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遺忘

這一次,被激怒的不僅僅是崇禎皇帝,還有那無數的官員勳貴,以前見了自己就得跪地請安的貨色,如今竟然想踩在自己頭上,嬸子也不能忍!

京城三大營原本有十數萬人,但是如今三大營能夠湊出三萬人都已經是個奢望。不僅如此,這三萬人能稱的上精銳的,更是十不存一。

這種糜爛的程度,崇禎皇帝雖然不清楚,但是朝廷百官又有哪一個不明白。

不過好在雖然這些京營野戰不行,但是守城之時卻勉強可以勝任,唯一需要關注的便是他們的糧餉問題。

帶頭身家性命,這一次動員後的京營糧餉,文官中再沒幾個人動手腳。而文官們都不動手腳了,那還能讓武夫們佔這個便宜,在文官們派出無數眼睛睜的老大的督查官吏面前,戰地雙餉很快分發到位。

望着這些幾乎足額發放的錢糧,京城三大營士兵無不歡呼雀躍,萬歲之聲直衝雲霄,士氣大振。

而遼東軍在下了狠話之後,卻是尷尬的發現這一次來的太急,之前也沒有想過攻打京城,眼下手中甚至連一架雲梯都欠奉。

大部分的軍隊都開始分散各自尋找樹木,用來製造攻城器械,京城也趁機派出無數信使奔向四方,號召四方官兵前來勤王。

對於這些求援的使者,沒有被攔截住的,遼東軍也無意窮追不捨。

眼下大明接連受創,精銳主力幾乎一掃而空,北方六省除了京畿這個空架子之後,已經全部淪陷,京城還能向哪裡求援?

在遷都風波出現後,最後忠誠於京城的宣府也開始大規模的向山西李徵投降,放眼京城方圓千里,已然盡是叛逆,又上哪裡去求援兵?

若是大明朝不遷都,遼東軍有吃有喝也不會出此下策,但是你大明朝廷拍拍屁股走人了,讓咱們遼東還如何過安生日子?

北方雙李都不好惹,面前的建奴更是凶神惡煞!遼東走廊狹小四面受敵,並非王霸基業之地,所以遼東軍從來沒有割據一方的想法,大家都是混混日子過活。

但你這麼一走,立即打破了李徵、李自成、滿清三方的平衡,夾在三方中的遼東,無論投降哪邊,都只有被人當炮灰先鋒的下場,還讓咱們上哪去找安生日子?

你不讓我好好過日子,那我肯定不會讓你有好日子過,今日看似魯莽,但只要拿下京城,拿住皇帝與文武百官,無論哪一方先到京城,將人一交,便是潑天大功,安逸日子就有過下去的希望。

帶着這種想法,遼東軍這破天荒的集結了過半兵力南下,原本只是打算以這種氣勢來要求朝廷不要南遷,但最後卻是陰差陽錯的成了武力逼宮。

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只要阻止了大明朝廷南遷,無論三方勝利者是誰,他們都可以毫無懸念的加入勝利者一方,榮華富貴一樣也不會少。

……

在遼東軍滿世界的尋找林木打製攻城器械之時,這則驚人的消息也隨着突圍的求援使者向整個大明擴散而去。

十數日後,固守孤城宣府的楊國棟選擇了起兵勤王,他並非是棄城率孤軍而前,而是派使者通知李徵,如果李徵同意出兵殲滅遼東逆賊,那無論成敗他都願立即出城納降。

但是這個請求卻是被李徵眼都不眨的直接拒絕了,他現在已經沒有任何興趣參合京城的這場大戰。

他考慮的是未來,無論這一次崇禎皇帝能不能撐的過去,大明在北方的統治都已經基本清零。

在北方大地無主之時,滿清必定會起舉國之後前來爭奪,那纔是他的頭號生死大敵,相比而言,無論李自成還是遼東軍,都是不值得多損耗實力的主。

在隨風情報處確認了京城之戰之後,李徵沒有任何選擇,立即下令全晉全陝總動員!

這一次擴軍規模極大,在保持現有的軍隊規模之後,再組建十萬以上的步兵,一萬以上的騎兵!

李徵當然明白這種總動員,對於治下經濟破壞力有多大,但是他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循序漸進。

受過去的思維所限制,李徵潛意識一直覺得大明朝必然會撐到崇禎十七年,但是卻沒想到自己這個妖蛾子撲扇的所引起的動靜越來越大,歷史已經完全的面目全非。

京城之戰只是一個引子,滿清入關纔是真正引爆全場的炸彈,這一仗不僅事關身家性命,更是事關國運走向,只能拿出所有本錢賭這一把,根本容不得李徵有半點僥倖的態度!

