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舊話重提

儘管同在一個屋檐下,但高俅怎麼也找不到和趙佶單獨說話的機會。不說簡王趙似不時射來不懷好意的目光,就連朱太妃也沒忘了這裡多了一個不相干的人。此刻,她便斜睨着高俅,語氣冷肅地開口問道:“太后,倘若我沒有記錯的話,這高卿家似乎乃是端王府翊善,事關重大,又豈可……”

“高卿家是妥當人,母親你不必耿耿於懷。”向太后尚未開腔作答,趙煦便冷冷地打斷了朱太妃的活,“高卿家於十弟亦師亦友,往日也時常隨十弟入宮覲見,母后信任他是自然而然的事。”

親生兒子竟語帶雙關地警告自己不要耿耿於懷,朱不妃的面色不由漲得通紅。可是,在場的除了宗室宰輔之外尚有向太后,她縱有千萬分不快也只能放在心裡,乾脆閉口不再言語。此時,別說政事堂三位宰相找不到可悅的話,就連申王等幾個皇弟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在那裡面面相覷作聲不得。

“皇兄,那陳彥的事情就不追究了麼?”簡王趙似卻是個不善觀風色的,朱太妃的緘默並沒有讓他退縮,反而在一片寂靜的氣氛下冷不丁地站了出來。“此事不僅蹊蹺,而且其中大有文章,應該竭力追查以免放過真兇……”他還想滔滔不絕地繼續說下去時,一聲憤怒的咆哮把在場衆人全都震住了。

“你給朕住口!”一聲大吼之後,趙煦只覺頭暈目眩,幾乎一頭栽倒在牀上。在郝隨好一陣伺候之下,他方纔緩過氣來,原來就蒼白的臉色立時更難看了。“你還嫌事情不夠亂麼?”望着那個一瞬間氣焰全消的嫡親弟弟,他不由愈發厭憎,恨不得一腳把人踢出去。

“官家。十二郎只是無心之失,你就消消氣吧!”向太后不滿地瞪了趙似一眼,這纔在榻前坐下。“你既然身體不適,就不用讓這麼多人都站在這裡。有什麼話要吩咐就留下哪個人就是。否則這麼一大堆人全都聚在這裡,豈不是越來越亂?”

“朕沒什麼話要吩咐……”趙煦長長嘆了一口氣,再也懶得多看羣臣和宗室一眼,“讓他們全都退下就是……太后和太妃也勞累了,也請各自回去安歇吧。朕的病自己清楚。沒什麼大礙,讓皇后來陪着就好。”

朱太妃本能地想要提出異議,但見連章惇在內的三位宰相紛紛辭出。向太后又拿眼睛瞟着自己,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退了出來。她前腳剛剛出了福寧殿,後頭便響起了兒子趙似的呼喚,她只能無奈地回過了頭,不待趙似開口便把他拉到了旁邊,大光其火道:“你剛纔是怎麼回事?落井下石也得看看場合,剛剛我看官家勃然大怒的樣子,就怕他當場發作了你!好在官家還算給了你幾分面子。否則若是事情鬧大了,你地臉面往哪裡擱?”

“母親,皇兄爲什麼老是如此偏心?事情明明是趙佶的手筆,他卻偏偏不信,還把火撒到我頭上,我招誰惹誰了麼……”趙似還想繼續發牢騷,最後還是在母親冷冽的目光下退卻了,但仍舊不情願地咕噥道。“這種日子什麼時候纔到個頭……”

且不說朱太妃如何把趙似帶回聖瑞宮管教,只高俅和趙佶在踏出福寧殿地時候便着實出了一口大氣。儘管今夭的事情連消帶打算是暫且揭了過去,但其中曲折卻實在是令人目不暇接。不顧旁邊還有其他兄弟,趙佶露出了一個大爲快意地笑容,這才起步走了過來。

“伯章,謝謝!”趙佶也不敢說太多,直接伸手拍了拍高俅的肩膀。十九歲的他已經長得和高俅差不多平齊,看上去也頗有幾分成熟穩重,和史書上記載的輕佻端王大相徑庭。

眼見向太后出了福寧殿,高俅只得答之以一個會心的微笑。他是向太后帶進福寧殿地,當然不能像以前那樣跟着趙佶離去。果然,還不等他開口說話,向太后便率先發話道:“十郎,高卿家,你們先不要出宮,我還有事情要囑咐你們。”

福寧殿中終於只剩下了帝后兩人,然而,此時此刻,這對往日恩愛的夫妻卻在想着截然不同的心事。良久,躺在牀上地趙煦方纔伸出了右手,緊緊地握住了劉珂的柔夷。

“珂兒,也許這一次朕真的捱不過去了。”

劉珂渾身一震,目光中頓時流露出了哀婉的神情,另一隻手緊緊按在了趙煦嘴脣上。“不會的,官家福大命大,又怎會輕易撤手離去?你曾經說過的,要和臣妾泛舟湖上,飽覽江南風光,你還說過要看着我們的孩子長大……如今這一切都還是泡影,官家你怎麼能拋下臣妾不管?”她一邊說一邊流下了一連串珠淚,看上去煞是惹人憐愛。

