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長陵國的京城真是鬧翻了天了!
先太子方錦書釋放被劫官員的舉動,不但沒能打消皇太后的疑慮,還令她更加瘋狂起來。
她下令處死所有被方錦書劫持過的官員以及家屬,這樣的瘋狂舉止,頓時令長陵國的朝堂沸騰起來。
皇上一見局勢難以控制了,在御書房秘密的召見了驍王。
而驍王早已做好了準備,打算與崔家一決高下。
“肅家軍可準備好應戰了?”皇上擔憂的問。
“雅風親自調兵,已經準備就緒,時刻等待着父皇一聲令下,殲滅反賊。”驍王回答。
皇上滿意的點了點頭,拍了拍驍王的肩膀,無奈說道。
“回兒,朕沒有看錯你,事到如今,也只有咱們父子並肩作戰了!”
望着皇上略顯滄桑的容顏,驍王的心頭很不是滋味兒。
父皇雖然已年過半百,可是從來沒有顯出蒼老過,可是如今,卻是驍王從未見過的虛弱與憔悴。
“父皇,這是兒臣的職責。”驍王回答。
“哎!自從你娘走了以後,朕的心裡就一直空落落的,每當夜深人靜時,也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她。”
皇上眼神黯淡的訴說着對梅妃的思念,這令驍王心頭一驚,連忙說道。
“父皇,娘雖然走了,可還有懿嬪陪着您啊!”
皇上搖了搖頭,朝着驍王說道。
“朕本以爲時光可以逆轉,人也可以替代,可到頭來朕才真正明白,老了就是老了,不承認也不能改變衰老的事實。”
“雖然懿嬪與梅妃年輕時非常相像,但是她根本就不是梅妃。梅妃老了,朕也老了,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而梅妃……根本是沒人可以取代的!”
原來父皇還在思念着母親?而他一度對懿嬪的癡迷,也只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衰老, 只是想回到從前,重新體會自己年輕時的感覺。
父皇他……在恐懼着自己的衰老?
這令驍王心裡酸澀,還有些心疼,原來父皇也不是傳說中的那樣,只是個追求美色的皇帝。
“母親一定不想父皇太過傷懷!”驍王規勸。
皇帝方錦策點了點頭,如今他的處境艱難,已經容不得他在此傷懷了!
“回兒,如果朕遭遇不測,這皇位……就由你來繼承!”
這句話一出口,驍王頓時被嚇出一頭汗!
“父皇快快收回成命,父皇福泰安康、萬壽無疆,定能化險爲夷、平復叛亂。”驍王連忙跪地。
您想傳位就傳位吧!還用事先通知我?
我要是答應了,您還不殺了我?
驍王可不傻,這皇上的試探他怎麼可能不明白?
皇上連忙將驍王扶起,嘴裡依舊說着。
“回兒,朕多年來對你傾注的心血與希望,是別的皇子無法比擬的,你可知道朕的用意?”
驍王感動得熱淚盈眶,如今他必須要這個樣子,才能讓皇上安心。
也許崔家的舉動,令皇上對任何人的信任感都降低了,如今他要利用驍王,幫他度過難關,不惜以皇位爲誘餌,吸引驍王對他忠誠。
而驍王根本就不需要他這樣做。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他都會以江山社稷爲重,都會以長陵國的長治久安爲己任。
不管他做不做的成皇帝,他都無所謂!
就像現在,父皇將鎮守邊疆的大任交給他,他就會誓死保衛國土,什麼都不能令他動搖。
就連那個被先帝廢黜的太子方錦書,都有這樣的深明大義,何況是他呢?
“兒臣感念父皇對兒臣的苦心栽培,兒臣作爲一名統帥,護衛國土與子民是兒臣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無關兒臣的個人得失,是每個長陵國子民都該承擔的義務。所以,還請父皇收回成命!”
驍王的一番話說得義正言辭、大義凜然,頓時令皇帝刮目相看。
面對民族大義與個人得失,有多少人能夠看得清楚?
皇太后與崔罡,包括昌邑王,都是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勾結一切可以勾結的力量,幫助他們儘可能的獲得權利,滿足個人的私慾。
只有這個什麼兒子看得清楚,也想得明白。
只有國家穩定了,強大了,自己才能挺起胸膛做人。
不然,即便是坐上了皇位,也是別人手中的傀儡。
“好,好,說得好!嗯,不提了,傳位的事兒不提了!”皇上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對驍王的表現非常滿意。
驍王這才深吸一口氣,他知道,如果自己方纔表現出來絲毫對皇位的嚮往,自己就會死得很慘!
“今夜丑時,派肅家軍入城偷襲,一舉殲滅城南駐軍,活捉崔罡與老二!”
試探得差不多了,皇上這才交代任務。
驍王立刻領命,同時意識到自己已經取得了皇上的信任!
