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

怎麼又提古巴?杜勒斯看着得意忘形的艾倫威爾遜,淡漠的笑道,“英國在最近幾個月,可是在全世界大出風頭,人們都說日不落帝國回來了。”

“大家都是情報主管,何必說這麼虛假的話呢,能不能回來杜勒斯局長看不出來麼?”

艾倫威爾遜放下了雪茄,不慌不忙的道,“英國的基礎條件和美國無法相提並論,在歐洲就是一個島國,上帝保佑發起了工業革命,成爲了一個時代的王者,但現在屬於英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真要說這個世界話語權在誰的手中,局長可以看看法國國是綱要,看看法國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作爲歐洲人文中心,我相信法國人的想法值得關注。”

歐洲主要有三大民族,拉丁、日耳曼和斯拉夫,其中斯拉夫佔據面積最大人口最多。

在加上蘇聯現在的聲勢,堪稱是從斯拉夫民族出現以來,在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時候。

廣義上的日耳曼也包括英國以及英國移民的後代,這也是元首對英國一直有好感的原因,不過英國並不這麼認爲,對德國主張的日耳曼也不感興趣。

剩下就是包括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在內的拉丁了。法國人就主張建立拉丁世界,要知道法國自己佔據半個非洲、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是第一批殖民帝國。

拉丁文化還包括現在華約的羅馬尼亞……整體來看,德國主張的那個日耳曼,現在在歐洲只不過是拉丁文化和斯拉夫文化的緩衝區,拉丁文化在歐洲之外,包括半個非洲和整個拉美。

法國人的大國雄心還是值得稱道的,並沒有像是英國蘇伊士運河戰爭就低頭交權了。

聯合國語言當中,中俄英法西和阿拉伯語,法語和西語就佔據兩個,拉丁文化影響的地區在全世界並不比英語範圍小,缺的就是一個類似蘇聯的拉丁文化中心國家,要是法國有斯拉夫世界中蘇聯那樣的地位,那這個世界就精彩多了。

杜勒斯沉默不語,原來的話他肯定認爲這種言論就是一個笑話,可自從戴高樂上臺之後,種種跡象表明這已經不是一個笑話了,想到這不由得冷笑道,“這還不是你們英國造成的,英美本來是一家人,卻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時期曖昧不明,導致法國勝利了。”

“杜勒斯局長,這話就虧心了。華盛頓不也是認爲,法國人不值一提麼。倫敦方面也是這麼評估的,但誰知道法國人把所有損失都抗下來了,一直堅持不撤軍。”

艾倫威爾遜一聽馬上表示,就算是英國在這上面判斷失誤了,難道美國就沒事務麼?

美國不也是看到二戰法國一個月就被割喉,之後就不把法國當回事了。

自己都是這麼認爲的,英國也這麼認爲不行麼?

哦,現在看到阿爾及利亞反抗停歇了,就過來指責英國,好像自己沒責任一樣。

聽着艾倫威爾遜一副美國早幹嘛去了的口氣,杜勒斯也沒法說什麼,就像是眼前這個英國佬所說,因爲二戰法國的表現,華盛頓確實對法國產生了一種輕視,覺得法國人早晚無法在阿爾及利亞堅持下去,所作的就是收留了一些獨立領袖,等着到時候摘桃子。

艾倫威爾遜要知道杜勒斯這麼想,肯定會嘲笑,殖民地獨立只要是經過戰爭,這個桃子一般自由世界都摘不到,最終都是被蘇聯摘走。

後世的阿爾及利亞,三軍裝備全部是蘇式、俄式裝備,不管對美國還是法國都是不信任的,收留幾個獨立領袖還想摘桃子?簡直是在做夢!

杜勒斯本來想要,用言語試探一下大英極盡昇華,是不是又衝出棺材板的趨勢。

艾倫威爾遜預判了杜勒斯的預判,闡述了當前外有蘇聯、內有法國的局勢。

他又不是在撒謊,幾天前他還在布魯塞爾呢,雖然沒參加正式會議,光顧着和龍騎兵姐妹英德親善了,但會議內容法德主張應該歐洲團結,發出歐洲自己的聲音,那總是沒錯。

歐共體外長會議這麼多國家,他不相信杜勒斯沒收到消息。

說到最後,艾倫威爾遜在杜勒斯面前已經完全反客爲主,“要說現在德法兩國有對美國不信任的聲音,根源還不是古巴導彈危機,美國一副要拉着蘇聯進行核戰爭的樣子,把他們都嚇壞了麼。沒錯,大家都在危機時期給予了美國的堅定支持,可是這麼表態,不代表大家心裡都沒有怨言。”

