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

兩日後,聖人下詔,昭告天下,一是賀紅薯、土豆豐收之喜;二是宣告朝廷將大力推廣紅薯、土豆的種植,於長安、洛陽兩地開設粉條作坊,不許私人設立,其餘地州將允許私人設立粉條作坊;三是紅薯、土豆所制之粉條將納入賦稅之中。

之後,短短兩天之內,又下詔,詳解各地把粉條納入賦稅的比例,以及朝廷的各種推廣種植措施;復又下詔昭告天下,拍賣會即將舉行的消息和各項詳細的政策措施。不過數日,連下數詔,可見朝廷的重視。

作爲主事者,薛朗不禁心潮澎湃,有種微妙的歷史事件參與感,另外就是,朝廷這般重視,對薛朗肯定會有獎賞,於他的名望地位有大大的好處,簡單地說,他又立功了!

別的且不說,出去上班、參加朝會,跟他打招呼攀談的人,都多了許多,薛朗並不是什麼高冷的人,別人以禮相待,他也微笑以對,無意間居然把朝中衆臣對他的風評刷了一波,稍改以前的木訥寡言的形象。

拍賣會還有一個氛圍的醞釀時間,棉花卻可以收了。協助薛朗耕種棉花和採收的,都是從葦澤關調來的老人,司農寺並沒有參與,比之紅薯、土豆的採收,薛朗反而清閒了許多,分撥出更多精力來管理自己的農莊。

薛朗莊上,紅薯、土豆種的不算多,棉花卻種了不少。等棉花收了,差不多就是秋收,好在薛偲得力,薛朗今年居然沒有往日忙碌,反而得了空閒。

臨到休沐日,平陽公主使人送來一封書信,約他一起於休沐日去城外紅葉山賞楓。長安城外有一座山遍植楓樹,到了夏天,漫山遍野的火紅楓葉,時人稱作紅葉山,常去此處遊玩觀賞楓葉美景,權貴之家多在附近設有別院,平陽公主在那裡也有產業。臨近大婚,兩人不方便明着往來,只能這麼悄悄相約。

這些時日薛朗太忙,加上快大婚了要避嫌,平陽公主便見得少了,心中十分思念,有約自然是欣然赴約,當然,沒忘記帶吃的。

清早起來喝了碗粥便出城,到得紅葉山,已差不多是朝食時間。薛朗只帶了護衛和長儉,到得山下,拾階而上,走了沒一會兒,阿蔻一身綵衣現身,把薛朗嚇了一跳,忍不住問道:“阿蔻,今日是什麼好日子嗎?穿得這麼的……唔……喜慶?”

阿蔻很是無語的看着他,板着臉:“難道在駙馬眼中,奴只能穿黑衣嗎?”

薛朗笑起來,心中想說,並不是阿蔻只能穿黑衣,而是作爲一名暗衛,穿綵衣不覺得太鮮豔了嗎?

不過,看阿蔻在前頭引領的步伐十分輕快,薛朗就忍下吐槽沒說,免得傷了阿蔻的少女心。

平陽公主的別院建在半山處,是座樓閣,恰好對着山谷中的楓葉,視

野極佳。薛朗被引領着進去的時候,看得眼睛一亮,手不禁有些癢,這景色美得讓人想畫下來。

等到上了樓閣,平陽公主就坐在二樓寬敞的陽臺上,讓人設了行障,遮擋秋日略有些熱辣的陽光,面前放了一張矮几,矮几上燃着香,膝上放了一張琴,時不時的撥弄兩下,眼神眺望着遠方,卻沒有什麼焦距,顯然神思不屬,不知道在想什麼,連薛朗來了也沒發現。直到薛朗在她對面跌坐下來纔回過神,微笑着道:“幼陽來了。”

薛朗點點頭,讓長儉把他帶來的東西擡上來——

他帶來了煲湯用的紅泥小爐子和自制的燒烤架。紅泥小爐子上炭火還燃着,把昨晚上燉了一晚上的湯鍋重又放上,繼續小火慢慢燉,一時間,香味兒撲鼻而來。

平陽公主好奇的問道:“幼陽帶來什麼吃食,香味好生誘人。”

薛朗道:“橄欖蘿蔔燉豬肺,秋日乾燥,要多喝些滋補的湯水,昨晚上叫人燉了一晚上了,應該已經入味,等熱好了,喝上幾碗。”

平陽公主欣然點頭,看着他有條不紊的揭開食盒,從裡面端出來幾碟菜來——

“這叫涼拌豬耳,涼拌海帶……也就是你們說的昆布,鹽水蝦,炒菠菜,再加上一道湯水,主食饅頭。待會兒讓人烤上一隻雞,還有什麼想吃的嗎?”

