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

在這天,高俊表現出他性格里獨斷專制,強橫霸道的一面,他對周妙兒的話相當露骨:“沒錯,當初我並沒有提出阿蘭需要守貞的義務,還支持再嫁。但是我同樣沒有收回干預根據地婚姻的權力,如今我就是要動用這種權力,你又想怎麼樣!”

快到中午的時候,程元鳳纔得到接見,僅僅是幾句話就讓高俊對他大爲讚賞,剛好傅起也缺個幫手,程元鳳進入了剛剛成立的檢察院。

高俊也沒心思再管這些事了,河北的形勢依舊不佳,義軍表現出了觀望態度,他們知道現如今形勢的好轉主要是因爲蒙古主力開始在河東作戰,一旦他們殺回河北,這點小火苗立刻就被撲滅了。

大家都在觀望形勢,看着河東戰局究竟會發展得怎麼樣。

開始情形不佳,攜戰勝之餘威的蒙古軍隊奇謀百出,以衆多的騎兵部隊分到騷擾金軍,想辦法將他們誘騙下山,然後就地殲滅。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消滅了金軍一萬多人。

面對如此不利的情況,安貞放棄了迅速決戰的辦法,轉而試圖增加兵力優勢,多線推進,執行牢籠之際,想辦法困住敵軍。

在他的極力請求之下,完顏珣有些不情願的從河南陝西又湊了兩萬多兵馬,蒙古綱也受命啓程,開赴河北衛州一帶。

不用說,在山東附近的其他將領也受到徵召,紇石烈志已經召集軍馬趕往懷州,而高俊同樣接到了命令,他現在也整頓了部分部隊,做出準備支援的樣子。然而,此事還在內部討論當中,不少人不希望如此冒險,但高俊認爲,派出部分部隊前去支援也未嘗不可,一方面,是安撫完顏珣,另一方面,也是爭取在河東做些文章。

北方的地理可以簡單的劃分爲遼東、燕雲、河北、河東、陝西、河南幾個大塊,山東位於河北大塊與河南大塊的連接之處,已經被高俊點下一筆。河北和燕雲一馬平川,是預定的最後決戰的戰場,此時還無法過分染指。遼東和陝西早有佈局,是決戰的兩翼。河南是友軍駐地。所以,現如今高俊又把目光投向了河東,準備在這裡也培養出一支盟軍力量,爲決戰做好準備。

對於去河東的人選,根據地內也是各有意見,派出去的援軍將領是要在河東地區建立根據地的,而河東多山,所以最好派一名精通步兵的。但是,如果論資歷、能力的話,目前最適合獨當一面的卻又是掌管騎兵的李明。

這事最終還是由高俊拍板,他點了李銘的將,要求他在河東一定要開闢太平軍的新局面,在那裡爭取盟友。

這話顯得怪怪的,太平軍本身就是去支援河東的,哪裡還要爭取什麼盟友,又是想爭取什麼盟友?儘管這話不經琢磨,但是太平軍高層領導彼此之間心照不宣,都非常準確的理解這其中的含義。

李銘也帶走了一大批人,包括兩個騎兵營和兩個步兵營的兵力,由於距離決戰的時間越來越短,留給新根據地從容發展落地生根的時機也越來越少。高俊乾脆大方的分出兵力,生根的事可以慢一點談,儘快的發展部隊,收編友軍纔是明年決戰前最應該做的事情。

快到十一月的時候,中條山戰線已經日趨穩定,金軍逐漸跟上了蒙古人的節奏,在小範圍的戰鬥中甚至打出了不遜色於蒙古人的戰績來,僕散安貞親自掌握的騎兵部隊更是令敵軍感到如鯁在喉,這些精銳人馬的實力根本不遜於敵軍的精銳騎兵,在河東的山道之間,兩軍狹路相逢,往往就是一番血戰。

金軍在中條山沿線築起百里連營,只要敵軍一進攻,立刻就會招致連鎖反應。該抵抗的抵抗,該騷擾的騷擾,該抄敵軍後路的超敵軍後路,每一個山頭,每一座軍營都有了完整的方案,讓蒙古人就像是老虎吃刺蝟一樣,感到根本無從下口。

安貞不愧爲一代名將,在金軍缺少訓練、士氣低落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利用手中的優勢,與敵軍打出了持平戰績。河東地區的形勢實在是太重要了,木華黎也捨不得鬆口,雙方在河東打出了蒙古人最不適應的僵持狀態。

無論是親臨戰場第一線的木華黎權皇帝,還是在開封每日聽取奏報的完顏珣,無論是臨安鳳凰山,還是西夏中興府,無論是在長白山北麓苟延殘喘的蒲鮮萬奴,還是在開城大權在握的崔忠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中條山。

往來於青島的日本商船甚至將消息帶回了日本,就連剛剛立國不久的琉球舜天王朝都聽說,中華大陸上的兩個大國正在“出丈山”上進行決戰。

這消息在淮南自然也有所傳播,但是現如今,在淮南有閒情逸致的人已經着實不多,大家都在想辦法尋找可以果腹的東西。殷去寒想方設法地籌措善款,從江南購買糧食,但是南宋備戰纔剛剛過去,市面上根本沒有多少大宗糧食可以交易,能運來的也只是杯水車薪。

這段時間,殷去寒明顯憔悴了,白日裡她還要拼命忙着高俊的生意,想辦法把高俊的本錢做多做大,爲太平軍購置各類急需的物資,絞盡腦汁的將之走私出去,宋慈不甘心上次的失敗,現如今查的正緊。

一到晚上,她犧牲了休息時間,全力籌措糧食,張羅賑濟災民的事情。她已經幾次因爲賑濟平民而破產,但這一次本錢是高俊的,她實在不忍心隨意糟蹋高郎在戰場上摸爬滾打才得來的錢,只能犧牲自己。

高俊同樣緊張,他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在明年進行河北決戰,將這一最廣闊富饒的土地納入囊中,但是假如今年安貞直接在中條山大敗木華黎的話,抗蒙形勢會急速好轉,金朝現在的體量其實比太平軍還是佔有優勢,一旦轉入全面反攻,可能高俊分到的肉反而比金廷還要小。

回頭完顏珣再來個卸磨殺驢,僅憑一個山東,高俊玩的再好也就是個吳三桂的下場。這跟預定好的劇本不一樣啊,不是還要反正立功走向人生巔峰的嗎?怎麼就變成異族走狗,管殺不管埋的了?

但是,高俊還是有理由相信,他和王澮共同的預測是準確的,實施最後那三條策略的時機一定會到來,中條山之戰還沒迎來最終的結局,而金廷是否有實力支持這一戰打贏打好,還在兩可之間。

畢竟,現如今河南已經陷入了最嚴重的財政困難之中,就連高汝礪也已經束手無策,興定寶會發行不到半年就已經貶值了一百二十多倍,並且還在飛速的繼續廢紙化。

高琪提議油類也進行專賣,併成立由開封直接控制的中食油務,本來完顏珣不想答應,但是河東花費的軍費實在太多,也不得不勉爲其難。

第十四章 散(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尾聲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尾聲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尾聲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尾聲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五章 決(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七章 失敗(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尾聲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尾聲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八章 願(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尾聲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尾聲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
第十四章 散(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尾聲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尾聲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尾聲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尾聲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五章 決(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七章 失敗(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尾聲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尾聲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八章 願(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尾聲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尾聲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