“英國不就在歐共體當中麼?你們可以爲美國解釋一下。”杜勒斯完全進入了正職外交部常務次長,兼職纔是聯合情報委員會秘書長的節奏當中,要不說多兼職幾個職位沒壞處。

“英國什麼時候能代替美國做決定了?”已經成功將杜勒斯拉入自己戰略舒適區,艾倫威爾遜就放輕鬆了,這就如同英國打印度,“消除德法兩國的芥蒂,還是要華盛頓親自來,如果倫敦代替華盛頓這麼做,只會讓德法兩國認爲,英國是歐共體內部的美國代言人,以後會連英國也一起防備。”

古巴導彈危機對歐洲的衝擊,比華盛頓方面想象的要大,尤其是對德法兩國而言。

更別提現在在法國執政的是對北約日拱一卒的戴高樂,這一次的情報交流會議,艾倫威爾遜代表英國,告知了剛結束的歐共體會議詳情。到底要怎麼辦,那就是美國人的事情了。

從杜勒斯試探英國最近的表演是不是要閃電般歸來,到艾倫威爾遜表示法國正在推動歐共體自主,這個回合的交鋒,算是不分上下。

但也是有區別的,杜勒斯是真的準備要評估一下法國的動向,艾倫威爾遜則什麼都不想,直接找英格麗·褒曼女士實行英法親善去了。

五眼聯盟是什麼,這個問題就艾倫威爾遜理解,英國實力仍在的時候,這個平臺就是英國坑美國的一個機構。當然要是英國實力不在了,那就是美國領導其他英語國家的平臺。

問題是現在英國還沒縮回英倫三島呢,所以五眼聯盟還是英國坑美國的機構。

艾倫威爾遜不知道杜勒斯,會不會對法國的動向疑神疑鬼,反正第二天杜勒斯沒提法國的事情,而是詢問也門的低烈度衝突,需要不需要美國幫忙。

“目前來說,還不需要。”艾倫威爾遜一副要堅決捍衛英國對也門統治的口吻,回答了杜勒斯的試探,雖然他心裡的想法截然相反。

那就是英國應該從也門收縮,在他的印象當中,也門好像沒什麼值得必保的資源存在,不知道阿拉伯茶算不算其中一個。

戰略地位固然是很重要,不過也沒重要到哪裡去,如果也門真的不想英國繼續統治,英國撤離也門放任獨立也不是不行。

整個也門遜尼派和什葉派五五開,幾十年後成了沙特和伊朗在中東角力的地方。

光是這一點就讓也門,在艾倫威爾遜眼中的價值大打折扣,戰略地位值幾個錢?

想是這麼想,但艾倫威爾遜不會這麼好說話讓也門獨立,他的想法是最少要堅持到阿斯旺大壩建成之後,埃及確定不會偏離既定路線,也門才能獨立。

白天,帝國常務次長和杜勒斯脣槍舌劍,晚上,艾倫威爾遜和英格麗·褒曼同樣口舌之爭,加班加點,公私兼顧,他爲大英帝國付出了太多。

英格麗·褒曼也體會到了這種辛苦,全當是出來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來旅行,絕對不多問工作上的事情。

幾天後,非常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情報交流結束了,兩人一起返回歐洲。

最近英國的輿論集中在,有聲有色的大國總理,尼赫魯先生到底會不會參加英聯邦總理會議,按照後世的說法,這幾乎就是一輪全方位的網暴,網暴的對象就是剛吃了大敗仗,肯尼亞印度裔還被暴力事件對待的尼赫魯。

截止到目前,尼赫魯除了安撫士氣低落的印度人之外,還對肯尼亞印度裔的遭遇表達了聲援,在尼赫魯的強大聲援之下,英國皇家海軍用了用武之地,集中的航空母艦終於有了實戰的機會,艦載機高強度起飛,對肯尼亞之前不服英國殖民的部族進行狂轟濫炸。

這可是在廣受尊敬的印度政治家尼赫魯的聲援下進行的,消耗的是尼赫魯的威望,英國當然是趁機大打出手,一點都沒有客氣。

這畢竟是用尼赫魯的威望辦英國的事,機會難得,趁機剷除一些不穩定因素很合理。

在這種情況下,尼赫魯經過再三考慮,終於還是決定抵達忠誠的倫敦,參加英聯邦總理會議,爭取國際社會對印度的支持。

英國爲這一次的英聯邦總理會議,還是經過精心的準備,英聯邦總理會議結束之後,首相艾登將會和肯尼迪進行英美首腦會議,討論英美兩國在合作方面的一些問題。

艾倫威爾遜此時正在奮筆疾書,制定計劃,列出美國可能提出來的一系列過分要求。

省的在英美首腦會議上吃虧,其實他覺得應該問題不大,因爲艾登準備在英美首腦會議之後,開啓大選爭取連任。

要是讓英國在英美首腦會議上吃大虧了,不說別人,工黨是不會放過重新執政機會的。

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
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