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

歐洲共同市場的建立,也是美國支持的,並且也是馬歇爾計劃的條件之一。

如果在這個時候建立,聯邦德國還沒成立,法國還沒有恢復元氣,那麼毫無疑問,英國就是歐共體的老大,同時也是未來歐盟的老大。

這是艾倫威爾遜的想法,可這件事雖然是好事,可也沒有想象中的這麼容易。

英國內部一直有大陸均衡的政策,都隔岸觀火習慣了,主動介入歐洲事務的最近一次經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於二戰那是德國復仇的之戰,和英國是否介入歐洲無關。

英國的大陸均衡就如同美國的孤立主義思潮一樣,支持者從來都不是小數。

只是一頭扎進去領導歐洲,其實對於英國來說,這個決心可不好下。

艾倫威爾遜其實也沒把握說服倫敦政府這麼做,所以要領導歐洲,又要看起來覺得是在制衡歐洲,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丘吉爾第二次上臺的時候,提出來了一個叫三環外交的策略,把英國的外交分爲,歐洲、英聯邦和美國三個部分。維繫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軍事與利益同盟;

二,維繫與英聯邦主要國家特別是與英國同文同種的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的關係。三,保持與歐盟國家經濟軍事上的合作,但同時又保持一定的距離。

至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只是發展經濟上的關係,形成軍事同盟較爲困難,除非有共同的敵人或相當的的共同利益驅使。但這樣的三環建設,已經有夠多小夥伴了。

如果按照丘吉爾的想法,隨着英美的靠近,美國就會對英國形成虹吸效應。英國的下場應該會和歷史上差不多。

所以三環外交是不可取的,應該換一種外交方略。至少現在來看,美國是支持歐洲整合的,實際上還特別支持英國出面整合。

但是歷史上因爲大陸均衡的傳統思維,最終拒絕了美國支持英國整合歐洲的建議。採取了三環外交,但最終英聯邦都跟着美國走了。

現在處在一個相似的選擇上,艾倫威爾遜已經知道三環外交的後果。那麼自然是不能採用,既然美國支持英國整合歐洲,英國就應該整合歐洲。

在之前的兩年中,不管是否出於僥倖,他制定的兩翼齊飛計劃效果至少很不錯。

那麼一頭扎進歐洲容易被大陸均衡的支持者,以及反對黨所抨擊。

那麼就把英聯邦加入進來,效仿之前德國英佔區和英屬印度的關係,進行一個擴大版的兩翼齊飛。

態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如同在艾德禮首相剛上臺的時候,美國已經有對歐洲進行援助的呼聲,如果是那個時候開始,艾德禮首相一定會高呼英美特殊關係牢不可破。

但在艾德禮首相剛上臺的時候,是美國斷絕援助,並且告訴他,英國有這麼多殖民地,從戰爭當中恢復毫無問題。

至於一九四五年的法國,根本就沒有對美國的援助報以希望,直到先期接觸的時候,還時不時的唱反調,和當時的英美兩國態度大相徑庭。

現在時間已經逼近到一九四八年,英國除了外債之外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

對馬歇爾計劃有出現了態度變化,仍然是盼望,但就算是不給,好像也沒有什麼損失。

沒有美國的美元援助,英國一樣可以利用德國的英佔區恢復元氣。而法國的態度則不像是頭兩年這麼強硬,轉而對美國的援助期待起來。

這是目前英法兩國的不同,艾倫威爾遜找到皮埃爾的所想要達成的共同立場,總結起來其實非常簡單,樹立起來一個分錢的原則,確保英法兩國佔據最大的那份。

分錢原則有兩個:美國的盟友比中立國多、中立國比軸心國多,人數多的國家比人數少的國家得到的多。

英法都是美國的盟友,雖然意大利和德國的人口並不比英法少,但兩國是軸心國。

至於具體到英法兩國這裡,法國的人口是四千萬,英國的人口是四千九百萬。差不多比法國多出來了近一千萬的人口,所以多拿一點並不過分。

艾倫威爾遜都是從數據上進行說話,並沒有提及英國和美國血濃於水的關係。

皮埃爾不住的點頭,表示這個共同立場非常的公平,那麼作爲英國支持法國享用薩爾區資源的回報,法國可以主動提議,將被蘇聯影響的南斯拉夫四國踢出援助名單。

“其實這也是美國人的意思,只有傻瓜才相信,美國會拿美元讓蘇聯加快恢復。”艾倫威爾遜長出一口氣道,“他們的援助少了,我們的援助就多了。”

“其實共同市場最重要的是一支歐洲人自己的軍隊。”皮埃爾忽然說出來這麼一句話。

“額,我們已經有了一支對外的外籍軍團了。”艾倫威爾遜裝作聽不懂對方的話,用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的對外干涉軍做搪塞。

經濟上取得共識都這麼難了,在政治領域和軍事領域哪有這麼容易?

