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

見到蘇進說這番話的時候,氣息依舊還未平穩下來。黃瓊也只能搖頭苦笑道:“你呀,這方面還得好好與簡雍學學。他不也是文官?你現在是這一府的掌印官了,不會騎馬還怎麼下去?用簡雍的話來說,坐轎子先天就把你這個父母,與百姓給隔開了。”

聽到黃瓊提起簡雍,蘇進倒是有些服氣道:“王爺,您還真別說,原來我一直認爲他太滑頭,而多少有些看不上他。可現在與他同在鄭州爲官,這接觸多了才發現,他身上值得臣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與他相比,臣最多是一個直臣,他纔是真正的能臣。”

“臣每日上衙不是乘車便是坐轎,他每日到衙門幾乎都是步行。沿途,便是一個賣豆腐腦的小販都能笑着調侃幾句。一路聊下來這老百姓想的是什麼,對官府有什麼意見,也就都摸的差不多了。不說別的,單就這一點上,便是臣遠遠不如的。”

“之前臣一直都做的是京官,在京中這些年別的沒有學到,可這擺架子卻學了一個十足。正向您說的那樣,坐轎子便把自己與百姓給隔開了。這百姓心中想着什麼都不知道,還如何能夠真做到爲天子守牧一方?又如何將地方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蘇進這番話說罷,黃瓊深以爲是的點了點頭道:“的確,有些東西你得好好與他學學。他與你不一樣,你進士及第後一直做的都是京官。京中的那些見人高三尺的官員做派,不用刻意學,自己慢慢就沾染上了。他是從縣丞,一級級的升上來的。”

“老百姓心中想着什麼,想要做什麼,他比你要清楚的多。治理地方的經驗,他要比你多的多。所以,有些東西你也要沉下心來,好好的與他學學。聖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正如你說的那樣,如果老百姓心中想着什麼你都不知道,這個知府又如何能做好?”

“不過,你也不用太灰心。他的那些經歷,是你學不來的。而你也有自身優勢,比如說對朝廷諸大員的瞭解,對朝廷施政方向的把握,這都是他長期在外任職難以比得上的。本王只希望,你在這段時間之內,好好的與他學一些東西。”

“將你自身的優勢,與他治理地方的經驗結合起來,早日真正的成熟起來。否則,你這話一任知府便要做到頭了。本王能保你一時,但卻保不了你一世。此次你外放,朝中等着看你,還有看本王笑話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還有,你的那個脾氣和秉性,一定要收一收。記住,有人欣賞你,但沒有人會一直都包容你。本王也知道,可能簡雍的行事做派你有些看不慣。說實在的他有些東西,本王也是一樣的看不慣。但在一定的度上,至少在不越過本王底線之前,本王都會容忍他。”

“因爲本王知道,那是他在地方上個爲官的時候,長期在面對官場上一些陳規陋習,養成的習慣和做派。而這些東西,都是他之前不得不做的。所以,對他那些小算盤,只要沒有越過本王的底線,本王也不會追究。你也一樣,也要學會包容,不要動不動就上摺子彈劾誰。”

聽到黃瓊後邊的話,蘇進卻是道:“王爺,您說的沒錯,有些事還真的不怪他。他也是沒有辦法,這就是現在官場的慣例。臣做了這個鄭州知府後才知道,有些東西哪怕你明知道是不對的,但有些時候是真的沒有辦法。”

“就像今年的河工錢,如果不是他湊了三千貫的燒炭錢,給工部尚書和兩位侍郎送過去。恐怕到現在,黃河河工的修繕錢還沒有撥下來。而這個給工部、戶部的,冬季燒炭錢、夏季的冰錢都是慣例。這錢說實在的不多,朝中那位大員也不差這點。”

“可你送不送,這意味着你對上官的態度是什麼。就像這次的河工錢,黃河沿岸這麼多的府道州縣,錢撥給那個府都是撥。你不送,便永遠都等不到。剋扣你,還光明正大。王爺,即便是有您的親筆信,可這筆錢不送上去,工部一樣可以拖你幾個月。”

“雖說不敢不給,可被他們這麼一拖幾個月。他們是沒有什麼事情,但對沿河的百姓危害就大了。眼下眼看就要上凍了,河工在拖下去就做不了了。百姓即便在盼着河工好,可下不去河又有什麼用?若是今冬不弄好河工,明年春汛一下來,那就壞了大事了。”

蘇進這番爲簡雍解釋的話,倒是讓黃瓊有些驚訝。聽說這二位,在鄭州府衙幾乎是三天一大吵,小吵可謂是天天有。兩個人除了在自己面前刻意表現的合拍之外,在府衙內可是一向針尖對麥芒。怎麼今兒蘇進,倒是爲簡雍辯解上了,這倒是有些稀奇。

見到黃瓊看着自己不說話,蘇進卻是老臉一紅道:“簡雍這個人,與臣不僅是同鄉、同學、同年,其實我們兩還有那麼一點轉彎抹角的親戚關係。臣雖不能說出身官宦世家,可在家鄉也算是名門望族。家中也曾經是簪纓世家,我的曾祖父曾做到正二品禮部尚書。”

