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

蘇聯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對於蘇聯以及盟國而言,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對於剩下的半個歐洲國家而言,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畢竟美國遠在天邊,蘇聯近在眼前,兩者的威懾力完全不一樣。

就連艾倫威爾遜這種外派公務員都明白這個道理,更別提這些本土的人。

“不管怎麼樣,我們手裡沒有核彈,怎麼談都是吃虧的一方。”艾倫威爾遜微微搖頭道。

“這件事你不適合知道!”諾曼·布魯克模棱兩可的道,“不過這種武器試驗場地也是一個問題。可能要和澳大利亞溝通。”

“關於這件事,尊敬的爵士,我持保留意見。澳大利亞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了。我相信澳大利亞政府層面肯定是願意幫忙的,但是民衆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關注公 衆號

英國本土面積不大,而且人口密集,並沒有試驗覈彈的場地。歷史上英國選擇了澳大利亞,其實這件事澳大利亞確實是配合了英國,提供了原子彈試驗場地。

“這一點倒是不用着急,我們有的是殖民地,你認爲什麼地方更加的合適。”諾曼·布魯克開口道,“反正只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你大可以想說什麼說什麼。”

“既然是假設性的問題,我就直說了,反正假設性的問題又不用負責任。如果我想的話,我有兩個地方選擇,從戰略地位和重要性而言,核彈項目自然是爲了威懾力,某種意義上是爲了像蘇聯示威,或者還有美國。那麼兼顧威懾力和戰略地位,我有兩個候選試驗場。”艾倫威爾遜邊想邊道,“埃及、以及加裡曼丹島,兩者各有各的好處。”

“說下去!”諾曼·布魯克面無表情的道,點燃了一根菸等着艾倫威爾遜的解釋。

“如果試驗場放在埃及,我建議邀請埃及軍方觀摩,這樣可以予以一定的震懾作用。如果是從環境考慮的話,埃及境內爛地非常多,到處都是一片黃沙,不用擔心破壞什麼環境,以及誤傷,那都不是地廣人稀了,根本就沒有人,這樣沒什麼道德負擔。”

“蘇伊士運河是大英帝國的生命線,從任何角度上都是如此,對埃及人進行必要的震懾,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至於選擇加裡曼丹島,是附近有法國殖民地,葡萄牙殖民地和荷蘭殖民地,我們選擇在和荷屬加裡曼丹島的分界線上進行試驗,主要是對印尼進行威懾。我知道馬來亞還有反對武裝,核彈試驗那點,一定會有反英份子想要看看的。讓他們看看也好。”

“總之,我認爲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爆發核戰爭的可能還是太低了,運送核彈的載具有限,我更願意讓廣大落後地區的人見見世面。”

諾曼·布魯克沒有說話,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把艾倫威爾遜的話聽進去,又問了一下和麥卡錫天天混在一起的事情,繼續道,“這件事先不提,你對遠東怎麼看。”

“如果指的是中國,事情已經定局了。不過這個國家過於貧困,二十年內還不至於擔心。想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

艾倫威爾遜想都不想的道,“有賴於美國人支持的那位先生,中國現在的基礎遠遠比印度差,短時間內想要改觀並不容易。而且說實話,美國選擇的支持對象,戰鬥力遠不如蘇聯扶持的勢力。這也和世界大部分地區處在貧困有關,越是貧困的地方,傾向於蘇聯的勢力越是強大,這裡也沒有美國盟友在,我就直說了,如果現在在亞洲範圍內開始選舉,絕大多數國家都會成爲蘇聯的盟友,不用軍事手段干涉是不行的。”

類似的例子有的是,美國專門找豬隊友,什麼李成晚啦,吳庭豔,常公還是比這兩人強一些的,當然也沒強到哪去是真的。

美國只是在國內提一提民主,在當前的世界上是不提民主的,人家倡導的是自由世界。真民主了,美國連菲律賓都保不住,差不多所有國家都是無產者佔據絕對多數,怎麼選擇都是輸。

在七十年代之前,美國最喜歡合作的政府是軍政府。至於民主,我們自由世界不提那種蘇聯的詞彙。

“這正是馬來亞英軍的作用,如果,我是說如果,你去做馬來亞專員,你能夠穩定住當地的局勢麼。”諾曼·布魯克目光灼灼的盯着艾倫威爾遜。

一瞬間,艾倫威爾遜幾乎產生了錯覺,他只被葛麗泰·嘉寶這麼看過,一樣的咄咄逼人。

“我盡力!”艾倫威爾遜回過神來,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想?盡力?可能是不夠的!”諾曼·布魯克拉着長音道,“應該是必須做到。”

“這可能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只要有國內的支持!”艾倫威爾遜心中一動,經過上次滿懷希望最終去紐芬蘭的事情之後,他這一次回來並沒有對去馬來亞的事情抱有多大的希望,但現在這麼一看麼?好像有戲啊!

