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

“還未請教,這位是?”

待送走江臨,裴雲昭打量着蘇寒,向薛朗請問道。薛朗道:“還未向使君介紹,這位是我的好友蘇寒蘇衡宇,太醫署之醫官,擁有一身絕好的醫術,我家公主勞煩他於途中照料我,待我安頓好,他還要回長安去。”

裴雲昭道:“原來是蘇醫官,裴某有禮!”

蘇寒回禮:“使君客氣,蘇某不請自來,勞煩使君。”

互相見禮後,裴雲昭把人請進刺史府,在刺史府的後衙客廳分賓主坐下。薛朗道:“既然使君乃是裴公之孫,你我雖是初見,但也不是外人,薛某便直說吧。不知使君欲安排薛朗做何勞役?居住何處?”

薛朗很坦然,雖然沒奪他的爵位,勳職也沒去掉,但被流放就是被流放,乾脆自己主動詢問來的好。

裴雲昭見狀,道:“駙馬之能,雲昭往日也曾多有耳聞。聽說駙馬擅長釀酒,不知可聽說過我越州黃酒之名?”

薛朗點點頭,越州黃酒就是在現代所說的紹興黃酒。作爲酒中饕客,怎麼可能沒聽說過紹興黃酒。

紹興黃酒名垂千古,享譽一方,紹興黃酒聲名鵲起那是在宋朝以後的事情。在宋以前,江浙一帶最有名的酒是烏程的若下酒。

烏程的名字就是善釀酒的氏族的姓氏,以姓氏而命名地方,影響力可見一斑。可惜,若下酒在宋以後,突然就銷聲匿跡了,不然,紹興黃酒能不能崛起,還真是一個謎團。

裴雲昭道:“世人只知烏程有若下酒,不知我越州也能出好酒。雲昭聞駙馬善釀,若能得駙馬指點,改進、優化我越州黃酒,好教世人知道除烏程若下酒外,我越州之酒也可名揚天下!”

薛朗沒有立時答應,他不知這位裴刺史是真的想搞一搞越州黃酒這個事情,還是隻是找個藉口,找個輕省些的活兒安頓他。不過,不管是什麼,這對他來說,真真是再合適不過的一件差使。

薛朗略作思索後,便領了這份情,道:“多謝使君看重,然則,要出好酒除了技術,關係的東西還有許多,薛某不才,於釀酒一道略有研究,可探究探究。”

裴雲昭一直嚴肅的面容露出一絲笑容,頷首道:“如此……便拜託駙馬了。爲了釀酒方便,駙馬看,居住之地可需要特定的地方,或是有何特殊要求嗎?”

若說在紹興釀酒最好的地方,那還用問嗎!薛朗

笑着道:“我曾聽說過,在東漢永和年間,會稽太守馬臻納曾匯山陰、會稽三十六源之水得一湖泊,名曰鏡湖,聽說湖水水質極佳,若能用來釀酒,想來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和效果。”

“可,那雲昭便安排駙馬到鑑湖邊之村落居住。”

說着,朝長史看了一眼,長史立即應了一聲。選好居處,裴雲昭特意拍了長史陪着薛朗過去鑑湖那裡。

剛出刺史府大門——

“爺!”

長儉已然等候在刺史府外,跟他一起的,還有提前來越州的部曲隊長谷力。薛朗點點頭,道:“我正要雖長史去居住地,你們也跟上吧。”

“喏。”

長史目睹這一切,眼光閃了閃,但是沒有多說什麼。在長史的護送下,到達鑑湖旁的一個小漁村。這個小漁村叫四水村,因村莊旁有西條小溪環繞經過,故而得名。

到達四水村後之前,先去拜訪這一帶的里正,然後在里正帶領下,再去拜訪四水村的村長,把薛朗交給他——

流放之人是要被監視居住的。被流放一般都安排在流放地的村落,交由村長和當地的居民監管。在去拜訪里正之前,薛朗道:“楊長史,薛朗乃是流放之人,再以駙馬稱之,恐有不妥。不如楊長史便喚我一聲阿薛如何?”

