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

上京政變,蕭奉先兄弟奪宮不成被擒,文妃蕭瑟瑟遇刺重傷,皇后蕭奪裡懶臨朝稱制,以內外拱衛大權付耶律餘睹,耶律撻曷裡。這一系列的消息傳入大宋開封府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之後的事了。

這一天在樞密院當值的乃是蔡京,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他先是派人去通告高俅等人,然後便把一干資料完完全全瀏覽了一遍,等到高俅幾人匆匆趕來的時候,他已經是胸有成竹。

“事情真的這麼順利?”高俅幾乎是一目十行地把那些密報看完,臉上露出了一絲驚喜,“想不到他們的動作竟然這麼快,一場政變不過一晚上便收拾了局面!”

“那也是因爲蕭奉先兄弟太不得人心,再說,這算是什麼政變?就連蕭奉先的兩個妹妹都不曾支持他,他根本就是自取死路罷了!”蔡京冷笑一聲,但心底卻異常得意,“文妃重傷,傳言她活不了多久,再加上先前蕭奉先謀逆時皇后元妃都未曾參與,如此一來,皇后臨朝稱制便是名正言順的事。不得不說,這位皇后倒是一個謹傷,能讓上下這麼多臣子沒有異議,作爲蕭奉先的妹妹,也已經是相當難得了!”

“如今果然應證了元長公你上一次的話,少吱臣,只不過,蕭奉先兄弟必死無疑,這權臣會是誰,倒是值得期待!”高俅心中鬆了一口大氣,忍不住開起了玩笑,“若是遼主突然甦醒過來,聽到如此狀況,說不定一氣之下也就去了!”

“治下出了這樣的亂臣賊子,自然是人主的心頭大忌。”何執中冷不丁插了一句話,見人人都是心情極好,便開口建議道,“聖上正在等着這份奏報,不如先去崇政殿面聖如何?”

蔡京高俅阮大猷自然不會對此抱有異議。很快,一干人便齊集在了崇政殿中。

“好,好!”趙佶忍不住擊掌連贊,“這一次的事情端得是乾淨利落,實在是漂亮!任是遼人左右提防,大約也料不到此事有我國做的文章!遼國兵敗如山倒,不過是因爲國中主政的人實在太糟糕,如此一來。別說女真不用再想節節勝利,就是將來的勝敗還在尚未可知之間。遼主這一次落馬受傷,當可算是一次難得的契機!”

“要是遼主知道聖上如此評論,怕是在睡夢中都會吐血!”高俅順便捧了一句,這才朝衆人瞟了一眼,“如今蕭皇后臨朝主政,但是,因爲蕭奉先兄弟的緣故,她必然不能依靠蕭奉先地那批班底,於是。那些昔日被棄用的老臣。如今很可能被召回朝。這些人雖然垂垂老矣,但是,對於時局卻還有一定的見地。倘若他們能夠抓住機會,說不定女真會被壓縮在遼東難以寸進!”

“伯章說得不錯!”蔡京也點點頭接口道,“女真屢次大勝,在遼人的心中植下了失敗的影子,再者他們運用戰術確實在遼國將領之上,於是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取得戰果。然而,倘若遼國能夠真的下決心動用舉國之兵,然後在選出一個深通軍略的將領,可以肯定,將來兩邊必定會是苦戰連場!”

“正是要他們苦戰纔好!”趙佶興奮地捏緊了拳頭。臉上盡是夙願得償的神色,“朕既不想女真高奏凱歌直逼上京,也不想遼國大軍一舉撲滅了女真諸部←們打得越狠,於我國便越有利!朕倒是希望,遼國會派一個行事謹慎地老臣坐鎮遼東,唔,蕭烏納便不錯……不過眼下遼東局勢複雜,便是他也難能說一定能夠派上用場!”

高俅微微笑着答道:“聖上說的也許會變成現實,雖然耶律餘睹。耶律撻曷裡由於此事而得到重用,不過,兩人都是宗室的少壯軍方人物,至於政事總需要有老成的人代爲打理。不出多時,蕭烏納必定被召回朝。”

由於這都是難得的好消息,因此,崇政殿中的氣氛自然極爲融洽。

再想到近在咫尺的天寧節,幾個宰臣免不了都奉承了幾句,恭維得趙佶極爲得意。然而,就在諸臣預備退出的時候,御座上的趙佶冷不丁問了一句話。

“先帝去世之後,欽聖太后欽成太后相繼去世,就連吳王也離朕而去,如今,除了還有幾個兄弟之外,朕已經再沒有一個長輩!衝靜仙師避居瑤華宮多年,此次天寧節,朕想讓衝靜仙師也出來散散心,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這突如其來的一遭讓所有人都變了臉色,高俅固然是知道趙佶如今經常去探望這位先帝廢后,但是,探望是一回事,公然將其接出來又是一回事。更何況,當初廢后地舉動,在場所有人都有參與,他可以不在乎,可蔡京又會如何?

