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

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

《明理報》是個史無前例的新鮮事物,報紙上的批評指責更是新鮮事物,所以關於工部的反應,其實很多人都在看着,並準備作爲一個研究樣板。這次是工部,下次說不定就輪到誰了。

工部後院尚書大堂旁邊側花廳中,工部三個堂上官,也就是尚書胡大人、左侍郎秦大人、右侍郎晁大人齊齊在座,手邊都有一份今日的《明理報》。是的,就是那在頭版頭條嘲笑工部對京師街道“無爲而治三百年”的《明理報》。

此時胡老尚書和秦侍郎都未開口,只有晁侍郎憤然道:“我工部事務之繁瑣,在六部中也是位列前茅的!上下同仁兢兢業業,功勞苦勞皆有,豈容他人肆意抹黑詆譭!”

秦侍郎嘆口氣,“報上所言雖然偏頗,但也是有幾分道理,京師街道現狀,吾輩難道還不清楚麼。若純屬捏造那倒不必擔憂了,但偏偏就似是而非的,叫外人看去好像很有理。無論如何,我工部也是京師街道的該管衙門,被抓住指責也不是沒有原因。”

晁侍郎不服道:“該辦的事情多了,吾輩精力卻是有限,只能擇其輕重緩急而行。誰能一個不漏的全部顧及辦好?街道事情內情複雜,又有很多淵源,哪是簡簡單單就能辦得了的?”

胡老尚書咳嗽幾聲,阻止了兩個侍郎繼續討論,“你們兩位爭論那些都是無用功,這張報紙已經傳開了,眼下要緊的是如何應對。”

正在這時,忽有門官持名帖來報:“右檢校僉都御使李大人來訪。”

三人彼此對視一眼,有點說曹操曹操到的意思啊。他們都可以肯定,李佑這次前來。必然也是爲了報上之事而來的。老尚書便對門官發話:“有請!”

卻說李佑這次前來。自然是爲了與工部“溝通”。按說他不必如此主動的,而且就算要溝通也不用親自前來,最多讓崔總編來一趟便足矣。但沒法子。報紙是草創,規矩也是草創,一切都要靠着他來立下標準。很多事情不得不親力親爲。

李大人進了花廳,對着三人見過禮,在客位坐下。便聽到胡老尚書淡淡的問:“李大人所爲何來?”

李佑笑了笑,“爲報上語及工部之事而來,本官要就此說明。首先,請諸公知道,明理報以民意立足,就是要寫民情、發民聲、開民間之言路,爲朝廷大政之參謀。昔年太祖皇帝聖諭也有過此等精神,故開民間上書之先河,本報便效仿一二。諸公以爲此意如何?”

見三人都閉口不語。李佑只好繼續說下去:“所以。明理報上指責工部之事,並非本官或者本報中人對諸公有什麼私仇。只是反映民意而已。當前京城民衆對街道可謂是苦其久矣,本報便代爲立言,還望諸公出於公心諒解。古語云,聞過則喜,擇其善者而從之,與諸公共勉。”

“當然,諸公若有不忿之意和苦衷,也不是沒有辦法。”李佑話頭一轉,道出真正來意:“本報既爲民衆代言,但也對朝廷開放。諸公若有不一樣的想法,亦可撰文廣而告之,本報也能刊載。”

李佑本意,就是要引導工部做表率,爲以後類似的事情立下規矩,所以這次就不收錢了,算是培育市場習慣。不然按照李佑心目中的價位,衙門刊文價格是最貴的,一千字要收五十兩銀子。

秦侍郎冷笑幾聲,“李大人這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你無故發文責問本部,如今反而要本部再撰文去辯解,這是哪門子道理?莫非你立下了規矩,就一定要我們照着規矩去做麼?”

李佑勸解道:“秦大人不必如此激動,要正確對待輿論…”

未等李佑說完,秦侍郎又道:“即便要辯解,本部自當向天子奏明解釋,又何須你們明理報過問!”

李佑正要說什麼,旁邊另一位晁侍郎態度更加激烈,“此事有什麼好解釋的!既然本部如此不堪,我等一起向天子乞骸骨便是!就不勞李大人掛念了!”

兩個侍郎脣槍舌劍,並不給李佑臉面,在他們看來,這次真是李佑無事生非欺到頭上來,是可忍孰不可忍!胡尚書也並不阻攔,任由兩個副手咄咄逼人。

“諸公聽我一言,要正確對待輿論。”李佑並不生氣,苦口婆心勸道:“報紙是報紙,朝廷是朝廷,諸公豈可混爲一談?報紙所言,只是代表民意議論而已,與朝廷無關,可以說這就不是官場的事情。那兩位打算向天子上奏,倒讓在下納悶不解,這是何意思?”

