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

遙想當初的時候,高何二人一直想讓王澮納入山東的三人團,雖然到現在也沒在實質上走出這一步,但王澮已經開始參與最內部的討論,這些討論不僅僅是根據地目前面臨的重要決策,也包括對未來戰略的宏偉構想。

早在中條山戰役發生之前,三人就達成了共識:蒙古人在兩次進攻根據地失敗後,一定會選擇迂迴戰略,優先攻取河南陝西,製造對高俊的全面包圍,所以,下一階段的大戰必然是金朝軍隊和蒙古軍隊之間展開,而三個人經過一系列討論之後,也同樣達成了另一個共識,那就是金軍必敗。

這樣矛盾就出來了,如果讓蒙古人順順利利的打敗金軍,那麼蒙古人進可以攻取河南,包圍山東,退可以休養生息以圖再戰,只會一次比一次強,而高俊困守山東,變成了死局。

再加上史天澤在河北經營得力,蒙古人大有落地生根之勢,對於高俊來說,最需要的莫過於讓蒙古在河北的統治鬆動,這纔有可乘之機。

這也就是王澮獻給高俊的第五策,因勢利導,引誘蒙古人過度壓榨河北,引發其統治危機,尤其是削弱史天澤等人對地方的控制力。

這樣的行爲不亞於是釣魚執法,這也是高俊遲遲不用此策的原因。但是,面對着越來越兇險的局勢,高俊也終於做出了判斷,爲了能夠快速結束痛苦,他也必須得引誘蒙古人下點狠功夫了。

這纔是西征的另一個主要目的,適當的拋出一點甜頭,引誘蒙古人在沒有經過任何消化的情況下,強行發動第二次大戰,爲了殲滅高俊,蒙古人一定會選擇集中所有的戰爭資源,對佔領區進行狂熱壓榨,這樣的話,高俊目的就能達到了。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高俊在沃州足足呆了七天,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撫慰百姓,本着大善人一樣的心思廣泛救助冀南地區的人民,使得人人稱頌,家家歡迎。

然而七天一過,太平軍立刻東歸,在高俊的佈置下,軍隊以隱秘快速的方式,連續穿越城鄉鎮甸,華北平原已經恢復了不少生機,農民們正在播種,雖然一路上大部分土地還是撂荒的,但經常能一見的農田還是帶來了不少美好的氣息。

高俊是在一個農舍歇息的時候接到的消息,木華黎果然選擇了全軍移至河北,準備挾勝利之威,趁着高俊孤師遠征的時候將之消滅,爲了達成這個戰爭目標,已經耗盡所有儲備的蒙古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搜刮,劉伯林、史天澤等人都接到了各自攤派的任務,要爲經過的蒙古軍隊準備大量糧草。

“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哪來的那麼多糧食,不過,一說這個我想起來了,青島那邊有沒有消息?從南宋來的船隊到了嗎?運來了多少糧食?”

“今年到現在已經從南方運來糧食近兩萬石。”趙昉早就把數字記到了心裡:“運送來的糧食相當之多,根據線人的報告,南宋官方已經有所警覺,所以之後兩三個月內可能會降低交易頻率,暫時減少運糧。”

“也好,也好,做的是真不錯啊。”高俊不禁想到殷去寒,沒想到行家出手果真不同凡響,來南宋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她就已經鋪開了商業網絡,向自己這邊走私了如此多的糧食。

大概是感覺到了高俊的想念,殷去寒重重地咳嗽了一聲,儘管已是春季,但偶爾還有春寒,對於整日熬夜的她來說實在不是個好天氣,近日來她頻繁的咳嗽,身體已經出了不小的問題。

“殷姑娘,你不喝點嗎?”挺着肚子的司夫人走進了陰去寒的房間,還捧着一個小小的湯盅,熱氣騰騰的奶白色的鱖魚湯,這可是不多得的佳品。

“夫人,你怎麼過來了,不要夜裡四處活動,仔細腳下呀。”殷去寒放下筆,趕緊過來扶住司夫人,讓她坐在自己旁邊。

“我還有什麼腳下不腳下的,這幾日承蒙姑娘陪伴,我也舒心了許多,整日裡又是好飯好菜,都快成活神仙了。倒是姑娘你,白天夜晚忙着賑濟災民和生意場上的事情,這麼下來,你的身體可吃不消啊。”

“夫人,你放心吧,我會注意自己的。”

“也不知是哪個虧心的男人讓你幹這種活,回頭我要是見了他,一定揪着他的耳朵罵他。我要是個男人,有這樣的夫人寵着還來不及,叫她這樣熬心瀝血的做事。”司夫人本姓喬,也是將門虎女,不意間就露出來潑辣的本色。

“他很忙,忙的是最重要的大事。”殷去寒低聲說。

“哎呀,你看我說這個幹什麼,你快把湯喝了。”

殷去寒揭開湯盅的蓋子,那魚湯露出極鮮美的顏色,透出氤氳的氣味來,可是她卻在這時想起了那些形同骷髏的災民,香味兒一下子變成了腥味兒。

淮南的災情日益嚴重,雖然已經到了春耕季節,但朝廷還是拿不出任何方案來,失掉土地的江南士林們心有不甘,還心心念唸的想着圈地,而薛極等人知道高俊不會發動南侵,所以就安心的拿這個當由頭去朝堂搞內鬥,少數清廉正直的理學人士又疏於俗務,不能制定完整的賑災方案。現如今淮南已是死局,只能等着外人想辦法破解。

就在淮南的形勢一日糟過一日之際,河北這面也開始出現不佳狀況。

木華黎這次率軍迴歸,直接要求世侯們提供糧草,這可難壞了大家,畢竟糧食不是大風颳來的,而是一年到頭辛苦刨食,九年豐才得一年餘。雖然世侯們已經經營了幾年,但家底也談不上豐厚,蒙古人好似蝗蟲過境,直接把他們的儲倉掀了個底朝天。

尤其是史天澤,一直以來輕徭薄賦,招納流民,導致的結果是民心雖穩,但是倉儲卻不是十分豐厚廣大,雖然尚且能支撐作戰,但是面對蒙古人突如其來的高額要求,卻一時間週轉不急。

“那麼,你治下的人民家裡有的是糧食,地裡長的也都是糧食,你就不能讓他們把這些糧食拿出來嗎?如果你連這都做不到,大汗爲什麼要讓你來統帥真定府?”聽到史天澤的辯解,前來傳信的蒙古使者卻十分不悅:“尊貴的史大官人,強敵已經露出了他的漏洞,此時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誰能在此時狠的下心,誰就能一步登天。機會就在面前,您爲何要在此時瞻前顧後?”

史天澤是有苦說不出,畢竟,誰也想不到蒙古人會連續發動兩場大戰,進而提出如此巨大的糧食要求,他對此完全無能爲力。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人簡單粗暴的告訴史天澤,關鍵時刻要狠得下心,從你治下的農民家裡取來蒙古士兵需要的糧草吧!

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前言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尾聲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
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前言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尾聲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