造價高的時候,但從中也能看出來現在英鎊的購買力。

這個單價仍然是蘇聯米格23的三倍,畢竟英鎊是強勢貨幣,英國製造的成本在這擺着,做不到蘇聯那樣的程度,四百五十萬英鎊的單價,也超過了艾倫威爾遜記憶中,剛面世的F16造價。

“這個單價其實可以,軍火這種東西,其實在有製造能力的國家眼中,遠沒有這麼人們想象中的這麼值錢。”艾倫威爾遜勸說着妻子,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不要佔英國政府太大的便宜,要懂得見好就收。

軍火產業之所以被認爲是暴利行業,根本原因就是軍火其實根本不值錢,只是賣的貴,純粹是一個割韭菜的產業。

“這要是換在美國,我想一架兩千萬美元不過分吧?”帕梅拉蒙巴頓氣惱的看着丈夫,“難道你不知道多窮麼?要養活這麼多員工。”

“你的軍工產業的定位,是在保護其他產業。”艾倫威爾遜一副別鬧了的表情回答,“提別的國家還好,不要提美國,美國都超發多少美元了?這一次擠兌黃金雖然纔剛剛開始,但以後美國不會找機會報復麼?國家是保護你的力量,不要想着和國家爭利。”

帕梅拉蒙巴頓睜大着雙眼,盯着丈夫許久,纔不敢相信的嘀咕,“你可真是清高,太令人驚訝了,讓我對你有了新的認識。”

“我是爲你好。”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道,“你的軍工企業都改組全員持股了,賣貴了你也得不到多少,還不如做一個受信賴的武器供應商。空軍的裝備量大了,後勤保障還不是要依靠你?不要總在單價上考慮。”

沒準未來四十年,英國就依靠這一款戰鬥機撐場面了,這不比一錘子買賣好得多?如果可能的話,艾倫威爾遜還想壓低採購價格。

“你趕緊去上班吧!”帕梅拉蒙巴頓推着艾倫威爾遜,這幾年她發現自己的丈夫越發的打起了讓她補貼國家的主意,這算什麼?反的凱恩斯主義麼?凱恩斯主義經濟不好國家頂上,到她這就國家有困難她頂上?“我去霍克森莊園了,有幾個銀行家要見面。”

“不是正在裝修麼?怎麼想起來去那,希望那幾個銀行家的年齡不大,不然可別出事。”艾倫威爾遜絮絮叨叨,如同一個長舌婦,直到被推出房門。

霍克森莊園正在翻新中,門板新近才漆過,漆的花紋是完全根據木材的紋理和凹凸仿造的,摹仿得十分像,簡直叫人分辨不出來。根據剛纔敲門的響聲判斷,毫無疑問,在這展令人迷亂的油漆下面,的確是一扇木門。和人一樣高的地方,並排漆着兩個圓形的樹結,

很像兩隻大眼睛——說得更準確點,很像一副眼鏡。這兩隻圓形的樹結畫得很精細,通常在這一類的裝滿美術裡是不會畫得那麼精細的;可是繪畫的手法雖然是現實主義的。

這兩個圓形的樹結卻有着過分完美的線條,在客觀現實裡簡直不可能存在;而且由於這兩個圓結的形象過分協調一致,彷彿偶然現象都得遵從規律似的,因而就顯出是人爲的了。

不過,如果要從整個圖樣中取出個別細節來證明自然界裡顯然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形象,這也是相當困難的。

“現在一些英國銀行家的舉動,是在顛覆英美特殊關係。”卸任之前,唐納德還是決定站好最後一班崗,向英國一小撮銀行家擠兌黃金的舉動表達了抗議,認爲英國政府應該想想辦法。

“當然,我們堅決的捍衛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保證道,“從我個人來講,我將盡一切手段來維護英美之間的團結。”

事情自然是辦不到的,但承諾也要給,艾倫威爾遜忽然低聲詢問,“聽說一些受到橙劑影響的老兵,希望獲得政府賠償?有沒有這事?”

“威爾遜爵士。”唐納德很像敲桌子,他是過來抗議的,不是過來解釋美國面對的困難,“總統會處理好這件事的。”

“這就好,在鬧鬧得過坦克?該鎮壓就鎮壓千萬不要客氣。”艾倫威爾遜一聽鄭重的道,“你們又不是沒做過,麥克阿瑟不就是行家麼?”

橙劑報道確實讓印度在這段時間大出風頭,印度出多大的風頭,美國就有多灰頭土臉,尼克松可是一個很好面子的人,不然也不會和赫魯曉夫辯論,現在美國使用化學橙劑製造出來大量畸形兒,還讓不少士兵也被波及,可謂是相當顏面掃地,這肯定讓尼克松很難受。

唐納德離開之後,艾倫威爾遜拿起來話筒,讓財政部常務次長來一趟,弗蘭克來到內閣秘書長辦公室,就聽到了無上權威的抱怨,“讓我想辦法?我想什麼辦法,也許美國人認爲我的腦袋值一百億,我就算是把腦袋割下來,也不能阻止美元危機的發生了。”

“美國人可能也感覺了美元危機爆發的徵兆,所以才希望我們想想辦法。”弗蘭克一聽苦笑道,“可這真的超出了我們的能力。”

“就算是我們能控制英國,能夠控制其他歐洲國家麼?”艾倫威爾遜撇嘴道,“至於是什麼結果,我相信最多兩個月所有人都能看見。”

第一個拋售的美國債券就像是一個在池塘中出現的漣漪,它的出現讓池塘不再平靜,有的時候面對巍峨的雪山,只要喊一嗓子就能出現天崩地裂效果,美國希望避免美元危機出現的希望,最終被殘酷的現實所擊破。

黃金交易市場在時隔兩年之後,再次成了最爲熱鬧的地方,作爲歐洲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倫敦的金融地位毋庸置疑,美國其實也有黃金放在英國,用來支撐黃金交易,所以法國在擠兌黃金的的當年,同時也對倫敦黃金交易市場下手。

而這一次,倫敦黃金交易市場的交易量,很快就突破了平時的交易額,第二天,黃金交易再次翻倍,與此同時各個國家的債券也如同雪花般飛來。

不同於兩年前,這一次英國本身就是擠兌黃金的主力,幾天時間美國儲存在倫敦的黃金已經被兌換一空,隨後這一波美元潮汐越過了大西洋,朝着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國家涌去。

美元債券的拋單已經足有上百億,讓整個美聯儲風聲鶴唳,這一次的美元危機比起兩年前法國發起的那一次擠兌,更加像是一場海嘯,誰都不知道這海量的美元債券背後,到底有多少個國家的銀行參與進來。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