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

被這位苟指揮掃了面子,李大人雖然很惱火,但他不會將氣撒在留守的小吏門丁身上——他在官場這麼幾年,不知經歷過多少風雨,稍加思索便有了報復法子

李佑回家後,連夜寫了奏本,次日便帶着奏摺送去通政司

。路過禮部附近時,卻偶遇上衙的朱放鶴先生。

朱部郎很關切的問道:“昨日你去了中城兵馬司?”

李佑忍不住苦笑,“這點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傳的如此快麼?朱兄是如何得知的?”

“昨晚與人喝酒,席間有人說起此事。那苟指揮是武安伯次子,在京師權貴中交際甚廣,傳出消息來不足爲怪。你打算如何?要不要我…”

李佑便將奏本遞給朱放鶴看,朱放鶴打開掃了幾眼,大略內容爲:“臣觀中城兵馬司衙署既有全城地利之便,所轄之處又較爲貴重,故奏請將兵馬司總院進駐該署,總控五城,並直管中城地方。

至於中城兵馬指揮司,儘可裁撤,原有吏卒均留用於兵馬司總院。此舉簡便易行,既免重複騷擾地方,又可爲國家節流,不需額外劃撥銀兩人力衙署。”

意思很簡單,請朝廷裁撤中城兵馬司,並將原有中城兵馬司衙署改爲他李佑這個五城提督的衙門,至於中城九坊,因爲地位重要,便由五城提督衙門直轄,不再設中城兵馬司。

若是這封奏請能夠獲准,好處自然很多。一來爲朝廷節約了人財物;二來他李佑能夠在頃刻之間,便具備成型的衙署和吏卒,可以迅速擺脫空頭僉憲的被動局面。

其實在李佑心裡還有第三點好處,有了現成的衙署吏卒,那就不必繼續去六部與官僚機器磨嘴皮了,他自認性格不適合去幹這個。

這次又換爲朱放鶴苦笑了,李佑的反擊,一如既往的犀利。對於現任中城兵馬指揮司指揮苟緋而言,這就是李佑硬生生的要鳩佔鵲巢啊。

沒了中城兵馬司,苟緋這個指揮就失去了實職,成了待選官員。一個國子監出身的人,再經銓選又能選出什麼像樣的官職?更別說吏部是由李佑的老關係們把持的,晾他幾年都有可能。

朱放鶴又想了想,決定不勸李佑息事寧人了,受了那等羞辱,怎麼可能不讓他反擊。苟緋身爲下屬,昨日的做法實在有些不識上下尊卑,即便是受人指使也顯得張狂無忌了。

他只是委婉的提醒道:“如今情勢不同與往,你這奏本進了內廷亦不見得有用…還有,苟指揮當年可能是受歸德千歲薦任的。”

“先試上一試。”李佑表面不動聲色的答道。心裡卻吃了一驚,原來還有這層內幕,難怪苟緋能以勳貴之後出任中城兵馬指揮。如此看來,在京師無數大衙門中不算起眼的中城兵馬司是長公主掌控的地盤?

“若是被駁回呢?”

告辭朱放鶴,李大人施施然去了通政司投進奏本。再次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了。在這個重大節日中,李佑自然不會將官場中的不順帶到家中,只與妻妾兒女其樂融融的共度佳節。

過了八月十五,閒得無聊的李大人每日去吏部大堂蹲守,幾乎成了吏部的編外官員。

按照正常程序,奏本入了內廷,由內閣票擬後呈送天子,再經天子硃批(常常是司禮監代勞),隨後發回內閣,然後內閣草擬詔旨,完畢發到六科。最終由六科給事中審覈備案後,轉給該辦部門,並督查辦理情況。

李大人中秋節前的那本奏章,涉及到官職衙門的裁撤,如果發出來就該由吏部接着,所以李佑纔會很勤快的在吏部蹲守。

數日一晃而過,奏本卻杳如黃鶴,沒有任何來自於內廷的迴音。對此李佑很不滿,無論是准奏也好,否決也好,總該有個說法。不然面對一團空氣,叫他如何去見機應對?

“大人你的奏本必然是被留中不發了。”吏部大堂老吏很有經驗的分析道,“除了軍情、災情、任免等緊急事項必須要及時硃批,其他不緊急事項被留中不發很常見。尤其是大人你這樣雖有幾分道理卻又不合天家心意,而且批不批都不影響什麼的奏本。”

是麼…李佑立在大堂檐下,遠眺帝都秋季的高爽晴空,一時間思緒聯翩。這是被太后留中不發了嗎?

