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

“這些印度人在欺騙我們。”專員秘書埃德爾在見到電報內容之後,一眼就發現了問題,“就算是在瘋狂的軍隊,也不可能沒有一個人投降的。印度人在撒謊,欺騙我們。”

“是的,不過單獨就這件事而言,我樂於被印度人欺騙。”巴倫爵士帶着如釋重負的表情道,“好了,現在的事情都解決了。就按照之前的討論,派出一艘船前往安達曼羣島把屍體裝上船,然後把船炸掉,那樣就誰都找不到他們了。”

這條源於阿根廷軍人政府,鎮壓親蘇份子的辦法,當然源於見識廣博的專員助理。

其實很簡單,就算是五萬人的屍骨,重量上也不過是兩千五百噸的碳水化合物,能裝兩千五百噸的貨輪到處都是,對大英帝國這種海運強國來說都算不上什麼珍貴遺產。

不過此時深藏功與名的艾倫威爾遜,正在接近英屬緬甸的首府仰光,來到英屬緬甸繼續爲大英帝國勞心勞力。

等待迎接艾倫威爾遜的緬甸官員,正在目的貨輪越來越近。

吳丁論,他今年四十多歲,並沒有目睹當年,大英帝國的龍蝦兵雄赳赳地進駐曼德勒。

一隊隊身高馬大、專吃牛肉的人臉色通紅,身穿紅色戎裝,肩上扛着長長的步槍,腳上的靴子落地有聲,也不乏節奏的行軍中,宣告着緬甸滅亡的事實。

但在吳丁論的成長經歷當中,一個概念慢慢清晰,要同英國人站到一處、依附他們的勢力,尚且還是個孩子的他,就已經將此當作了自己的最大抱負。

小小年紀的吳丁論在那個時候已經立下宏圖大志,十七歲時,他曾謀求過一個政府職位,但並未如願,由於身無分文又沒有朋友,他只好在縱橫交錯的曼德勒集市幹了三年活兒,幫米商辦事,不時也偷雞摸狗。

到二十歲的時候,由於走運,他敲詐別人得手,有了整整四百盧比,便立即去了仰光,一路買通關係謀了個辦事員的位置。這份活兒雖說薪水不高,但頗有油水。那時候有一幫辦事員,通過不斷挪用政府儲備品而贏取私利,他自然也喜好此道。

吳丁論畢竟才華過人,不可能滿足於小富即安的生活,他發現政府由於缺乏低級官員,正準備從緬甸本地辦事員中選拔一些人上任。

再過一個禮拜,消息就會公之於衆,可他卻提前一週比別人探聽到消息。他感到機會來臨,趁自己的同夥尚未警覺就把他們全都指控了。於是大多數人被捕入獄,而他卻被提拔爲鎮區助理幹事,作爲對他奉公辦事的表彰。

到了今天,他已經成了仰光這個首府有數幾個,可以和英國平起平坐的緬甸官員。

年少的理想已經實現,雖然緬甸經過日軍的一輪打擊,但他還是有驚無險的躲了過去,成爲英屬緬甸恢復之後的倚重力量。

一雙經過官場考驗的火眼金睛,幫助吳丁論認出了下船的艾倫威爾遜,主動上前一步禮貌的用帶些口音的英語開口,“您就是艾倫先生吧,伯吉斯專員讓我來接你。”

艾倫威爾遜一愣,眼睛上下打量了眼前的中年人一番,注意到吳丁論手中的報紙,開口道,“非常感謝能夠考慮的這麼周到,對了,你是華人吧。你們用的文字我認識。”

“艾倫先生的觀察真是敏銳。”吳丁論有些驚訝,但馬上就意識到哪裡出了問題,笑呵呵的自我介紹,“我是第二代的華人,我的孩子已經不怎麼認識漢字了,對華人報紙上的內容也一知半解。”

原來已經快被同化了,艾倫威爾遜心中明瞭,但卻對這種事採取中立立場,這是個人選擇問題,笑着道,“那就勞煩你帶我去見伯吉斯了,可真是有段時間沒見了。”

“專員對艾倫先生非常想念,安排我在這裡迎接你。”吳丁論指着停靠在遠處的汽車,邀請艾倫威爾遜一起上去。

汽車發動,順着仰光的街道一直抵達英屬緬甸總督府,現任緬甸總督休伯特蘭斯。

休伯特蘭斯其實也是剛剛上任,英軍返回緬甸後的首任總督雷德納金·妥曼·史密斯,也就是戰前的緬甸總督,回來官復原職。

隨着他的復職,帶回的還有一紙英國關於緬甸問題的“白皮書”。倫敦認爲,緬甸首要的任務是恢復秩序與重建,所以在此過渡時期,需要由一個臨時軍政府暫時直接管理所有政務,並與緬甸各方勢力一起協作,待恢復工作完成後,在適當的時間舉行普選。

