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

此時的艾德禮,一臉的認可,心道我就佩服你和丘吉爾相似的樣子,同樣的死要面子活受罪,曾經的丘吉爾也同樣覺得,大英帝國仍在巔峰,毫無節制的花掉了最後一個英鎊。

歷史當然不會簡單的重演,但是如果美國人非要證明一下美軍天下無敵,反正英軍沒有參戰,作爲英國首相他是沒有理由反對的。

“當然了,丘吉爾議員對美國願意在全世界肩負更大的國際責任還是認可的。只是歐洲方向,我直白的說,如果英國單獨對抗蘇聯,現階段超出了英國的國力。英國很想要穩住歐洲的局勢,但也離不開美國的幫助。”

得知自己還沒下飛機,杜魯門就已經通過了兩百億美元的特別開支,支持這一次所謂的警察行動,艾德禮表面上表達了很羨慕的意思,實際上也確實很羨慕。

幾年的世界大戰,養肥了這個隔着大西洋的美洲國家,艾德禮心裡知道,當前英國的軍隊,還是仗着從前的戰爭積累,一旦這種積累用光,英國很難保證當前規模的軍力了。

杜魯門對艾德禮,以及當前歐洲各國普遍關心的問題,同樣做出了確切的保證。使用核武器不過是一個誤讀,美國不會使用核武器。

但是艾德禮提及其他的問題,比如某大國聯合國合法席位,以及某大國和蘇聯並非單純的依賴關係,杜魯門全都聽不進去。

當前在美國國內,共和黨大放厥詞,外有網紅鼻祖麥天皇不斷的放話,杜魯門總統的處境並不是很好,支持率在一路走低。局勢迫使他要擺出直面困難的決心,不能表現出來哪怕一點的讓步。

除了不使用核武器的承諾,艾德禮什麼都沒有得到,這也體現出了當前美國和英國的國力對比,名義上兩國還是平等的盟友,但國家之間有強有弱是不爭的事實。

當前,要求美國不使用核武器,本身也是艾德禮出訪的最大目的,至於其他的,他已經表明了英國的主張,杜魯門要是不聽也沒有辦法。

比利時布魯塞爾,拿着瓶裝水的艾倫威爾遜對面,是同樣喝着下午茶謝菲爾德勳爵馬金斯,關於經貿合作方面的會議,當然也是會議的一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

畢竟布魯塞爾條約組織,可不都是殖民國家,類似瑞典的國家有中立政策,並沒有參與到共同防禦當中。人家就是單純的過來談生意的。

當前的北歐局勢和歷史倒是差不多,瑞典武裝中立、芬蘭保持主權獨立不與西方結盟、挪威、丹麥和冰島承諾不會對蘇聯安全構成威脅,北歐平衡有利於維護地區的穩定和平。

北歐平衡戰略,可和冷戰之後,整個歐洲圍着俄羅斯撕咬的場面完全不同,歸根究底蘇聯太強了。

當前的瑞典是不弱的,隨着二戰結束,加拿大開始削減軍事力量,畢竟靠着美國發展軍事力量並不明智,而瑞典則因爲兩大陣營的敵意,軍費開支一年比一年大。

當前瑞典空軍是世界第四大空軍,處在美蘇英三國之後,飛機數量還超過法國,位居世界第四。一線戰鬥機保持在一千架以上。

艾倫威爾遜爲何知道這件事呢,因爲瑞典明面上雖然是中立國,但和英國私下分享防衛計劃,不武裝中立的那部分工作,瑞典一般是交給丹麥和挪威來辦的。而對蘇聯友好則交給芬蘭。

中的來說北歐平衡是以瑞典爲中軸,更加偏向於西歐一些,當前沒有北約,所以瑞典的武裝中立所需要的軍事技術,主要是英國來提供。

單獨就瑞典的國內氣氛,英國比美國和蘇聯影響力都大。瑞典帶着挪威、丹麥加入到了馬歇爾計劃當中,但還是決口不提軍事合作的事情。

而這時,英國產生了一個構想:既然北歐三國絕不加入有英美蘇的軍事集團,那就乾脆讓他們三個自己抱團,這個想法得到英國外交部和軍隊的支持,認爲這個防務聯盟在瑞典的領頭下,丹麥這種小國也可以對蘇聯說不。而且西方陣營裡也沒誰是北歐三國的仇家,因此這個防務聯盟要是真的能成,不會是敵對自己的。

因此英國應該努力撮合北歐三國的防務合作。但軍方提出,這個防務聯盟必須得到來自西方的援助,否則沒法有效的抵禦蘇聯。

當前對待北歐的拉攏就到這裡,英國和瑞典保持着防務合作,尤其是在海空軍領域。

馬金斯正是負責歐洲經濟會議的英國代表,在繁雜的工作時間,和艾倫威爾遜坐一坐。

見到艾倫威爾遜拿着一杯瓶裝水,馬金斯不由得玩笑道,“艾倫,怎麼在亞洲時間長了,連喝下午茶的習慣都沒了?”

