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

艾倫威爾遜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從財政部打聽英國的黃金儲備,調查皇家海軍的規模和服役年限,這一切都是爲了更好評估當前的英國國力處在什麼水平,更好的制定外交政策。

一些一眼可見的數據就不用求證了,比如剩餘的殖民地面積和人口。

當然這不代表這就不重要,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國土面積和人口都是重要的。

他之前纔對韓國大使重拳出擊,評判標準就是國土面積和人口,纔對幾個跟隨的外交官說出了,如果是中國和印度,他肯定會客客氣氣的話。

別說他從來沒發現韓國人在文化上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就算韓國真的是一個文化強國,在英國眼中也不值一提,英國就是幹翻了歐洲文化的中心法國,成就了日不落的威名。

難道英國坐穩了第一殖民帝國的位置,是依靠英國更有文化?還不是依靠殖民地面積和人口,誰在乎文化那種根本沒有評判標準的東西。

“三千五百噸黃金,算上其他國家放在倫敦的儲備,四千二百噸。整個皇家海軍有二百一十萬噸軍艦。”拿到了想要的數據之後,艾倫威爾遜十分欣慰,肯定比腦海中的歷史同期強大太多了。

皇家海軍規模和噸位是當前蘇聯紅海軍的接近兩倍,不和美國海軍相比還是相當強大的。

在戰後的第十三個年頭,經過了不斷的更新換代,美國海軍的噸位降到了九百四十萬噸,也就是皇家海軍不到五倍的樣子。

對英國來說,這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因爲皇家海軍有大批的老軍艦要退役,能夠維持住噸位不掉,已經說明在穩定的更新換代,噸位還想增長是完全想太多。

英國賣出去了這麼多航空母艦,皇家海軍還能維持在原有規模,蒙巴頓元帥已經做到了他所能夠做到的一切。

而美國經過戰爭時期的大幅度擴張,美國海軍的軍艦將在七十年代左右到達服役年限大量退役。到了那個時候,美國海軍將會迎來一次大規模的規模縮減。

在這個地球上二戰後的美國海軍就從來處在獨孤求敗的地位,沒有任何挑戰者麼?

倒也不是,蘇聯紅海軍的巔峰是在一九八七年,當年蘇聯紅海軍的總噸位爲三百五十萬噸,美國海軍的總噸位是在三百八十萬噸,基本可以肯定是處在一個水平上。

八十年代的蘇聯紅海軍經過二十年的建設,雖然在水面艦隊上仍然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但也成長爲一支全球海軍。豁出去要和美國拼命的話,是可以做到同歸於盡的。

很諷刺,那正是在里根做美國總統的時候,真不知道要是地圖頭沒上臺,里根是要如何把六百搜海軍軍艦計劃給圓下去,不然學日本人鞠躬道歉?

經過了一番數據彙總,艾倫威爾遜覺得,英國在各方面的抵抗力應該比原本歷史丟了魂的樣子強上許多,刨除戰爭威脅的這個選項。美國想要逼迫英國就範也是不容易的。

現在做的一切多是爲美國可能出現的變化做準備,比如肯尼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區別,就是共和黨要麼不動要麼開戰,至少能夠做到表裡如一。而民主黨是典型的又當又立。

就拿現在的艾森豪威爾政府來說,他領導的共和黨除了擴大核武庫之外,最關注的就是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真沒怎麼找麻煩。

雖然原本歷史上的蘇伊士運河戰爭正好爆發在艾森豪威爾任期,但艾倫威爾遜相信,如果民主黨政府碰到了這件事,肯定會藉機把英國整的苦不堪言,共和黨還不算特別狠。

他心裡清楚,艾森豪威爾任期結束,共和黨的最後一絲孤立主義也將徹底消失。未來美國政府不管是誰,都將會以更加咄咄逼人的態度來推行政策,這是肯定的。

所以當前必須要爲未來更加自信的美國做準備,首先要衡量當前英國的抵抗力是否達標。

經過和國防部、內政部、財政部的溝通之後,同事們都達成了小範圍的謹慎樂觀態度。

此時此刻,艾倫威爾遜當然還是沒資格說,“回來了,都回來了。”

但是英國匍匐後退的階段已經告一段落,這一點白廳同事們還是相當樂觀的。

倫敦國際機場,尊敬的蒙巴頓集團總裁,終於抵達了忠誠的倫敦,帶着兩億美元的收穫,帕梅拉蒙巴頓意氣風發,腳步都輕快了不少。

雷布斯曾經說過,站在風口上,一頭豬都能上天,這句話充分表達了機遇的重要性。

現在帕梅拉蒙巴頓就很符合這句話的描述,兩億美元的數字她不是沒有,但卻從來沒有像是這一次,這麼的輕而易舉。

“親愛的。”一眼見到了丈夫身影的女總裁,幾乎是一蹦一跳撞進了男人的懷裡。

“還像是一個小姑娘,都做母親了。”身後輕輕拍了拍妻子的後背,艾倫威爾遜溫聲細語,“去了美國一趟肯定很勞累了吧,注意休息沒有?”