而且說實話,以英法兩國的軍隊,排除美國的軍力支持和蘇聯對抗?英國首先要維護皇家海軍的存在,沒有精力在陸軍上面,指望法國承擔主力義務和蘇聯對峙?夢裡啥都有……

連德國恢復了都不服法國,就算已經設想德國已經恢復了,加上德國的軍力,好像對抗蘇聯也不行,和蘇聯對峙沒有美國是不行的。

艾倫威爾遜可沒有天真到,認爲英法兩國恢復了就能和蘇聯一較高下。

就算是真的把美國排除出去了,那就會變成英法被美蘇隨時敲打。

他知道歐洲軍的想法絕對不是皮埃爾個人的一時失言,肯定已經在法國政府內部有聲音了,實際上歐洲軍的概念也不是二十一世紀纔出現的。

至少在歐洲出現過兩次歐洲軍的聲音,第一次就是戰後初期,法國倡導的歐洲軍。

想要制止美國在歐洲的影響擴大,第二次是冷戰結束之後的九十年代初,已經建立起來了一支五萬人的部隊。

兩次都沒有成功,更何況現在英法還沒恢復呢,還是等着美國代表團抵達光榮的巴黎比較好。

北約能不建立當然是最好,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只把美國的軍隊侷限在德國境內都算是一個勝利,犧牲德國別讓其他歐洲國家被美國綁架也可以接受。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連同法國一起犧牲,反正戴高樂上臺會把美國人趕走的,這個惡人還是法國人比英國更加適合。

經過一番利益交換,回到大使館的艾倫威爾遜給倫敦發電,表明已經和法國取得了共識,確定了共同要飯的立場,盟友要比敵人多,人口多的要比人口少的多。在這個兩個前提下,英國肯定會得到最大的一份。

十二月十三日,美國代表團抵達巴黎,十九國代表在機場進行等待,等到美國代表團出現的一刻,各國代表齊聲歡呼。

“不過是一羣要飯的,弄的好像有什麼親密關係一樣。”艾倫威爾遜對着身邊的丹尼爾撇嘴道。

丹尼爾剛想要點頭,一陣風飄過艾倫威爾遜已經消失在了眼前,下一刻艾倫威爾遜體現了大英帝國的風範,和到達的美國人握手,口中不斷地說什麼英美特殊關係,什麼血濃於水,鮮血凝成的友誼等等……

其他國家提親密關係就是跪着要飯,我們大英帝國就不一樣了,英美是真的有特殊關係。

至此,美國代表團終於姍姍來遲,到達了光榮的巴黎,以救世主的姿態來應對這些臭要飯的,這裡談完,國內就會推動法案通過,正式開始對歐洲進行援助。

在當天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美國人以一貫以來的道德理想包裝本次援助的意義。同時表示希望蘇聯也不要小氣,完全可以出席,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一起恢復歐洲的繁榮云云。

此番虛假的謊言結束之後,就到了英法兩國的戲份了,法國代表皮埃爾直接站起來,怒斥蘇聯對歐洲和平的破壞,如果蘇聯不停止有敵意的行爲,比如在近東地區的擴張政策,法國會堅決反對蘇聯的加入。

皮埃爾的話音剛落,艾倫威爾遜站起了起來,對在場的各國代表示意之後,走到了講臺上,進行了本次會議的演講,“從任何角度上來說,目前的蘇聯都不符合自由世界的定義,守護文明世界的精神所在,比所謂的金錢更有價值。蘇聯必須放開對東歐國家的監管,在聯合國的監督下,讓東歐國家重獲自由。蘇聯思想的泛濫,以及帶來的暴力事件讓歐洲各國深受其害,在這種思潮不被遏制之前,談及合作是沒有意義的。”

“爲此英國和法國的態度一致,必須無條件開放市場,進行自由貿易以及政治改革,不然英國反對任何類似的國家展開援助。”

艾倫威爾遜的聲音在大廳中迴響,傳入各國代表的耳朵中,芬蘭、南斯拉夫和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聞言之後都勃然變色,大廳也變得嘈雜起來。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1631章 塔曼師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1631章 塔曼師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