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

顏青的面前站着一個年輕人,操皖南口音,是從南宋過來的,孛涅察爾把他推薦到齊州來,說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此人名叫程元鳳,據說是在前不久的淮南期貨案中對北方有了興趣,假意說遊學,偷偷跑過來的。

換作是以往,顏青一定會以禮相待,高俊也肯定要抽出十五分鐘的時間接見此人。然而,此時顏青忙得焦頭爛額,只能請這位在第三休息室坐一坐——這是他犯的最大的錯誤,因爲高俊和其他人就是在大會議室開的會,與第三休息室只有一牆之隔,聲音能聽得一清二楚,所以程元鳳儘管沒有見到高俊,但是卻立刻對高俊的工作風格有了清晰的瞭解。

軍民元帥府裡面連夜開會,各位大佬共聚一堂,阿蘭可能萬萬沒想到,她的婚事不僅僅是驚世駭俗,甚至讓全山東的父母官們絞盡腦汁的干預。

“那男的叫妥霍帖,是大名府之戰前後被俘的,投入戰俘營充當勞力使用,在這段時間,他就爲阿蘭的快餐連鎖店做過力工。後來,因爲表現良好,他被釋放,太尉曾經說過,那些服從性高,願意留在根據地內的蒙古戰俘可以同意其要求,他就在那個時候起,一直在阿蘭齊州總店工作。”

“我就說阿蘭那段時間爲什麼給戰俘營送了福利,後來戰俘釋放的時候還解決了那麼多勞動力的分配問題。那娘們那時候就沒安好心!”李銘突如其來的一句糙話讓所有人安靜了一下,但其實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片刻之後,高俊率先打破了沉默:“大家都知道,我一向是主張更開明的家庭風氣,維護父母子女的親情倫理以及夫妻雙方的互敬互愛,我也非常支持守寡婦女在自願的情況下改嫁他人。阿蘭是周虎的遺孀,是我好兄弟的夫人,周虎是根據地的大工程,而阿蘭對根據地的經濟繁榮也作出了很大貢獻,這是無論如何也抹殺不掉的。”

“但是,”高俊的聲音突然提高了一個八度:“太平軍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在刀槍刃上幾番生死,不是爲了讓蒙古強盜在後方勾引他們的老婆女兒的!”

“太尉說的沒錯!”賀萬歲跟着憤憤不平的說:“前些日子,我去看望過一個老兵,當初在寶勝寨的時候,他一個人能頂十個人,衝殺在最前面,左腿最後不得不截肢,右腿中了一刀,現在,你瞧,就跟這椅子腿兒似的,根本就站不起來,只能讓別人攙扶着走,家裡一貧如洗,全靠根據地機關給的撫卹金度日,雖然是戰鬥英雄,可以連一門親事都說不上。這是爲咱們根據地流過血的戰鬥英雄,他尚且過成這樣,一個黑韃狗雜種那麼多血債,在戰俘營裡改造了兩年就想一步登天,做夢!”

“諸位備述在前,那我就從另一個方面提些意見。”元好問取來了幾張文檔,都是邸報的讀者來信:“根據地的經濟是發展了,但是有人過分炫富,明明是戰時狀態,卻窮奢極欲,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也損害了軍民士氣。阿蘭本人倒還比較內斂,但她那位好姐妹周妙兒本身就是個十分張揚的人,她最近買了一棟宅子大興土木,讓齊州城內的人議論紛紛,還有他那位小姐妹王晚妹,本來是和咱們太平軍一位軍官有些情誼的,但是那軍官的父親不同意。最近她有了錢,也開始張揚起來,想要讓那位軍官的父親回心轉意,這兩件事對於根據地的影響都十分不佳,我看,現如今阿蘭想要嫁給一個蒙古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要是士兵們覺得浴血奮戰,爲的是保護有錢人窮奢極欲,那咱們還怎麼打贏下一場仗,上下同欲者勝,必須制止這股歪風邪氣,嚴厲的教訓這一羣人!”

“流言早就已經傳開了,這是我做的一些地方上的報告,摘錄幾條給大家念念。”趙汝凡整理一下手中的文件,唸了幾篇,沒有忽略掉其中的髒話。

大家的意見實在太統一,高俊表態,他個人絕不支持這樁婚事,何志也也表示,將會帶領民政院竭盡全力來阻礙這樁婚姻,兩個人當天下午就去了阿蘭家裡。

進門前,高俊就皺了皺眉頭,元好問說的不錯,跟太平軍交情不錯的那羣商人確實是有錢了,但他們過於張揚。自己最近忙於軍務,沒管這些事,是一大疏忽。

阿蘭對於高俊的造訪早有預料,她也知道自己的婚事必然飽受爭議,但是當高俊非常堅決的主張他們兩個人立刻分開時,這個女人的眼眶還是紅了。

“太尉,過去承蒙太尉與何先生照顧,我阿蘭才能以一介女兒身走到如今,今生今世,來生來世,我都償還不了太尉的恩情。但是,我也只求太尉能成全小女子一次,小女子此生別無他求。我知道,太尉覺得我們姐妹生活奢侈,我們願意從此歸隱,再也不插手商場上的事了。”

高俊何嘗不是心軟了,但他語氣依舊非常堅定:“這個要求我不能滿足你,你可以繼續賺錢,可以家財萬貫,可以富可敵國,但是,現在、以後、進棺材時,我都絕對不允許你跟一個蒙古人結親。”

“他早已經改邪歸正了,他在反思過去的錯誤。”

“那可就太好了。”高俊站了起來:“今天晚上我就派人給他發紅頭信,讓他加入太平軍,既然他在反思,不如用實際行動來反思一下。”

阿蘭呆呆的看着高俊,隨後搖了搖頭,緩慢卻又堅定的說:“郎君,如果你執意如此的話,那我也願意等,等到他回來,或者我再當一次寡婦。”

這句話終於徹底點燃了高俊,他定定的看着阿蘭,突然衝上前走了一步,右手已經捏起了拳頭,似乎是打人的樣子,但他隨即轉過身來準備離開,走到門口的時候才遠遠拋下一句:“我建議你和我手下的一位軍官結婚。”

高俊言出必行,妥霍帖當天晚上就收到了紅頭信,徵召入伍之後,又被高俊分配到了步兵分隊裡面,被建議放在最危險的地段使用。

程元鳳當天晚上住在根據地的官方招待所裡,第2天一早又去拜訪高俊,然而,也許是機緣巧合,他在第一休息室等待的時候,粥面兒風風火火的闖了進來,找高俊去理論,然而這只是激發了高俊更大的怒火。

“我知道,他們倆走到一起,一定有很多的起承轉合,經歷過許多磨難,最後才撥出迷霧,真心相愛。但這都不重要,聽着,你們現在有的一切,和我高俊都不無關係,我能給你們,也就能拿走,根據地想當女首富的人多的是,你最好擺清自己的位置!”

這些話都被程元鳳一字不漏的聽見了。

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尾聲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八章 軍隊(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尾聲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前言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尾聲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章 糧(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
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尾聲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八章 軍隊(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尾聲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前言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尾聲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章 糧(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