平陽公主笑着搖頭,道:“這些便已足夠。”

說完,頓了頓,復又道:“我今日於別院約了人,只是,此人十分特殊,想讓幼陽陪着我一起見客。”

語氣竟難得有幾分不確定和遲疑,似是對見這個客人有些猶疑不定。薛朗深知平陽公主的性情,覺得奇怪,但還是堅定的道:“可以,沒問題。我可以問問你見的是誰嗎?”

平陽公主道:“川人袁天罡。”

薛朗一愣,平陽公主繼續道:“天下聞名的術士,善於相面之術。幼陽應該沒聽過吧?”

一個謊話要用無數的謊話來圓!薛朗果斷的點頭,心中暗道難怪淡定從容如平陽公主者,會有這般失神的時刻,原來是要見袁天罡。

薛朗忍不住拉起平陽公主的手,問道:“殿下還在介意預言之事?”

平陽公主眼神脈脈,目含情意的看着他,玉手輕輕覆上他的手背,嘆道:“如何能不介意!世間有幼陽,叫人怎生捨得!”

哎呀!公主殿下的情話好動人!

薛朗心跳如鼓,臉上不禁笑開了花,眼睛亮晶晶的望着人,似乎想把人刻入心底一般,明明心裡有千言萬語,卻一個字都說不出口,最後只化爲一句:“我陪着你!”

平陽公主知他口拙,微笑着反握住他的手,重重點頭,面上浮現果決之色,道:“聽

聞袁氏叔侄善於相面之術,鐵口直斷,預測後事奇準無比。當年阿孃原想請袁守城爲我相面,無奈一直無有機緣,只能作罷。前些時日我們去拜訪妙初時,妙初告訴我,袁守城之侄袁天罡,近日將來長安。”

平陽公主頓了頓,道:“我猶豫了數日,近日終下了決心,相請他來相面。不論結果如何,我如今別無所求,只想與幼陽你相知相守。”

平陽公主的神情沒有了往日的從容淡定,似有些不安,握着薛朗的手,不自覺的用力,捏得薛朗手掌生疼。

薛朗知道,平陽公主幼時的預言,讓她一直飽受煎熬,她心頭的壓力肯定很大,如果不是平陽公主心志堅定,換了弱一些的人,只怕早就壓垮了。

今年又是武德六年,預言中她亡故的年份,平日靠着堅韌的心志,一直未曾表露於外。現在有了薛朗,她心中有了牽掛,有了軟肋,自然也沒了往日的堅韌,因爲在乎,因爲不捨,所以纔會猶豫彷徨,所以纔會不安。

薛朗心中又疼又感動,回握住她的手,堅定地道:“所謂面由心生,事在人爲。我從來不信命,我會一直陪着你。你要見袁天罡便見,不見也沒什麼,我相信我們定能安然大婚,組建家庭,你會給我生可愛的寶寶,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我倆兒都白髮蒼蒼,我變成一個小老頭兒,而你也變成一個小老太婆,每天早晚我都會牽着你在我們自己打理的花園內散步,中午呢,一塊兒下下棋,釣釣魚,下午呢……”

薛朗忍不住開始暢想兩人將來的日子,平陽公主聽得眉眼柔和了幾分,望着薛朗的目光,脈脈生輝,眼中似有波光粼粼,脣角微微彎起,腦內不禁開始浮現薛朗描述的畫面——

“我們真能有那麼一天嗎?”

“當然!難道你懷疑我對你的感情嗎?”

平陽公主微笑着搖頭:“我從未懷疑過!”

“那就好!不許有懷疑,知道嗎?”

平陽公主微笑着點點頭,笑容柔美,看得薛朗心頭亂跳,望着人紅脣發愣,好想親上去嚐嚐味道,大概是甜的吧——

“稟娘子,袁天罡到!”

平陽公主笑容一斂:“快快有請!”

薛朗扼腕:“這人怎麼不看時候呢!再晚片刻也好啊!”

平陽公主“噗嗤”一笑,輕輕拍了他手一下,微嗔:“登徒子!”

薛朗嘆氣:“明明未遂,怎麼是登徒子呢,白擔了個虛名,我不服啊!”

平陽公主又是一笑,心頭的重壓,竟奇蹟的輕了幾分,看薛朗的眼神,不禁綿軟了幾分,握住他的手:“幼陽陪我一起!”

薛朗收了玩笑之色,認真堅定地答應:“好!”

(本章完)

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
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