工部左右兩侍郎聽到李佑這番話,一起愕然無語。是的,報紙吵吵幾句,既不是奏摺也不是科參,和任何官場程序都沒關係,他們又有什麼由頭向天子辯解或者請辭?

只能說他們看到報紙指責,沒有仿照先例的狀況下,下意識的按照被彈劾程序辦理了,卻忘了這壓根就不是官場中的事情。向天子進奏辯解,簡直是很莫名其妙的,又不是天子收了別人的彈章,也不是天子問責於自己。

歸根結底,這只是報紙上印了一篇文章而已,用得着興師動衆在朝堂上辯白麼?那反而顯得心虛。

看着兩個啞口無言的人,李佑老話重談道:“因而諸公想要上奏,那是不合時宜的,在下真心勸說一句,解鈴還須繫鈴人,最恰當的法子還是在本報刊文。”

秦侍郎與晁侍郎還是無語,如果這樣,就有點向《明理報》低頭的意思了,心理上一時接受不了。

自從李佑進來後,一直在沉默的老尚書突然發了話,“李大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老夫忽然悟到了一些道理。”

李佑謙虛的說:“老大人有何見教?”

“據老夫所思,你這報紙,其實相當於街頭巷尾的議論,只不過是印在了紙面上傳給公衆看。既然說是紙面上的民意,與朝廷政務無干,對吾輩有何影響?任由指責,吾輩就是不理睬,又有什麼影響?難道你李大人還會從報紙上摘抄幾句,當成彈劾上奏麼?”

這老頭反應倒是挺快,李佑無奈道:“這不能,在下豈是那等捕風捉影的人…”

胡尚書端起茶杯,“李大人說正確對待輿論,想必就是如此罷。”

話外之音就是要逐客了,李佑搖搖頭,起身告辭。他心裡暗暗可惜,這趟沒有將胡尚書唬住。

不過要都像工部這般不在乎“輿論”,那他辛辛苦苦辦報紙還有什麼用處?所以李大人只好執行預案。出了工部,他對隨從吩咐道:“去十王府!”

半個時辰後見到歸德長公主,李佑又遭到一通嘮叨,主要是抱怨他這個“老師”太失職,影響了朱柳的幼兒教育。

忍過去後,李佑開口說:“今日前來,要與你講一講我在蘇州府時的故事。”

又又又是故弄玄虛,歸德長公主對此有點審美疲勞,但回想起來,即便如此,自己還是屢屢吃他的套路。喝口茶潤潤嗓子,慵懶的問道:“你在蘇州府有甚好講的?不會是要講你如何智鬥石大人罷。”

“當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李佑驚喜道:“你怎麼猜到的?”

“你究竟想說什麼?快些。”長公主突然擡腿踢了李佑一腳。作爲老夫老妻,李大人當然曉得這是某種暗號,春天到了。

“我在蘇州府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七品推官,之所以能與當時的石參政相鬥,所依賴的就是民意,說難聽點叫做劫持民意。”李佑簡潔明瞭的說:“現在天子眼前也有這麼一個機會…”

歸德千歲聽完後瞠目結舌,喃喃道:“你大費周章,就爲的如此麼?你怎麼就能想到這些?如今我真相信你是爭權奪利的天才了。”

又一個翻身,長公主興奮的將李佑壓在身下,“不行!明理報今後要歸少府督辦!”

“你這女人太貪得無厭了!吃小爺我的教訓!”李佑奮然用力,重新回到了上面,低頭吃去…

次日就是大朝日,按慣例還有文華殿朝議。景和天子御殿升座,羣臣禮拜完畢,便開始議論種種國事。

約摸一個時辰後,諸事已畢,天子突然垂詢道:“昨日的新報紙,衆卿可曾閱過?”

徐首輔代百官對答道:“兩種報紙,臣等皆看過。”

景和天子感慨道:“朕看了明理報首頁,甚是感慨。朕居於深宮,不想宮外民生還有如此艱難處。”

“陛下心存仁慈,此乃大明黎庶之福也!”徐首輔很公式化的答道。

景和天子從袖中掏出報紙,遞給旁邊內監,曉諭羣臣道:“朝廷要正確對待輿論啊,朕在報紙上做了批示,工部接旨罷。”

批示?這是什麼?羣臣面面相覷。現有奏章批答的固定程序裡,沒有報紙批示這種形式。

內監捧着報紙下了丹陛,工部胡尚書連忙上前接旨。他領了報紙低頭看去,上面寫着“着工部擬定辦理條陳上奏”,還蓋着鮮紅的天子寶璽大印。

這算怎麼一回事?這樣批示是合法聖旨嗎?()

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三百章 還是做官好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再解釋一下吧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第145章 掛冠而去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第145章 掛冠而去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三百九十七章 對此我很憂慮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
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三百章 還是做官好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再解釋一下吧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第145章 掛冠而去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第145章 掛冠而去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三百九十七章 對此我很憂慮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