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

但此時,無論他做什麼都已經晚了。還沒有等他將混亂的叛軍集結起來,四面衝出來的官軍,以騎兵爲先導,步軍後續跟進,已經直接衝進了混亂中的叛軍營地。亂成一團的叛軍幾乎毫無抵抗。而見到衝進來官軍的盔纓顏色,震驚之極的鄭通不由得脫口而出:“四大營?”

幾乎從未想過,朝廷南下增援的兩大營,動作會如此的快。鄭通在跟隨桂林郡王反叛之前,雖說一直都是在廣南西路任職,可畢竟也算是高級武官。朝廷四大營精兵真正戰力如何,他還是相當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隊伍,就算是建制齊備,也遠非四大營的對手,更別提眼下。

如今的鄭通,心中無比的後悔。而看着混亂不堪的營地,被官軍猶如切菜砍瓜一般,幾乎是一面倒砍殺的隊伍。這個時候,就看出鄭通身爲高級武官的果斷了。見到場面已經不可收拾,知道再打下去,恐怕全軍都要搭在這裡。與其在這裡硬抗,還不如先逃出去再做打算。

好在自己在寧國府,還留有一千軍馬。留守的武官,也是自己的心腹。如今的局面,既然到了如此難以收拾的地步,還不如先退到寧國府再做打算。想到這裡,他咬了咬牙,帶着身邊勉強集結起來的三百多叛軍。仗着他的那匹天竺馬好,調轉馬頭向着南面衝過了出去。

至於身後的,擔任監軍張公明,還有亂成一團的軍馬,他都已經顧不得了。不過,他也沒有做的太絕。一邊跑,他還是在不斷試圖將散亂的叛軍集結起來。至少在他看來,這一路上多帶着一些人,至少更安全一些。畢竟從秣陵關到寧國府,這一路上難保不遇到官軍的截擊。

最終幾經努力,他總算是匆忙集結起來一千三百多軍馬。這其中,除了昨兒一戰殘存的六百多騎兵,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有品級的武官。因爲他們都有馬,不管是高級武官的天竺馬也好,還是低級武官與騎兵的大理馬也好,四條腿的總歸還是比兩條腿的,還是跑得要快的多。

至於步軍,便是逃出來,也根本就跟不上這位老兄的逃跑速度。當然,步軍之中也有少數別幸運的。聰明的人將軍中不多的,馱運輜重的馱馬解下來。騎上之後,少數幸運的騎着馬跟着跑上。倒黴一些的,不會騎馬的,轉了好大一會圈後,最終還是老實的下馬徒步逃跑。

鄭通逃走之後,看着眼前混亂成一團,被官軍猶如砍菜切瓜一般,四處被追殺的軍士。在看看自己身邊,帶着收攏起來的千餘軍士,正在拼命頑抗的周明,在官軍輪番衝擊之下將士越來越少。知道事情已經不可爲的張公明,最終命周明還有所有軍士,全部放下武器投降。

在這麼打下去,只是爲了死而死了。如今已經到了兵敗如山倒的地步,又何必多付出那些無所謂的代價,死更多的人?聽到張公明的話,周明猶豫了一下,長嘆一聲最終丟下了手中的腰刀。周明丟了腰刀,他身邊的部下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便也紛紛的丟下了手中的兵刃。

見到周明執行了自己命令,張公明一帶馬繮走到兩軍陣前。看着圍上來,刀槍指着自己的官軍,倒是震驚的道:“你們都指揮使在那裡?或是說曹大人眼下在何處,麻煩哪位將軍請帶我去見他。放心,我只不過是一介書生,手上幾乎無縛雞之力,傷害不到你們大人的。”

對於張公明的話,一個帶隊的都尉根本就沒有理會。只是冷笑道:“這位先生,想要見我們大人,你倒是想得美,都這個時候還想着見我們大人?我們大人,又豈是你一個叛逆可以隨便見的嗎?看你這個打扮,在叛軍之中也是不小的官吧,正好把你捆了一併送到京城去。”

說罷,便手一揮,便示意周邊的官軍將其捆綁起來。只是就在圍在張公明身邊,幾個如狼似虎的。估計早就看張公明這個書生,很是有些不順眼的官軍。倒也乾淨利落的,直接一把將其拽下馬來。拽出繩子,便要捆綁起來的時。那個都尉的身後,傳來了一聲呵斥:“慢着。”

隨着聲音落下,一個高級武官縱馬越衆而出,來到張公明面前。仔細一打量,不由得吃了一驚:“這不是前翰林學士張大人嗎?您不是因爲不受某家的待見,而早早的便致仕了嗎?怎麼如今投靠了叛王?請張大人放心,太子殿下早就有詔令,平叛過程之中不得任意殺降。”

說話的這個人,張公明還是認識的。正是如今江南東路節度使,兼總督江南軍務的曹銳。兩個人都曾經在京城爲官,自然還是還是認識的。說實在的,在這裡見到張公明,曹銳自然是很吃驚的。當初張公明四十多歲便致仕,一再辭官,他還很惋惜的。只是如今在這裡見面?