史密斯總督又成了一個時代變了的犧牲品,總督隨即換成了休伯特·蘭斯將軍,緬甸人對休伯特·蘭斯將軍的觀感還不錯,當然從吳丁論口中,艾倫威爾遜還得知了同樣沒有上任多久的緬甸首腦是一個叫昂山的人。

英屬緬甸總督府,艾倫威爾遜見到了許久不見的伯吉斯,兩人友好的擁抱在了一起,哪怕知道對方是一個同性戀,但只要別對自己有什麼歪心眼,一切都好商量。

“在仰光過的怎麼樣,麥克林在錫蘭日子過的可是相當不錯呢。經常去高爾夫球場,我可都聽說了。”艾倫威爾遜用自來熟的口氣道,“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在錫蘭的清查行動,受到錫蘭上下的一致認可,麥克林建立了廣泛的威信。不過說到這,你也不差,聽說現在非常受到緬甸人的擁戴。”

“還好吧,艾倫這一次過來,倒是令人安慰。我天天都在工作當中。”伯吉斯長嘆一聲道,“還是做外交官的日子輕鬆一些。”

“尤其是做駐大國的外交官。”艾倫威爾遜爲伯吉斯的話加上了一個前綴,“當然做駐美國的外交官是最好了,條件上就沒法相比,玩的地方也不缺,還可以開派對,嘿嘿……”

這個嘿嘿就非常的傳神了,伯吉斯當然能聽出來艾倫威爾遜的弦外之音,可他對那種事沒有興趣,開口道,“剛剛上任的時候,我就緬甸人對我們的敵意表示震驚,這個地方已經成了一個支離破碎但是充滿敵意的地方。”

“日本人來過嘛,非常的正常。”艾倫威爾遜開口道,“一場世界大戰改變了許多東西。不光是緬甸這,國內不也是一樣麼,對不對?”

英屬印度和英屬緬甸的問題,並不僅僅是當地的問題,還是倫敦的問題,和英屬印度的問題一樣,英屬緬甸也是丘吉爾先生開炮的重要議題。

丘吉爾以保守黨議員身份公開表示反對艾德禮對緬甸的態度,反對的並不是給予緬甸自治權,而是政府如此迫不及待地將緬甸這個尚在恢復中的殘破國家拋給一羣年輕的激進分子。

丘吉爾堅持認爲英國應當肩負起重建緬甸的責任,讓緬甸人理解選舉和自治的真正含義,然後選擇合適的時機有條不紊的交接。

反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以昂山將軍爲代表的一部分緬甸領袖,在戰爭時期和日本人的關係曖昧不明。

“如果不能安撫的話,不如試一試其他的辦法。和英屬印度學習,既然是民族自決,緬甸境內所有的民族都應該自決。”艾倫威爾遜一挑眉道,“據我所知緬甸境內的民族還不少呢,可不是誰都和緬族的關係都不錯。”

“那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只會增加未來的衝突。”伯吉斯堅定的搖頭,劍橋五傑的光輝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表示他和艾倫威爾遜這個徹頭徹尾的殖民地官僚,並不是一種人。

伯吉斯同意驅逐羅興亞人,一方面是因爲緬甸對羅興亞人的存在確實是極爲不滿。現在英國必須想辦法要站穩腳跟,爭取緬甸本地人的支持。

另外一個方面,羅興亞人對本土的緬甸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外來的殖民輔助力量。而且艾倫威爾遜還答應了,接收羅興亞人並且一定關注這些人在英屬印度的定居工作。

想到這伯吉斯開口問道,“那些羅興亞人回到英屬印度之後得到安置了沒有?”

“得到了安德魯行政長官的充分安置。”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的保證道,“我相信安德魯行政長官的能力。”

這就好,伯吉斯點點頭,鬆了一口氣道,“既然來了,就在這休息休息,我聽說英屬印度出現旱災的事情了,還建議總督援助英屬印度過。”

“救急不救窮,英屬印度的人口可不是緬甸能救的。”艾倫威爾遜搖頭道,“我也相信印度人具備抵抗天災的能力,實際上最嚴重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切還好。”

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談太多,艾倫威爾遜馬上轉移話題,詢問現在緬甸本地精英對貨幣改革的問題怎麼看,支持的多還是反對的多。

“這就很難說了,我也正在詢問昂山他們,現在還沒有得到回答。畢竟是一個新事物,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伯吉斯實話實說道。

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1665章 首相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
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1665章 首相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