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騎兵的到來,頓時讓那數千敗兵慌亂了起來。
別說已經完全失去了建制的步兵,就算平時建制整齊,碰上數百騎兵,也是一個十分頭痛的場面。
王永的目光依舊死死的盯着蔡敏達,帶着人馬在後追逐着。
當數千敗兵突然出現在眼前時,就算悍勇如他也不由的抽了一口冷氣,舉起手臂示意放緩馬速。
陣陣號角聲響起,原本全力奔馳着的騎兵速度開始緩緩降了下來,在步兵數百步外慢慢收住腳步,在旁邊窺側着。
前方不到數裡,便是涉縣城,儘管怒火沖天,王永卻不得不按捺下用胸中火氣,仔細評估着上去衝殺的利弊。
連續追擊數十里,他們的戰馬體力基本上已經達到極限,再去招惹如此數量的敗兵,風險是極大的。
萬一出現馬力不濟,單靠他們這數百人的力量,若是被步兵一個倒卷,那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王永心中怒氣滿滿,看着蔡敏達一溜煙從側面超越敗兵,向着城池奔馳而去,卻沒有任何辦法。
想要收拾蔡敏達,就必須先收拾了這些敗兵。
若是馬力充沛,王永覺得就憑他如今手中的數百騎兵,就足以令這裡的敗兵八成以上回不了城。
但眼下,他卻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更沒有冒險的本錢。
只是權衡了片刻時間,王永便打定了主意,反正後面還被截住不少的敗兵,眼下沒有任何本錢可以冒險。
帶着騎兵在後面觀看着,王永索性讓所有人下馬,休養馬力,給戰馬補充精料。
看着那些敗兵揚起滿天的煙塵,發瘋一般的匯入遠方的涉縣城,王永只能沉默的將目光收了回來。
遠遠的,已經可以看到還有敗兵在向這裡靠近,王永卻並不着急,等這些人再跑一會兒,馬力也能多恢復一些,早些晚些收拾他們,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半個時辰後,盧象升已經收拾好衣裝,緩步來到了涉縣南門城樓之上。
看着那些騎兵遠遠翻身上馬,陸續回返的情況,盧象升臉色一臉的鐵青。
這一仗,他敗的實在是窩火。
一手帶出來的天雄軍,近十年來東征西討,縱橫大明數省,卻鮮有敗績。
原本以爲自己的天雄軍已經是天下強軍了,但在面對潞州軍之時,卻脆弱的如同嬰兒一般。
之前的戰鬥已經不能算是戰鬥了,完全就象是大人欺負小孩子一般。
五千不到的潞州軍出戰決戰,半個時辰便摧枯拉朽一般的將天雄軍主力打的崩潰。
其他幾門的天雄軍軍隊,甚至還來不及解救,戰事便已經塵埃落定,接着便是噩夢一般的狼奔鼠竄,被人一路從黎城橫推至胡峪口。
“督師,末將守關不利,麾下幾無倖免,特來向督師領罪。”
正思量間,蔡敏達一臉狼狽的來到近將,跪下行禮道。
“起來吧,若非你把守胡峪口得力,全軍就要盡沒了。蔡將軍不僅無罪,反而當屬首功!”
盧象升親自將蔡敏達拉了起來,十分懇切的說道。
這一次他自己也是穿谷而過,整個穀道中,到處都是潞州軍陣亡者的屍體,短短的穀道,幾乎被鋪了一層屍體。
甚至可以說,他在黎城之下,斬獲也沒有蔡敏達的一半多,這會兒又哪有臉面怪罪對方。
“督師,末將在胡峪口,繳獲了十數門火銃,此物甚爲犀利,督師可願一觀?”
蔡敏達當然不會有什麼惶恐,站起來後,便湊上來笑道。
“唔,快拿來於本官看看。”
燧發槍雖然之前李徵送過盧象升數杆,但盧象升覺得那些東西可能只是削減般的,比起潞州軍裝備的制式武器,估計會有一定的差距,眼下在戰場上繳獲到火銃,他頓時來了興趣。
蔡敏達一揮手,數個家丁頓時快步向前,雙手平端着火銃,單膝跪地將火銃託在了頭頂。
盧象升隨手拿起一杆火銃,入手就覺得甚是粗糙,甚至都還有些刮手。
他用眼中餘光看了一眼蔡敏達,發現對方是一臉的興奮和得意,頓時將心中的懷疑收起,凝神觀看着。
不過無論他怎麼看,這東西似乎都比不上李徵送於他的那幾杆火銃,無論質量還是細節還是重量,明顯李徵送來的東西要更好一些。
再次觀看了一番,盧象升便將火銃遞給了身後的家丁,無論這東西到底是不是戰場上撿來的,他都打算找人仿製一番。
涉縣之中,數千敗兵驚魂未定的擁擠在城牆之下,看着他們滿是驚恐的面孔,再看着他們盔甲武器盡失,如同難民一般的模樣,盧象升心中再次嘆了口氣。
這次黎城一戰,天雄軍的士氣幾乎被打的徹底崩潰,若是不能堂堂正正的戰勝一次潞州軍,估計以後再面對潞州軍就不用再打了,下面的官兵一鬨而散都極有可能。
盧象升沒有安撫什麼,因爲他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什麼樣的話語安撫都沒有一點作用。
他一直沉默的思索着天雄軍與潞州軍之間的差別,不斷的反思着爲何會敗的如此狼狽,敗的如此的簡單。
兩軍數量上完全就是壓倒性的,近兩萬天雄軍,面對五千不到的潞州軍,卻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這一戰,從一開始便是潞州軍的火銃兵壓制,短暫的正面肉搏之後,便被重新出戰的火銃兵打的全面崩潰。
盧象升並不是不瞭解潞州軍,相反在和潞州軍並肩作戰數次之後,對於潞州軍的瞭解可謂極爲深刻。
原本他以爲,潞州軍的強悍在於長槍兵,但這次一戰之後,他突然覺得他完全看錯了。
雖然他深深的明白潞州軍的長槍兵戰力之兇猛,之前數次聯合作戰,所向披靡的長槍兵委實給他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不過相比之前的幾次大戰,潞州軍這次火銃兵的比例更大,發揮出來的威力比起之前的百多杆火銃規模,差距猶如天淵之別。
雖然這次大戰失敗,但盧象升卻是一個性格堅毅之人,並不會被這次失敗打擊到心志。
面對強悍的對手,盧象升心中也是被激出強烈的戰意。
李徵練兵的策略,盧象升無不了然於胸,從選兵到練兵,整個過程李徵之前並沒有任何的保留。
“不就是糧餉足,訓練足麼?李徵能做到,本官亦能做到!若是本官也練出數千手持火銃的精銳,內奸外寇,又有誰敢再與我大明爭雄?!”
盧象升是一個不服輸之人,在心中也是被激出了咧咧的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