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

這就是齊王妃?!那個在歷史記載中二鳳君殺了齊王后奪進後宮的美人?!就剛纔看到的相貌而言,確實是個美女。

歷史記載上,這位美女跟二鳳君的情感關係簡直可以用撲朔迷離來形容。有人說兩人在齊王死之前就勾勾搭搭了,也有人說是二鳳君後來強搶她入宮的!真相到底如何,總不能拉着二鳳君或是齊王妃問就是。歷史的秘密只能掩藏在不爲人知的真相中。

薛朗心裡發散一下思維,依禮見過齊王妃。齊王妃相貌秀美,神情恬淡,有股斯文淡泊的氣質,雖則笑着,也不見熱情。想一想脾性暴躁的李元吉……這倆兒人壓根就不是一路人,難怪過不到一塊兒去。當然,這個猜測只能留在心裡,不可能去問就是。

齊王妃道:“我看平陽阿姐的行障已在前面,薛駙馬,就此別過。”

“齊王妃走好。”

只有齊王妃,並沒有見到齊王李元吉,想來齊王應該是進宮與太子一起了,太子肯定要與聖人一道來,還有時間可以逛一下!

薛朗帶着長儉略走遠些,護衛散於人羣中,跟的並不算緊,長儉揹着箱子跟在他身後,亦步亦趨。

薛朗看今日的芙蓉園,不止有許多女子,便是年輕的男子也有不少,就是不知道蘇寒他們在哪裡,不然在聖人到來前,倒是可以去湊個熱鬧,或許能一窺蘇寒心上人的相貌。話說,他還挺好奇的。

略走遠了些,行人與行障所用的布料就比不上設置在水邊的行障布料用的好,普通了許多,這裡多是普通的官宦貴族的行障。再走遠些有許多裹着襆頭的年輕人,身上還穿着麻布衣,然神情俱都興高采烈,意氣飛揚。

再往前走就是小樹林了,花花綠綠的裙子掛了許多,顯然有許多女子在那裡。薛朗不好意思再往前走,便在附近的一處空閒的草地上坐下,打算圍觀一下唐朝的平民是怎麼過上巳節的。

“……周兄,不知試前行卷,你投了幾處?”

“但凡叫得上名號的官人皆投過。許兄你呢?”

薛朗不遠處圍

坐了幾個男子,年長者年近三旬,年輕的二十來歲,應該是今科取中的士子。唐朝的科舉在二月份舉行,三月初是放榜的時候。

薛朗才學有限,科舉的事情自然跟他沒關係。他又是新來的,雖然有爵位,但功勞、才幹沒顯於人前,也沒參加科舉的士子給他行卷。這時聽這些士子談論,倒是有種新鮮感——

天天跟一羣年紀比他大的人打交道,都快忘記他其實還是小鮮肉的年紀啊!薛朗在心裡默默嘆氣。

“大郎,可是要喝水?”

薛朗點點頭。長儉從書箱子裡拿出保溫壺,擰開蓋子,給薛朗倒了一蓋子熱水。薛朗接過,慢慢的喝着,耳朵則聽着身旁那些士子的議論。

“聽說周兄的詩文頗得太子中允讚賞,如此際遇,好不叫人羨慕。”

“許兄何須羨慕?聽說你投到民部尚書裴矩裴尚書府上的行卷,也有收穫好評!何須羨慕於我?”

兩個志得意滿的年輕人,皆笑起來,互相恭維。倒是一旁坐着只顧吃喝的人,開口插了一句:“聽說周兄出身普通士紳之家?”

被叫做周兄的年輕男子面容上的歡喜之色一收,道:“周某出身不高,林兄有何意見?”

被叫做林兄的男子,放下筷子,正色道:“在下並無意見,只是,有些淺薄的經驗想說與周兄知。”

周兄冷眼瞥他一眼,語帶諷刺的道:“不知林兄有何意見?周某候教!”

林兄被諷刺也不惱,道:“剛纔聽說周兄的行卷深受太子中允賞識,此乃喜事,然限於周兄之出身,某以爲周兄難免空歡喜一場。”

周兄瞪林兄一眼,冷聲道:“林兄,男子漢大丈夫當心胸寬廣纔是,嫉恨這等小人之心,非君子可爲!”

林兄道:“周兄誤會某矣!某不才,欽慕周兄才華,又歷經數次科舉,於長安城內之情形,比之周兄熟知幾分,交淺言深,冒昧說兩句。以周兄之出身,這東宮還是莫去的爲好!”

“林兄何出此言?”

“太子身邊盡是世家子弟,哪裡

有我等寒門士子立身之地!十年寒窗苦,某也是不想周兄蹉跎年華,浪費光陰。”

周兄皺起眉頭,想了想,遲疑的道:“林兄有所不知,我有位表兄乃是河東人氏,太子寓守河東時,禮賢下士之名響徹河東,但有一技之長者,皆可入府中,任俠之名,響徹河東。如此禮賢下士之賢者……也會計較出身?”

林兄笑了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太子當年寓守河東時仍非太子,周兄可明否?”

周兄一時沒了言語。林兄長嘆一聲,道:“林某冒昧,交淺言深,望周兄三思。且罷,時辰已然不早,某近日接了不少帖子,該赴宴去也。告辭!後會有期!”

林姓士子起身,帶着貼身的書童赴宴去了——

這些在榜上有名的士子,多的是人家邀請,有那行卷時評價好的,更是家家爭着邀請,有名的士子在上巳節這一天,受到的請帖能有一大摞兒,只奔赴宴席趕場就能讓這些士子們忙得暈頭轉向。

特別是單身尚未娶妻的士子,長安城中家有未婚嫁小娘子的,更願意邀請他們,好給家中的小娘子選婿。也因爲這個,上巳節又被人戲稱相親節,簡直就是古代的脫單日。

說起來,也不知道孟郊寫的那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詩句裡,這個長安花指的是人還是植物呢?

薛朗被自己這個腦洞惹得暗自發笑。而幾位士子被那位林姓士子這麼一說,都沒了聊天互相吹捧的興致,齊齊起身,各自拿着收到的請帖赴宴去。

薛朗喝完杯蓋裡的熱水,把蓋子交給長儉收好,眼神望着幾個遠去士子的背影出神——

這幾位士子還有空聊天互相吹捧,顯然,在這次的科舉中算不得出色,不然,赴宴都能忙死,哪裡還有空裝逼。

不過,那位林姓士子倒是個人才,才學如何且不說,只這眼光便不錯。薛朗默默記住他的相貌。

“大郎,小的看見聖人的儀仗來矣。”

長儉低聲提醒。薛朗站起身:“走吧,赴聖人的宴席去!”

(本章完)

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
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