我原來也沒有!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看着謝菲爾德勳爵的漸漸稀疏的頭髮,不慌不忙的道,“我看華人喜歡喝開水,也嘗試了一下,畢竟入鄉隨俗不是壞事。”

英國大部分男人都飽受脫髮的折磨,這不是英國人的基因就喜歡掉頭髮。

事實上定居在英國的外國人,也會很快加入到脫髮的行列當中。是英國的水質很補鈣!

爲了他本人的個人形象問題,艾倫威爾遜不能頂着光潔的額頭,出現在薇薇安、海蒂、英格麗以及一系列女性的面前。所以他根本不喝英國純天然的地下水。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馬金斯表示,隨着馬歇爾計劃起作用,英國工業產品受到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多了,出口沒有前幾年這麼容易。

“這也是白廳,認可馬來亞發展計劃的初衷。歐洲國家都成了一片廢墟,成本比我們底,而我們的人工成本在歐洲算是很高的。相信最直接受到競爭的就是紡織業。”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表達了樂觀,“一旦馬來亞那邊的情況好轉,歐洲國家就會發現,壓力成本搶奪市場對英國來說是沒用的。”

“希望如此!”馬金斯點點頭道,“當前的情況,荷蘭、比利時都恢復的極快,德國也緊隨其後,法國反而慢了一拍。”

“法國人忙着打仗呢,不少軍需還是馬來亞提供的。”艾倫威爾遜直接開口道,“這件事我知道,但我的會議,我還會和法國人商量一下這個問題。不過我相信,法國人肯定不會聽我的。”

“你想要交法國人打仗?可惜你也沒有權力指揮馬來亞的軍隊。”馬金斯微微一笑,把艾倫威爾遜的話當成是一個笑談。

“如果法國人願意開口尋求幫助的話,我可以幫法國人和比爾頓將軍溝通,出動戰列艦把西貢炸成廢墟,就看法國人是不是捨得了。”

喝了一口帶着的瓶裝水,艾倫威爾遜老神在在道,“不過最好是法國人撤退的時候,自己這麼幹,埋下炸藥摧毀西貢市。說不定可以讓越南人清醒清醒。”

“艾倫,如果大英帝國不得不從馬來亞撤離,你會這麼幹麼?”馬金斯張了張嘴問道。

“我有別的辦法,如果最後實在是不管用了,我當然會。”艾倫威爾遜噗嗤一笑。

一九五零年的最後一天,討論殖民地事務的會議,終於輪到了早已經等候的艾倫威爾遜登場,本次會議的主旨是,鑑於印巴分治的慘痛教訓,在非殖民化的過程當中,涉及的宗主國應該負起更大的責任。

這種又當又立的場合非常適合我大英,我大英一般都是首先做壞事,然後首先禁止繼續做壞事,比如最近沸沸揚揚的美國黑人部隊成建制投降的事情,基本和英國無關。

雖然早期的三角貿易和英國有關,但英國也是第一個禁止三角貿易的國家。英國禁止三角貿易的時候,距離南北戰爭還有將近五十年呢,之後美國的黑人問題和英國無關,那都是美國人自己頂着道德壓力這麼幹的。

會議剛開始,艾倫威爾遜就闡述了英國的殖民政策,表示會在適當的時候,以避免印巴分治慘劇重演的前提,讓殖民地成爲獨立國家。

“當然英國會記住,對在場友好國家的責任。所以也想要聽一聽大家的想法。”艾倫威爾遜以非常具有道德標杆的話爲開頭,正式開始了本次殖民地會議。

其主要目的是,在未來的五十年當中,逐漸讓非洲殖民地融入到現代社會。

英國原則上願意看到殖民地馬上獨立,但是客觀的事實,又不能無視當前殖民地,尤其是非洲殖民地落後的生存環境,現階段非洲人也不能做到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在場的宗主國必須肩負道德上的責任,暫時管理他們。

法國人首先回過神,表示法國和英國一樣,原則上同樣不喜歡當前的局面,但客觀環境有不得不繼續負責到底,“那些部落分別屬於不同的語言,連互相溝通都做不到。我們片面的離開,說不定會陷入到戰亂當中。”

“是肯定陷入到戰亂當中。”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糾正,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代表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自己國家也對這種問題一籌莫展,只能用時間來慢慢的教導。

“尊敬的夥伴們,原則上我們都同意,這種情況是不能持續下去了。不過客觀事實擺在眼前,我們還要負擔共同的義務。”艾倫威爾遜悲天憫人的道,“總不能不管他們吧。”

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
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