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

印尼的情況對澳大利亞而言,可謂是密切相關,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管是蘇加諾時期,還是蘇哈托時期,澳大利亞和印尼都不存在什麼一衣帶水的關係,公開宣佈的敵人,和不能公開宣佈的敵人之間的區別。

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的唐納德局長,自然是不能對印尼的情況等閒視之。艾倫威爾遜很能理解對方的迫切,這種理解既有血濃於水的考量,也有現實原因。

比如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的很多中層官員,都是有英國軍情六處工作過的移民組成,這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澳大利亞就是這樣一副帝國忠犬的作風,對於其他英語國家的移民,幾乎就是無條件信任。

“一個亞洲的三角軸心,已經形成了。”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局長憂心忡忡的說道,“必須要破解當前的惡劣局勢,使用一切辦法。”

三角軸心?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中朝和印尼嘛,確實是有這麼一種說法。。

在他腦中的記憶裡,六十年代的上半段這個時間,雅加達確實是大步向前,朝着蘇聯陣營昂首闊步衝刺的,印尼共號稱世界第三,並且發展態勢極爲猛烈。

要不說,蘇哈托政變是中央情報局在冷戰最爲酣暢淋漓的行動呢,可謂中央情報局的巔峰之作的代表,什麼敘利亞、烏克蘭、都是小打小鬧,和印尼的行動不能相提並論。

“其實,也不能說迫在眉睫。當然我也認爲,確實應該着手遏制蘇加諾的雅加達政府,只是這需要長久的謀劃,唐納德。”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後,先抑後揚的道,“我們不能放棄哪怕一絲爭取印尼的機會,不然像是豬灣行動引起的後果,就不得不感到羞愧了。”

杜勒斯推了一下眼鏡,這個英國佬說話真是不中聽,堂堂中央情報局的局長, 現在最討厭的就是被人提及豬灣登陸, 造成的後果現在美國還在承受。

要知道杜勒斯的想法, 艾倫威爾遜心說這才哪到哪啊,後果你還沒看到呢。今年你就能看到,豬灣登陸會造成什麼後果。

“亞洲社會主義國家, 那不堪一擊的海軍力量,不足以對印尼采取什麼聲援。蘇聯倒是一定程度上具備這種能力。但暫時沒發現太平洋方向蘇聯紅海軍力量加強的動向。”艾倫威爾遜繼續絮絮叨叨, “當然英國同意澳大利亞的一點, 印尼的事情不能不解決, 亞洲不能有蘇加諾這麼牛逼的人存在。”

“威爾遜爵士,謝謝。”唐納德得到了英國的聲援, 滿是感激的回答,然後眼巴巴的看着杜勒斯,希望美國能夠和澳大利亞有一種態度。

“我們部分同意英國的看法。”杜勒斯面帶難色的說了一句, “英國也說了, 不能放棄爭取印尼的可能, 對於印尼軍方的援助, 美國每一年都沒有落下。”

一個豬灣登陸,讓美國人現在這麼謙虛了?

艾倫威爾遜覺得好笑, 不過想想也正常,哪怕就是在樂觀的人,也不會設想有一次機會, 能將三百萬成員的印尼共一網打盡,這種勝利已經顯得過於虛幻, 到了不切實際的地步。

在看看蘇聯在剛果的行動,真是酣暢淋漓, 一下子就撐住了盧蒙巴政權。現在的剛果盧蒙巴政府,已經明確宣佈要走蘇聯路線, 一個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非洲社會主義國家,幾乎已經呼之欲出。

兩相對比之下,中央情報局更顯得窘迫,幾乎和蘇聯的同行們形成了高下立判的對比。

不過艾倫威爾遜也不是謙虛,這裡面也有他一點點的功勞,真要授勳的時候,菲爾比授大將、伯吉斯授大將、他威爾遜就該是一個元帥, 肩扛大金星。

“去年剛果的事情,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在我看來,盧蒙巴來美國的時候, 就應該出手幹掉他,不然不會有今天的麻煩。”

艾倫威爾遜的目光凡在杜勒斯身上,一根手指敲擊着桌面,“有了今天的後果,我們怎麼處理都麻煩,如何取捨都心有不甘。”

“這怎麼說?”維德諾詢問,加拿大和非洲的關係不大,但情報部門是經過加拿大總督授權成立的,見到艾倫威爾遜愁眉不展,自然也表達了關心。

“剛果是非洲中心,現在成了親蘇國家,我們如果強硬應對的話,可能需要法國幫忙。當然加拿大是沒這個問題,現在的加拿大總督不是說法語的麼。”