在收到李徵的斷然拒絕之後,楊國棟在府中痛罵良久,最後把心一橫,號令全軍出發勤王,但是一出城,大軍便直接做了鳥獸散,只餘下數百忠心耿耿的家丁還環伺在側。

楊國棟制止了家丁們準備追殺彈壓的行動,望着這些追隨自己百戰不殆的老夥計,卻是從心底嘆了一口氣。

雖然這些家丁全部都是一臉堅毅,但是楊國棟卻不會帶着他們去白白送死。

“大明,吾的大明!爲何會如此!”

在下了最後一道命令,令麾下家丁全部投降李徵之後,楊國棟仰天一聲怒吼,撥出寶劍自刎而亡。

在山東半島,堅持了數月之久的朱大典,不得不含淚放棄了膠東要塞登州,黯然的乘坐天津衛水師到達天津衛。

他前腳剛走,後腳登州便被虎視眈眈已久的劉宗敏襲取了登州,山東從此再不復大明所有。

朱大典率領的登州營五千餘人,卻是這次京畿禍亂之中,唯一一支勤王大軍。

在遼東軍黔驢技窮之後,用上了滿清挖溝圍城之術後,卻是極爲尷尬的發現,到了目前爲止,就只有他們與大明朝廷大戰不斷。

李徵,李自成,滿清三方,似乎完全將他們給遺忘了,過了如此之久,不僅無人派兵前來,甚至連一個溝通使者也不曾見過。

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480章 動盪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一四零章 吳雄才第306章 孃親救我啊第477章 練刀第一五五章 還真是小瞧你了第一四一章 新學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一九二章 決戰前夕第509章 返回第422章 破城第293章 更大的噩耗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393章 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453章 合縱第406章 匯合第五十六章 老子親自去迎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215章 輕入第299章 覲見第482章 生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茶送客第七章 激戰第一五九章 衝鋒第二十五章 困難第386章 無法安眠無題第十一章 盧象升第九十六章 澤州城下第251章 建奴殺過來了(2/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可怕了第六章 死中求生第五十二章 下鄉第四十章 回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中第363章 李自成復起第二十一章 禍害第463章 火銃對決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493章 大戰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一六三章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無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325章 滿清退兵第五十三章 反他孃的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362章 填壕第333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二十七章 流民第一百零九章 高闖到來第475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次出征(二合一)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464章 崩潰第二十六章 放假無題第461章 爆發第六十章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289章 兩翼包抄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449章 皇城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308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235章 要見分曉了第281章 偷襲第360章 敲詐第348章 騎戰第533章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六十三章 妥協第518章 突圍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439章 異狀第467章 野馬衝撞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次出征(二合一)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369章 集結第533章第一九八章 傻眼了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八十八章 失控第一三一章 狂怒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226章 不知疲憊麼第九十七章 打斷他們的脊樑骨
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480章 動盪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一四零章 吳雄才第306章 孃親救我啊第477章 練刀第一五五章 還真是小瞧你了第一四一章 新學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一九二章 決戰前夕第509章 返回第422章 破城第293章 更大的噩耗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393章 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453章 合縱第406章 匯合第五十六章 老子親自去迎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215章 輕入第299章 覲見第482章 生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茶送客第七章 激戰第一五九章 衝鋒第二十五章 困難第386章 無法安眠無題第十一章 盧象升第九十六章 澤州城下第251章 建奴殺過來了(2/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可怕了第六章 死中求生第五十二章 下鄉第四十章 回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中第363章 李自成復起第二十一章 禍害第463章 火銃對決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493章 大戰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一六三章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無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325章 滿清退兵第五十三章 反他孃的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362章 填壕第333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二十七章 流民第一百零九章 高闖到來第475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次出征(二合一)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464章 崩潰第二十六章 放假無題第461章 爆發第六十章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一三九章 鎮撫官第289章 兩翼包抄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449章 皇城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308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235章 要見分曉了第281章 偷襲第360章 敲詐第348章 騎戰第533章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六十三章 妥協第518章 突圍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439章 異狀第467章 野馬衝撞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次出征(二合一)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369章 集結第533章第一九八章 傻眼了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八十八章 失控第一三一章 狂怒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226章 不知疲憊麼第九十七章 打斷他們的脊樑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