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

雖然拜艾倫威爾遜所賜,目前的英屬印度可能比歷史上的英屬印度條件更差了。

但有句話是怎麼說的,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越是的困難的時候,越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挖掘內部潛力,同舟共濟抗擊自然災害。

就算是親臨一線有困難,做做樣子有什麼困難,實在不行的話就動筆桿子麼,做出決策自然有下面的人來解決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只能說印度公務員無能,英國公務員都給出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完美計劃,印度人執行的有問題。

在和各省行政長官的討論當中,最終拿出來了一個完整的抗旱救災方案。這個方案體現出來了大英帝國公務員的優秀素質。

英屬印度總督府,以及各省行政長官,高度重視英屬印度部分地區發生的嚴重旱情,密切關注災害發展和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要加大抗旱工作力度,切實把抗旱作爲保民生、促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抗旱工作的指導和支持。

要堅持把確保羣衆飲水安全放在首位,統籌抗旱水源和用水需求,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把旱災影響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要把解決羣衆飲水問題擺到抗旱救災工作的第一位,想方設法爲羣衆運水送水、找水打井,幫助地方加快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儘快緩解人畜飲水困難。

要根據當前季節生產的需要,積極支援地方搶修水利、疏通河道、灌溉農田。

從遣詞造句上面絕對是無懈可擊,換做是任何一個人,也從這套方案上挑不出來毛病。唯一的毛病可能就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印度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這東西是否存在。

當然那就是印度人自己的事情了,在態度上,總督府已經表現出來了非常重視的決心。

不過人生總有意外,要是真的出現了意外,只能說這可能就是人生吧,有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對了,衆位紳士們,我以私人的友誼提醒你們一些事情,手中的印度貨幣最好是不要留下了,換成英鎊或者是黃金,一旦出現自然災害,盧比的價值可不一定能夠穩固。關鍵時刻還是黃金更加令人安心一些。”

抗擊旱災那種瑣事說完之後,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對衆多紳士合法財產的關心。

這些印度的行政長官手中,肯定是有印度貨幣的,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

別提艾倫威爾遜現在還沒有把印鈔機乾冒煙,平時印度盧比也不算什麼穩定的貨幣。

在可能出現的旱災面前,這種沒有價值的貨幣是不能留的,很可能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讓衆多紳士的合法財產出現損失。

“說的對,我們真的不能留盧比了,把這些盧比都換成黃金。到時候離開也方便。”孟加拉省行政長官安德魯,非常贊同這個提醒。

英屬印度的公務員在這件事上,用了比剛剛談及旱災的十分之一時間,就達成了共識。

“我們到時候電報聯繫,統一進行行動,我們在英屬印度工作,也要入鄉隨俗,這又不是多難的事情。”艾倫威爾遜提醒了一下黃金的問題,又開始說旱災的事情,“必要的時候,抓點土抹臉上,在大庭廣衆之下直接臥倒,昏迷在了旱災一線,這又有什麼難的。”

“主要是我們也沒這麼幹過,雖然說是不難。”聯合省行政長官伯克苦笑了一聲道,“我們什麼時候做過這種事,一點都不紳士。”

“今年,大家可都比往前許多年的辛苦勞動,得到了更爲實際的回報,賺錢嘛,又不是多麼丟人的事情,對不對?”見到不少人點頭,艾倫威爾遜循循善誘道,“大家還是想要繼續爲大英帝國服務的,要是這個旱災不被控制,我們的升職……爲帝國服務的過程可能會出現波折,歸根究底都是爲了我們自己。”

放長線才能釣大魚,不能總想着一錘子買賣,回國就做寓公,那樣就非常的短視。

比如說頭髮已經花白,摘了眼鏡都看不清人的中央省行政長官,不過也才五十九歲嘛,對於一個公務員來說,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還可以在其他殖民地,繼續爲大英帝國服務個二十年。

“到時候大家電報聯繫,千萬不要單獨行動。”會議進入尾聲,艾倫威爾遜又放輕鬆道,“說不定情況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嚴重,但如果出現了不想看見的結果,集體行動總是人多力量大的,要把我們的敵人搞的少少的,朋友搞的多多的。”

旱災的標準就看怎麼看了,英屬印度目前來說處在靠天吃飯的狀態。

這種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年年都有自然災害,不信可以翻閱中國歷史的記載,水災旱災年年都有,只是範圍的大小問題。

