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

江臨回來了,薛朗整天待在葦澤關,很少外出,眼看戰事臨近,薛朗也不想讓江臨閒着,每天早晨就把他趕去熊羆軍的軍營裡,跟着軍士們一起訓練,讓他熟悉陣仗之道。下午則回來看書學習,督促着他上進。

江臨心中有新婚的嬌妻,盼着出人頭地回報嬌妻,明白這是薛朗對他的看重和期望,也能狠下心刻苦訓練、學習,每天練完回來,學習完畢後,還能趁着晚飯的時候,與蘇寒一起切磋對練,搞得蘇寒苦不堪言。

蘇寒直接跟薛朗訴苦:“薛諮議,我不過是府裡的醫令,自古從未聽說需要醫令上陣打仗的,爲何江二郎整天找我練武?”

薛朗眼珠一轉,笑道:“明日熊羆軍又要宰殺肥豬,我可以弄些大骨棒回來燉湯,讓秀娘給你包湯包吃。”

蘇寒眼睛一亮,忙不迭的點頭:“所謂刀兵無眼,我既是醫令,難免有上陣救人的時刻,是該勤快練武纔是。江二郎呢?可回來否?快來與我對練!”

“哈哈哈哈!”

這個活寶!

薛朗立即一陣大笑,蘇寒眼裡也有笑意,可惜面癱臉的緣故,根本笑不出來。薛朗心中爲他可惜,好好地一個逗逼吃貨帥哥,愣是讓傷病弄成了一個面癱,就是不知道這時候的女孩子像不像後世的女孩子們那樣心水高冷麪癱!

忙忙碌碌過了半月餘,薛朗每天讓秀娘換着花樣兒做好吃的引誘蘇寒跟着江臨一塊兒苦練武藝,一邊精心管理農莊,保證熊羆軍練兵的後勤。把草魚投到蓮藕塘裡後,終於接到朝廷使節到來的消息。

葦澤關是軍事重地,使節到來自然不會第一站就到這裡,而是先到葦澤縣縣衙,要等葦澤關守軍平陽公主派人接引後,方能過來。以平陽公主的身份,即便是聖人派的人到來,也不用她親自迎接,便派了韓進前去。

薛朗知道使節來了的時候,人正在農莊裡查看蓮藕塘裡投放不久的草魚的情況。朝廷派來的使節看來也是急性子,一到葦澤關,屁股都沒坐熱就跑了看紅薯,連讓薛朗換身衣裳,整理一下儀表的功夫也不給,直接衝到農莊來,讓薛朗過去拜見。

於是,等平陽公主陪着使節一行人看見薛朗的時候,他就是

一身便服,裹着襆頭,一雙布鞋全是泥土,圓領袍的衣角不小心還沾到水溼了。

薛朗知道在古代做官是需要講究儀態的,也不知道他現在這個狀態算不算失禮!見人的時候,不好意思的表情還很明顯:“下官見過殿下,上使。”

朝廷派來的使節是個頭髮鬍鬚皆白的老頭子,人雖然年老,但一雙眼睛清亮有神,精神矍鑠,腰桿挺得筆直,不見一絲老邁之態。

平陽公主道:“幼陽免禮,這位乃是聖人派下的御使李綱李尚書,李尚書,這位就是我府中的諮議薛朗薛幼陽。”

原來這個老頭兒就是李綱!歷史上著名的耿直之臣、太子殺手!

薛朗上前一步,彎腰拱手:“下官見過李尚書,儀態不周,請見諒。”

李綱直接上前扶起薛朗,道:“薛諮議此言差矣,此乃薛諮議忠於實事之態,何來失禮之處?快別再如此說纔是。”

薛朗謙虛道:“李尚書過獎!”

薛朗掃了一眼來人的隊伍,平陽公主與李綱皆沒有帶儀仗,只是帶着簡單的隨行人員,李綱更是隻帶了兩個,一個腰間挎着刀,顯然是護衛,還有個小廝打扮,不過十六七歲,顯然是李綱的僕人。

“薛諮議這是在忙何事務?”

李綱問道。薛朗笑着回答:“回李尚書,下官剛纔在查看蓮藕糖裡剛投放的草魚的情況,看魚是否適應等。”

李綱奇道:“蓮藕還可與草魚同塘?草魚不會啃食蓮藕嗎?”

薛朗道:“關鍵在於投放時機和投放魚苗的大小。早了,蓮藕尚未長成,草魚就會啃食蓮藕的芽苗,晚了則起蓮藕的時候,草魚又沒長成。”

李綱點點頭,手搭涼棚,舉目眺望——

農莊此時正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態,放眼望去,全是一片醒目的綠色,不管是誰,看了都會有欣慰之感。

“敢問公主殿下,那些屋舍是否圈養了牲畜?”

平陽公主道:“那是豬舍!李尚書,請轉道先去地窖看紅薯可好?”

看來平陽公主不想讓李綱去豬舍那邊。李綱爲人雖耿直,不過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之人,見主人似乎不想他過去,何況那些也無關

他的任務,便識趣的點頭,轉道向地窖走去。

公主殿下不想讓人蔘觀農莊,薛朗自然不會多嘴,默默跟在後面,一起去農莊的地窖查看紅薯——

“薛諮議留步。”

薛朗剛擡腳要走,如圭已小聲叫住他。

“內侍官有何指教?”

如圭小聲道:“薛諮議客氣,殿下問薛諮議那裡可還有紅薯?”

薛朗道:“自是有的。怎麼?殿下想用紅薯宴招待李尚書?”

“正是。有勞薛諮議。”

薛朗點頭,叫來長儉,讓他回去傳話,讓秀娘準備,就照着上次給公主殿下做的那種來一桌就行。

“喏!”

長儉飛快的領命而去。

吩咐完,薛朗才快走幾步跟上隊伍,一行人去到地窖——

想說李綱年事已高,進地窖不方便,誰知李綱還不高興了,發話道:“老夫雖已垂垂老矣,可腰尚未彎,腿腳也不曾發軟,區區樓梯,安能阻我?何況,老夫身負聖人詔令,本就是來查看紅薯一事,如若不親眼觀看,聖人問起,何以回話?”

正直的人就是這點不好搞,太講原則。平陽公主見狀,讓自己的護衛先下去接應,李綱居中,他的護衛在他前面看着照應,如此倒也安全進去。

農莊的地窖因爲要儲存熊羆軍過冬的食物,建得大些,不過,地窖裡終究空氣不流通,人進去多了怕發生意外,連平陽公主都沒進去,就兩個護衛陪着李綱和薛朗下去了。

薛朗是第一個下去的,平陽公主的護衛是第二個,李綱是第三個。能跟着平陽公主來的,自然是親信,望着快推成小山的紅薯,不由楞了一下,直到上面等不及的李綱李老尚書出聲:“準備好否?老夫要下來也!”

護衛這纔回過神來:“李尚書請小心。”

“嘶!”

李綱小心的扶着梯子下來,人還沒下到地面還在梯子上站着,看到紅薯堆成的小山的第一時間,不由倒吸一口氣,語調都有些不穩:“薛……薛諮議,這些都是紅薯?”

薛朗穩穩地回答:“正是!因爲採挖的時候小心,所以保存起來就簡單,堆在一起就行。”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
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