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

這是誰出的主意?簡直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卡斯特羅真想要和這個未曾蒙面的同志把酒言歡,煮酒論英雄。

涉及到幾十萬人的操作,卡斯特羅表現出來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爲此專門找到了自己的親弟弟來推進這件事,這要好好計劃一下。

深陷水門事件當中的尼克松,並不知道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將會給美國一個狠的。

其實這怪誰呢?美國在美洲推行的全面遏制政策,不管是冷戰還是冷戰後,美國有無數次機會,從根本上瓦解掉古巴的威脅。

辦法多種多樣,以美國的國力完全可以做到,不知道是不是美國非要把古巴當做一個反面例子,所以維持不管不問的態度。

同樣也沒有在美洲立出來一個標杆國家,如果美國立出來一個標杆國家,證明跟着美國可以超過古巴的生活標準,古巴處在美國的後院也不會堅持這麼長時間,但顯然美國並沒有這麼做,親美國家和反美國家在拉美處在一個生活水平,那親不親美也就不重要了。

看看古巴周圍的海地,著名的爛泥扶不上牆,多米尼加也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古巴人當然可以驕傲的挺起胸膛,繼續和美國對抗。

歸根結底,美洲國家在美國眼中並沒有統戰價值,哪怕是蘇聯的影響力在古巴出現,美國也不會改變要把拉美變成不死不活的糞坑初衷。

再看看有統戰價值的國家,中蘇旁邊的國家,美國纔會盡心盡力的扶持,就算是實在扶持不起來,也會在外交上給予充足的存在感。

拉美就沒有和這個待遇,拉美國家的生活水平只有下降空間,沒有上升空間。

艾倫威爾遜一定程度上把阿連德的困境透漏給蘇聯,在世界格局的宏觀層面完全是一件好事,說不定美國會重視一下拉美國家,當然這個機會也不大,美洲要是真出現一個能對美國大聲說話的國家,美國比死了還難受。

要說美國只是喜歡在遠離本土的地方點火,某種意義上也是污衊美國,美國屁股底下從來都是一堆糞坑,應該說美國是把用在拉美國家身上的成熟經驗,推廣到了全世界。

自己屁股底下有糞坑不要緊,讓其他對手旁邊也都是糞坑,問題不就解決了麼?

至於始作俑者,正在倫敦那邊深藏功與名,繼續自己和印度政府的嘴炮,明明就是一個國有化的事,換做以前英國都不會理,但印度在英國自帶流量,而且白廳也沒有要馬上把事情解決的意思。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國家柱石們當然要找點事情做,正因爲印度國有化本質上不重要,白廳纔會緊咬着不放,也不指望問題會解決,英國企業的損失能追回來,緊咬着不放和英國企業的損失無關,只是白廳證明一下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且沒什麼風險。

被吸引了注意力的英國公民,並不知道他們想象中繁忙的白廳,該喝下午茶就和下午茶,絲毫沒有想象中和印度交鋒大家緊張感。

“那些腦子裡面都是花崗岩的選民知道個屁。他們只知道出口氣,可外交工作就是這樣,讓他們來幹外交工作,他們敢向蘇聯宣戰嘛?”無上權威翹着二郎腿,對着輿論上的熱度嗤之以鼻道,“近代民主選舉的擴大化,是國家衰落的根源,雖然在一些場合,我們也歌頌着這種改變的偉大……”

約翰·亨特微不可查的搖頭道,“艾倫,幸虧這只是一個非常私人的場合,不會有人知道你剛剛的話。”

“會有人知道的。”艾倫威爾遜模棱兩可,無上權威其實也就差一個水門事件,他的辦公室同樣有監控系統,只不過現在沒有打開。

而且,這件事並沒有其他人知道,改裝的時候也是女首富親自派人來做的,其他人只知道內閣秘書長辦公室裝修過一次。

“真正辦的事,肯定不能讓他們知道。”約翰·亨特當然知道,英國真在外交上耗費了太長時間的事,是和日本的日元問題,連就要舉辦的阿拉伯聯盟會議都要靠後,“沒想到日元的問題這麼艱難。”

“艱難也要做,日元沒有這麼大的價值,憑什麼?那就是美元的備胎。”

