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

其實五月風暴,誰都不是預言家,除了艾倫威爾遜本人之外,沒人會感覺到肯定會發生,但就像是之前說的,防患於未然總是沒錯。

“嗯,我們見一面。”握着話筒,艾倫威爾遜允諾了澳大利亞情報首腦的見面請求。

“又要出去?”赫本眼中閃過一絲不悅,這個男人爲什麼總是這麼忙,好不容易來一趟美國,也不能天天陪她。

身手捧着赫本的臉,艾倫威爾遜重重的在紅脣上親了一口,帶着討好的口氣道,“我也不想,不過英國和英聯邦國家也有事情要討論。”

衆所周知嘛,美國不是英聯邦國家,至於其他三個國家都是,前兩年英國和加拿大的主要爭端在於,加拿大的國旗問題,艾倫威爾遜很想爭取把英國的米字旗保留下來,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加拿大的民意,看着楓葉旗面世。

這就證明了一點,雖然英國在加拿大民間的基礎更好,其實還超過澳大利亞,但在爭奪影響力的時候,還是選擇澳大利亞比較好。加拿大距離美國太近了,英國的國力又不是美國的對手。

而澳大利亞距離英美兩國都很遠,英國還握着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可以影響澳大利亞的大政方針。

“如果實在無法摧毀北越的話,我們以保證南越的存在作爲勝利的基礎也是可以的。”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情報主管面前,艾倫威爾遜就不藏着掖着了,把勝利的底線定的稍微低了一點,似乎有些政治不正確。

但三國情報主管並不知道,這個看似以和爲貴的提議,只不過是艾倫威爾遜以退爲進,挖個坑等着美國人。

因爲除了他本人,這個世界沒人知道後世是不存在一個叫南越的國家的,南越最終還是被消滅了。

所以以保存南越的存在爲勝利條件,根本就是一個僞命題,美國答應了這個看似合適的條件,只會吃一場敗仗。

南越的存在與否,不取決於美國,甚至不取決於某大國,而是取決於北越的領導人黎筍。

黎筍後來在某大國眼中固然是蘇聯手下的小霸,和古巴是齊名的打手,但拋出國家立場之外,他的選擇沒有錯。

某大國能惠也惠不過蘇聯,做跟班也要做老大的跟班,這一點錯沒有。

如果遠交近攻某大國也覺得有道理,那麼越南也覺得有道理也沒錯。黎筍抓住了蘇聯鼎力支持的時間段,一舉把南越消滅,在這個角度上她肯定是越南人的英雄。

黎筍怎麼可能知道,蘇聯在戰略定力這方面修煉的不到家,最終在全球進攻的時間用力過猛了呢。

不過這也不怪蘇聯,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也總會似曾相識,美國人在表演了喀布爾空中飛人之後,說話也不這麼管用了。

將自己的立場說出來之後,其他三個情報主管也表達了認可,艾倫威爾遜又拉踩了法國,“其實戴高樂政府一直在嘗試,希望美國和北越能夠坐下來談談,歐洲方向是關乎於世界未來的方向,我們如果藉此能夠讓戴高樂發揮作用,說不定能緩和這幾年來和法國不太和睦的關係。”

“戴高樂!”加拿大的情報主管一聽到戴高樂的名字,臉色有些不自然,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去年戴高樂訪問加拿大的時候,在魁北克問題上大放厥詞,導致了加拿大和法國的關係出現波折。蒙特利爾舉辦世博會,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應邀正式訪問加拿大。

他乘坐法國海軍地中海艦隊的巡洋艦橫渡大西洋,沿聖勞倫斯河口逆流而上,在魁北克省省府魁北克市登岸。

戴高樂到達蒙特利爾市政廳時,在陽臺上面對龐大的人羣發表即席演講。

在演講的最後,他忘情地振臂高呼;蒙特利爾萬歲!魁北克萬歲!接着,他湊近麥克風,更響亮地吼出:自由魁北克萬歲!法國人的加拿大萬歲!萬歲!萬萬歲!法蘭西萬歲!

