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

聖人顯擺了什麼呢?話需從昨日說起!

臨近換季,天氣忽陰忽晴,大風呼呼的刮,昨日天便有些陰沉,到得晚上,還下起了小雨。

睡着柔軟溫暖的棉墊和棉被,一夜都未覺寒冷,心中不禁想起女兒來,這叫做棉被的寢具,確實比羊毛軟和、舒服。

到得上朝的大殿,看有幾位老臣身上穿着的也是薄棉襖,心中不禁更爲高興,行禮完畢後,忍不住道:“昨夜下雨,頗爲寒冷,衆卿家可取用棉被否?吾早已換上,昨夜睡意沉沉,頗爲安適,衆卿呢?”

說話間,神情語氣頗爲自豪——

白疊子種了這麼多年,只知高昌國用它織布,卻不知可用來取暖。平陽巧思,竟發掘出這般好處來,此乃有大功於家國社稷,爲人父者,驕傲!

至於是不是有薛朗提點什麼的……聖人的想法很簡單,一看就知道這白疊子的用途,肯定是薛朗那小子提出來討好他寶貝女兒的,夫妻一體,他倆一人願打,一人願挨,既然是平陽出面,那便是平陽的!這些享樂棉織品好處的人,便應該感激平陽!

聖人的動機十分單純,就是想顯擺下女兒的孝心與出息,他的女兒,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持家,少有之佳婦也!兀那長舌婦、腌臢貨竟然亂嚼舌頭,污衊他的愛女剋夫,豈有此理!

聖人是個慈祥的好父親,對於前些年那些針對平陽公主的流言,又怎會不介意!只是,流言這種東西,辯駁是沒用的,迴應了反而讓流言傳得更廣更猛。

但是,不迴應不代表不介意!但凡疼女兒的,又怎麼可能看着女兒被人傷害而無動於衷!聖人就不是那樣的人,面上雖然沒說,然則心底卻已記恨了許久。

而他的女兒也沒讓他失望,以婦人之身於前朝腹地長安,拉起一支能打的軍隊不說,還能經略長安,於他的大業立下功績。一個女子,有這等功績,亙古未有也!

即便這般出色,那些腐儒也有話說!朕的女兒能文能武,豈是一般男子可比擬的!於是,聖人力排衆議,讓平陽以女子之身領軍,鎮守一方。

平陽也未讓他失望,不僅守住了山西門戶,更發掘了薛朗那般出色的 人才,爲大唐帶來紅薯、土豆那般近似於神蹟的高產糧種。這等功績,這般出色,作爲父親,自然要多說多講,爲女兒揚名,看誰以後還她不敬!

聖人的動機其實就是這般的單純,純粹就是顯擺女兒的功績,想爲女兒爭點兒名望。朝中老臣,裴寂最知聖人心,當即便順着聖人的話,很是誠懇的誇起來:“不瞞聖人說,前些時日剛發下來,臣便換了寢具,這棉被又軟和又舒適,真真是個好物!臣今早起來的時候還想着,等朝會後定要請問聖人,待冬至時,可否再發兩條呢?”

聖人被誇得滿臉的笑,完全不介意笑出一臉的褶子:“你這老倌兒,倒會佔便宜!我的平陽說了,今年收穫有限,朝廷給衆卿家發一次,便耗去許多庫存,可不能再發了!不過,今年試種成功後,明年衆卿家家中若是想種,可自去尋種子,平陽會派人予以指點。”

裴寂立即笑眯眯的行禮道:“公主仁義,白疊子如此之好,老臣家中明年定要種上一些,到時就要麻煩公主指點了!”

“老臣也有此意!”

一羣老臣十分有默契的拍聖人馬屁,順便表態,拐彎抹角的捧一捧平陽公主,滿足聖人爲人父的心情。

本來一切都很和諧美好,大家互相吹捧一下,一起混點兒好處,說不定把聖人哄高興了,聖人還會讓平陽公主把棉被的織法上繳朝廷,大家一起利益均沾。結果,御史臺就有個二百五跳了出來,一番慷慨陳詞,直接參平陽公主與民爭利!

這裡哪裡跳出來的愣頭青?!

滿朝文武都剋制不住的震了一下,然後,齊齊目視御史監,若不是場合不對,真想問一句,你這手下從何處提拔而來?

御史監板着個臉,心裡比黃連還苦,但是,有苦說不出!

偌大的宣政殿,除了那位愣頭青御史的聲音,再無一絲異響,聽着他先參平陽公主與民爭利,之後竟然諫言讓平陽公主主動把棉被的織法獻出來,爲此,居然扯到了仁義愛民

的大義上去——

御史監倒吸一口氣,很想幹脆的暈過去,來個不聞不見,裝死了事,無奈平日身體太好,裝不了昏迷。不用看聖人臉色,只看一旁虎視眈眈的太子與秦王,御史監就很想去死一死!

就聽御座之上的聖人,語氣平靜的問道:“潘德慶,按你之意,我兒平陽若是不交出織法,便是誤國誤民,毫無仁愛之心否,罪大惡極否?”

潘御史慨然道:“ 公主身爲皇女,享天下之尊榮,自當有愛民之心,行仁義之事。白疊子的織法,於國於民皆有利,請聖人試想,若是平民百姓皆能種植,人人家中皆有棉被,寒冬臘月之時,豈不是再無凍死之人?如此德政,亙古未有之事也 ,歷朝歷代,皆無有可做到之帝王,聖人當朝若能達成,豈不是名垂千古,功耀千秋!”

說到後來,聲音竟然激動得發抖。

朝堂之上,更加鴉雀無聲!幾個老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皆有深意,卻無一人想諫言,只默默等着聖人發話!

聖人端坐御座之上,默然不語。太子看着那位潘御史,眼神閃爍,不知在想什麼。秦王眯着眼,手握住腰上掛着的儀刀,輕輕摩挲。

聖人望着潘御史,良久,方纔語氣淡然的道:“潘御史一番公心,公忠體國,實叫人驚訝,往日朕竟未看出來,想來是朕眼拙之故?”

潘御史滿面紅光,身體似有些抖,激動的道:“回聖人,非是聖人不識英才,而是臣往日駑鈍,未立寸功,今日實忍不住一顆忠心,直諫聖人!”

聖人的嘴角,不禁抽了抽,未置可否,直接道:“散朝!”

說完,不管殿內大臣的反應,直接從御座上起身,迴轉後宮去,腳步似有些急躁。

潘御史保持着進諫言的姿態,結果等了半天,並未聽到聖人的誇獎與讓他平身的聲音,反而等到聖人散朝的話,不禁一臉懵逼——

聖人何以這般出乎意料,薄待功臣?!

--------------------

-欠一更,睡醒補!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
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