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

眼下,溫撒普賢奴真正的手下——斥候隊的成員們,正在和材官隊一起探索蘆葦蕩的邊界,記錄地形地貌,這片蘆葦蕩實在是大,其中還有一些河道的痕跡。

“這裡好軟,騎兵根本走不了吧。”一名材官仔細的摸了摸腳下的河牀:“重騎兵根本走不了,輕騎兵也只能慢慢的走。”

材官隊正祝東風,這名字還是何先生起的,他本名叫祝賴兒,是最早的一百名軍兵之一,南寨人,溫敦傑十人隊的隊員,最早佩戴上綠色袖標的教導隊隊員之一。就整個根據地而言,這份履歷也是相當光鮮的了,然而祝東風運氣實在不好,當初在全軍撤往青白口的時候遭到了蒙軍的追擊,在那次圓圈防禦戰中,祝東風身受重傷,雖然僥倖未死,但是在牀上足足躺了一年多,回到軍兵中的時候,時全-彭義斌聯合侵犯都打完了。

被提拔成隊副,又在三家林防禦戰對付時全的時候再次受傷,又花了挺長的時間養傷,也沒有參加高俊在中都的行動。本來,高俊是打算安排他去榮軍農場做個生產隊長什麼的。但是祝東風卻表示自己已經痊癒的很好,既不缺胳膊也不少腿,應該回到軍兵中來。

正因爲如此,何志也特意給他改了個名字,俗話說改名就是改運,希望他從此東風得意。

就這樣,鑑於祝東風還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被安排爲材官隊隊正,開始了東奔西跑畫地圖的日常。

“真是好大的一片蘆葦蕩,根本走不到頭。”

“這樣下去,咱們什麼時候能回去回稟狀況啊。看看有沒有本地人能問一下吧。”

“哪像是有人煙的樣子……”正說着,前面的蘆葦叢似乎動了一下。

“有人!是蒙古人!”幾個人驚呼起來,立刻有人取下腰間的弓箭,兩箭射了過去,但是又沒有了動靜。一衆人緊握刀槍,撥開蘆葦,開始向前探查。

走了幾步,果然在地上發現了腳印,鬆軟的土地上什麼痕跡都藏不住,那腳印小小的,似乎不像是成年男子。

“說不定這就是咱們要找的本地人呢。”有人竊竊私語,祝東風轉爲左手持刀,用右手撥開眼前的蘆葦,莫約走了十幾步,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這是蘆葦間的一片小小空地,裡面還有一片低矮的草房。

“我看見你了,現在出來!”祝東風喊了一聲。

草房裡面動了一下,一個女人怯生生的向門外張望一眼,立刻又縮了回去。

“我們是山東來的官軍,高俊高郎君的手下,有事情還望你幫忙。”祝東風找了半天,掏出來半塊澤洲糖,大家放下武器,走近來好生安撫此人。

大約一刻鐘後,這個女人跟着隊員們一起上路,返回高俊所在的位置,路上還在不斷的說着蘆葦蕩的地理情況。

這女子姓曹,乳名小魚,因爲括地的原因,家裡失去了賴以爲生的幾畝地,只好進這蘆葦蕩中想辦法討生活,蘆葦蕩雖然蚊蟲衆多、瘴癘橫行,但是卻有無數的肥魚和果實,運氣好還能打到各類野味。將這些東西收集起來賣到霸州去,就是這家人主要的生活來源。

衝州撞府,生活不易,蘆葦蕩中也全都是危險,這一切雖然沒有給她帶來多麼富裕的生活,卻練就了一身在艱苦地區求生的本領。剛纔大家找來的時候,她正在曬泥丸,準備打鳥。

“你父親呢?”

“兩年前病死了。”

“你有無兄長?”

“前兩年籤軍籤走,死在山北了。”

“看你也有十五六歲了,沒有談婚嫁嗎?”

“沒有,我家太窮。”

祝東風有些顫抖了:“你真的要幫我們嗎?你想要什麼?”

“我啥也不要,我聽說你們高郎君心好。”曹小魚在蘆葦蕩中如履平地,比幾個大男人看上去強多了。“我跟我爹去霸州賣野雁的時候聽說過,你們高郎君是多聞天王轉世,救了河北十幾萬人呢。”

高俊知道此事後感慨不已。

曹小魚的敘述很有用處,蘆葦蕩的大小地形很快就一清二楚,確實就像高俊事先預估的一樣,蘆葦蕩的面積極爲廣大,南北縱橫數十里,騎兵想要繞過這裡,要花很長的時間。

直到現在,蘆葦蕩裡還有幾條沒有乾涸的溪流,材官隊將之一一標註出來。

軍樂隊進行最後的任務佈置,剛纔的撤退過程中,劉德最擔心裝有大鼓、銅鉦的那輛車不能及時到,乾脆派了個樂手一路跟着,可算是把樂器及時的搬下馬車,在高郎君的營部架起了鼓吹——此時一名旗手過來換了時辰旗,已經過去一個時辰之久了。

敵人馬上就來了,樂監劉德和樂手們做最後的信號約定,時不時地吹出一串又長又怪異的調子,

與此同時,一批高家軍的軍兵正在附近射箭,進而測量弓箭在蘆葦蕩中能夠到達的距離,立姿下腰放箭是拋射,基本上不受什麼影響,但是跪姿擴胸張弓的話很難射的遠。

軍法隊主持記錄了每次放箭的距離等內容,這一切都被抄錄成冊,交給高俊作爲參考,確認後,又交付給營部裡的承局,這羣人和教導隊的教員一起,眼下正在奮筆疾書,將剛纔總結的各項事項抄錄成冊,謄錄十幾份,準備交給各位軍使。

“郭大相公帳下提控張惠,見過高刺史。郭大相公馬上就到,讓我先來一步,聽從高刺史調遣。”

“張惠老弟,你來得正好。”高俊仔細端詳張惠這個人,形容不過二十多歲,眉宇之間自帶一股銳氣,此人身形矯健,面目俊朗,但是顯得有些過於尖銳,是個眼睛裡不進沙子的主,總的來說,不愧是堂堂少年郎——日後的忠義郡王、戰死在三峰山上的張惠,現在還不過是在義軍裡初出茅廬的將領。

高俊還真想問他爲什麼從花帽軍中叛逃到南宋,又爲什麼從南宋回來,但是現在問這個可就真是腦子進水了。他把張惠拉過來,讓他看現在的軍事佈置。

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五章 決(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伏(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五章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尾聲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八章 鑄爐(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
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五章 決(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伏(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五章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尾聲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八章 鑄爐(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