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

短期之內,英國應該做好兩件事,第一就是推動孟加拉國的重建,借用重建帶來的需求增加英鎊區的貨幣流通和生產。然後等待着重返傳統市場的機會,爲此艾倫威爾遜真的通過外交部和韓國方面取得了聯繫,溝通一下賺英鎊的事情。

詐騙島就算了,好歹血濃於水,這麼辛苦的工作就別勞煩人家了,韓國人用的好歹稍微安心一點。

韓國此時特別需要的一個比較大的工程,隨着美國逐步從南越撤軍,把戰爭交還給南越政府,韓國軍隊的分量也在減少。

要說南越政府可能會美軍的減少還比較留戀,但對韓國人絕對沒有這個待遇,恨不得這些二鬼子趕緊滾。

韓國在朴正熙的領導下,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但距離漢江奇蹟差了一個次元,至於重工業的起步資金也差得很遠。本來在在這個時間,韓國已經追平了朝鮮,所差的就是韓國因爲體制,所出現的貧富差距,底層人可能過的沒有朝鮮好。

但現在追平朝鮮明顯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問題,爲了迅速把孟加拉拉出來,剝奪了在中東百萬韓勞工作的艾倫威爾遜,尋思一下韓國人需要不需要在孟加拉工作的機會,待遇可能和中東沒法比,但好歹可以賺外匯。

工錢艾倫威爾遜是絕對不會拖欠的,就是讓印刷廠多幹兩天,反正這個債務最終孟加拉人也要還給英國,不算是特別吃虧。

第二件事就是造艦計劃的跟進了,當哈羅德威爾遜在下議院,以堅決的姿態說出了,“我們不會將國家安全置之不顧,而去追求所謂虛假盲目的節約!孟加拉的事情證明了,皇家海軍未來還要肩負巨大角色,和我們的美國盟友一起,維護着世界海洋的和平。”

說這句話的時候,就表明這一份造艦計劃已經在議會取得了支持。

當然這也不是剛開始那一份造艦計劃,一點不被砍是不可能的,萬噸巡洋艦和五千噸護衛艦計劃,變成了八千噸級驅逐艦和四千噸級護衛艦的方案,不得不說工黨政府在這種事上是有優勢的。

工黨政府別管是做到了多少,但確實是一直嚷嚷着要控制軍費,似乎控制軍費已經成了工黨的其中一個招牌。當工黨政府推出造艦計劃的時候,保守黨反而無話可說。

“十八艘驅逐艦,二十六艘護衛艦。”拿着辛苦成果的艾倫威爾遜,擡頭看着眼前的財政部常務次長弗蘭克,不知道這位財神爺有何貴幹登門。

難道是財政部對支出有意見?畢竟是財政部的錢嘛,有意見也是正常的,但艾倫威爾遜肯定不會聽這種意見。

“財政大臣對金融峰會的內容不是很滿意,華盛頓方面確實有意增加日元在全世界的比重,你曾經說過這種可能,你說對了。”弗蘭克皺着眉頭,將財政大臣卡拉漢,這一次峰會上的不滿娓娓道來。

“原來是這件事,我還以爲首相被刺殺了。”艾倫威爾遜一挑眉,一副不出所料的口吻道,“我們是堅決不同意的,日本憑什麼?日本有什麼支撐日元的東西?那可憐的糧食自給率,還是隻能當做標本的本土自然資源,你要是問我孟加拉的自然資源多還是日本的自然資源多,我可能都沒發回答你。美國人都找不到理由,還想讓我們答應。”

不得不說,冷戰時期美國在惠這個領域,確實是不比蘇聯遜色,確實是讓出本國市場養活了日本相當長時間,乃至以色列都表達過不滿。

但是日本的基礎就在那,經濟發展又不是一條大道往前衝,有發展好的時候就有發展不好的時候,不能把這個希望放在美國的良心上,美國自身狀況還可以的時候,其他國家能喝點湯,它自己要是有問題,不把你殺了吃肉就不錯了。

不然蘇聯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怎麼英法意都紛紛主動表示要開惠,只要冷戰堅持下去,要經濟支援那都好商量。

弗蘭克欲言又止,最終苦笑道,“這件事你都不同意,那美國的另外一個建議你更加不會同意了。華盛頓認爲美元和英鎊可以採取固定匯率掛鉤,用以彰顯英美特殊關係。”

艾倫威爾遜一個戰術後仰,哭笑不得的道,“也就是說,美國考慮吞併英鎊區解決貨幣超發問題?我認爲還是先和法國人談談比較好。”

“也許會談的,聽說戴高樂總統的身體狀況不太好。”弗蘭克聳聳肩,“最近一段時間戴高樂都沒有公開露面。”