“朕就知道,只有你最貼心……”趙煦疲憊地閉上了眼睛,許久才說道,“朕是天子,又正在鼎盛之年,不會那麼容易就走的。”他勉強伸手拭去了劉珂地淚水,露出了一個微笑,“不過白囑咐你幾句以防萬一而已,你不用這麼緊張。倘若真有這麼一天,你記住,凡事不要出頭,讓他們去爭吧……”

“官家……”劉珂不由涌出一股真真切切的驚惶,權衡良久,她方纔一狠心問道,“若真的如此,官家爲什麼不留一道遺詔,哪怕是以防萬一也好,大不了事後用不着焚燬也就是了。”

“珂兒,你不懂。”趙煦望着頂上花樣繁複的紗帳,從兒時到成年的一幕幕恍如走馬燈似的一晃而過。從一個影子皇帝到後來的手攬大權,他雖然年輕,卻可以說是什麼都看過了。不同於向太后的溫厚,母親朱太妃卻是一個頗有權力慾地女人,這一點從聖瑞宮建成之後,其中的私身越來越膨脹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實在不想大宋再出現一個像自己這樣的影子皇帝,可是,站在一個兒子的立場,他又不能完全拒絕母親的請求,最後只得保持沉默。

慈德宮本就清靜,在向太后斥退了一干內侍宮婢之後,空蕩蕩的大殿中頓時只剩下了四個人,除了面色各異的三個當事者之外,唯一一個不相干者伊容卻頗爲鎮定,臉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表情。

“我前幾日得報,聖瑞宮送了一個金盒給章惇。”

向太后的第一句話便把高俅和趙佶唬了一跳,對視一眼之後,趙佶便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母后,此事當真?”

“官家仍舊健在,他們居然就耐不住性子了!”向太后聲色俱厲地一拍桌子,顯現出了少有的威勢。“若不是還有對朝廷對官家忠心耿耿的臣子,豈不是要任由他們爲所欲爲隻手遮天?”

聽了後一句話,高俅立馬從那激憤的語氣中分辨出了於己有用的信息。曾布和章惇不和已經由來已久,自然不會是那個通風報信的傢伙。既然如此,便是章惇陣營中已經有人變節倒戈,而且應該是身份頗高的大員。有趙佶在身邊,他自然不能做出頭的,趁着向太后不注意,他的目光便落在了伊容臉上,見其同樣面露驚愕,心中疑竇自然更深。向太后凡事從來不瞞伊容,既然連伊容都不知道,那又是靠誰互通消息?

“十郎,你突然成了衆矢之的,今後得更加小心一些。”向太后這才轉過了身,似乎在斟酌該怎麼開口,“聽說汴京城內突然多了一些不明來歷的人,開封知府阮大猷已經吩咐差人格外留心,但難免會有漏網之魚。西北戰事雖然稍定,但西南蠻夷諸部頗有不穩之相,政事堂雖然將此事暫且按下,但如今情勢不同,我自然得囑咐你一聲。”

西南諸部不穩!對於高俅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他一直都在猜測唐門衆人甘冒奇險來汴京的意圖,要知道,就那張模模糊糊語焉不詳的地圖,除非是知情者,否則誰會知道其中價值。而這些人既不是緩緩謀劃也不是另謀良策,而是直截了當地用了硬手段,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短視無謀。可是,如果把這件事和西南諸部不穩的局勢聯繫起來,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多謝母后關心,我這段時日已經少有涉足人多之地,再說出入皆有護衛,安全上應該可保無虞。”趙佶略一欠身以作道謝,隨後又有些委屈地道,“其實我和衆兄弟都相處得好,平日又不會招惹是非,怎麼也想不到有人總是刻意針對我……”

“奸佞小人總會找出由頭來,今日之事你就暫且放下,以官家的英明,自然不會偏聽偏信。”向太后突然又看了伊容一眼,許久才道,“也罷,你們就先回去吧!”

等了這麼久纔等來這麼一句話,高俅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然而,他又不好多問,只能隨趙佶一同辭了出來,奉命相送的正是慈德宮目下最得用的內侍曲風。在旁人看不見的角度,這個十七八歲的內侍悄悄往高俅手裡塞了一個紙團,這才畢恭畢敬地在前面引路。)

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4章 重若千鈞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28章 民不聊生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5章 夫妻之間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章 花魁雙姝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8章 名將宗澤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7章 王府密謀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0章 遂寧郡王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7章 王府密謀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5章 鬧劇連連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8章 名將宗澤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37章 蔡王府獄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12章 橫加脅迫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章 相見時難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8章 橫生波折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25章 動身回國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4章 重若千鈞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28章 民不聊生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5章 夫妻之間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章 花魁雙姝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8章 名將宗澤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7章 王府密謀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0章 遂寧郡王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7章 王府密謀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5章 鬧劇連連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8章 名將宗澤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37章 蔡王府獄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12章 橫加脅迫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章 相見時難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8章 橫生波折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25章 動身回國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