見到張公明,曹銳既沒有諷刺,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安排人,將其還有俘獲的所有叛軍將領,全部押送到江寧府看押。至於俘獲的大量叛軍,也在全部繳械之後,分散押送到各州府監押。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叛軍的營地裡面,輜重沒有多少,倒是發現了五百多婦人。

曹銳仔細一問,才知道這些婦人都是叛軍,從寧國府劫掠而來的。只是現在戰事未平,這些婦人也沒有辦法遣送回去。而隨軍攜帶這麼多的婦人,更加的不合適。無奈的曹銳,只能派人將這些婦人一併解送到江寧,交給地方官府先安置,其他的一切等待眼前戰事結束再說。

在乾淨利落的處置了,俘獲的近一萬五千多名叛軍之後。並留下一部清剿散兵,曹銳才整頓大軍繼續追擊下去。而此時的他並不擔心,已經跑了的鄭通真的會跑掉。因爲自從東廬山出發另一部,早就已經卡在了從秣陵關到寧國府路上。所以,他並未着急立即調集兵力追擊。

而從戰場上逃脫的鄭通,帶着衝出來之後只剩下不到一千的騎兵,拼命的向着寧國府跑去。試圖與留守在那裡的一千軍匯合。不過這次他聰明瞭一些,沒有直接順着來時路線回去。而是從秣陵關筆直向南,先進入太平府,再繞路返回。以免可能有官軍,在來的路上等着自己。

他再怎麼自大,可總算也是武官。今兒出現在秣陵關前的軍馬,最多也就是一個大營。他猜測,另外一個大營不是在江寧府固守,就是在來的路上等着自己。四大營的戰術他知道,慣用的便是正面突擊兩面包抄。今兒在秣陵關只有一大營軍馬,另外一個肯定等着自己。

只是可惜,他這次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從秣陵關經太平府,再到寧國府這一路上,到處都是水網縱橫。他身邊跟隨的這些殘兵敗將,雖說都是騎兵,可問題卻是沒有船。想要過河,或是過幾個大湖恐怕未必能夠如意。而負責在東廬山設伏的歐陽善,更是家學淵源。

早在進至東廬山之後,他秘密派出兵力控制了沿線所有渡口,收繳了全部的渡船。在秣陵關打響之後,他又派出遊騎與斥候,沿着從秣陵關到太平府與寧國府沿線四處偵察。鄭通一逃入太平府境內,就已經被他的遊騎給發現了。接到消息,他直接帶着全部騎兵橫插了過去。

等到鄭通一行人千辛萬苦,馬都差點跑死,總算跑到丹陽湖邊的時候,卻是一條渡船都找不到。等到想要繞路的時候,卻是已經晚了。歐陽善帶着兩千騎兵,已經從他背後包抄了過來。當歐陽善帶兵出現在鄭通一行人背後時,跟隨鄭通一同衝出來的心腹,臉色不由得煞白。

這一路急於逃命,片刻都不敢歇息。此時的他們別說廝殺了,疲憊的就是握住馬繮都費事了。身下的坐騎,更是已經大汗淋漓。有的,就連站都有些站不穩了。相對於臉都嚇得蒼白的心腹,鄭通倒是硬氣的很。也知道就算是自己現在下馬請降,朝廷也絕對不會放過自己。

當初桂林郡王起兵的時候,廣南西路不肯歸降的官員,幾乎都實在自己的手上。現在京中那位主,恨不得將自己千刀萬剮。所以,他壓根就沒有想過投降。此時前方無渡船,身後有追兵,自己身邊僅存的部下,已經是徹底的心無戰意。自己現在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也聽說過,京中那位主在隴右平叛時的一些手段。生怕自己落入朝廷的手中,搞不好會死的更慘。自己現在自殺,總好過落入朝廷手中。鄭通拔出自己的佩刀,又看了一眼自己那些心腹,將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我死後,你們也不要再拼下去了,拿着我的人頭都降了吧。”

說罷,牙一咬,刀在自己脖子上狠狠的一橫,從馬上一頭栽了下去。在他自盡後,他的部下丟下了手中的兵刃,翻身下馬跪在了路邊。等到歐陽善帶着騎兵衝上來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老老實實的跪在路邊。戰事還沒有打,便已經結束了。歐陽善也只能無奈的帶人返回。

只是他還沒有到東廬山,便接到了曹銳讓他立即趕往寧國府的命令。接到命令的歐陽善,不敢有任何耽擱。將俘虜與鄭通的屍體後送之後,自己帶着兩千騎兵先行,一路趕往寧國府。只是等他作爲先鋒,一路疾馳不敢停歇,急行軍趕到寧國府的時候,寧國府城門卻是大開。

寧國府的大小官員,跪在城門口等着迎接他的到來。而在路邊上,則堆着上百個人頭。還有幾百個叛軍的士卒,被捆得嚴嚴實實跪在路邊。大批的百姓,舉着鋤頭、鐵鍬、扁擔,押着這些叛軍。先期趕到的歐陽善,沒有想到寧國府這一千叛軍,被寧國府的老百姓給滅了。

騎在馬上的歐陽善,看着戰戰兢兢跪在地上的寧國府官員,只是嘆了一口氣,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告訴他們,等待後續大隊人馬回來再說。至於現在該怎麼辦,還要等待朝廷的聖旨才行。世家子弟出身的歐陽善,對於朝中某些心照不宣的規矩,他還是知道的。

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四十章 隱憂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三十章 滑頭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
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四十章 隱憂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三十章 滑頭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