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

內閣秘書長對首相負責,同時也對整個內閣負責,因此其職責一直存在模糊性。

內閣秘書長這一職位名稱從未更改,歷任內閣秘書長都十分清楚要對內閣整體負責,但有時,這一職責難免會導致內閣秘書長與時任首相旳關係定期呈現緊張狀態。當首相將自己視爲政府首腦而非同僚中之首席時,情況更是如此。

現在的問題是,內閣秘書長一職和文官長是否應由一人擔任。兩個職位由同一個人擔任的好處是文官長能夠與行政長官首相保持日常性接觸,不利之處在於一個人很難在完成管理工作的同時還出色履行內閣秘書長和文官長兩份職責。

好在諾曼·布魯克是真的要退休,將內閣秘書長和文官長的職位,同時交給了後來者,也就是艾倫威爾遜本人,保證了白廳的整體性。

“伯克可對你擔任文官長十分不滿,本以爲自己可以拿到至少一個職位的。”馬金斯內涵着伯克·特倫德,這個艾倫威爾遜的競爭對手。

“可以理解。”更換了辦公地點的艾倫威爾遜,還不是太適應內閣秘書辦公室的環境。

艾倫威爾遜本以爲自己會非常興奮,但真到了這一天卻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這麼高興。可能是知道的太早了。

這就像是戰爭會增加在任總統的支持率,可總是借用戰爭刺激,一次又一次的刺激,在好戰的人也有疲勞的時候,睡王的支持率就一直拉不上來。相反隨着戰爭爆發,支持率還下降了。

美國總統在歐美算是權利極大的一號人物,這樣的總統權力很容易轉化爲個人的鮮明風格,不管是肯尼迪、尼克松還是後來的里根以及布什父子都是如此。

睡王的槽點就在於,不管他這個在任的美國總統在做什麼,人們都留不下深刻印象。都認爲這是美國政府的集體決定,這就和懂王的個人鮮明風格截然相反。

而對於一個美國總統來說,這樣的形象如果得不到扭轉,是極其可怕的。

不知道新無上之權威在想什麼的馬金斯,詢問着是否會有人事變動?

“我們追求的是穩定,當然也並非是一成不變。不過暫時不會有大的變化。”艾倫威爾遜誠懇的回答,不變是不行的,但穩定又是必要的。這兩個詞看起來差不多,但意義上絕對不同。

現階段,白廳和諾曼·布魯克時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艾倫威爾遜固然有一些想法,但實行卻不用這麼着急,這裡還要多說一句,他暫時還沒有卸任外交部從常務次長。

現在保守主義嘛,人民總是容易被無知的情緒所煽動,當他們看不到更遠的前景時候,白廳需要做的就是堅持己見、決不妥協,不然每一屆政府都將一事無成。

兩人閒聊之時,桌上的電話響起,艾倫威爾遜拿起話筒道,“你好,我是艾倫。”

“爵士,首相找你。”首相私人秘書佈雷斯特的聲音傳來。

“馬上到!”艾倫威爾遜笑眯眯道,“佈雷斯特,其實同事們都認爲,你是一個相當可靠的人,很多時候莪可能還需要你的幫助。”

“沒問題,爵士。”佈雷斯特的聲音中滿含着興奮,對無上權威的關注感到喜悅。

不論是於情於理,艾登都要見見新上任的內閣秘書長,雖然這個公務員首腦幾乎打破了慣例,以超乎尋常的年齡問鼎,但也許會帶來許多的新的變化也說不定。

艾登也深知,艾倫威爾遜超乎尋常的潛在力量,岳父蒙巴頓是英國三軍專職統帥。妻子是英國最大的實業集團總裁,旗下包括、石油、鋼鐵、原材料和糧食、航空和汽車工業。

這可能是自從有內閣辦公廳以來,家庭最爲富裕的內閣秘書長了。

甚至有些聲音,認爲英國應該把蒙巴頓集團拆分,當然這種聲音,只會讓已經拿到澳大利亞國籍的一批貴族提桶跑路。

當年資本家可以用經濟實力擊敗以土地爲主要收入的貴族集團,現在的貴族集團同樣可以用更大的經濟實力,再把往日的榮光奪回來,再差也不會留在英國本土坐以待斃。

“艾倫,你來了。”艾登見到艾倫威爾遜出現,指着面前的位置讓對方坐下,開始了艾倫威爾遜晉升爲內閣秘書長之後的第一次見面,未來一段時間,對方將是他領導英國的合作伙伴。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艾登要在這一次的大選當中獲勝。

