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

公主殿下把下人都遣走,自己慢條斯理的斟茶,完全無視略有些急躁的柳女官,然後起身,把斟的茶,柳女官身前放一杯,自己跟前放一杯,還有閒情給薛朗倒了杯熱水……

薛朗再次爲公主殿下的養氣功夫折服!這麼沉得住氣的人,怎麼可能輕易就被人矇騙,柳女官真是太高看他了!

“謝過殿下。”

兩人向平陽公主道謝,平陽公主安然道了句無妨,便重新走回她的位置,每一步都像尺子量過一般,距離一樣,連裙角擺動的幅度都幾乎一模一樣,真真是標準的名門閨秀,大家淑女。

“阿柳。”

“奴在。”

喝了兩口茶,平陽公主方纔開口,柳女官的火氣早在公主殿下的慢條斯理中消失殆盡,此時的態度頗爲恭順。

薛朗有種“又學了一招”的感嘆,原來這纔是對付口嫌體正直的傲嬌的正確姿勢,薛朗懂了!

“爲何質疑?”

平陽公主平靜的向柳女官問出一句。薛朗也感興趣的望向柳女官,這次的衝突在薛朗來說,簡直是莫名其妙,他也想知道原因。

柳女官瞅薛朗一眼,理直氣壯的道:“薛朗抹黑公主,身爲屬官不維護公主這位主君就罷,還出身抹黑,其心可誅,居心叵測!”

薛朗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公主殿下依舊平靜:“何來抹黑?”

柳女官直接跪伏在地,大禮向平陽公主諫言:“殿下難道不知薛朗在向諸州長史們推廣異人犁時的言詞?所謂人多口雜,人言可畏,衆口鑠金,奴簡直不敢想經此之後,長史們會如何想殿下!自此之後,公主殿下聲譽將跌至低谷,屆時,只怕殿下連葦澤關守將的職位都保不住!”

這下,薛朗都懂了。柳女官的擔憂也是一種有可能的,畢竟,有些人對於公主殿下一個女子,居然領軍守關可是覺得十足礙眼,只要能有把平陽公主搞下去的機會,就一絲一毫都不會放過。

如果是出於這個擔憂,所以生薛朗氣

,薛朗表示諒解,等柳女官氣平再論都無妨。

公主殿下並沒有如薛朗般驚異,而是從袖籠中拿出一封書信:“我就知阿柳會有憂慮,不妨看看此信。”

柳女官接過書信,一目十行,飛快的掃完,臉色又驚又喜:“聖人這是……”

平陽公主點點頭,接過柳女官遞來的書信,轉給薛朗……

這是一封聖人李淵寫給愛女平陽公主的書信。信裡李淵陛下告知愛女平陽公主,京畿道、關內道兩路的關於異人犁的推廣,聖人阿耶已經她做了,推廣費用已收,不日即到。河東道也讓公主殿下的大兄太子建成幫忙推廣收費,除了較偏遠的地區善需時日,中原之地,大都已經推廣到。

聖人陛下還在信裡抱怨了御史大夫蕭瑀幾句,說蕭瑀個酸儒,簡直鐵面無情,聖人陛下不過是出於一片愛女之心,順手幫愛女一個小忙,還是因爲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居然就被蕭瑀唸了半個多時辰。信後,聖人陛下還叮囑平陽公主,讓她安心在葦澤關鎮守,京中一切安好,勿念。

李淵陛下果然是歷史上那個“平陽公主死後,堅持用軍禮爲公主下葬”的聖人,對於平陽公主這個立下大功,卻無法給相匹配的封賞的女兒,李淵陛下是記在心裡的。

礙於情勢世俗,無法讓公主殿下得到與她功勞匹配的地位,但保住公主殿下手中小小的軍權和地位,聖人陛下是不會介意的。

跟預料的一樣,薛朗表示很欣慰。看見古代皇帝不止是聖人,還是父親的身份,讓他心裡很親切。當然,李淵陛下比之他的二兒子、未來的太宗陛下,感情表達比較含蓄。

不過,薛朗心裡有點兒疑惑,爲什麼聖人陛下沒提公主殿下的丈夫和兒子呢?按照歷史記載,公主殿下這時候應該已經與駙馬柴紹最少有一個兒子纔對!爲什麼聖人陛下沒提呢?難道是都統括在“京中一切安好”那句?

看樣子,聖人李淵不是個精細的人。不是精細的人,還知道維護愛女,對公主殿下來說,也

算個好父親。

薛朗腦補了一通。

那邊,柳女官不知道腦補了什麼,滿臉鄭重:“聖人既對殿下如此愛重,殿下更應該珍惜羽毛纔是。推廣費一事,奴建議殿下應上疏聖人,把推廣費上繳國庫,以充軍資!”

薛朗……薛朗目瞪口呆,腦內只大大的迴盪着臥槽兩個字!從來沒發現柳女官是這麼死腦筋的人,這次真是開了眼界了!

公主殿下似乎也未預料到,看柳女官的眼神,頗具趣味,似乎才發現柳女官的奇葩之處一般,上上下下打量了柳女官一圈,看的柳女官莫名其妙:“殿下爲何如此看我?”

因爲你的腦回路比較清奇!

這是薛朗腦補的。公主殿下比較婉轉:“我之阿耶乃是聖人,聖人愛重,我自是感激,只是,推廣費用充軍資之事休提,於情於理不合。”

柳女官愣了一下,反應過來,臉紅羞得通紅。公主殿下道:“我剛纔還問幼陽,本宮之處境,幼陽可看清,幼陽說十之七八。今日,我也想問阿柳,本宮之處境,阿柳可看清?”

柳女官遲疑的點頭。

平陽公主擡眼,銳利的眼神直直的望着二人:“既如此,本宮要問汝二人,本宮鎮守葦澤關,是褒是貶?是升是降?”

薛朗神情自如,拱拱手:“此事,我爲男,柳女官爲女,只怕看法有大差異,不如讓柳女官先說。”

柳女官朝着薛朗傲嬌的一哼,眼帶崇拜的看着公主殿下道:“先說就先說。稟殿下,奴以爲此是榮耀,是褒獎,女子領軍守關,千古未有之事,殿下鎮守葦澤關,開歷代之先河,殿下必然名留青史,光耀後人!”

公主殿下並未因爲這些誇讚之言而露出歡喜之色,只微微頷首,望向薛朗:“幼陽說!”

薛朗道:“以公主之功,以公主之才,若是男子,可與秦王並肩!可惜殿下是女子,鎮守葦澤關,確是開歷代之先河,但與公主的功勞不匹配!明褒是貶,可也是聖人對殿下的維護。”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
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