“便是家祖,也做到了御史臺右副都御使。只是家父生性耿直,嫌官場太黑所以一直沒有考科舉,只做了一任的恩萌國子監副祭酒便辭官回鄉。靠着家祖留下的兩千頃地,做了一個富足的富家翁。辭官回鄉後家父,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族學上。”

“家中族學,在家父的苦心操持之下,因爲出了幾位進士,其中一個還高中探花,所以在當地很是有名望。加上家父又重金禮聘幾位飽學大儒前來教學,使得族學異常的興盛。周邊很多的世家,都將自己的子弟送來讀書。”

“簡雍自幼喪父,祖母見他家貧如此,依舊不肯放棄苦讀,便生了愛才之心將他接入族學就讀。而且每月爲其提供糧米,以使得生活無憂可以安心讀書。此人自小便極其聰慧,進入族學後第二年,便屢屢押中先生的考題。”

“您也知道,那些世家子弟又有幾個肯下苦心讀書的?可背不出來,又恐被先生責罰。也不知掉這個傢伙怎麼弄到的,每次先生抽考之前,先生出的考題他居然能猜中十有八九。久而久之,每次先生抽考之前,那些世家子弟總向他買文章,以求能夠矇混過關。”

“說來這個傢伙也是能人,幾年下來便是靠着這個,硬是沒靠一文錢的資助,不僅攢夠了進京趕考的盤纏,居然還給自己的寡母留下不少。也就是因爲這個,臣早些年對他的印象一直都不好。在臣看來,買賣文章那是有失讀書人的體統,更是有辱聖人。”

“也因爲這個原因,在他中舉之後,臣一直以爲他會做一個貪官。直到在調任鄭州前,我們兩個一直都沒有什麼聯繫。可這次成了同僚,臣才發現無論是做官、還是做人,臣都比他差遠了。臣原來一直以爲文死諫、武死戰,方爲爲臣子之道。”

“現在才發現,有些時候你想爲百姓做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哪怕在不情願做,可也得去做。因爲你不去同流合污,你在官場上根本就站不住腳,早晚得被人家給排擠出來。官都做不成了,又何談造福一方百姓?”

“地方官難當,誰都能掐你脖子、找你茬。若是不送禮,恐怕那個從七品便要做到致仕了。現在大齊官場上只有兩種官,一種是隻不擇手段撈錢,而不做事的官。一種是撈錢還算有底線,同時也能爲百姓踏踏實實的做一些實事的官。”

“簡雍做官的地方,雖說都不是太富裕的地方,可至少在福建一路也算的上中等偏上。他這些年能做到這個份上,其實已經是很不錯了。有些地方的官員,手比他黑的多了。僅僅一個徵糧,鼠耗便要加到三分。按照他那些職位,家財萬貫纔算是正常。”

對於蘇進的這番評價,黃瓊倒是微微一笑道:“這段時日的知府坐下來,你也算是進步不小。本王當初可沒有想過,本王不過是找個藉口出去探視一下人,看不順眼也上摺子去彈劾的。調任英王府長史,寧願罷官都不願意赴任的蘇長史,這性格也有如此變化的一日。”

“都說人可以有傲骨,不可以有傲氣。你老兄是傲骨也有,傲氣也是不小。自保舉你爲鄭州知府以來,本王可是一直擔心,你這個強項令會不會這個官做不長,便被人排擠出來,現在看這些擔心有些多餘了。這樣,本王也可以放心的回京了。”

黃瓊的這半是調侃,半是真誠的話,倒是讓想起往事的蘇進老臉一紅道:“其實那次,原本以爲王爺荒唐到陪着侍妾,去探視與前夫所生之子的臣。是真不知道王爺,是爲了探查流民情況而去的。若是早知道王爺一心爲民,又豈會做出那等混賬的事情。”

“其實有些事情,王爺你也不能都怪到臣身上。王爺,臣也是實在被那些曾經在親王府,做過屬官的同僚下場給嚇怕了。皇上對諸皇子管教,其實還是相當嚴格的。只可惜諸王明事理的少,荒唐的居多。親王荒唐,倒黴的卻偏偏總是王府屬官。”

“已經出宮的諸皇子之中,唯有蜀王府長史與紀王府長史,一直善始善終做到二王就藩。趙王府長史則因爲趙王一直重病,倒也安穩的做到趙王薨。至於其他王府的,那就只能用淚兩行來說了。永王府兩任長史,一任司馬都因爲對永王約束無力而被撤職。”

“現任長史,則乾脆從去年上任開始,知道自己管不住永王的前提之下,乾脆來了一個事無鉅細都如實上報給皇上,才消消停停的做到現在。藤王府的長史,一個堂堂正四品官員,被滕王用馬鞭抽的遍體鱗傷。就因爲勸說這位滕王,不要在京中縱馬。”

“宋王那裡更過分,三任長史都沒有做到頭。一位因爲對宋王讀書監管嚴格了一些,被宋王在德妃面前一哭訴,降職去了黔中路做了同知。一位因爲宋王不聽勸阻,騎馬摔斷了腿。被德妃記恨上,從四品長史一路貶到了川西路,做了一個八品的縣丞。”

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章 夾帶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章 夾帶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
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章 夾帶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章 夾帶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