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

延州兵五日在銀州築新城,擊退西夏欲奪城之軍,斬首千餘人!

知府州折克行來報,遼國寧邊州、金肅軍、河清軍蠢蠢欲動!

這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傳到京城,不由讓羣臣憂心忡忡。銀州位於橫山東面,乃是西夏與大宋邊境的重鎮之一,前時陶節夫麾下將士下了銀州,斬殺西夏駙馬監軍之後,雖然大大震懾了西夏人馬,但仍不及此番銀州城再度退敵作用大。然而,遼國兵馬的調動卻沖淡了這個捷報帶來的喜悅。

“渤海那邊究竟動起來沒有,遼國怎麼會突然有這麼大的動作!”

蔡京心煩意亂地在房間中走來走去,臉上陰霾重重←突然轉過身來,其他幾個宰執都緊皺眉頭坐在那裡,不由更覺心頭火起。”這一次訊息怎麼會傳得這麼晚,要不是折克行派人來報,豈不是我們要等到遼國進兵纔能有消息?”

見蔡京動怒,張康國不由心中冷笑,正好高俅不在此處,他便順勢慢悠悠地開口道:“元長公,這些緊要軍情大多是靠樞密院諜探送來,如今嚴均達坐鎮西北,諜探效率低下也是沒法子的事。既然事關重大,不如派人去請伯章一起來議事如何?”

蔡京見張康國多有幸災樂禍之意,心中不由愈加惱怒,這也讓他更堅信自己心中判斷。只可惜自己當初真正瞎了眼睛,竟會提拔這樣一個狼心狗肺的傢伙!

“那就讓人去請伯章過來吧!”他似乎極爲不情願地吐出一句話,然後又補充了一句,“既然是軍情大事〕便讓元度也過來一同參詳好了!”

聞訊而來的高俅擰着眉頭聽完了戰報,最後卻微笑了起來。”遼國是急了,他們一是怕夏國失了橫山之後再難爲西面屏障。二則是怕我大宋兵強馬壯威脅到了他們地利益,所以纔會陳兵邊境。做出一副要和西夏兵馬合擊的勢頭。只不過,這一次估計是威懾居多,憑寧邊州等三地不足兩萬的兵馬,他們還不可能掀起大地戰事。況且,遼國也是承平日久。一旦真的對我大宋開戰,他們地大臣和貴族首先就不會答應!”

“這些事我自然知道。”蔡京卻依舊板着面孔,語氣中甚至流露出了一絲不耐煩,“只不過我大宋也同樣不想兩面對敵,倘若戰場上遇到遼軍,將士究竟是該死戰到底還是該避其鋒芒?一旦統軍將領按捺不住挑起戰端,那麼,該算是挑起邊釁還是退敵有功?”

見兩位宰相頗有針鋒相對的勢頭,其他宰執便知機地不再開口。自從蔡京高俅分別進尚書左右僕射以來,罕有這樣的場面。在他們看來,今次的爭執無疑是具有特殊的意味。

“元長公,就算渤海和女真此時已經揭起叛旗。你認爲遼主耶律延禧會在多少時間之內得到消息?遼國已經從根子上**了,倘若不是局勢發展到無可救藥地地步,那麼,他們絕對會先將事情隱匿下來。這樣一來一回,至少要耽擱數月的時間。”高俅直直地凝視着蔡京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再說,元長公又憑什麼判斷,此時遼國的東面沒有動亂?”

聽到此話,包括蔡京在內,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沒錯,雖然沒有消息傳來,但是,如果真的那邊正在動亂,消息要傳出來就相當困難了。只不過,高俅哪來這樣的把握,難不成他比朝廷得到消息的渠道更快?

蔡京此時的臉色頗有些難看,目光更是不時朝一旁的蔡卞瞟去。

“伯章,空口無憑,你又如何斷定是有人矇蔽了遼主?”

高俅掃視了衆人一眼,見個個臉色有異,當然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上個月聖上過天寧節的時候,遼國正使耶律隆業一直在各處轉悠打探消息,從他地口中,我聽說此次遼主又向女真五國部索要海東青,再加上其他貴族,總計索要海東青六十隻。據說有人給遼主出了主意,若是少一隻海東青,就讓女真以三百個奴隸作爲補償。你們認爲,女真人是否能夠繼續隱忍下去?”

