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

崇禎十一年的年底,對大明朝廷來說,是一個極壓抑的日子。

似乎從崇禎十年開始,大明朝廷已經再也沒有好消息傳來了,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京城百姓,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過。

一晃開封圍城已經四月有餘了,但是大明朝廷依舊拿不出任何的辦法來給開封解圍。

各地的軍隊調無可調,物資方面,大明朝廷更是沒有絲毫的挪騰餘地,京畿附近無數難民,他們都沒有辦法,更何況千里之外的開封。

崇禎皇帝對文臣們已經完全絕望,每日盯着這些個吵架能手,都恨不得殺幾個解解氣。

但是開封城的事情,已經拋棄了之前‘兼聽’理念的崇禎皇帝,想要乾綱獨斷卻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默默的準備好了親自所寫的悼文,只等開封陷落,便即拿出來祭奠周王以及開封巡府等宗親文武。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陝西孫傳庭帶着十數個家丁狼狽來到京城。

但是整個人都快爆炸的崇禎,根本沒有心情聽這個敗軍之將介紹陝西局勢,甚至只是聽到陝西巡撫這四個字,就直接令人將之丟到了詔獄之中。

崇禎想裝作駝鳥,但開封府每天例行三五封的求援文書,卻是讓他根本裝不下去。

眼見每日間朝堂之中,上一刻還在爭辯不休,下一刻一問到正事,便即跟死狗一般一言不發的文官們,崇禎皇帝覺得自己的忍耐力,正一天比一天快速流逝。

轉眼間,便是臘月二十天,這是北方小年的日子。

崇禎皇帝耐着性子聽了文臣們吵了半個時辰後,便即粗暴的宣佈今日身體不適,今日朝議結束。

不過楊嗣昌臨行時,卻是被太監叫住,一路穿宮越廳,到了冬暖閣之中。

這裡楊嗣昌並不陌生,來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但最近他是有些不願意來這裡了。

不是因爲害怕進來了出不去,而是他心中的愧疚。

雖然在歷史上,楊嗣昌辦的錯事極多,但是在對崇禎皇帝的忠心程度上,他是絲毫不下於盧象升。

他愧疚對於眼下的局勢,根本沒有絲毫的能力去解決,更害怕望見對他恩寵有加的崇禎皇帝那失望的眼神。

這一次盧象升之事事發,不比歷史上盧象升爆屍戰場近月,這一次李徵送盧象升入真定府,楊嗣昌根本沒有多少阻攔的可能。

盧象升戰死已成事實,敗兵回京之後更是將高起潛避戰以及一觸即潰宣揚的天下即知,楊嗣昌雖然及時制止了敗兵四處宣揚,但是卻是沒有能夠阻止宣府總兵楊國棟、大同總兵虎大威的聯名彈劾。

雖然崇禎皇帝力主楊嗣昌從中阻撓,只是因爲需要時間驗明真僞,是老成謀國的表現,並不降罪。

但對於已經名聲臭大街的高起潛,卻是根本無須多想,直接腡於菜市口,算是將天下悠悠之口給堵上了。

繼鰲拜之後,高起潛是第二個被李徵這隻妖蛾子禍害的歷史名人,而且還是千刀萬剮的那種。

不過楊嗣昌卻是明白,這是崇禎皇帝強行壓下反對意見,才保下了他。皇恩如此深重,已經重的他無法呼吸,但是對於目前天下的亂局,他卻是感覺如此的無奈。

若說剛剛秉政之時,他十分自信能夠內滅流寇,外除敵寇,但是形勢變得太過於快了。

李徵被針對之時,他覺得一介地方武將,收拾了就收拾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也就沒有死保於他。

但是李徵的能量卻是出乎了他的預料,不僅成功擊敗了朝廷的鎮壓大軍,更是如茅廁中的石頭,在山西又臭又硬,隔斷四地。

對他的影響便是,還未開始施展的四正六隅剿匪計劃,還未開始便直接流產了。

然後滿清入寇,本來他是沒有想逼死盧象升的,他的真正目的是讓盧象升明白,沒有他的同意,他只能統馭幾千人馬而已,根本就沒有與滿清大軍過招的本事。

但是他低估了盧象升的剛烈,盧象升並沒有按照他的預想,在認識到自己的實力之後避戰保存實力,反而一往無前的與滿清生死決戰。

盧象升是留下了千古英明,但是留給他的卻是一地雞毛和萬古罵名。

盧象升戰死,能戰精銳盡喪不說,還令各地明軍寒心,對朝廷更是充滿了怨憤,讓他偷雞不成,反而惹來一身腥臊。

內心一直被這種失敗感所纏繞的楊嗣昌,如今身體已經遠不如兩年前,只有數個月而已,整個人已經有些顯露老態,身體垮下來的速度可謂驚人。

“楊愛卿,眼下開封府當真沒有絲毫希望了麼?”