艾倫威爾遜輕哼一聲道,“日本這個國傢什麼都沒有,連第二大島都被蘇聯佔領了?有什麼東西能支撐日元的匯率?蘇聯在北海道一個演習,全日本都要嚇尿褲子,就憑藉日本的工業實力?就算是發達國家也是有等級的,日本明顯是那種剛入門的發達國家,全年無休十二個小時,也就和歐洲這邊八小時帶雙休的收入接近。”

當然無上權威還是對日本的工業產能表達了表揚,這也是唯一值得表揚的地方,工業國對農業國的碾壓還是存在的,你可以做不到最尖端,但必須要有,不然就會被卡脖子。

比如某五菱宏光,某大國售價四萬五、在智利賣七萬、在秘魯賣六萬九,在墨西哥賣八萬。

越是沒有這個產業,賣得越貴,馬來亞的汽車在英國賣的價格就比在東南亞賣的價格低,雖然東南亞更窮。葡萄牙的皮卡生產線也是如此。

“我們也是一個島國,美國要是把對日元的看法放在英鎊身上?”約翰·亨特帶着疑問,已經把他的意思表達的很明顯了。

“好歹有世界第二大海軍呢,尤其是現在,美國海軍兩年前的噸位是七百七十萬噸,今年是五百七十萬噸。”

艾倫威爾遜對着老朋友道,“而且這纔剛剛開始,不出五年,美國海軍噸位將會掉到四百萬。六七年的時間海軍規模會縮水一半。現在美國海軍和皇家海軍是處在一個起跑線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爆發出來的產能,在經過了三十年之後,到現在爲止正是集中退役的時候,雖然美國造艦一直沒有停,但從一九七零年的七百七十萬噸掉到五百七十萬噸,就知道這一次退役潮來的多麼強烈。

美國造艦就算是無比強大,也不可能補上一年五六十萬噸軍艦退役的缺口,更何況美國民用造船約等於沒有。

艾倫威爾遜預估美國海軍肯定比他腦海中的歷史更加努力,因爲皇家海軍沒有衰落到被漠視的地步。可是?努力也就是杯水車薪,這個退役潮太猛烈,比某大國那一次正好碰上的退役潮絲毫不遑多讓,還有過之。

這將會出現一個後果,美國海軍面對蘇聯紅海軍,如果有皇家海軍的幫忙,那當然仍然處在壓倒性的優勢。如果美國海軍單獨和蘇聯紅海軍對上的話,是不可能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的。

冷戰末期,如果僅僅是比較噸位,而不考慮紅海軍的反艦導彈能換多少航母戰鬥羣,美國海軍的噸位只比蘇聯紅海軍多出一個零頭。換句話說,如果皇家海軍和紅海軍是一個戰線上,處在劣勢的就是美國海軍。

所以艾倫威爾遜現在感覺英國充滿了統戰價值,讓本來就不應該有多大作用的日元別登上歷史舞臺,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

正當尼克松總統和司法部門,圍繞着交不交錄音帶這個問題博弈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份,艾倫威爾遜這邊面臨的問題是,蘇聯軍方在北海道舉行演習的問題,當然這是華盛頓方面的二手消息,經過內閣理智的判斷,英國做出了決定,“憑藉美國海軍的強大實力,足以讓蘇聯不敢輕舉妄動。”

華盛頓很快給了回信,“處在英美特殊關係的角度,英國理所當然的應該派出富有戰鬥力的核心力量,和美國站在一起對蘇聯堅決回擊。如果在這個時候,皇家海軍造訪橫須賀的話,蘇聯就能夠感覺到兩國堅不可摧的友誼。”

這激發了行走的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要堅決捍衛這種關係,在哈羅德威爾遜首相和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面前,痛陳利害,“應該把地中海艦隊的維多利亞女王級航空母艦,派往遠東。”

“艾倫,我們都知道你和美國很多人有着深厚的私人關係。”哈羅德威爾遜就差拿是否可靠的目光看向內閣秘書長。

“首相,私人關係是私人關係,我從來都堅決捍衛英國的利益。”艾倫威爾遜臉上帶着委屈之色,“只是我覺得,響應美國的號召對英國有好處。”

“什麼好處?”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嘴角抽動,很想聽一聽具體的好處是什麼。

當然是在中東打仗的時候有不在場的證明,不過這不好說出口,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我也不否認,現在的美國處在越南戰爭的事實失敗當中,非常需要一個盟友進行鼓勵。”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