“最近誰替戴高樂主持政府運作?”艾倫威爾遜臉色一正問道,他確實很關心這個問題,不關心誰也不能不關心法國。

這個人本來歷史上是蓬皮杜,但蓬皮杜的戴高樂接班人的身份,不是因爲自身患有癌症,結果被不願意透漏姓名的內閣秘書長泄漏出去,導致成爲了泡影,法國總理存在感並不高,不知道現在是誰。

“皮埃爾·梅斯梅爾,最近都是他代替戴高樂出席活動。”弗蘭克直接回答,隨後介紹了這位仁兄的履歷。

皮埃爾·梅斯梅爾戰前成爲高級公務員,在殖民當局做一名法學博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塞內加爾輕步兵團第十二兵團任中尉,並在法國戰敗後拒絕投降。

後坐船去倫敦和自由法國部隊匯合,任法國外籍軍團第十三旅成員,參加厄立特里亞、敘利亞、利比亞各個戰役以及比爾哈凱姆戰役和突尼斯戰役,以及埃及阿拉曼戰役。他是戴高樂將軍反對德國侵略最早的追隨者之一。

戰後的履歷比較簡單,很長一段時間和艾倫威爾遜特別相似,就是在法屬各大殖民地做總督、高級專員、期間有大概十年時間。

聽了弗蘭克的話,艾倫威爾遜一下子憑空增加了不少對這位法國總理的好感,直接拿起來電話讓軍情六處把照片送過來,兩人之間的經歷有這麼多類似的地方,至少可以期待看待海外利益這個領域的角度應該差不多。

“尊敬的外交大臣,有時間,哦真好,談一談怎麼樣?”艾倫威爾遜拿着法國總理的履歷,盯着照片看了良久,從面相來說就符合一代梟雄之姿。

在戴高樂神隱的關鍵時期,英國總是要有所準備的,畢竟法國是英國最重要的鄰國,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還是要互相掩護。

在艾倫威爾遜眼中,法國人在戰後的努力當然是值得尊敬,要不是法國丟了阿爾及利亞導致在歐洲的基本盤小了一點,導致面對美國的時候十分吃力,那沒準真可能走出來自己的大國路線。

現在阿爾及利亞被死死控制住,法國的統戰價值明顯高了不少,這樣在可能同時傷害英法兩國利益的問題上,兩國聯手面對問題的成功率會更高。

面前英國和法國有一點還是很像的,兩國雖然都是歐共體重要成員國,但是在歐洲的貿易都不到百分之五十,法國對法郎區的控制是要超過英國對英鎊區的控制的,法郎區國家單獨對法國的貿易,就佔據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纔是和其他國家的貿易。

英鎊區的貿易明顯更加多元化,畢竟像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早就獨立了,加拿大根本就不屬於英鎊區,只不過認可英鎊的價值,同樣作爲外匯儲備的一部分。

“我也注意到了戴高樂總統的身體狀況。事實上不少國家都很關注,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外交大臣帕特里克聽聞關於戴高樂的問題,馬上回答,“法國是我們最重要的鄰國,戴高樂總統也受到愛戴。”

“大臣說的真有道理。”艾倫威爾遜開口補充道,“尤其是法國的實力沒有多大削減,半個非洲仍然在法國的影響力之下。大英帝國尊重有實力的國家,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尊重一下印度。”

在對待日元問題上,英法兩國必須拿出來堅定的態度,必要時候可以放馬克一馬破解日德的捆綁,但日元絕對不能放,那是完全受到美國的控制的國家,哪怕日本首相被崩了,都不值得奇怪。

“法新社報道,總統夏爾戴高樂於今天凌晨病逝。”隨後新聞開始播報戴高樂的生平以供緬懷,不僅是法蘭西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稱讚的父親。

在關係國家存亡的歷史關頭,他站到鬥爭最前列,爲戰爭的勝利和法國的解放做出重要貢獻。

很難想象一個法國總統的病逝,竟然在英國有這麼大的熱度,但事實就是如此,作爲歐美戰時領導人當中最後一個病逝的他,此時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哈羅德威爾遜第一時間就已經決定,要參加戴高樂的葬禮。

“我相信,和首相做出同樣決定的領導人不在少數。”艾倫威爾遜面色嚴肅,這一次他絕對不是故作嚴肅,而是發自真心實意。戰後法國的基礎比英國差得多,能夠做到今天的聲勢,和戴高樂有着巨大的關係。

至少從四十年前開始,英法的關係法國就處在弱勢地位,事實上是法國依靠英國的關係,但在戴高樂執政的時候這種關係終止了。現在的英法關係平等全部歸功於戴高樂,事實上要不是艾倫威爾遜在,冷戰的英法關係,是英國主動求法國,別把英國關在歐共體外面。

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
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