崇禎皇帝招呼楊嗣昌坐定,聲音已經充滿了疲憊。

“開封確實已經無救,不過李闖卻未必不能除滅!”

所謂哀莫過於心死,他楊嗣昌已經身披萬世罵名,又何惜多上一樁開封慘案?!

“啊!如何行事?”

崇禎皇帝眼中冒出神光,喜不可勝的看着楊嗣昌,心臟砰砰巨跳,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果然在關鍵時候,還是他看重的人有辦法,也不枉費他對於楊嗣昌的這一番苦心栽培!

“陛下此法有傷乾和,微臣去做便是了!陛下,此事萬萬不容引於己身,只需要將詔獄之中的孫傳庭交於微臣,再撥付五百精銳便可!”

楊嗣昌卻是不肯回答,更不願意將這種事牽連到崇禎身上。

“一個孫傳庭外加五百精銳頂的何用?到底何事如此忌諱?朕連知道都不能麼?”

這話也是讓崇禎皇帝起了好奇心,忍不住的追問道。

“陛下恕罪。微臣並非刻意欺瞞,只是陛下負天下之望,此等罵名萬不能牽連到陛下之身!”

雖然崇禎皇帝一臉企盼,但楊嗣昌依舊堅決的搖搖頭,不肯透露半分。

連問數次,楊嗣昌只是一言不發,崇禎皇帝愈發好奇,令身邊近侍王承恩取來開封輿圖,想要觀摩猜測一二。

第481章 一線生機第314章 應付差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可怕了第七十章 認親第378章 不速之客第460章 穩定發揮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第231章 傷兵營第299章 覲見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433章 商會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393章 戰第516章 殿議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315章 一頭紮了進去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六章 遇挫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一四八章 備戰第345章 就依卿之見第421章 沸騰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258章 悲傷的事故(3/3)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一三七章 極限第一六三章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第515章 攝政王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224章 日子還挺滋潤的第352章 大敗第278章 歸於平靜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一六七章 敲打無題第235章 要見分曉了第277章 分我兩千顆吧第十五章 不吃虧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一六九章 有自己的孩子了第504章 完全不一樣了第490章 好狠的心啊第266章 退回雁門關第231章 傷兵營第497章 登城第四十四章 匠戶第521章 末路第522章 科爾沁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275章 打氣第413章 牛金星第一五二章 隨本將出徵第328章 到時間了麼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一六五章 敗退第362章 填壕第490章 好狠的心啊第二百章 遠竄第九十五章 初戰輕取第277章 分我兩千顆吧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477章 練刀第360章 敲詐第271章 一片片的慘叫聲第533章第460章 穩定發揮第225章 傷心的左良玉第470章 突圍第一四五章 迎親第372章 穩妥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306章 孃親救我啊第236章 多一個選擇第253章 也就這個樣第六十五章 縉紳的吃相第一三零章 違令救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508章 大西王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303章 掀開了序幕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210章 離間第349章 破敵第314章 應付差事第407章 和談第一九八章 傻眼了第229章 向南追擊第232章 戰局變化第469章 橫掃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466章 偷襲
第481章 一線生機第314章 應付差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可怕了第七十章 認親第378章 不速之客第460章 穩定發揮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第231章 傷兵營第299章 覲見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433章 商會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393章 戰第516章 殿議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315章 一頭紮了進去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六章 遇挫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一四八章 備戰第345章 就依卿之見第421章 沸騰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258章 悲傷的事故(3/3)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一三七章 極限第一六三章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第515章 攝政王第428章 孫傳庭出籠第224章 日子還挺滋潤的第352章 大敗第278章 歸於平靜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一六七章 敲打無題第235章 要見分曉了第277章 分我兩千顆吧第十五章 不吃虧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一六九章 有自己的孩子了第504章 完全不一樣了第490章 好狠的心啊第266章 退回雁門關第231章 傷兵營第497章 登城第四十四章 匠戶第521章 末路第522章 科爾沁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275章 打氣第413章 牛金星第一五二章 隨本將出徵第328章 到時間了麼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一六五章 敗退第362章 填壕第490章 好狠的心啊第二百章 遠竄第九十五章 初戰輕取第277章 分我兩千顆吧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477章 練刀第360章 敲詐第271章 一片片的慘叫聲第533章第460章 穩定發揮第225章 傷心的左良玉第470章 突圍第一四五章 迎親第372章 穩妥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306章 孃親救我啊第236章 多一個選擇第253章 也就這個樣第六十五章 縉紳的吃相第一三零章 違令救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508章 大西王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303章 掀開了序幕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210章 離間第349章 破敵第314章 應付差事第407章 和談第一九八章 傻眼了第229章 向南追擊第232章 戰局變化第469章 橫掃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466章 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