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

“香江在英國手中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我們要相信後人的智慧,屆時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從來沒有漠視這個事實。”艾倫威爾遜在迪克遜面前嚴明立場,“這和一年超過兩億,是一個多億英鎊的貿易無關,請戴高樂政府不要把兩件事放在一起討論。”

“歸根究底,法國當前不同尋常的外交動作,可能會導致自由世界團結出現問題。”

將英國外交立場重複了一遍,艾倫威爾遜還不忘記挑撥離間,從價值觀出發,別忘了某大國可一直不承認阿爾及利亞爲法國的一部分。

“秘書長,我們也沒有承認。”迪克遜不得不小聲提醒,英國也沒有承認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而是和美國採取一個立場。

“把剛剛的話刪掉,我們從頭開始。”艾倫威爾遜絲毫不感覺羞愧,要臉的人能做外交工作?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英法互相承認殖民地主權的事,至少當前還是不合適的,這要等到美國懷着野獸之心,頭也不回的殺入越南,解釋兩國纔有可以互相認可的空間。

而且英國的去殖民化還要繼續,最好是將一些價值不大的殖民地甩開。比如中東的也門,除了戰略地位之外一無是處,要石油不能說完全沒有,但也確實沒多少。

波斯灣的下一步收縮,要退到以科威特和阿聯酋爲核心,包括卡塔爾和巴林在內的地方,英國勢力是不能衰退的,如果力量不夠的話,提早撤離也門也不是不可以……

“同事們對此進行過討論,一部分同事認爲分治比較好。”迪克遜談及也門問題,“也門天然有分治的基礎,什葉派和遜尼派,不但人口差不多,居住地也差不多各自佔據一半,想要分治的話,會很容易。”

“所以我們不會選擇分治。”艾倫威爾遜否決了外交部討論的決策,“將維護也門主權獨立和完整的報告,作爲唯一可行報告交給大臣。”

分治根本就不是英國管理殖民地的傳統,這個世界上英國合併出來的國家多得是。不說別的,南非就是合併出來的。

英屬印度的例子只是孤例,是阿里真納不願意和印度教徒生活在一個國家。這纔是事實,不過現在看來,哪怕處在英國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也必須承認阿里真納的堅持,除了傷害了印度之外,對全世界都是好事。

“如果首相對此沒有異議的話,和也門當地精英的談判可以隨時開始。當然我的個人建議是和什葉派好好談談。而且我們雖然採取保全也門主權獨立的態度。但要是也門自己內戰了,可和我們毫無關係。”

艾倫威爾遜可以斷定,一旦日後也門獨立之後內戰,這個鍋至少在蘇聯集團的國家口中,肯定會扣在英國的頭上,這幾乎是必然的,因爲英國真的是也門的宗主國。

要不說殖民主義真是一身騷,採取分治,人說你故意分裂。採取合併,人說你希望對方內耗,怎麼應對都是一屁股屎。

“國防部那邊的意見,也門的六千駐軍,轉移到阿曼境內駐紮,就這樣。”

“是要遏制蘇聯南下的企圖麼?”迪克遜詢問,畢竟巴格達條約沒人理會,英國和美國在中東的合作還是停留在極低的程度,根源就在於以色列和伊朗。

“是讓當地人認識,英國在遏制,實際上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艾倫威爾遜糾正迪克遜的自我感覺良好,“蘇聯問題註定是一個長期問題,鬥爭最好侷限於外交和經濟層面,但就是不能考慮軍事。”

別說是把歐洲弄的寢食難安的蘇聯,連從俄羅斯歷史以來,最弱的俄羅斯聯邦。那也不是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對抗的。

哪怕俄羅斯這個史上最弱,一樣具備砸鍋的能力,不想過了就拉着你一起放血。你有辦法麼?

大家共同貧窮了,歐洲還有個屁的心理優勢,難道隔着一個大西洋看着美國的生活水準,來自我催眠麼?