楊長史嚇了一跳:“這如何使得?卑職不敢!”

薛朗苦笑道:“如今我已是流放的罪人,,再以駙馬稱之,待到了村裡,村民如何想?大家也不好相處,爲今後方便計,這稱呼卻是要改的!”

蘇寒也幫腔道:“確實,楊長史稱呼幼陽爲阿薛,我嘛,若不棄,喚聲蘇醫生便是。”

楊長史看二人心意堅決,只得改口。之後,拜訪了里正,與里正一起前往薛朗今後要居住的四水村。

四水村有五個姓氏的家族組成,陳、吳、蘇、潘、俞。村中最大的姓氏是便是陳,村長也姓成,是個鬚髮灰白,精神矍鑠的小老頭兒,身材瘦小,雙目炯炯有神,說話帶着吳儂軟語特有的腔調。

薛朗走過的地方,見識過的人實在太多了,他是會聽蘇浙一代的方言的,當然,不能說太鄉土的俚語,一般的說話還是能聽懂。這裡的人說的與現代略有區別,但口音什麼的卻有點兒相似,薛朗連蒙帶猜,也能聽個一知半解。

唐律以四戶爲鄰,五鄰爲保,百戶爲裡,每裡設置

里正一人。在唐朝這個以戶爲單位納稅的時代,流行的是大家族雜居的生活。

四水村算不得大,戶數不多。所以,這個里正是好幾個村落聯合起來方纔出一個的基層官員,每個村最主要的還是村長。里正是旁邊那個漁村的人,姓劉。

這三人大概以爲薛朗是外地人,只會聽官話,聽不懂吳語,交談起來雖然不說肆無忌憚,但也是視薛朗如無物。就聽劉里正問長史:“楊長史,今日爲何竟要你親自送人下來?莫不是這人是重犯?”

楊長史道:“非是重犯,而是在京中大有來頭之人,真正的身份不好跟你說,總之,我二人也是老交情,只能提醒你,莫要以常人待之。”

劉里正和吳村長皆一愣,吳村長眼珠一轉,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勞役一事,該如何安排?還請長史示下。”

長史道:“此事裴刺史已有安排,不需參加爾等村裡田地上之勞役,這位另有調派。只是居住在你們村裡,你看着他不要擅離就行,餘者不用多管。”

“喏。”

吳村長應着,沒再多問。

等到達給薛朗安排的居住地,就在距離鑑湖不遠的地方,距離村子有一點距離,算不得遠,只是周圍有水環繞,若要出村,只能從村裡穿過,十分方便監視。

房子應該是許久沒有人住了,灰塵滿屋不說,圍牆、屋頂什麼的都十分破舊。楊長史嚇了一跳,連忙道:“請阿薛見諒,這些人並不知會有人來,所以,挑選的地方多是破舊之處,我立即找人來修繕一下?”

薛朗擺擺手,道:“不瞞楊長史,在我來之前,我家娘子已然先派了人來,我這裡人手儘夠,修繕什麼的,我自己來就好,只是,勞煩楊長史給這位吳村長說一聲,勞煩他帶我的手下去購買材料。”

楊長史機靈的道:“這樣吧,我把我的小廝留下,有什麼事,阿薛儘可指使他便是。”

也罷,跟他結一段善緣也好!

薛朗點頭答應,長儉會意,立即上前與楊長史的小廝三明攀談起來。部曲隊長谷力打量一下四周,道:“爺,這地方略狹小,若我們所有的人都要過來,只怕住不下。”

薛朗道:“不用 全部都來。你們在越州城內租個院子,先住下。這樣吧,你們分成五組,每組十人,輪換着過來。”

谷力想了想,答應下來:“喏!”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
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