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

距離開制舉的旨意發佈不過一個月的功夫,京城的客棧中便住滿了各地上京碰運氣的士子。儘管制舉的要求極爲嚴格,先要在秘閣進行一次閣試,過閣之後纔是殿試。殿試的科目是策論一道,要求在一日時間內完成一篇三千字的策論,若是沒有足夠的才學,就是勉強過閣也是白搭,反而會引人笑話。然而,最難的卻不是殿試,而是之前的公卿舉薦。

僅僅是幾日的功夫,坊間便多出了不少詩詞文集,個個都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無一例外是此次赴京參加制舉的人。對於他們而言,徑直到朝堂高官的門上去要求舉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出此下策,然而即便如此,能夠獲得青睞的可能依舊很低,更何況,朝廷官員也能夠參加制舉,這又斷送了他們不少希望。

此時,一座小酒館內,幾個士子模樣的人便在那裡低頭喝悶酒,個個都是愁容滿面。藉着滿腹酒意,他們彼此都發起了牢騷。

“聽說了麼,福建那裡又要來好幾個有名的士子?”

“這還用說麼,福建這些年出的人物多了,前有呂相公,後有趙相公,此番還不知道怎麼了得呢!”

“何止福建,還有江南,江南原本就安定,讀書人又多,聽說僅僅徐記客棧裡就住了十幾個。咳,這難得的制舉機會,難道還會有人錯過麼?”

“唉,好容易取得了官府的官憑,可是公卿舉薦這一條又該怎麼辦?挨門挨戶地去送文章怕是行不通的,難道真的要花大本錢去印一些書冊出來?那得要花多少錢?”

“有錢能使鬼推磨,制舉不比三年一次的進士科,朝廷官員也能考,我們的機會原本就不大。只是,這到了眼前的機會,怎能讓他落空?”

一幫人正在唉聲嘆氣的當口。外頭突然風風火火衝進一個人來,還未落座便大呼小叫道:“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在這裡喝酒!難道你們沒有聽說過麼,今天早上有人成功把詩文投到高相公府上去了!聽到這消息,有不少人都往太平橋那邊去了,巷子是堵得嚴嚴實實!”

“什麼?”一個書生滿臉不可思議地站了起來,“你不是開玩笑吧,那高府的門禁何等森嚴。那些看門地會把詩文送進去?”

“無錫李伯紀你聽說過嗎?就是此番在江南幫着高相公做了不少事的!聽說他前幾日拜會高相公時,說是如今滿城士子找不到一個舉主,是以高相公派了幾個得力的幕僚統管此事,只要投進去的卷子或是詩詞合意的,便有機會受邀,屆時便有可能受到推舉′然聽說高相公手頭只有五個推舉名額,而且已經用掉了兩個,但是終究比沒有強。再者,高相公在朝中人緣不錯,若是真的能對了脾胃。指不定請哪位公卿代爲推舉呢?”

聽到有這般好事。一幫士子登時轟動了,各自去準備文章,題寫詩詞。一時之間散得乾乾淨淨。要是不能趁早,說不定那名額就被別人佔去了。

大宋每科取進士七八百人,比起唐朝一次錄取十幾人二十幾人,而且還有特奏名制度,已經算是給了讀書人很大的希望。然而,對於尋常士子來說,這仍然遠遠不夠,畢竟,天下讀書人何止千千萬萬,每年只不過數百人中第。滿腹經綸者名落別山的也不知有多少※以,趙佶即位以來地第一次制舉,無疑給了他們莫大的希望。

從政事堂治事回來,高俅方纔看到太平橋那裡攢動的人頭,不由嚇了一跳。待到凝神細看時,他才發現那是一大羣士子,有些人鞋子都掉了,有些人戴歪了頭巾,有的人已經擠得臉色通紅……若不是親眼看見←哪裡能夠想到,一次制舉竟然有這麼大的誘惑。

“相公!”趕車的車伕已經有些不知所措,“太平橋前門已經被堵上了,是不是去側門?”

“躍龍門……真正能夠躍過龍門的終究只是少數而已!”高俅喃喃自語了一聲,心中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即便中了進士,也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青雲直上,不少人就是以六七品官終老而已。這獨木橋終究是獨木橋,能夠從此通過的,永遠都只有一小撮人,只是,那巨大的誘惑光環下,又有誰能夠抵擋得住?

“也罷,走側門吧!”他拉下了車簾,緩緩閉上了眼睛。

進了家門,他方纔知道今天究竟是什麼樣地景況。僅僅是這一天,投進來地詩文就足足有上百,這還是門上人限制,所有士子都只能送一篇文章,否則恐怕就不止堆滿一個桌子了。饒是如此,宗漢還是忍不住埋怨道:“相公你倒好,只是一聲吩咐,我們卻得花不知多少功夫。人已經不夠了,相公你得再去調幾個人,否則這麼多長篇策論看下來,其他事就都用不着幹了!”