“你要什麼樣的支持?”諾曼·布魯克喝了一口水,不疾不徐的問道。

“我要國內的產業轉移!”見到諾曼·布魯克的目光變爲冷漠,艾倫威爾遜解釋道,“爵士,當前的局面已經非常清楚了,憑藉本土的五千萬公民,無論如何是無法和美國和蘇聯一較高下的,這是讓本土的公民一個人拿出來美國和蘇聯三個人的產出。我們必須要依賴一個外力幫助維持現在的地位,就如同從前的英屬印度一樣。”

“而且再也沒有這麼多人口的地方了,所以我們對這個地方的扶持,必須要比從前更加上心,一定要捨棄一些東西和馬來亞分享。”

“這會造成本土的就業的流逝!”諾曼·布魯克微微搖頭道,“艾倫,你知道你的要求有多過分麼?”

“一點也不過分,尊敬的爵士,想想十九世紀的相機?想想二十年前的相機。十九世紀有飛機產業麼?現在呢?”

實際上,隨着技術的進步,工業產品的耐用性一直是在下降的。歐洲人搞工業的時候,只有貴族和記者才用得起相機,所以一臺相機可以傳好幾代人,前提是膠捲還有的買。

美國人搞工業的時候,發達國家的人民都用得起相機了,一臺相機可以用一輩子。日本人搞工業的時候,相機用十年就壞了,沒關係,新機型更好,更便宜。中國人搞工業的時候,相機是什麼?手機一年換代。

艾倫威爾遜堅定道,“爵士,我們怎麼能夠依賴紡織產業支撐全方位的福利?一件衣服的工序只有那些,製造出來的利潤夠工人們分麼?如果我們把紡織業放在馬來亞,當地人是不要福利的,他們要的是工作,就就算是我們不推進,保留紡織業只會造成本土的經濟困境,福利這個東西,公民只會越要越多。我們不可能把一件衣服的價格提高到幾個月的工資,然後賣出去,但如果提不到那樣的價格,如何給紡織工人福利?”

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不需要工人有太高的文化素質,甚至可能不識字都可以,只需要會一些簡單的重複性勞動。

“如果我們轉移出去一些利潤不高的產業,不但可以迅速穩定殖民地的局面,減少駐軍的花費,還能夠以低成本優勢降低成本,這樣本土的公民花更少的錢就能享用原來一樣的服務,這樣就沒有增加福利的必要了,這樣也能極大的接省政府開支,呃……是把開支用在更加重要的地方。”

艾倫威爾遜一時激動用詞有誤,絕對不是節省政府開支,政府的開支必要的。只是這些開支變得更加看得見,比如漲個公務員工資什麼的。

“你先做一份報告!”諾曼·布魯克用手指點了點桌子,“首先馬來亞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乾的也不錯,到明年二月任期纔會結束,是否重新任命還不一定。再者我們也要判斷遠東的局勢,判斷那個新政權是否可以接觸。短期內的工作,你先關注一下巴黎的談判,到時候你的工作會安排的。”

“我馬上給出一份報告!”艾倫威爾遜站起來保證道,隨後退出了內閣秘書辦公室。

這件事並不難,照着日本畫瓢就行了,朝鮮戰爭開始之後,在美國扶植下,日本企業向美國借款買機器設備、棉花,然後再向美國出口棉紡織品,用外匯償還債務。

日本出口增長迅猛,美國棉紡品進口份額,日本在一九五一年還只有百分之十七,五年後增長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一九五五年,在紐約,出現了售價只有一美元的日本產廉價襯衫。

當然馬上就是美國和日本的第一次貿易戰,貿易戰爆發於一九五六年。不過艾倫威爾遜並不在乎,英國和馬來亞的聯繫至少名義上,比美國和日本緊密多了,至少日本名義上還是獨立國家,馬來亞就是殖民地。

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
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