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

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

崔真非終究不是太蠢的人,細細琢磨一會兒,漸漸也明白了東主的心思,估計東主意欲打草驚蛇。

目送這羣衙役出動,李大人連連冷笑幾聲,“如此光景之下,定然徒勞無功。一人五兩,一隊也不過數十兩,再管酒食,攏共百十兩銀子,便可買一個嫌犯外出,行跡不明,尋訪不到。那些鹽商不會掏不起這個錢。”

崔真非也贊同道:“東主連期限和處罰都沒有定出,使得衆人皆能看出根本不用盡心,算是變相鼓勵他們偷奸耍滑。其實與其遣人上門捉拿,真不如發一張傳票令嫌犯自行投案。莫非東主這是想試探彼輩的根基實力?”

“要的就是雷聲大雨點小,若真抓來了,反而不好辦。事情吵鬧的愈大愈好,本官擦亮眼睛看一看!”李佑胸有成竹道。

對於他這種高層背景強大、本地根基不足的人來說,當然事情鬧得越大越好,通了天最好…而且除了文官方面,與長公主這條暗線也不能斷。男女姦情是否可以長久,十分不好說,但如果有切實利益緊密結合,那關係一定會長久。

長公主想佔領鹽業,李佑便有意朝着這方面去做。成功失敗都無所謂,關鍵是通過這件事可以繼續與千歲殿下聯繫起來。只要有這層關係,大不了失敗後繼續換個地方做官。

再說這也是當父親的給遠在京城那不知男女的胎兒掙生活費。按國朝制度,公主去世後,所有陪嫁的皇莊俸祿之類都會被皇家收回,公主的兒女想過好日子,真要看天子心情了。

不出李佑所料,各隊衙役在縣尊的目光範圍內,無不是雄赳赳、氣昂昂,爭先恐後衝出大門直奔目的地而去。但出了縣衙,再轉過巷口,腳步便不約而同的的放慢了,隊伍齊齊懶散下來。

不過百來個衙役集體出動的壯觀場面,還是引起了縣衙門口百姓的熱議,這新聞只怕不到一天就能傳遍全城街頭巷尾。

消息傳得確實飛快,兩個時辰功夫,全揚州半數鹽商都聽說了這件事,便紛紛警醒起來。事情不大,但是個極其危險的信號;縣衙雖小,但也是親民官衙門。若真有個貪婪橫暴、膽大妄爲的知縣處心積慮尋人短處,終究是件麻煩事情。

什麼追查知縣自盡案子,都是狗屁!說白了就是想宰肥羊!顯然新縣尊年輕性急,才一上任就迫不及待的敲銀子,手段還如此的簡單粗暴。

想從我們鹽商身上分一杯羹的官員如從過江之鯽,但吃相不能如此難看吧?即便你李大人有背景,但也是在揚州地面做官,有些規矩同樣該遵守的。

當日傍晚,衙役們收隊回來了,個個紅光滿面,果不其然的每隊都報了一個“嫌犯行跡不明、尋訪不到”。

連回話字眼都和東主事先所言一模一樣…收集回報後崔師爺只能搖頭無奈。對於胥吏習氣,強大如東主這樣的人也不能根除罷。

次日,便從府衙來了一位老吏,帶着知府的文書與李縣尊商議公事。這老吏並未有上司衙門的張揚之氣,反而十分謙卑。

沒辦法,狗是要仗人勢,人如果沒有勢,狗也就狂不起來。

羅知府在李大人面前有勢麼?顯然沒有。所以這府衙老吏雖然是來傳達上憲意圖的,但在李縣尊面前也得卑躬屈膝。

羅知府的帖子很淺顯,提醒江都縣儘快將此案上報府衙。這也是符合規矩的,縣衙不是終審法院,對一百杖以上的大案做出初審判決後,必須上報待批。

但文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分明是警示李佑,你江都縣就算判了案子,到了府衙一樣可以改判…所以還是別忙乎了。

面對府衙壓力,李大人連連冷笑幾聲,“此事要平息也簡單的很。”

那老吏聞言連忙問道:“縣尊有何計議,願聞其詳。”

“只要府尊寫一封文書,明示那六個在逃嫌犯與詐騙官銀、逼迫知縣自盡一案無關。本縣自然一概不問了。”

府衙老吏無語,這個擔保府尊怎麼可能去寫?首先,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到底有沒有關係?一旦寫下了擔保而又事發,府尊這烏紗帽是別想要了。其次,堂堂四品知府,爲正在被查的鹽商嫌犯寫擔保,就算嫌犯最終無事又怎樣?傳出去就是士林非議的把柄。

所以李縣尊這就是故意刁難啊,老吏搖搖頭無奈回稟。

送走府衙來人,李大人當即又叫書吏寫了告示貼遍全城。大意如下:自告示之日起,限六嫌犯一月內到縣衙自首,若仍不歸案,將以抄家株連之法搜尋。若有窩藏人犯者,概與同犯論!

此告示一出,又引起了全城轟動。

六個藏匿的鹽商也發自內心的慌了起來,抄家這兩個字,威力太大。那些衙役們對抓人或許興趣不大,花點錢就可以打發了。但是對於抄鹽商家這種事,若有機會必定人人奮勇,給多少錢都打法不掉的!