誠實的說,歐洲的自然資源並不好,哪怕有某大國的水平,也不會這麼畏懼蘇聯。可問題是歐洲大平原的自然資源妥妥一個印度水平。

不考慮東歐的話,英國是西歐自然條件最均衡的國家你敢信?本土有煤礦有鐵礦,還有北海石油,侷限於歐洲的話,堪稱天賦異稟。

谷判

但英國的鐵礦品質只有百分之三十,煤礦質量也在世界平均值以下,北海石油成本也高出中東和北非,就這水平都在西歐鶴立雞羣了,西歐在自然資源上和東歐沒法比。

非要比較的話,大概類似於有聲有色的大國和某大國比自然資源。

內閣秘書長口中生死大敵的首都莫斯科,一座高檔公寓內,一個帶着威嚴的女聲叫喊,“阿列克謝耶夫你不能去。”

這道滿是情感的聲音,屬於蘇聯最有權勢的女人,中央主席團委員福爾採娃。

被文化沙皇訓斥的男孩筆挺站立,一雙眼睛堪稱炯炯有神,但卻不自覺的偏向一邊,這種樣子明顯是充耳不聞。

福爾採娃做過教育部長,很明白兒子這是不服,拿出來了在教育事業上的底蘊,這一次一定要讓兒子打消主意,“我可以讓謝米恰斯內,終止你的出國申請。”

“母親,你當然是可以這麼做,你有這個權力。但你也要記住,你的權力來源於黨和人民,不應該用在這種地方。”

阿列克謝耶夫繃着臉,倒不是在嘲諷母親的教育失敗,而是實話實說,“我是態度良好的在溝通這件事,要是不能說服我,用權勢阻止我出國,可能會對我們的母子關係,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壞。”

“你怎麼能這麼和媽媽說話。”福爾採娃胸前起伏,強行冷靜下來,“阿列克謝耶夫,你知不知道,印尼的情況是什麼,那裡非常危險,你不能去。”

“我當然一清二楚!我看了你遞交中央主席團的彙報。”阿列克謝耶夫聳聳肩,“帝國主義豬呢比策劃在印尼的政變,而你和一些中央主席團委員建議做好應對工作。我向總局申請去印尼工作,有什麼不對。”

“那會讓你遭到生命危險,我不同意。”福爾採娃氣呼呼的拒絕,隨後語氣一緩,“孩子,媽媽已經五十三歲了,你要是出點什麼事情,讓我怎麼辦纔好。如果你想要升職快一些,在國內也可以做到,你不是又抓獲了別尼科夫斯基麼。”

“這要感謝母親。不過我有我的理由。”阿列克謝耶夫沉吟了一下,放緩語氣面對面在福爾採娃面前坐下,開始了這一次的說服工作,“我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親愛的母親。”

沒等福爾採娃回答,阿列克謝耶夫就繼續道,“在古巴,像往常一樣,人們終年在收甘蔗,卻仍舊忍飢挨餓。索馬里顆粒無收,飢餓的人們百無聊賴,相互殘殺。在哥倫比亞,百姓不僅收穫主要的經濟作物可可,還收穫咖啡,卻也同樣飢腸轆轆。一直鬧饑荒,這大概已成了他們國家的標誌,正如現在人們所說的:這已成了他們的民族文化了。而蘇聯又如何呢?在這裡,人們一邊忙於用鋼筋、水泥、預製板在白宮模型旁建起街壘,一邊喝着波爾圖葡萄酒。喧囂了幾天,連續不斷翻來覆去地重複着一句話,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

“而另外一邊呢?帝國主義在造紙,然後用這種紙印一文不名的錢。但這無關緊要。問題在於,由於歷史的原因和民族動機,他們試圖藉助這些票子復興。那裡的聰明人希望貨幣能使國家出現新的轉機。”

“儘管他們的英鎊、美元,並不比盧布更有價值。他們卻在欺騙其他國家,讓別人餓着肚子期待着資本主義的美好明天。許多人都未經歷過這種痛苦。而他們則腦滿腸肥的站在一邊觀望,母親,這樣的世界應該持續下去麼?”

福爾採娃張了張嘴,最終搖頭道,“道理我都懂,但你是我的孩子。”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母親心中的寶貝。”阿列克謝耶夫溫和的回答着母親的愛。

福爾採娃還想要說什麼,家中的電話響起,阿列克謝耶夫眼疾手快先拿起來話筒,當着文化沙皇的面對着話筒道,“主席同志,當然沒問題,母親十分支持我的決定,教導我一定要努力工作。”

“真是這樣的話,那是再好不過了。”謝米恰斯內的聲音好似鬆了一口氣,叮囑道,“阿廖沙,你掛在外交部,直接進雅加達大使館工作,這樣應該就沒問題了。”

“我隨時聽從組織上的一切安排。”阿列克謝耶夫說到這又補充道,“母親也支持我的決定,期待能夠做出一番成績。”

然後阿列克謝耶夫把話筒遞給了福爾採娃,等候着文化沙皇的回答。

“我沒問題,阿廖沙也長大了。”福爾採娃面對兒子的目光,不甘不願的表達了同一種意思。

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
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