“看來是我考慮得太簡單了!”高俅隨手翻了幾個卷軸,見上頭都是滿滿當當的駢文,頓時很有些頭痛。如今在朝廷薰陶久了,他的功底自然是大有長進,但是,他還是不適應看這些花團錦簇地文章。在他看來,文章固然重要,但實質內容也同樣是重要的一環,否則就只是浮於表面。因此,他沉吟片刻便吩咐道,“挑選的時候,除了看文字之外,元朔你也讓他們看看其中的政見,哪怕是荒謬的,也先挑出來。否則到時候薦出去一個迂腐人,我臉上也不好看!”

“知道了,我的相爺!”宗漢埋頭看着手上的那篇文章,頭也不擡地揮揮手道,“相公你只管加派人手就行了!”

唐時的制科名目極多,制科考試的成員,可以是寒士庶人,可以是官宦,統一由皇帝親自主持。制科考試雖有皇帝親試,亦能得美官,但是在人們心目中,尤其是在士子或顯宦心中,遠遠不若進士科出身榮耀。小說wWw..文字版首發

而宋朝則不然,進士科三年一第,每次得中者足有七八百人,而每個皇帝在位時,制舉往往只有一次,甚至連一次都沒有,每次錄取者更是寥寥。久而久之,制舉的地位就遠遠凌駕於進士科之上。當年蘇軾兄弟兩人共試製舉,而蘇軾一舉入三等,便成就了一段佳話。

而這一次地制舉,根據趙佶的授意,將要錄取三十人,而這已經幾乎比先前大宋歷代君王取中的制舉總數還要多。消息傳出去之後,怎能不引得士子趨之若鶩?而按照官制高低,自宰相親王以下,每個人能夠擁有的推薦名額極其有限,而一名士子必須得有兩人保薦方纔能夠參與制舉,這也變相杜絕了宰輔重臣推薦私人的弊病※以,在別的官員都在斟酌那幾個名單的時候,高俅的做法不啻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就在大批士子在高府門口擠破了頭的時候,趙佶也輕車簡從,從後門造訪了高府,這猝不及防地一遭頓時讓高俅手忙腳亂。

趙佶原本就是聽說了高府盛況,這纔來湊一個熱鬧,因此等高俅行禮之後便笑道:“伯章,朕知道你向來手段高,誰知你這一次能玩出這麼大名堂!”

“臣這也是聽李伯紀一說,心有所動而已!”高俅知道趙佶一定不會因此怪罪,索性落落大方地道,“我已經和陳諫議等幾個言官說好了,到時大家一起來看文章,專揀那些有才學的保薦,如此方纔不會因人情而矇蔽了眼睛!”

“哈哈哈哈,虧你想得出來!”趙佶大笑着在高俅肩膀上一拍,興致頓時大好,“如此一來,豈不是天下英才盡入朕指掌中?剛剛來的時候,就是朕也不敢走正門,爲了你的大門被堵,不少官員也只能繞道了!”

“臣倒希望京城官員都能打開門收一收這些卷子!”高俅一邊引趙佶至正廳,一邊說道,“聖上可知道,每次科舉,諸府縣貢生接近兩萬,而得中的不過數百人,幾乎是二十人之中方纔取一人,而制舉則更甚′說朝廷如今取士公正,卻難保有所遺漏,只要臣子都懷着一點公心,薦了自己人的同時還能想到更多士子,這保薦的法子便能更公正一些,也能多給人一些機會,不是麼?”

趙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即想起了高俅的兩個人選,突然笑了,“你薦了一個李伯紀,又薦了一個蘇子廷,然後把剩下的三個名額都放了出去,如此一來,私心公心就多全了,虧你想得周到!”

君臣兩人這邊廂聊得投機,那邊廂的其他官員自然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歷來制舉都是錦上添花多過於雪中送炭,畢竟,至少在才學上,那些曾經過了進士科一關的官員都勝過尋常士子不僅一籌,只要此時再推上一把,能夠在制舉上有所進益,他的舉主也能夠因此而沾光。

然而,就在不少人觀望的目光中,蔡府的大門也悄無聲息地打開,開始接受士子的自薦。

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6章 一語驚人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25章 動身回國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19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7章 王府密謀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8章 橫生波折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7章 晴天霹靂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3章 元符皇后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0章 師生之誼
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6章 一語驚人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25章 動身回國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19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7章 王府密謀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8章 橫生波折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7章 晴天霹靂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3章 元符皇后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0章 師生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