“我希望你們能夠了解一個問題,法國的國力和蘇聯不是一個層次,有我們和美國在,戴高樂不會吧加拿大怎麼樣。”艾倫威爾遜對着加拿大情報主管保證道,“魁北克不是小問題,但也不是特別大的問題。”

這一次英聯邦國家的情報主管私下串聯,在華盛頓當然是不可能瞞過美國人的眼睛,很快美國人就知道了,這四個說英語的國家,準備共同和美國人談談越南戰爭的問題。

距離上一次英國首相嘗試勸架已經過去了兩年之久,此時春季攻勢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北越大舉進攻的消息傳到美國,讓美國公民也知道了,長達三年的戰略轟炸,基本上轟炸了一個寂寞,北越沒什麼損失,不然也不會主動進攻。

春季攻勢從一月底正式開始,現在兩個月過去了,美軍傷亡人數超過三千,韓國軍隊更是陣亡了五千人。這個事實讓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進一步擴大,質疑美國到底能不能取得勝利,現在馬丁路德金的遇刺,和反戰運動一起,成了動搖美國國內秩序的重大因素。

要不說美國人都應該感謝艾倫威爾遜,如若不是他力排衆議派出了英印軍團的老兵組織了顧問團,這一次春季攻勢美國的傷亡人數應該是六千人,而不是三千,現在額外的損失都被韓國人承擔了,他對美國有大恩一點都不爲過。

反抗浪潮最大的精神領袖,是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弟弟,民主黨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有着兄長光環的他,某種意義上比現總統更受人歡迎。

最後的結果還沒出來,但幾乎沒人會懷疑,羅伯特肯尼迪會鎖定民主黨候選人的資格。

其實美國早在去年七月,就已經和北越方面談過一次了,戰爭沒有停止,談判也一直在進行,這又不奇怪板門店也是這樣。

“英國人還是那副在我們面前惺惺作態的樣子。”聽到中央情報局的彙報,林登約翰遜的心情並不好,又拿起來了那一套希臘和羅馬的論調,表示英國人就是這麼自作多情。

可問題是現在內有羅伯特肯尼迪開炮和黑人的暴動,外有春季攻勢激起了美國公民的反戰心理,他還不能拒絕這個好意。更何況在去年七月,美國就已經和北越談一次了,只是沒有什麼共識。

“威爾遜爵士,是親美的,這一點我們可以確定。和英國那個首相迥然不同。”理查德·赫爾姆斯沉吟了一下道,“當然,我們很反對英國這一次搞英聯邦小圈子的溝通,但總統先生,我會向威爾遜爵士表達我們的不滿,同時我也認爲,戰爭的持續不耽誤談判的開啓。”

中央情報局和五角大樓在越南戰爭的立場並非一致,兩個部門都是支持戰爭的,只不過是在態度上有差別,中央情報局總是給五角大樓拆臺,指出軍方的勝利沒有自己說的這麼大。所以當前,兩個部門的關係還十分微妙。

艾倫威爾遜很理解這點,一般情況下,中央軍和藩鎮的關係都不太好,這也可以套在中央情報局和五角大樓的關係上。

但得到了準確回覆,他還是感謝了理查德·赫爾姆斯,表示這一次總算是不白來,拿到了美國方面的態度。還得到了願意在巴黎開啓談判,賣給戴高樂一個面子的承諾,這也值得誇獎,自由世界內部矛盾嘛。

“我們理解英國希望美國抽身的心!”理查德·赫爾姆斯點頭,“歐洲方面的局勢,美國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

這話顯然指的是,華約已經公佈的大演習日程的迴應,在因爲越戰駐德美軍規模不得不縮小的現在,英國確實承擔了不少的壓力。

“沒什麼,英美兩國是一家人。”艾倫威爾遜提及要在巴黎組成和北越方面的會談,明面原因是法國現在總找麻煩,英美兩國給戴高樂一個面子,讓法國這個前宗主國發揮作用,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法國擠兌黃金的事不是秘密,法國人是公開這麼做的,美國也知道這一點,如果美國同意法國在和北越的談判中發揮作用,就說明美國現在無心報復法國,那這件事就有研究了。

往大一點說,這是金融領域的西貢鐵拳事件,美國不報復法國,會不會是沒有報復法國的能力?要是其他國家這麼認爲,美國的未來會看到後果。

不說別人,英國的無上權威,現在就在盤算,到底英國什麼時候下場?當然現在不行,要等法國人偃旗息鼓之後才能謀劃。

事已至此,艾倫威爾遜二話不說便返回英國,準備將這個消息告訴首相哈羅德威爾遜,他畢竟只是一個卑微的社會公器,只能來盛放首相深思熟慮的果實。

外交工作上的進展,肯定是在偉大的哈羅德威爾遜首相了領導下,才艱難的促成了美國和北越走到了一起。回去之前他就已經吧消息告知了哈羅德威爾遜,在從彗星客機上走下來的時候,已經有不少記者聞訊而來,將他包圍起來。

此時此刻,艾倫威爾遜以巨大的毅力控制住了自己,沒有拿出來一張紙高高舉起,說着“我們時代的和平”這類話。

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
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