英屬印度就是這個狀態,只不過是有時候自然災害的程度,沒有達到令人震驚是死亡數字,這就可以視爲今年的年景還不錯,不代表就真的沒人餓死。

如果餓死的人不多,印度人也習慣了,畢竟千百年來都是這麼過來的。

在會議快結束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又想起來了一件事,一拍腦袋有些懊惱的說道,“看我這個腦袋,如果真的出現了無法控制的情況,從數字上多多想辦法。四年前總督府曾經統計過英屬印度的人口,是一億六千萬。給我們的餘地還是很大的,只要從賬面上不出大問題,誰也不能指責我們。”

一九四一年英屬印度賬面人口一億六千萬,這個數字的從真實性上來講,假的不能在假了。印度獨立之後自己統計的人口是接近四億,這個誤差幾乎超過一倍。

就算是真的大旱災到來,也不會有人在賬面上看出來什麼破綻,因爲英屬印度的人口統計都是假的。

這一邊英屬印度,在就旱災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緊急會議的同時。

萬里之外的倫敦,也在討論英屬印度問題,愛德華·布里奇斯非常誠實的,把可能出現的困難,對首相艾德禮進行了闡述。

“問題很大,可是本土也沒有力量對英屬印度進行幫助啊。”艾德禮首相面帶難色,表現出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的窘迫。

“尊敬的首相,英屬印度公務員一直都廉潔和高效的代名詞。這一次的訴求並不是求援,是希望本土從另外一個層面來幫助次大陸。”愛德華·布里奇斯聽着艾德禮首相表情是很爲難,但口氣卻斬釘截鐵的話,直接表示首相你誤會了。

果然,一直以真社會主義者自居的艾德禮首相,一聽不是在求援,便讓愛德華·布里奇斯繼續說下去,表明了大英帝國的一貫立場,願意提供一切支持,除了幫忙。

“自然災害是可以克服的,關鍵是人禍。”愛德華·布里奇斯義正辭嚴的開口,“如果不是國大黨和穆盟的鬥爭,牽扯了英屬印度公務員的精力,很多災害都是可防可控的程度,就比如孟加拉大饑荒。”

“是這樣麼?”艾德禮首相的目光帶有一絲懷疑,連孟加拉大饑荒都可防可控?

“當然是這樣,孟加拉大饑荒爆發的時候,是穆盟和國大黨鬥爭極爲激烈的時候,日本人散佈了一些輿論,導致英屬印度不穩,當地的公務員很大精力都在對抗這種敵意上。穆盟和國大黨不配合,才導致了孟加拉大饑荒爆發。”

愛德華·布里奇斯臉不紅心不跳的撒謊,把孟加拉大饑荒的原因,全部扣在了國大黨和穆盟,甚至於日本人的身上。

“如果能夠排除,國大黨和穆盟對總督府的干擾。我相信這一次的旱災是可以對抗的。”愛德華·布里奇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根據英屬印度傳來的消息,國大黨和穆盟也有意,派出一支使團來到倫敦,闡述自己對次大陸未來的看法。”

“讓兩個殖民地的政治勢力,來到帝國心臟,是不是過於兒戲了一些。”艾德禮有些猶豫,畢竟這種事雖然不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但他不希望出現在自己的任期上。

你以爲平時國會就不是很兒戲麼?愛德華·布里奇斯心裡這麼想,但沒有說出口,換了一個角度道,“其實讓兩個勢力的敵意被全世界知道,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樣很多國家就明白,爲了維持次大陸的整體性,大英帝國付出多少努力了。”

“這樣,愛德華爵士,我考慮一下。”艾德禮沒有馬上做出決策,決定找諾曼·布魯克問一問。

“是,首相。”愛德華·布里奇斯輕輕點頭,離開了首相辦公室。

不多時,諾曼·布魯克接到電報,前往首相辦公室呆了許久,這個消息馬上傳到內閣秘書辦公室,“準備給印度發電報吧,應該是不成問題。”

愛德華·布里奇斯帶着風輕雲淡的神色,對自己的私人秘書吩咐道,“告訴巴倫,好好處理英屬印度的事情。”

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565章 停戰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1725章 換掉他?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1761章 逼宮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七十章 漢堡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
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565章 停戰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1725章 換掉他?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1761章 逼宮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七十章 漢堡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