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

與晉王李察哥的死相比,西夏王后耶律南仙的去世對於大宋普通百姓來說,無疑並不是什麼重要的消息。就連朝中幾位高官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也不過是微微嗟嘆了一番。在國家大義面前,一個女子的生死無疑是微不足道的,即使這是一個曾經多麼光彩奪目胸有韜略的女子。

而這些天,除了關注西北戰局之外,高俅還有另一件需要關心的事,那就是河北的邊防。由於遼國和大宋已經多年沒有大動干戈,因此和西北堡壘密佈的情況比起來,河北的邊防無疑是薄弱得可憐,別說有什麼堅固的防禦體系,有些地方就連堅固的城防也沒有。奉旨去河北轉了一圈的李綱在回來之後,立刻便是一通長長的陳奏。

此時,坐在高俅的書房之中,李綱便是滿臉的怒色:“相公,那些城池別說防範大軍入侵,恐怕就是幾千人的先頭部隊也能把它拿下來。城池不高不說,守城器具、人員、城門,各種該有的全都沒有。倘若不是這一次去詳細調查了一番,恐怕我朝還在以爲具有天然的優勢。如今女真人和遼國打得難解難分,自然無暇顧及我們這一邊,可是,若有一邊騰出手來了呢?若是遼國最終兵敗那還好說,畢竟他們已經是實力大不如前,可若是女真人最終得勝,中原這大好河山他們怎麼會放過?”

見李綱說得慷慨激昂,高俅也覺得一陣陣頭痛。當初之所以蓄意挑起女真人先動手,是爲了給西北爭取時間,否則哪怕大宋打西夏打得再順遂,也不能阻止遼人所謂的調停帶來的巨大損傷。而現如今這個目的固然達到了,可卻留下了另一個問題,河北的巨大空缺該如何填補?

城防不是一件小事,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至少兩到三年的整修和準備。河北邊塞根本抵不住別人的進攻。想當初蘇軾知定州的時候,曾經發現定州城防紊亂,士卒殘缺不全,於是花了大功夫進行整備,但還沒見多少成效,朝廷便一道旨意將其貶謫,於是此事便算半途而廢。正是因爲朝廷對北面邊防毫不重視地態度,這才使得河北邊塞和西北有天壤之別。

“如今朝廷再開始整備′說是亡羊補牢,但終究猶爲未晚。”

高俅嘆了一口氣,打起精神道,“如今遼國雖然戰事不利,但是,終究還是佔着人多的優勢。而戰略雖然保守一些,總好過讓女真人步步緊逼,照這樣的態勢看,堅持個一年半載總是不成問題的。而南京道耶律淳狼子野心固然不假,可是南京道地盤有限。除非遼軍打敗女真人。兼且又是元氣大傷,他等閒決不會動手。總而言之,只要能夠從西北抽出手來。一切都還來得及。”

“可是錢糧也必須能夠跟上!”李綱毫不留情地又拋出了一個問題,“要說河北各地的軍費開支一直都是不小的,每年單單整飭軍備以及整修城牆的花費,便至少在數百萬貫之間,可是結果如何?相公,戶部度支郎中鍾昌既然剛剛被提拔了上來,不若由他全權掌管河北各路轉運使司事宜,然後再派一員官員宣撫河北,否則,那些整軍使即使是天子近臣。也很難把事情徹底推行下去。”

“你可是聽到了什麼?”高俅一瞬間提起了警惕,要知道,在上位者最怕的就是下面地人陽奉陰違,現如今河北軍備城防刻不容緩,他絕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出什麼茬子。”你的意思是說,有人敢挪用這筆款項?”

李綱見高俅問得直接,心中有些猶豫,但很快便索性抖露了出來:

“現如今大名府有蘇子由大人坐鎮,已經算是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蘇大人畢竟已經老了,精力不濟,下頭的人若是有意矇混,還是能夠瞞過去的※以說,派一個能員統管一切轉運事務刻不容緩。另外,我說整軍使品級太低,是因爲親耳聽到一些官府吏員的議論,想必假不了。聖上不可能讓這些整軍使驟然登上高位,所以,派一個得力的人下去鎮壓場面,就有相當的必要了。而且,這個人絕不能貪!”

提到一個貪字,高俅的臉色頓時更加鄭重了。和他想象的比起來,如今的吏治已經算是好地了。不說別地,就是那個曾經被譽爲北宋第一貪的蔡京,據他多年觀察下來,這摟錢的本事也不過普通,當然,有一個對於這些事情異常上心地天子看着,也是一個重要的緣故。總而言之,高官厚祿在前,爲了這一個貪字而壞了自己前途,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會稍稍收一下手,畢竟,大宋的俸祿可是比後世明清兩朝要多得多。

“我知道了。”高俅點了點頭,見李綱一幅鬆了一口氣的樣子,不由笑道,“這些事你不是都一一上奏了麼,怎麼還如此不放心?”