艾倫威爾遜雖然對保守黨的可靠性深表懷疑,不過從這一次的拿騷會議來說,至少艾登是沒問題的,沒有做出麥克米倫在歷史上的賣國之舉。

“尊敬的首相,第一次在這種場合下見到你,心中未免有些緊張。”艾倫威爾遜正襟危坐,表達了自己的謙虛,以及過來聆聽教誨的心態。

“白廳確實應該有些變化。”艾登開口,顯然他對諾曼·布魯克的領導的白廳,也不是全無意見,“希望你領導的白廳,能夠將英國的潛力全部激發出來。”

“我自然是會盡力而爲。”艾倫威爾遜乾脆的回答,表達了可靠性,“作爲一個外交官出身的我,一直將目光放在英聯邦的範圍當中。寄希望於英聯邦的整體性,來帶動英國繼續前進。”

艾登自然是不知道,英國的情況已經比艾倫威爾遜記憶中的英國好了無數倍。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歷史走到這個時間,英國已經在歐洲老三的位置上了,經濟總量已經先後被德法兩國超越,這副德行自然是在拿騷會議上,面對美國硬氣不起來了。

對這個時代的英國,各國專門誕生了英國病這個名詞,一個在歐洲都只能排名第三的經濟體,怎麼可能長久支撐英鎊的國際結算份額呢?英鎊流通的範圍越來越小,導致英國的經濟越發的疲軟。

比起艾德禮時期,艾登政府的經濟成就不是很亮眼,這也正常。戰後工黨內閣確實在奮起直追的領域上功勳卓著,畢竟起點低。

經過了十幾年,到了艾登奪回下議院,該是用的招數都用過了。繼續用也沒什麼好效果,這就導致了英國不少人認爲,保守黨的經濟政策不行。

艾倫威爾遜也沒什麼好辦法,那個改變英國戰後經濟政策的女首相,現在還在適應教育大臣的位置呢,再者說以現在的民意基礎來說,撒切爾要是敢把歷史上的招數提前使用,大概率是會失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辦法,提前用說不定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科技是不斷髮展的,首相,現有的產業不足以讓英國再上一個臺階。那麼我們就要把目光放在高新產業上,採取政策上的扶持。”

艾倫威爾遜給出了自己的解答,“美國的集成電路發展很快,我覺得這肯定是一個潮流,以後說不定集成電路會變得極爲重要,應該得到政府的着重關心。”

“是那種新型的半導體吧?”艾登也知道美國新出現的產業,但對到底能發展多好,還並不瞭解,從電子管到晶體管也沒有多長時間,集成電路說不定什麼時候也會面臨淘汰。

這是不可能的,至少艾倫威爾遜記憶中的世界,集成電路還沒有被淘汰,那就值得投入,“首相,對於英國來說,工業革命是改變英國從一個邊陲小島,變成領導世界帝國的一大原因,面對新興產業,英國不應該採取保守態度。”

集成電路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佈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爲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艾倫威爾遜希望發展半導體的初衷很簡單,美國有的英國也要有,再不濟歐洲也要有,就如同美國總統去過的地方,他也要去一樣。

日本都曾經在半導體行業上給美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英國是沒有理由做不到的。

當然前期投入是肯定不會小的,說不定艾登就算是連任都不一定能看到效果。可艾倫威爾遜還是竭力說服艾登,應該度半導體行業給予支持。

“你先準備一份評估報告。”艾登思來想去,還是讓艾倫威爾遜試一試。他任內的經濟成就遠不如外交領域來的亮眼,這也是一直和工黨拉不開支持率的原因。

“我馬上去調研。”艾倫威爾遜一口答應下來,說實話他對英國在半導體行業的基礎,還真不是特別瞭解,他需要一個人來幫助自己完成這件事。

思來想去,艾倫威爾遜在向妻子報喜的同時,詢問圖靈是否能夠回到英國幫幫忙。至於藉口,白廳正在考慮讓圖靈擔任皇家星際協會的會長。

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1562章 下半場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
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1562章 下半場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