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

“稟駙馬,到了!前面便是越州府城。”

感謝隋煬帝楊廣命人開鑿永濟渠和通濟渠,方纔可算是貫通南北。在運河修通以前,南北的交流並不頻繁,經濟中心一直在黃河沿岸的北方。

後來,兩晉南北朝時期,持續了數百年的混亂,北方士族南遷,經濟中心才慢慢南移。及至隋朝立國,運河修通,南北交流方纔頻繁起來。

不然,以前從長安來江南,耗時日久不說,道路也不好走,水路就便捷多了。薛朗被流放的路途,多是在水上,只有些河段因爲季節的關係,無法行船,走了幾步。從廣濟渠上船,途徑黃河,再經過通濟渠,乘船到達杭州,杭州到越州這一段,陸路有,水路也有。

到蘇州的時候,江臨也沒下船,還是跟着一起把薛朗送到越州,必要看着薛朗真的安頓好,他纔會折返蘇州。

就薛朗的本心來說,他並不想有人相送。離開長安的時候,提前兩日他便使人知會了所有親朋,制止他們的相送。平陽公主那是妻子,無法拒絕,不然,薛朗真的不想有任何人相送,覺得羞愧。

薛朗自覺他是被流放,並不是什麼榮耀的事情,低調離開就好,一羣人來相送……怕別人不知道芮國公、安國平陽公主的駙馬,曾經的民部右侍郎薛朗是那天被流放的嗎!

所以,薛朗離開長安的那天,除了同他一起赴任的江臨,以及因爲找不到合適的醫生,怕路途上患病而跟來的蘇寒,薛朗婉拒了李府、葉卿等人的相送,笑言離開長安就不用送了,等三年後他回長安,大家若是能出城十里相迎,那也是極好的。

江臨知道他不要人送別,特意提前了出發時間,讓送他的親人們先行回城後,自己帶着親兵在官道旁等着兄長。

比之沿途所見的揚州、蘇州、杭州等地的繁華,越州顯得落後了些,城郭的規模也比不上以上幾州。

自古以來,被流放的人,到了流放地後,都要去當地報道,由當地安排幹活兒,並安排居處以方便看管,不

得擅離。薛朗也不知會被安排幹什麼活兒。越州在現代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地形複雜,地貌類型多樣,湖泊、平原、山地、盆地等都有,水力資源豐富,利於農事。

在吏目的帶領下到了刺史府,吏目持着文書進去報道,不一會兒後,在一陣腳步聲中,竟是刺史攜長史出來了——

薛朗舉目打量,看這刺史長得修眉朗目,英俊過人,留着短鬚,年歲看着與薛朗差不多,然氣質卓然,氣度非凡。

想着以後就要在人家手下討生活,薛朗再沒情商也知道要低調些,謙虛謹慎些,主動上前一步,行禮道:“罪人薛朗見過使君……”

禮還沒行完,話還沒說完,便被那刺史大步上前扶住,刺史道:“如何敢當駙馬禮!駙馬快快請起,莫要折煞下官纔是。”

薛朗雖然被流放,但他身上的國公爵位,駙馬都尉的勳職俱未被奪,去職去的只是在朝中的實事官。這刺史的稱呼也不算錯!

刺史道:“該下官拜見駙馬纔是。”

說着,就要行禮,薛朗一把拉住他,道:“薛朗乃流放之人,如何敢當使君的禮。這樣吧,不如我二人皆免禮如何?”

刺史略作沉吟,眉目舒展,道:“也好,便聽駙馬之言。”

薛朗點點頭,問道:“還未請教刺史名諱?”

刺史道:“下官裴雲昭,字景晰。”

竟是姓裴?!

薛朗心中一動,追問了一句:“使君竟是姓裴,不知出自裴氏哪一族?”

裴雲昭道:“不瞞駙馬,雲昭乃是出自河東裴氏西眷房,民部尚書裴矩乃是雲昭之祖父。”

越州刺史竟然是裴矩的孫子!?

薛朗是真真沒想到,難怪離開長安之前,平陽公主從未說過關於越州刺史的事情,想來是知道越州刺史是何人的緣故。

薛朗在民部任職時,與裴矩雖然不說相交莫逆,但也算得上合作愉快。越州刺史是裴矩的孫子,真真是再好沒有的事情,好歹也有點兒淵

源。但是,若說這是巧合,薛朗卻不相信!

不禁想起那日在天牢時聖人的音容笑貌,薛朗心中很是懷疑——

選越州作爲他的流放地,是聖人特意選擇的吧?不然,世間哪裡來這許多巧合。

想及聖人,薛朗心中又愧又感動。臣無能,不能解聖人之憂,還受聖人這諸多照顧……臣慚愧!

薛朗勉強抑制心中波動的情緒,朝裴雲昭道:“原來竟然是裴公之孫,說來慚愧,我在長安任職時做的便是民部右侍郎一職,往日受裴公頗多照顧,今後,又要勞煩使君了。”

裴雲昭道:“駙馬客氣,駙馬之名,雲昭往日也多有耳聞,既然你我有此淵源,便無須多言,駙馬請進府。”

“使君且稍待。”

薛朗告罪後,轉頭看向一直沉默的陪在一旁的江臨和蘇寒,對江臨道:“阿臨,現在你放心了吧?快折返回去吧,不要耽誤了你的赴任日期。”

江臨知道在民部時裴矩對薛朗還算照顧,想來念及這點舊時情誼,加之大嫂的加護,還有他這即將到任的蘇州都督,這裴雲昭應該不至於太過爲難兄長才是。何況,他作爲要到蘇州赴任的都督,並不方便跟進越州府衙去。

於是,江臨朝薛朗點點頭,然後朝裴雲昭誠懇的行禮道:“裴刺史,我家兄長今後就拜託你看顧了,江臨因要趕着去赴任,多有不便,今日便不拜訪裴刺史了,待某諸事安排妥當,再來使君府上拜訪。”

裴雲昭客氣道:“原來竟是江都督當面,裴某竟相對不相識,江都督請放心赴任,裴某定會看顧好駙馬。”

江臨點點頭,對着裴雲昭又是一禮,然後纔對薛朗道:“大哥,待我在蘇州安頓好,小弟再來看你。衡宇,大哥便拜託你了!”

一旁的蘇寒點點頭,道:“浩歌你就放心吧,我定要等幼陽安頓好纔會迴轉長安,等我歸途經過蘇州時,我們再聚。”

江臨點點頭,朝裴刺史一禮後,帶着人與薛朗、蘇寒分別,趕赴蘇州。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
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