李綱聞言有些尷尬,沉默了半晌方纔說道:“雖然聖上對我等小臣頗爲看重,但我們畢竟人微言輕,若是不能有相公這樣的高官代爲轉奏,恐怕還會有人認爲我是危言聳聽。其實,如今的局勢對於我朝雖然是巨大的機遇,但也同樣是考驗。一個不好,聖上先前的部署就全都完了。”

這是正題,因此高俅送走李綱時,心中頗爲沉重。而剛剛回轉院子,便有一個家人匆匆上來報說高嘉還未回來,這頓時讓他爲之一驚。

“這是怎麼回事?嘉兒平素喜歡亂跑固然是有的,從來沒到吃飯的時候還在外面地道理,跟她的那些人呢,都跑到哪裡去了?”

那家人被高俅凌厲的口氣問得心驚膽戰,好半晌才垂手答道:“大小姐是今兒個中午出去的,出去的時候夫人還關照過讓早些回來,大小姐自己也是答應的。那些跟着大小姐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絕對不會出什麼紕漏……”

他正在這裡絞盡腦汁想着回答,那邊突然匆匆奔來一個僕人,臉色很有些古怪。待到近前,那個年輕家人慌忙行了禮下去,然後畢恭畢敬地說道:“相爺,剛剛門口有一個御前班直過來,說是聖上留了大小姐在大相國寺陪着,用完了素齋纔會回來。”

“嗯?”高俅一下子愣了,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高嘉一向不喜歡那些神佛之流,對於道佛兩教更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平素沒事絕不會去佛寺道觀,今兒個怎麼會突然去了大相國寺,還和趙佶打了個照面?還有,這天子官家怎麼又微服出來遊玩了,他還讓不讓人家殿帥王恩有好日子過?

雖然這麼想,他卻沒有露在臉上,微微點頭便打發了那個前來報信的僕人,至於先前那個家人也同樣打發了走。這天地晚飯,別說他用得心不安,就連英娘也覺得心中惴惴,畢竟,高嘉的性子實在是不拘得很,若是在天子面前一嗓子說出什麼不得了的話來,到時候就是補救也來不及。

就在月上樹梢的時候,高嘉終於在幾個家人的簇擁下回來了。一進院子,她就看到父親母親並兩個姨娘全都在那裡等她,不由心虛地縮了縮腦袋,規規矩矩地上前叫道:“爹,娘,二姨娘,三姨娘!”

高俅見寶貝女兒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絲熟悉的狡黠,想要藉機教訓一番的心也就淡了。天知道天子官家今晚對她說了些什麼,還是不要不分青紅皁白的好。想到這裡,他便招手示意高嘉過來,然後笑嘻嘻地問道:“嘉兒,你今天到大相國寺去幹什麼?”

高嘉見父親沒有一上來就興師問罪,一顆心立刻放下了一半,不待高俅問其他的問題,就立刻把今日在路上,以及之後在大相國寺裡的經歷原原本本講述了一遍,最後纔不無後怕地道:“真沒想到趙叔叔會到大相國寺去,他拍我肩膀那一下子,我的魂都快沒有了!”

“你還好意思說!”英娘一把拖過女兒,伸手在她背上和前襟上拍打了幾下,見染了一層灰,更是沒好氣地瞪了高嘉一眼,“你在聖上面前老是連一點規矩都沒有,要是傳揚出去,人家可不會說你,少不得彈劾你爹一個教女無方!”

“哪有!”高嘉頓時叫起了撞天屈,“今兒個聖上還誇我來着,說是讓定王殿下多和我學學,別老是謹小慎微那個樣子。嘻嘻,想不到定王殿下那麼古板,今天你們是沒看到,吃飯的時候,他只是動了幾筷子就不吃了,倒是聖上和我大塊朵頤了一番,大相國寺的素齋,味道很不錯呢。”

高俅被高嘉東一句西一句扯得腦袋發昏,待到聽得定王兩個字,一下子便上了精神,連忙追問道:“今天聖上帶了定王殿下出來,你看清楚了,確實不是嘉王麼?”

不是他想得太多,着實是因爲聽曲風說,趙佶對嘉王趙楷一向有別樣的好感,如今時不時還帶着這個三皇子在禁中四處晃悠。要知道,立儲之事寧可拖着,也不能給人左右猜測的機會,此乃穩定人心之大計。

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7章 紛至沓來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6章 駕幸王府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34章 危機重重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章 樂極生悲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9章 又見金盒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4章 巧言令色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6章 風雨欲來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5章 仇人相見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5章 閹宦手段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8章 此消彼長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30章 權臣能臣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2章 隱門弟子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3章 不老神翁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7章 殺伐決斷第7章 王府密謀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40章 鴻鵠之志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1章 賓客盈門
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7章 紛至沓來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6章 駕幸王府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34章 危機重重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章 樂極生悲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9章 又見金盒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4章 巧言令色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6章 風雨欲來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5章 仇人相見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5章 閹宦手段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8章 此消彼長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30章 權臣能臣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2章 隱門弟子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3章 不老神翁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7章 殺伐決斷第7章 王府密謀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40章 鴻鵠之志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1章 賓客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