內廷中樞秉持機要,沒有許次輔和歸德長公主,他就缺乏影響中樞獲利的能力。這兩人對他而言,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此了,眼下缺了此二人,果然立刻不通達了。

當年卑微之時,自家之事驚動不了中樞,時任天官的許靠山足以包辦一切。

開始發跡時,差事是在內閣分票,他親自位居中樞而手柄機要,自然不存在通達不通達的問題。

在揚州時,貌似遠離了朝堂,可有許次輔這個勢力強大的靠山坐鎮中樞,還有距離產生美的長公主當內應,各種奏請自然又是上下通達,得心應手。

如今人在京師,距離紫禁城不過幾步路,卻又彷彿遙遠如千萬裡。

雖然能與文淵閣大學士楊閣老說得上話,但楊閣老本身資望偏淺,又是勢孤力單,在內閣中力量不足。同時,他李佑與楊閣老的關係也到不了如同許次輔般親近的地步,不可能大事小事不厭其煩的去叨擾楊閣老。

卻說李佑時常驕傲的自認是有本事之人,眼下遠離了中樞後,忽然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是了。

應該說這是天下絕大多數官員的常態,心想不一定事成,多數時間只能仰望九重。只是李大人過往習慣了手眼通天、爲所欲爲、大刀闊斧,一時不能適應而已。

想至此,李佑長嘆道,今日始知近臣之清貴矣!所以他下了決心,今後還得想法子,多多接近天子纔好,據他目測當今天子危險性不是很大。

從這個角度說,許次輔丁憂返鄉,反而是有利於他去靠近天子的,因爲不必再去考慮靠山的立場,沒有什麼顧忌了。

交結其他派別大佬,只怕要被懷疑是跳槽背叛,而靠近天子,只能說是人之常情,別忘了李大人是首議天子親政的大臣。

忽然有雜役來傳話,道是吏部尚書趙良仁要見他。李佑趕緊收回了秋日情懷,向吏部內院而去。

趙天官對李佑這幾日的動向頗有所知,“年輕人知上進是好事,不過你進取心過於強烈了,此時逆勢而上,不爲善策,須知退一步海闊天空。”

退一步海闊天空…李佑聞言猛然抱拳行禮道:“多謝老大人教誨,下官明白了!請老大人拭目以待!下官定然退一步海闊天空。”

看到李佑那深有所獲、大徹大悟、即將風風火火的模樣,趙良仁心頭產生了幾絲迷惑,教導他什麼了?

越是緊抓差事,別人越是可以藉此拿捏,所以小爺撒手不幹了!李佑想道。

宮城東華門內,文華殿之西不遠的地方,有處荒廢十餘年的院落重新修葺一新,如今也把守的緊密森嚴了。

這就是內監第一衙門,司禮監所在之地。司禮監諸公公上任至今也才十日,但已然有模有樣了。

司禮監掌印太監麥承恩躺在綿軟的榻上翻閱奏本,只要他在監辦公,一般都是半躺着的。因爲他覺得自己站着侍候人的時候太多了,所以到了自己的地盤裡,能舒服的躺着就該躺着。他十歲入宮,在宮中熬了三十年才熬出了這個可以躺着辦公的位置。

如今太后對政務漸漸放手,所以中外奏本經司禮監掌印、秉筆幾大巨頭傳閱過後,只撿重要的稟報即可,其餘的按制批紅就行了。

麥承恩閱了幾份奏本,又拿起下一本。奏疏封面上內閣的貼票居然沒有表明意見,只註明請聖裁,這讓他心下奇怪。

打開了後,麥公公先瞅了瞅署名,是“檢校右僉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馬指揮司李佑謹奏聞”。

眉頭微皺,麥公公不看內容也斷定,這肯定是個燙手山芋,不然內閣爲何不進行票擬,直接送請聖裁。便凝目細看內容:

“臣之提督兵馬司差使,本爲京師捕盜禁奸事權分散而設,朝廷欲統籌全城爾。

近日聽聞聖母諭旨到部,特設提督巡捕營一員,如此五城之內又有雙提督治理盜奸之患,豈不與專權本意背道而馳?

今後仍舊政出多門,與從前又有何異哉?臣恐他人愚昧,非議聖明,故而願辭去提督五城兵馬司差遣,如此獨留提督巡捕五營,可保全城事權有專一者,不至互生掣肘。

懇請聖母體察臣下讓賢之心,謹具奏聞。”

歸納起來就一句話,這個李佑聽說太后要設立提督巡捕五營,所以主動辭去差遣,不想當這個提督五城兵馬司了。而內閣對這事不知該不該準,所以推給聖裁了。

麥承恩作爲錢太后委派的司禮監大當家,自然是深知錢太后的心思,見了李佑的奏本,不由得暗罵一句,這廝以退爲進這招簡直沒完沒了,膩味不膩味?

隨即翻身而起,出了司禮監急速去慈聖宮。

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139章 剛上任就開張了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第107章 來者不善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第25章 事事有蹊蹺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第202章 真不該來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5章 醜聞迭爆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幾日閒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四百八十五章 明天將會很精彩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
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139章 剛上任就開張了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第107章 來者不善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第25章 事事有蹊蹺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第202章 真不該來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5章 醜聞迭爆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幾日閒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四百八十五章 明天將會很精彩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