出乎他地意料,蔡京卻很快做出了回答:“此乃陛下的家事,臣等自然附議。”

蔡京既然起了這個頭,別人自然不好再作惡人,紛紛點頭稱是。見到這一情景,趙佶自然很是高興。

出宮之後,蔡京未曾多話,徑直回了樞密院,而一到都堂,何執中便立刻屏退了一干雜役,面色凝重地問道:“聖上是不是真的要復立孟後?”

高俅和阮大猷對視一眼,也無心去糾正他地語病,輕嘆一聲道:

“聖上爲人極爲執拗,只要是認定的事,絕不會理別人如何看。這一次除非是羣臣不計得失聲勢浩蕩地上書,否則,恐怕此事便是定局。只是,聖上用人不拘一格,朝中同情衝靜仙師的同樣不在少數,誰人會因爲這個而觸怒了聖上?”

“這……”

何執中頓時啞口無言,他倒不是爲自己擔心。當日章惇曾布蔡卞蔡京等人謀廢孟後的時候,他那時官職尚低,無緣參與其中,此番哪怕是真的燒起大火,一時之間卻燒不到他的身上。問題是,若別人以此爲藉口,把當年的舊事全部翻出來算賬,卻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畢竟,已經有了崇寧星變在前,若是這期間再來什麼名堂,這上上下下的朝局就亂定了。

“事到如今,走一步看一步吧!”阮大猷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心中總覺得忐忑不安←曾經是曾布的死黨,後來雖然又和高俅走得極近,但論政見,卻是新政地堅定支持者。而當年被宣仁高太后選出來的孟後,無疑代表着舊黨中堅,倘若真的復立,恐怕朝中確實會波瀾大起。

同表面的淡然不同,晚間一回到府中,蔡京便陰沉了臉。區區一個被廢黜多年的孟後,他當然不會在乎,一來趙佶是極有主見的人,不會因爲婦人之言而亂了心緒;二來則是孟後當年就是與世無爭的性子,不會在朝政上多做干涉。問題是,孟後的代表意義卻非同小可——因爲,她纔是當年宣仁高太后認可的皇后!

舊黨中人會不會以爲這是一個信號?他地心中浮起這麼一個想法,頓時愈發心煩意亂。從蘇轍起知大名府開始,一系列的變故便接踵而來,曾經退出朝廷中樞十數年的舊黨捲土重來,雖然未曾佔據中樞要職,但卻是漸漸開枝散葉重新煥發生機,若是真的任由他們上來,異日一旦有變,恐怕他自己也難以保全!

“爹!”蔡攸推門進了書房,見父親坐在那裡皺眉苦思,便在對面坐了下來,“爹爹何事如此煩惱?”

蔡京擡頭看了兒子一眼,很快想到了蔡攸那一通恰到好處的上書。

雖說也有自己的暗示在裡頭,但是不可不說,那一通進言時機極妙。滿朝之中,還有那個重臣之子能夠這麼快一躍而至文學侍從?想到這裡,他的臉色漸漸緩和,沉思片刻便把今日之事吐露了出來。

“父親多慮了,看聖上的樣子,似乎也顧忌到瑤華宮孟後的身份立場,所以並未提及復立之事。”蔡攸聽完便笑道,“此次乃是聖上天寧節盛會,若是聖上一意要復立孟後,這正是最好的機會,這說明聖上還是以朝局爲重。再者,論親疏,孟後不過是聖上的嫂嫂,非但不能和欽聖向太后相提並論,而且就連當初吳王也比她有更大的吸引力。聖上要的,不過是一個能維繫親情的人而已,並不只是針對孟後。”

“哦?”蔡京眉頭一挑,心中頗有些異樣←沉浮宦海這麼多年,兒子能夠想到的,他自然不會想不到。蔡攸這番話看似面面俱到,但還沒有刺破錶層看到內裡的關鍵。但是,對於一向被人認定是不學無術的兒子來說,這已經是相當難得了。”從這番話來看,你已經是很有長進,不過,有些事情不妨看得再深一些。”

話雖如此,他卻無意在此事上再深入下去,而是開口問道:“攸兒,最近你那三個弟弟怎麼樣了?”

蔡攸沒防備父親會突然問起這個,愣了片刻方纔答道:“他們都在閉門讀書,不過,似乎是被關得有些不耐煩了,還說……還說父親偏心。”

““哼!”蔡京冷哼一聲,卻沒有再多問。虎父犬子,他養了四個兒子,有用的卻至今只有一個,實在是殊爲可恨!

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0章 謁見太后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2章 相見時難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30章 權臣能臣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17章 出人意料第11章 賓客盈門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7章 紛至沓來第1章 生財有道第27章 街頭遇盜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章 計議將來第35章 柔情蜜意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序章師恩深重第4章 百日抓週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6章 重操舊業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4章 重若千鈞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
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0章 謁見太后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2章 相見時難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30章 權臣能臣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17章 出人意料第11章 賓客盈門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7章 紛至沓來第1章 生財有道第27章 街頭遇盜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章 計議將來第35章 柔情蜜意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序章師恩深重第4章 百日抓週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6章 重操舊業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4章 重若千鈞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