艾倫威爾遜不由得苦笑,現任總督喬治-菲利亞斯·瓦尼埃,是第一個說法語的總督。

“半個非洲都是說法語的,如果我們默認法國對非洲的超然影響力,可能以後也是一個麻煩,可如果不和法國合作,蘇聯也很麻煩。”

艾倫威爾遜雙手一攤頗爲無奈的解釋,鮮豔的紅領巾暫時收起來,這可是五眼聯盟的重要會議,“我們要反蘇,更要防止法國壯大。這不利於平衡,尤其是現在的戴高樂總統,對我們似乎有些不太親密。”

“我看在歐共體的會議上,英國和法國還是很親密的。”杜勒斯陰陽怪氣的開口。

“你們美國怎麼不接受法國的建議,點頭答應北約總司令輪值的建議呢?就英國有責任,你們美國就沒責任?剛果丟了是英國的責任?古巴丟了是誰的責任?”

艾倫威爾遜同樣夾槍帶棒的反問,“其實我們都明白,不能讓法國人拿到領導權,蘇聯是威脅,不代表法國就不是威脅了。這幾年,法國出現的變化,只要有眼睛都看得到。”

在非洲事務上,英國還保留不少殖民地,是完全有底氣和美國這麼說話的。

艾倫威爾遜也沒因爲杜勒斯的鼎鼎大名,就唯唯諾諾,有豬灣行動在前,他不對杜勒斯重拳出擊就已經很照顧對方的面子了。

眼看着英美又要互相指責,其他三眼馬上表示團結纔是第一要務。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本就是英國怕自己單獨面對美國勢單力孤,拉進五眼聯盟的。

對英國而言,就希望在這樣的場合,這三個國家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艾倫威爾遜也不是胡攪蠻纏,而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其主要目的是,確立一個優先向,英國認爲剛果比印尼重要,因爲當地不但有蘇聯的力量,還有法國的力量,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後果。

而印尼方向有什麼呢?三角軸心?你看中朝哪個像是海洋強國的樣子,乘澡盆來聲援印尼麼?爲了談這兩個問題,還需要一個更重要的地區摻和進來。

這個地區就是中東,在美國重新劃分了原屬於英國的利益之後,伊朗北部的蘇聯勢力怎麼清除?這都是大問題。

不過在談及伊朗的時候,兩人有發生了意見相左的爭論。美國的中東戰略以伊朗和以色列爲支點,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都在阿拉伯人的地盤上。

而這幾乎尿不到一個壺裡面去,美國人願意把以色列當爸爸,英國可沒這種興趣,英國的傳統是利用猶太人,但從來沒把猶太人供起來。

“阿拉伯國家普遍把以色列視爲敵人,在這些國家都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名字,而是叫猶太復國組織,英國倒不是特別喜歡阿拉伯人,但如果英國和美國採取一種態度,誰來填補英國留出來的真空呢?蘇聯麼?”

面對着艾倫威爾遜的質問,杜勒斯其實是很想從實力地位出發,讓英國和美國採取一個態度,但一個伊朗都這麼費勁才啃下來,這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會議過程雖然稱不上是和睦,但還是有結果的,中東當然是最爲優先的方向,這一點英美兩國都同意,只是戰略上有分歧。

非洲因爲蘇聯是親自下場,經過了討論,也被放在了印尼的前面來應對。至於亞洲三角軸心,雖然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在中東和非洲肉眼可見的威脅面前,重要性暫時放在後面。

“大家雖然看待問題的角度,不能說是完全一致,但在蘇聯這個威脅面前。團結纔是戰勝這個敵人的基礎。”達成目的的艾倫威爾遜,大唱團結讚歌,也沒有忘記安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印尼的事情英美都很重視。

一旦英美兩國將中東和非洲的威脅抹除,就會解決印尼問題。

杜勒斯也表示同意,其實這種優先向也是有道理的,東南亞不是還有五國聯防存在?美國也認爲澳大利亞其實過於誇大了印尼的威脅。

“威爾遜爵士,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勒斯意有所指的開口道,“其實我還是喜歡和蓋伊.利德爾先生交流。”

“我比他官大,和我交流是一樣的。”艾倫威爾遜笑容滿面的迴應,“歸根究底,我們還是想要攜手合作下去,統治這個世界,不能讓很多國家不負責任的,做出輕率的決定,採用蘇聯體制建立國家。”

“可能辦法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對於這種人確實是應該肉體消滅。”杜勒斯深以爲然的道,他現在就想要幹掉卡斯特羅,可惜一直都沒有成功。

艾倫威爾遜要知道杜勒斯這麼想,肯定會勸他別費勁了,卡斯特羅活的比你長多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601章 新思維
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601章 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