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

江臨回來了,薛朗整天待在葦澤關,很少外出,眼看戰事臨近,薛朗也不想讓江臨閒着,每天早晨就把他趕去熊羆軍的軍營裡,跟着軍士們一起訓練,讓他熟悉陣仗之道。下午則回來看書學習,督促着他上進。

江臨心中有新婚的嬌妻,盼着出人頭地回報嬌妻,明白這是薛朗對他的看重和期望,也能狠下心刻苦訓練、學習,每天練完回來,學習完畢後,還能趁着晚飯的時候,與蘇寒一起切磋對練,搞得蘇寒苦不堪言。

蘇寒直接跟薛朗訴苦:“薛諮議,我不過是府裡的醫令,自古從未聽說需要醫令上陣打仗的,爲何江二郎整天找我練武?”

薛朗眼珠一轉,笑道:“明日熊羆軍又要宰殺肥豬,我可以弄些大骨棒回來燉湯,讓秀娘給你包湯包吃。”

蘇寒眼睛一亮,忙不迭的點頭:“所謂刀兵無眼,我既是醫令,難免有上陣救人的時刻,是該勤快練武纔是。江二郎呢?可回來否?快來與我對練!”

“哈哈哈哈!”

這個活寶!

薛朗立即一陣大笑,蘇寒眼裡也有笑意,可惜面癱臉的緣故,根本笑不出來。薛朗心中爲他可惜,好好地一個逗逼吃貨帥哥,愣是讓傷病弄成了一個面癱,就是不知道這時候的女孩子像不像後世的女孩子們那樣心水高冷麪癱!

忙忙碌碌過了半月餘,薛朗每天讓秀娘換着花樣兒做好吃的引誘蘇寒跟着江臨一塊兒苦練武藝,一邊精心管理農莊,保證熊羆軍練兵的後勤。把草魚投到蓮藕塘裡後,終於接到朝廷使節到來的消息。

葦澤關是軍事重地,使節到來自然不會第一站就到這裡,而是先到葦澤縣縣衙,要等葦澤關守軍平陽公主派人接引後,方能過來。以平陽公主的身份,即便是聖人派的人到來,也不用她親自迎接,便派了韓進前去。

薛朗知道使節來了的時候,人正在農莊裡查看蓮藕塘裡投放不久的草魚的情況。朝廷派來的使節看來也是急性子,一到葦澤關,屁股都沒坐熱就跑了看紅薯,連讓薛朗換身衣裳,整理一下儀表的功夫也不給,直接衝到農莊來,讓薛朗過去拜見。

於是,等平陽公主陪着使節一行人看見薛朗的時候,他就是

一身便服,裹着襆頭,一雙布鞋全是泥土,圓領袍的衣角不小心還沾到水溼了。

薛朗知道在古代做官是需要講究儀態的,也不知道他現在這個狀態算不算失禮!見人的時候,不好意思的表情還很明顯:“下官見過殿下,上使。”

朝廷派來的使節是個頭髮鬍鬚皆白的老頭子,人雖然年老,但一雙眼睛清亮有神,精神矍鑠,腰桿挺得筆直,不見一絲老邁之態。

平陽公主道:“幼陽免禮,這位乃是聖人派下的御使李綱李尚書,李尚書,這位就是我府中的諮議薛朗薛幼陽。”

原來這個老頭兒就是李綱!歷史上著名的耿直之臣、太子殺手!

薛朗上前一步,彎腰拱手:“下官見過李尚書,儀態不周,請見諒。”

李綱直接上前扶起薛朗,道:“薛諮議此言差矣,此乃薛諮議忠於實事之態,何來失禮之處?快別再如此說纔是。”

薛朗謙虛道:“李尚書過獎!”

薛朗掃了一眼來人的隊伍,平陽公主與李綱皆沒有帶儀仗,只是帶着簡單的隨行人員,李綱更是隻帶了兩個,一個腰間挎着刀,顯然是護衛,還有個小廝打扮,不過十六七歲,顯然是李綱的僕人。

“薛諮議這是在忙何事務?”

李綱問道。薛朗笑着回答:“回李尚書,下官剛纔在查看蓮藕糖裡剛投放的草魚的情況,看魚是否適應等。”

李綱奇道:“蓮藕還可與草魚同塘?草魚不會啃食蓮藕嗎?”

薛朗道:“關鍵在於投放時機和投放魚苗的大小。早了,蓮藕尚未長成,草魚就會啃食蓮藕的芽苗,晚了則起蓮藕的時候,草魚又沒長成。”

李綱點點頭,手搭涼棚,舉目眺望——

農莊此時正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態,放眼望去,全是一片醒目的綠色,不管是誰,看了都會有欣慰之感。

“敢問公主殿下,那些屋舍是否圈養了牲畜?”

平陽公主道:“那是豬舍!李尚書,請轉道先去地窖看紅薯可好?”

看來平陽公主不想讓李綱去豬舍那邊。李綱爲人雖耿直,不過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之人,見主人似乎不想他過去,何況那些也無關

他的任務,便識趣的點頭,轉道向地窖走去。

公主殿下不想讓人蔘觀農莊,薛朗自然不會多嘴,默默跟在後面,一起去農莊的地窖查看紅薯——

“薛諮議留步。”

薛朗剛擡腳要走,如圭已小聲叫住他。

“內侍官有何指教?”

如圭小聲道:“薛諮議客氣,殿下問薛諮議那裡可還有紅薯?”

薛朗道:“自是有的。怎麼?殿下想用紅薯宴招待李尚書?”

“正是。有勞薛諮議。”

薛朗點頭,叫來長儉,讓他回去傳話,讓秀娘準備,就照着上次給公主殿下做的那種來一桌就行。

“喏!”

長儉飛快的領命而去。

吩咐完,薛朗才快走幾步跟上隊伍,一行人去到地窖——

想說李綱年事已高,進地窖不方便,誰知李綱還不高興了,發話道:“老夫雖已垂垂老矣,可腰尚未彎,腿腳也不曾發軟,區區樓梯,安能阻我?何況,老夫身負聖人詔令,本就是來查看紅薯一事,如若不親眼觀看,聖人問起,何以回話?”

正直的人就是這點不好搞,太講原則。平陽公主見狀,讓自己的護衛先下去接應,李綱居中,他的護衛在他前面看着照應,如此倒也安全進去。

農莊的地窖因爲要儲存熊羆軍過冬的食物,建得大些,不過,地窖裡終究空氣不流通,人進去多了怕發生意外,連平陽公主都沒進去,就兩個護衛陪着李綱和薛朗下去了。

薛朗是第一個下去的,平陽公主的護衛是第二個,李綱是第三個。能跟着平陽公主來的,自然是親信,望着快推成小山的紅薯,不由楞了一下,直到上面等不及的李綱李老尚書出聲:“準備好否?老夫要下來也!”

護衛這纔回過神來:“李尚書請小心。”

“嘶!”

李綱小心的扶着梯子下來,人還沒下到地面還在梯子上站着,看到紅薯堆成的小山的第一時間,不由倒吸一口氣,語調都有些不穩:“薛……薛諮議,這些都是紅薯?”

薛朗穩穩地回答:“正是!因爲採挖的時候小心,所以保存起來就簡單,堆在一起就行。”

(本章完)

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請假條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四卷_請假條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
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請假條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四卷_請假條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