“我現在精神百倍,一些身體勞累不算什麼。”說話的同時,帕梅拉蒙巴頓打了一個哈欠,表示絕對不像是表面上這麼輕鬆,“今天是工作日,還麻煩你來接。”

“沒關係,正好是中午。大臣會體諒的。”艾倫威爾遜神色輕鬆,外交大臣哈羅德·威爾遜此時應該正在看赫魯曉夫的出訪報告,哪有時間找他。

關於赫魯曉夫出訪某大國,當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最多的國家,還處在同一陣營,在外交層面來說,怎麼關心都不爲過。

不過好在,當前並沒有傳出對英國的任何消息,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大臣正在關心國際局勢,自然而然,一些瑣事就落在了艾倫威爾遜的身上,比如如何對付冰島漁夫。

在一間陰暗的、聞得見鹽和海水味的臥艙裡,漁夫們支着肘在桌邊喝酒。與他們的身材相比,艙房實在太矮了,一端細小下去,像一隻掏空了的大海鷗肚膛。

船艙微微晃動,發出單調的嘆息,徐緩得催人入睡。

外面,該是海與夜,可是從裡面什麼也看不出。唯一的出口開在艙頂,用木蓋關上了,用來照明的,是一盞搖來擺去的舊吊燈。

爐子裡生着火,烘烤着他們潮溼的衣衫,散發出混有土製菸斗味的蒸汽。

一張粗笨的桌子佔據了整個住室,不大不小正好剩下一圈空隙,可以讓人溜進去坐在緊貼橡木板壁的窄木箱上;頂上幾根巨大的梁木,幾乎碰着他們的腦袋;在他們背後,幾張像是用厚厚的方木挖成的小牀,彷彿安放死者的墓穴般敞着口。

所有的板壁都破舊而粗糙,受着潮氣和鹽水的侵蝕,天長日久,被他們的手摩得溜光。

冰島大使聲情並茂的闡述着冰島漁夫的不容易,寄希望激發出來眼前英國佬的共情。

可惜這位大使並不知道,眼前的所謂英國紳士,最好的擊倒辦法就是利用美人計,除此之外在任何方面,這個人都堪稱強大,所謂的共情是根本沒有的,不但把一番聲情並茂的闡述當成耳旁風,甚至有些想笑。

“尊敬的大使,冰島方面不是正在開拓北美市場麼?”艾倫威爾遜已經叼上了妻子帶回來的古巴雪茄,一副事後的神態詢問道。

他完全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以冰島的位置,開拓北美市場怎麼可能搶得過緊挨着北美的紐芬蘭?紐芬蘭不論是地理位置,還是資源儲備都在冰島之上,還有同文同種的情懷加成。

就算是打價格戰,有離岸金融中心支撐的紐芬蘭,也有足夠的底氣讓冰島人陪掉褲子。

這麼多不利因素,冰島還能競爭過紐芬蘭?那不是見鬼了麼?

去年的歐共體會議,冰島暴起的大棒打的暈頭轉向,總算是知道了自己孤懸海外,真把這些歐洲國家惹怒了是什麼後果。

美國當然也想要拉冰島一把,通過外交渠道溝通了,只不過禁令是歐共體會議上的決議,歐共體會議總不能總開吧,那還有什麼神聖性可言?

“冰島也是歐洲的一部分!”冰島大使說到這開口道,“丹麥方面也站在冰島一邊。”

“丹麥人還真是寬宏大量。”艾倫威爾遜眼睛一眯,用奚落的口吻道,“如果換做是英國的話,可能沒這麼快就和獨立的領地把酒言歡。”

反正只要艾倫威爾遜在一天,愛爾蘭是別想進入歐共體,至於冰島和丹麥到底是什麼關係?丹麥也不是歐共體的成員,所以冰島大使的話,可以理解爲兩個不是歐共體的成員,想要對歐共體的成員國做點什麼。

冰島大使表示誤會了,“冰島願意和英國簽訂一個海洋協議,來彌補英國漁民的損失。”

“原來冰島還知道,英國漁民的損失很大。”艾倫威爾遜瞭然的點頭道,“我們還以爲,冰島人不知道這一點呢。”

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
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