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

大觀元年的新年終於來臨了,然而,對於身處京城權力中樞的一羣人來說,這個新年無疑意味着一道分水嶺。就在年底最後一天,在尚書左丞劉逵罷職後沒多久,知樞密院事張康國也繼而落職。當這道重若千鈞的旨意傳入百官耳中時,頓時爲本就嚴寒的天氣更增添了幾分陰寒——即使是蔡京在位時都尚未拔除的眼中釘張康國,居然在這個時候落馬了?

於是乎,趙挺之便成了衆矢之的。人們都緊緊盯着他的一舉一動,算計着他這個光桿司令該在什麼時候下臺。然而,無論是新年飲宴還是春節的賞賜,趙挺之依舊是百官中的第一號,天子官家根本沒有刻意冷落他的意思。即使是頒賜給蔡京和高俅的冬衣,也沒有越過趙挺之的份例,這種奇怪的處置,頓時讓有心人傷透了腦筋。

這時節,鄭居中便正在蔡京的府上。從蔡京罷職到現在,兩人的關係越走越近,平日每每在大相國寺弈棋,抑或是去各自府上賞雪作樂。

已經升遷到了天章閣學士,又能夠在內廷出入的鄭居中,其作用甚至不小於何執中。

“張康國一向目空一切自以爲能夠取代相公,最終仍落得一個罷職的下場,相公真是坐控天下事!”來往得密切了,鄭居中自然是對蔡京的手段萬分佩服,此時笑吟吟地舉杯祝道,“看來,相公復相是指日可待了!”

“不過是那些小人太過於得意,因而忽視了聖上的心意而已。”蔡京微微一笑,自得地舉杯一飲而盡,又吩咐旁邊的蔡攸再斟上酒,“聖上乃是銳意進取的性子,趙正夫起先還能做出一副公正的模樣,到後來卻不免爲自己盤算,因而急功近利地想要抓住我的把柄,未曾料想這一舉一動都被聖上看得一清二楚。這些日子達夫也出力不少。我也應該道謝一聲纔是。”

“哪裡哪裡!”鄭居中心中雖然得意,但面上不免謙遜道,“相公執政時朝政一片和平,哪裡像現在動輒劍拔弩張,我不過是順應聖上的心意而已。”他說着便瞥見了旁邊的蔡攸,立刻又補充了一句,“蔡少兄官復原職,也同樣可喜可賀!”

蔡攸的復職對於蔡家而言確實有非同小可地意義。集英殿修撰加直秘閣,雖然這並非什麼顯赫的要職,但是,對於大臣之子卻是難得的恩遇。正因爲如此,當初蔡攸方纔會在革去集英殿修撰後大病一場。此時,面對鄭居中的刻意恭維,他只是謙遜道:“鄭大人過獎了,這哪裡比得上大人一月之間連升兩級?我倒是聽說,聖上有意拔擢大人爲翰林學士,這纔是真正的可喜可賀!”

一句話說得鄭居中喜笑顏開。原因很簡單。大宋的翰林學士一職向來是宰相候補,蔡京在沒有成爲宰相之前便曾經任過斡林學士承旨,而張康國何執中等人在未任宰相之前也同樣當過翰林學士。由此看來,他想要進入政事堂的夢想豈不是近在咫尺?想到這一點,他整個人都似乎輕飄飄了起來。

等到鄭居中離開之後,蔡京方纔命家人收去了杯盞等物,若有所思地坐在那裡出神。失去了劉逵這樣一個大援,又沒有張康國分謗,趙挺之的宰相已經當到了頭,眼下唯一可慮地便是趙佶的想法。按理,罷了這樣兩個重臣,即便沒有旨意。趙挺之也應該自請辭相,可眼下天子居然曲意優撫,這又是爲何緣故?難不成,天子便真的信了他蔡京擅權?

“爹,鄭居中此番爲你出了大力,莫非你真的準備到時帶挈他一把麼?”

聽到耳畔傳來這個聲音,蔡京方纔回過了神。見房間中只有蔡攸一個,他微微一笑便反問道:“你對鄭居中此人怎麼看?”

“鄭居中此人可用,但不可重用。否則必爲爹爹異日之患!”一番大病再加上起起落落的折騰,蔡攸以往張揚跋扈的性子已經收起了許多,乍一看去頗有幾分乃父蔡京喜怒不形於色的神韻。下了這句斷言之後,他又解釋道:“爲了儘快升遷,鄭居中不惜與宮中鄭貴妃攀親,而且更時時進出鄭貴妃父親鄭紳的府邸,力圖周旋於所有權貴中間,種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此刻攀附爹爹,不過是認爲能夠得到最大的好處,若是不嚴加防範,今後很可能成爲張康國第二!”

“你能夠有如此見識,果然大有長進!”蔡京聞言大悅,忍不住連連點頭,“這番話分析得精闢,說是入骨三分也不爲過!不錯,鄭居中便是這等人,爲求進身可以不擇手段。只不過,我此番承了他莫大的人情,不得不帶挈他一把,否則,這忘恩負義四個字便會被旁人硬加在我頭上,身在官場,風評纔是第一位地!當日我提拔上來地人,一入高位便想自立門戶,只但是,那些士子也因此而都願意投效於我門下,這是因爲什麼?”