“交代的那個人,可找到了?”交代完了任務,皇上問起了前頭的事兒。
驍王一聽,頓時知道他問的是誰了,連忙回答。
“兒臣向許多朝中元老打聽過十三爺的下落,只是聽說他幾十年前就離開長陵國了,如今……下落不明!不知父皇有沒有他的畫像,或者其他線索?”
十三爺方景延,那個先祖皇帝最小的兒子,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任驍王怎麼找,也找不到。
“畫像?”皇上努力思索着,忽然眼睛一亮說道:“長祿,快把先祖爺大壽時畫的《萬壽子孫圖》取來。”
長祿急忙領旨出去了,一注香的功夫就回來了。
將那副巨大的祝壽圖展開鋪在地上,皇上俯下身來眯着眼睛仔細找,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纔開口說道。
“長祿,朕眼睛花了,你幫朕看看,哪個纔是十三叔?”
長祿連忙上前查看,同樣找了好半天。
“皇上,這個是先祖爺,這個是先帝爺,這個是太傅上官大人,上官大人身後的幾個孩子,應該就有十三爺。”
長祿以食指指着這幅畫,一個一個的查找。
“上官大人?”驍王蹙眉,莫名的心痛了一下。
這令他想起了未央來,也不知道她怎麼樣了!
可是長祿並不知道他在想什麼,還以爲他對這個上官大人感興趣呢,於是說道。
“這個上官大人是當時中山國有名的文豪,人稱詩聖。先祖皇帝特意將他請到長陵國,負責教授皇子讀書,人稱上官太傅。”
這下真把驍王驚着了,沒想到這上官太傅也來自中山國,他會不會與未央有關係?
“這上官太傅可與中山國的上官丞相有關係?”驍王急忙追問了一句。
一句話問出,只見皇上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有些惱怒的叫了一聲。
“長祿,膽子越來越大了,什麼都敢說!”
長祿連忙跪地,被皇上這一吼,頓時也冒出一層汗。
“奴才該死,奴才掌嘴……”一邊說着,長祿一邊扇起自己嘴巴來,那清脆的聲音,讓驍王聽得直揪心。
一見這樣的情景,驍王更加疑惑了。
“父皇,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即便這個問題會引起皇上的不滿,但爲了未央,驍王還是要了解清楚。
一見驍王揪着不放,皇上知道就算他不說,這兒子也會通過別的途徑瞭解的,還不如自己和他講清楚呢!
讓長祿停了手,皇上靜靜的坐在龍椅上許久纔開口。
“上官英傑就是上官太傅的兒子,朕與他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
“當年,他作爲皇子伴讀進入太學學習,太子,十三叔,老五方錦衣,上官英傑,還有崔罡,我們都是一起長大的……”
皇上方錦策凝望着面前的燭臺,那目光彷彿透過面前跳竄的火焰,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所發生的事兒。
聽完他們之間的往事,驍王的心頭一陣酸澀,這幾個一起長大的孩子,到頭來並沒有收穫友誼,而是爲了爭權奪勢,而互相殘殺着。
“五年前,中山國的江氏父子帶兵圍了我朝的邊防要塞隆城,眼看着城池就要淪陷了,朕真是心急如焚、寢食難安。就在那時,有一個化名葉先生的人找到了朕,向朕提出以上官英傑的命,換取那場戰爭的勝利。當時,朕的心……真的掙扎了好久。可是……這大好河山不能亡在朕的手裡。當年與方錦書的內耗,加上洞庭水災,的確令國庫空無,根本就打不贏那場仗。”
“萬般無奈,朕纔會答應與葉先生合作,寫了一封信陷害了上官英傑。朕雖然有錯,但是他在得知太子弒君案後,卻依舊與方錦書有聯繫,還暗自收留皇太孫方華倦,他這麼做對得起先帝嗎?”
皇帝方錦策攥起了拳頭,這個理由一直以來都是他自我安慰的藉口。
也許在他內心深處,他也深深的知道,即便如此,上官英傑也不應該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
“也許,上官英傑一直都相信方錦書的爲人,不相信他會弒君篡位。而他卻沒能等到事情水落石出之日,就被葉先生害死了。如果換做是父皇遭人陷害、飽受冤屈,換做是您將兒臣託付於上官英傑照顧,他會拒絕嗎?他會相信父皇是無辜的嗎?”
驍王的聲聲問詢,一下一下撞擊着皇上的心,這些年來,這件事兒他不敢想,別人也不敢提,更沒有想過,如果是自己犯了事兒,上官那小子,會不會爲自己兩肋插刀?
歷歷往事浮現眼前,上官英傑那張清高得不可一世的臉,他還能清晰記得。每次賦詩大會過後,他都會跑過來對他說。
“殿下,您的詩賦中就不能沒有美人嗎?”
那滿臉的譏笑,頓時令他怒火中燒,非要追上去給他一拳不可。
“朕,朕是萬不得已的,回兒,朕不要做亡國皇帝,朕是萬不得已的!上官……上官一定知道,上官……上官……”
皇帝雙脣顫抖着呢喃着,嘴裡還時不時的叫着一個名字。
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