他們還可以看出,李縣尊的態度越來越狠毒。雖然到目前仍然是空對空,但嚇得他們即便想自首也裹足不前了。

從前幾位倒黴者身上認識到,一進公門深似海,不死也要少半條命。事情真正解決之前,誰還敢以身涉險走進江都縣衙門?就算能脫身也要半殘了。

李縣尊的殘忍無道再次激怒了鹽商羣體,連幾大鹽業巨頭也驚動起來碰頭議論此事,結論是這個小小通判兼知縣也太狂妄了!

徽州鹽商同住揚州,彼此之間多多少少可以聯繫起來,有沾親帶故的,有同族同鄉的,六位被通緝鹽商也大都藏在別家,連李大人沒相認的便宜老丈人金百萬都收留了一個。

所以“株連”兩個字便意味着事情可能無限制擴大,只要李縣尊喪心病狂起來,說不定受害者就是自己了。而從目前來看,這個李佑確實好像有點瘋狂的趨勢,使人既痛恨又害怕。

鹽商們不得不人人自危、同仇敵愾。但他們知道,只要團結起來,縣衙的佈告其實就可以成爲一紙空文,因而必須給年輕李大人一點恰到好處的教訓,讓他懂規矩、明事理,學會在揚州地面怎麼當縣尊。

鹽商畢竟是商人,不可能直接組織人馬衝進縣衙幹掉李佑的,那是造反不是解決問題,官面的事情還得從官面上解決。還好,告示給了一個月期限,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運作。

五月十五日,兩淮地區第一有錢衙門、揚州城第一大衙門兩淮鹽運司有行文到江都縣衙。原來每年的上半年是綱商到鹽運司檢驗窩本、申領鹽引的時間,鹽運司特意提醒江都縣,今年貴縣額定派鹽一萬引,目前尚無鹽商肯認領運鹽,請李正堂斟酌。

這意思就是,你們江都縣攤派到官鹽一萬引,但到目前沒有鹽商肯認領份額。如果沒有官鹽銷售,貴縣就完不成規定的鹽課收入,甚至可能爲零,考覈起來會很難看。

前文也提到過,江都縣靠近鹽產地,又是運鹽外銷必經之路,私鹽氾濫到官鹽完全銷不動。往年鹽商願意給面子賠錢賣官鹽,白送縣衙部分鹽課,但今年這個面子不給了!

看到這封文書,負責錢糧稅務的周師爺頭大了,就江都縣這七八萬錢糧規模,從哪裡能挪來萬兒八千兩銀子補上這個窟窿?

李大人還是連連冷笑幾聲…五月十九日,江北兩淮地區第一大衙門,駐地在淮安府的“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衙門,也就是俗稱的鳳陽巡撫也下文到江都縣。

一方巡撫是封疆大吏,地方上的超級土皇帝,與朝廷直接聯繫十分密切,因而對李佑底細很清楚。所以行文也算客氣,更不會自降身價的直接爲鹽商求情。只是在公文中點明今年春季以來雨水多,兩淮汛情不穩,影響到漕運大事,揚州綱商年初許諾捐輸河工銀十萬,尚有半數未到,責貴縣督促一二。

漕運是國務中一等一的大事,而兩淮地區位處南北運輸咽喉所在,所以河務堪稱兩淮地區與鹽務並稱的兩大政。以鳳陽巡撫之尊,也要特意掛上兼管河道差事。在兩淮地區做官,只要搞好河道河工,哪怕別的都是稀爛,往往一樣被視爲政績卓越。

巡撫大人很委婉客氣的叫李佑去督促鹽商捐銀子,意思無非還是那些,與鹽運司和府衙沒有本質區別。

李大人依舊是連連冷笑幾聲,笑的庒師爺感到臉抽筋。不過李佑感覺火候也差不多了,連鳳陽巡撫都跳出來說情,估計後面不會有更大的官員了。

從府衙到巡撫,這些人也太小看他李某人了,都認爲他想宰肥羊而已,所以總想通過現有規矩裡來解決此事。

但他今次確實志不在錢啊!小白如他者,也知道一年清、二年雜、三年渾的做官秘訣,哪有剛上任就急着摟錢的道理?立自己的規矩纔是根本目的!

於是李大人連夜奮筆疾書,給朝廷寫奏本,給大腿們寫密信…感謝國朝制度,感謝太祖皇帝的平民作風。本朝就連尋常百姓也可以直接給朝廷寫奏本,李佑這樣的地方官更是可以直接上奏,不用經過府衙、布政使、巡撫之類的一層一層上報。

當然,有些事真要不和上司打招呼就奏報朝廷了,被上司穿小鞋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已經豁出去的李大人會的擔心這個嗎?

不多時,又經過崔師爺潤色,一篇有情有理、感人肺腑的奏章出籠了!

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第88章 新宅風波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五百五十五章 敗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88章 新宅風波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50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第189章 通州一夜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四百九十一章 操縱內閣更替的大能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
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第88章 新宅風波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五百五十五章 敗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88章 新宅風波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50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第189章 通州一夜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四百九十一章 操縱內閣更替的大能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