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

薛朗一聽,連忙認真的道:“殿下請說,只要有能幫上忙的地方,一定竭盡全力,義不容辭。”

公主殿下瞟他一眼,雖然表情不變,但感覺整個頭都透着一股愉悅的氣息,這是對薛朗的表態感到滿意嗎?薛朗眨眨眼,剛想確定自己的感覺,平陽公主又恢復往日安然淡定的模樣。

平陽公主道:“因我受傷之故,聖人應會令我回長安。回長安之後,大將軍之軍符必然上繳,我當如何是好?”

言詞間猶豫之感頗爲明顯,顯然是真拿不定主意。薛朗有些不明白,以公主殿下的睿智,這個問題應該很好想明白的,爲什麼會猶豫?

薛朗略作斟酌後,問道:“殿下是怕失去權力後,在長安不好立足嗎?”

平陽公主點頭,道:“我來年將有一難題,希望準備周全些,實力豐厚些,否則,怕事到臨頭,無力抵抗。”

薛朗迷惑的看平陽公主一眼,問道:“是何難題?不如說出來讓屬下參詳一二,所謂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或許會有辦法解決呢!”

平陽公主微微一嘆,道:“此事無人能幫,包括我自己,能做者不過是多做準備罷了。”

薛朗一愣,感覺腦海中似乎有什麼靈光閃過,但一時卻又悟不透,似乎有什麼秘密,眼看就要揭開,可還是隔着薄薄的一層紙,但是,捅破這層紙的主動權卻不在他這邊。

對於急性子來說,簡直是叫人抓心撓肝般難受!

薛朗默默望了平陽公主一眼,強忍着撓頭的衝動,道:“其實,權勢不一定非要進一步。殿下乃是女子,再進一步反而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不如以退爲進,後退一小步,反而能佔據有利位置。”

平陽公主眸光一閃:“此話何解?”

薛朗道:“敢問殿下,在長安城中,比兵力,誰敢與聖人相比?比權勢,何人不是聖人所賜?”

平陽公主眼神一亮,道:“誰人也比不上聖人!”

薛朗道:“既然已知比不過,何不後退一步?殿下是女子啊,又是聖人的女兒,聖人一片慈父心腸,做兒女的不妨也孝順些,少讓阿耶操心。殿下以女子之身領兵,想來非議者

不少吧?”

平陽公主已然明白薛朗的意思,含笑點頭:“確實如此。聖人爲了我,力排衆議,讓我以婦人之身掌兵不說,還命我鎮守關隘,慈父心腸,身爲女兒,我銘感五內,深感無以爲報。”

薛朗道:“既然如此,不如就主動上交兵權吧。然後,熊羆軍人數也精簡一下,精益求精,從五千人中挑選一下,只錄取三千人入公主殿下的部曲中。長安城內,有這三千人,加上我的一千,除非陛下派兵,否則,也足以自保矣。”

平陽公主點點頭,道:“我關心則亂,竟不如幼陽看得透徹,多謝幼陽教我。”

薛朗微微一笑,幽了一默:“屬下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努力盡到做屬下的責任,殿下如果覺得薛朗還好使,記得給我寫個優秀的用後感。”

平陽公主莞爾,笑道:“定會讓幼陽滿意。”

薛朗湊趣的拱手:“多謝殿下仗義。”

平陽公主竟然笑着點頭了,半點都不謙虛。

說笑兩句,薛朗道:“這上繳兵符,也需要斟酌一下。殿下的部曲,不需要神臂弓和牀弩,不如就把殿下訓練的能手們交予聖人,順便,隊列訓練法也可以奏報聖人,請聖人酌情推廣全軍。”

薛朗越想越覺得合適。把這個方法奏報聖人推廣,就是大大的軍功,雖然比不上開疆拓土,但于軍功赫赫,又有發掘紅薯、土豆功勞在身的平陽公主來說,足以讓她立於不敗之地,之後地位將更加超然,也必然更加安穩。

旋即興奮地點點頭,自己肯定道:“沒錯!是該把方法奏報聖人。這個練兵之法,我們已經實踐過是確實有效地,不是空口白話,有這次戰役的勝果作證,想來聖人應該會採納。屆時,即便殿下卸下軍權,但是有三千部曲,加上我的那一千,又簡在帝心,今後可無憂矣。”

薛朗情不自禁的點點頭,心中默唸道,這樣一來,馬元良這個首先學習過隊列訓練法的小軍官就能出頭了。

薛朗想得開心,平陽公主卻目光古怪的看着他,看得薛朗滿腔的興奮都沒了,只剩下滿滿的懵逼:“殿下,爲什麼這樣看着我?”

平陽公主喝了一口茶,道

:“幼陽,你有真正在意之物事嗎?”

“什麼?不太明白,請殿下解惑。”

薛朗一時反應不過來。平陽公主目光定定的望入薛朗眼中,道:“我聽幼陽之意,隊列訓練如此簡單實用之練兵之法,幼陽也無有隱藏之心思,竟想也不想就讓我奏報聖人,可是要把功勞讓與我?”

薛朗道:“不是讓給殿下,是殿下英明,採納我的建議,方纔有今日之熊羆軍。殿下是有功勞的,又何必自謙?”

“是嗎?”

平陽公主依舊定定的望着薛朗,直視着他:“我知在幼陽心目中,紅薯、土豆是換取立身之階之事物,頗得幼陽珍視。然而,粉條製作方法也好,隊列訓練之法也罷,甚至是家傳之菜譜,在幼陽心中似乎都不重要,只要旁人想學,儘可學去,無有秘傳之想法。如若是旁人,早已珍藏再珍藏,秘不示人。幼陽爲何與旁人不同?”

公主殿下果然是那種見微知著、聞一知十的聰明人。薛朗只是不經意間帶出來的言辭和習慣,就讓她看出這許多的東西。

薛朗嘆了口氣,道:“因爲在我看來,人永遠排第一位。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當以人爲本。只要人好好地,其他東西其實都不重要。”

平陽公主凝視着他,聽到薛朗的話,目光不禁柔和了幾分,點點頭:“原來如此,以人爲本嗎?”

薛朗正色道:“沒錯!”

平陽公主正色道:“本宮受教矣!”

說着,便向薛朗施禮,薛朗連忙避讓開:“殿下快不要這樣,這等小事,簡直不值一提。”

平陽公主道:“對幼陽來說是不值一提,對我來說卻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古人誠不欺我。”

薛朗不想再被誇,乾脆的轉移話題:“殿下除了此事憂心,想來,還有一事……殿下卻要早日做好心理準備纔是。”

平陽公主沒辜負薛朗對她聞一知十的評價,道:“此事雖有遺憾,然則人力有時窮,聖人皆無辦法,又何況是我!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薛朗心頭有些酸澀,忍不住脫口而出道:“不如殿下招個駙馬吧!”

(本章完)

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
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