由於耶律隆業當初確實是把這件事當作誇耀四處講,但這些宰執那時還真的沒有將事情放在心上,可如今想起來,卻覺得其中隱藏着深深的玄機。往日貢物如果有缺失,往往可以用人蔘鹿茸等其他名貴藥品作爲補償,這一次卻是用活生生地人,也就是說,少了十隻海東青便要交出三千個女真人作爲奴隸,這是女真諸部無論如何都沒法忍受的。

“所以說,西北那邊應該改變一下策略。”高俅見所有人都不說話,便順口說道,“州府州向來是折家人守衛,折家將英勇善戰,至少防範遼人進擊不會有問題。遼國的邊將不全是酒囊飯袋,不會輕易用兵落人口實,在他們沒有大肆屯兵駐紮之前,可以在龍州和洪州附近採取騷擾地戰術,趁機可以練兵。另外,遼國地情報不能就這麼斷了,一定要打探到遼東的虛實,如果真的已經展開了戰事,不妨命人散佈一下消息。”“就算如此,大宋和遼東孰輕孰重,相信遼國羣臣還應該清楚,若是他們只以遼東守將對付女真和渤海,而將重兵屯南面邊境,和我大宋北面守軍對峙呢?”張康國終於忍不住站了起來,話語犀利地反駁道,“不同於西夏遠在西北邊陲,大遼邊境距京城不過數百里,若是精銳騎兵,很可能在猝不及防地情況下肆虐中原。爲了區區西北的小患而招來大患,這是否值得?”

“這不是值得不值得的問題,既然當初決定對西夏用兵,不是早就對遼國的干預有所準備了嗎?”高俅早就預料到張康國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因此寸步不讓地反擊道,“倘若乃是當年年輕時地遼道宗遇到這種局勢,那麼說不定會如賓老兄你所說揮師南下,但是,如今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是個什麼貨色,大家都應該清楚。時而剛愎自用,時而優柔寡斷,朝中奸臣橫行,忠直之士不得任用,像這樣的人會決定大舉南犯?”

“好了,此事先到此爲止!”蔡京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便舉重若輕地開口作結,“總而言之,折克行的這封奏報必然要呈報聖上,至於其他人那裡就無需宣揚了,免得引起他人的驚懼。”說到這裡,他斜眼看了一眼高俅,頗有深意地說道,“伯章,你我一同去福寧殿請見吧!”

果不其然,對於遼國可能採取的行動,趙佶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對於他來說,自打準備對西夏用兵開始,就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備。就在當天下午,數道命令便分別發往延州、府州和大名府。

隔了三日,來自遼國的情報終於送到了樞密院蔡卞的手上←前前後後看了三遍,卻猶覺不可思議。女真人世居黑水白山,經過一次次的動亂之後,諸部加在一起也不過數萬人,而且披甲者決不會超過萬人。

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箇中原人視之蠻夷的部落,竟敢起兵反遼!

螳臂當車!

腦海中浮現出了這四個字之後,蔡卞不敢怠慢,思量片刻竟決定只派人去知會政事堂,而自己則徑直去福寧殿請見。

趙佶近日的精神已經好了很多,雖然仍不時有頭昏眼花,但比起先前的渾身無力已經好得多。此時,聽完了蔡卞的奏報之後,他的臉上立刻浮現出了一絲激動的潮紅。

“五百人滅六千人?”他迫不及待地追問了一句後,忍不住捏緊了拳頭,“想不到,當日橫行無忌的契丹鐵騎,竟然淪落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女真……女真人真有這樣可怕的戰力嗎?”

“聖上,女真人只不過轄有一隅之地,如今就算初戰得勝,也未必能夠抗得住遼人大軍來襲,聖上大可不必憂慮。”蔡卞卻只是看到了雙方軍力的懸殊對比,對於趙佶的憂心頗有些不以爲然,“不過,我朝的目的只是要讓女真人拖住遼國的兵力,如今他們有這樣的戰力,我們應該高興纔是。”

趙佶微微點頭,喃喃自語道:“是啊,女真如今尚算不得威枷——六然而,當高俅聽到這個消息時,卻感到腦際轟然巨響。戰爭的步伐已經早了數年,論理來說,如今的女真未必能像歷史上那樣愈戰愈強,可是,看到那以五百滅六千的事實,他依舊覺得一陣心悸。要知道,赫赫有名的女真出河店大捷,女真人就是以區區三千七百人,擊敗遼國十萬大軍,一時聲勢暴漲。看來,西北的動作要快一點了,決不能拖成持久戰,也決不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最重要的是,朝中近期發生的事情,也得儘快有一個結局,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管是誰在背後搗鬼,這一次一定要一併解決,

第26章 千金女得償心願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40章 溘然長辭第26章 忠心見疑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20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6章 駕幸王府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7章 殺伐決斷第2章 大遼密諜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2章 隱門弟子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6章 駕幸王府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5章 鬧劇連連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2章 得寸進尺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10章 東坡之約第8章 初識童貫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6章 重操舊業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16章 朝會風波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8章 橫生波折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
第26章 千金女得償心願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40章 溘然長辭第26章 忠心見疑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20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6章 駕幸王府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7章 殺伐決斷第2章 大遼密諜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2章 隱門弟子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6章 駕幸王府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5章 鬧劇連連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2章 得寸進尺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10章 東坡之約第8章 初識童貫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6章 重操舊業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16章 朝會風波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8章 橫生波折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