“還不是因爲我能夠給他們錦繡前程!尋常進士從地方逐步升轉直到中樞,熬上二三十年未必能得三品,但是,我門下出去的人,哪個不是一再拔擢直至極品?張康國不試而就翰林學士,直至尚書左丞乃至樞相,中間才只有幾年?試問誰人不羨慕他這份前程,誰人不想出將入相飛黃騰達?”

耳聽乃父一席話道盡讀書人心聲,蔡攸不由心有觸動,猶豫片刻便開口問道:“爹爹既然如此說,我卻有一個疑問。平日看爹爹對少蘊頗爲倚重,爲何對他並沒有刻意提拔?雖說他前次面聖之後得授寶文閣待制,但他在祠部郎官一職上已經待了很久,這似乎不合爹爹往日用人的道理。爹爹平日將諸多大事盡託於他,卻始終壓着他地官職,難道就不怕他有異心麼?”

儘管知道兒子如今性情大變,但是,見蔡攸如此直截了當地問出了這樣的問題,蔡京還是忍不住眉頭一挑←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緩緩踱到了門前,仰頭望着灰濛濛的天空,好一陣子才轉過了身子:“你這個問題卻問得好。不錯,一直以來,我都在刻意壓着他上升的路子,否則,以他的見識,又何至於至今只是寶文閣待制?不過,你需得知道,葉少蘊這個人主見極深,不是那些只知道趨炎附勢的小人,絕非一點小恩小惠便能籠絡的。”見蔡攸面帶不解,他又反問道:“少蘊前一次奏對時,因何而合了聖意,從而加官成爲文學侍從,你可知曉?”

“這……我委實不知。”

“這些奏對都有官吏記述,雖然尋常官員不得查閱,但是,稍稍用一點法子卻不見得看不到,你以後也可以記住這個法子。”發覺蔡攸一瞬間眼睛大亮,蔡京哪裡還會不知道兒子在想些什麼,不由露出了一絲笑容,“少蘊奏對的時候,對朋黨之事提出的建議是,凡事以聖心默運爲主,不用事事以大臣意見判斷進退,僅僅這一條,他便得了聖意。然後,他又對聖上建議用人先重德,有才無德者不可輕用,這雖然和聖上先前用人的宗旨不符,但也是聖上已經正在猶豫地,無疑又爲他長了一分。緊接着他又辭了教授京兆郡王的職司,試問如此聰盟,聖上怎會不喜?”

聽蔡京娓娓道來,蔡攸頓時對父親的耳目靈通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這些話都是四平八穩,中間又有什麼問題?

“少蘊如今雖然被人視爲京黨,但若以他的本心而計,他是絕對不肯承認自己是京黨,這就是我爲何不爲其打開官路的一個原因。非不能耳,惟不願耳!”蔡京驟然加重了語氣,一字一句地道,“葉少蘊的願望,是要成爲一個名臣,名臣的標準是什麼,攸兒你想必心中有數?”

此人竟有如此志向!蔡攸這才明白,雖說和葉夢得頗有交情,但對方卻爲什麼始終給他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原來竟是這個緣故。那些藉着蔡京的好風之力,徑直上了青雲地官員,大約不會也不願考慮到,他們的進身途徑就被人打上了蔡京的烙印,不管他們在位高權重之後怎樣用不同的政見加以遮掩,都不能抹去這一層痕跡。而葉夢得每一次升官都不是別人推薦,而是趙佶親口應允,僅僅是這一條,便比別人硬了許多。

“不過你也無需擔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少蘊是真正的聰盟,萬萬不會學張康國之流。待到再升一級之後,他大約就會請旨往地方任職,到了那時,旁人的議論也就全消了!”

說到這裡,蔡京還是禁不住流露出一絲惋惜。要知道,以往雖有宰臣必須擔任過親民官的慣例,但是,自哲宗以後,這一條也就漸漸成了虛設。畢竟,只要是天子官家看重,又有什麼慣例是不能破除的?葉夢得若這一走,自己便真正失了一條臂膀,所以,才得儘快讓蔡攸擔當重任才行。

“攸兒,你機變有餘,才識不足,這是朝堂大忌。我和你叔父都是循正途從科舉出身,卻沒有教導好你們幾個,這是我這個當父親的失職。從今日起,你每日讀書必須不少於兩個時辰,我會時刻檢驗,你明白麼?”

儘管對於那些聖賢書仍舊不以爲然,但蔡攸還是畢恭畢敬地低頭稱是。好不容易將退回的那一步彌補回來,眼下他實在不能再有任何閃失了。

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6章 浴血苦戰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章 生財有道第6章 風雨欲來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0章 美人恩重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3章 元符皇后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30章 美人恩重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4章 負荊請罪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3章 大行善舉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9章 人面獸心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8章 往事成灰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2章 疑霧重重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24章 巧言令色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
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6章 浴血苦戰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章 生財有道第6章 風雨欲來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0章 美人恩重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3章 元符皇后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30章 美人恩重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4章 負荊請罪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3章 大行善舉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9章 人面獸心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8章 往事成灰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2章 疑霧重重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24章 巧言令色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