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疑霧重重

由於那些王府侍衛最終找到了趙佶,又聽得這位正主兒吹噓了一番高俅的英勇,因此他們看高俅的目光雖然有幾分惱怒,但卻不像起初那麼噴火了。高俅又竭力勸了趙佶不要當街發落,衆侍衛便把人架回了王府。

遂寧郡王府中,趙佶恨恨地瞪着地上的三人,恨不得一個窩心腳把人都踹死。他平生第一次微服遊玩就遇到了這樣的醜事,心裡自然是怒火中燒。突然,他一巴掌拍在几案上,怒聲喝道:“快說,究竟是何人說孤王是……是什麼小賊?”

三個大漢遭了一頓痛打,又被一羣侍衛帶進了層層守衛的王府,哪裡還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大人物。因此從被拖進大廳的一刻起,他們就紛紛在那裡磕頭如搗蒜似的連聲求饒。此時聽得趙佶問話,一個左頰有刀疤的連忙搶先答道:“回稟郡王,小人等全都是良民百姓,剛纔只是一時走了眼,絕不是有心和郡王作對……”

“郡王問的是你們爲何要胡說八道!”高俅聽那傢伙在那裡嘮嘮叨叨就是不說正題,連忙喝止道,“若是你說實話還有活路,否則按你們一個誣衊宗親的罪送到開封府,恐怕你們這一生一世就得刺配充軍!”

趙佶畢竟還小,此刻聽了高俅這話自然連連點頭,堂下那羣侍衛也附和着喝罵嚇唬了一番。終於,一個獐頭鼠目的忍不住爬了出來,一邊磕頭一邊稟報道:“郡王,小人也是一時中了他人奸計。是有一個看上去和郡王一般大的小孩給了我們一錠銀子,讓我們衝上酒樓大喊捉賊,還說您偷了他家的玉佩!”

一個小孩?高俅聞言當即愣住了,他本以爲這些人就是柺子幫之類的把戲,大約是看到趙佶衣着華貴這才動了歹心,誰想竟會牽扯到什麼小孩。他不由朝堂上其他人瞥去,只見那些侍衛也是個個莫名其妙,只有趙佶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古怪的光芒。

“孤王問你,那個小孩穿着什麼衣物,身後可有跟班隨從?”趙佶咬牙切齒地問道。

“回稟郡王,當時天黑,小人看得不甚清楚……”那賊臉大漢才說了一半,一個茶盞便在他面前打了個粉碎,他一擡頭就看見了上頭少年怒氣衝衝的臉,連忙改口道,“不過小人看見他腰間有一枚龍形的墜子,還有,他的一個隨從只有三根手指……”

“夠了!”趙佶終於勃然色變,“孤王就知道暗中算計的不是好貨!”發了好一通脾氣之後,他方纔恨恨地發落道,“將這幾人先關起來等候處置,除了伯章以外,你們全都退下!”

“郡王饒命,郡王饒命啊!”

堂中響起了聲聲求饒,但那幫侍衛本就恨極了這羣傢伙,拖人的時候無不暗中下了狠手,因此須臾那三人便沒了任何聲音。趙佶也不再作聲,一個人在堂上來回踱着步子,臉上陰霾密佈,目光也焦躁得很。

高俅在聽到龍形墜子時便心中微動,再見趙佶臉色不同,他自然隱約猜到了其中關鍵,此刻聽到趙佶開口留人,他的腦筋頓時開動了起來。真正說起來,今天的事情確實猶如兒戲,這幾個大漢顯然是貪圖小利胸無大腦之輩,否則也不會衝撞了這麼一位難惹的煞星。

“伯章,今天的事情多虧了你,否則要是真的鬧到開封府,我的面子就全都沒了!”趙佶走到高俅身邊,仰起頭來很是感激地說道,“那時你抱着我從酒樓上往下跳的時候,我就想,你這人膽子真大,不像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

高俅竭力忍住那股苦笑的衝動,一本正經地蹲了下來:“十郎,雖然我很想感謝你的看重,但是卻不得不說實話。要是今天真的對付不了那三個潑皮,我最多挨一頓打而已。但如果我今天棄你而逃,如果真的出了什麼事情,我就是罪魁禍首,你認爲我會有好下場嗎?”

趙佶聽得大皺眉頭,側首想了好一陣子,他才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不過你總歸還是救了我,這份情我會記得的!”沉默了好一陣子,他才繼續說道,“其實我已經知道是誰在暗中害我了,只是我現在拿他沒辦法。可惡,爲什麼娘娘偏偏生了病,否則我非得告他一狀不可!”

聽到這裡,高俅更加證實了自己的判斷,只是,雙方都只是半大的孩子,居然能把事情搞大到這種地步?懷着一種既好奇又擔心的心理,他故意試探道:“十郎,那個人是不是你的兄弟?”

“你怎麼知道?”趙佶畢竟年幼,哪裡想到高俅這麼快就猜到了關鍵,臉色不由微微一變。許久,他很是頹喪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唉聲嘆氣地道:“你沒猜錯,那傢伙是我的弟弟普寧郡王趙似。他生來就和我不對眼,在娘娘面前還好,背後就總是和我作對。哼,不就是仗着皇兄和他都是皇太妃生的,有什麼了不起!”

高俅終於明白了事情始末,簡而言之,就是趙佶有一個和他不對眼的弟弟趙似,趙似和哲宗是一母所生,而趙佶在太皇太后高氏面前似乎比較說得上話,所以趙似在高氏面前一直裝乖寶寶。

“你真的肯定是普寧郡王指使他們乾的?”

“當然,那個三指的侍衛曾經跟過皇兄,後來才指派給了趙似,不是他還有誰?”趙佶恨恨地提着桌角,小拳頭握得緊緊的,“趙似見皇兄待我親厚,所以總是使絆子,這一次竟敢鬧到這個地步,實在太過分了!”

這種天家的家務事,高俅原本無意插嘴,可是,一想到那趙似是哲宗一母同胞的弟弟,而如今哲宗生母朱太妃也仍然健在,他的一顆心登時提了起來。他只記得宋徽宗登基似乎一帆風順,何曾想到還會冒出一個趙似。事到如今,他也無暇感慨自己當初讀史不精,只得好言安慰了趙佶幾句,這才讓氣鼓鼓的小郡王漸漸消了氣。

“算了算了,再想那種傢伙不過是給自己找氣受!”年幼的趙佶還算豁達,氣頭過了也就想到了正事上,“伯章,你那個什麼瘦金體是怎麼想出來的,我老早就有那種想法,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結果卻在你這裡看到了。”

高俅哪知道天下還有似趙佶這樣在書畫上有絕佳天賦的天才兒童,此刻惟有苦笑着歸結於運氣而已。在得知趙佶臨過無數帖子見識過衆多珍品書畫之後,他也不敢過於班門弄斧,只撿着現代人研究徽宗書畫的一些心得說了一些,果然對了趙佶的脾胃。可這麼一來,他這個半吊子不免累得半死,連忙藉口天色太晚辭了出去。

汴京的夜生活一如既往地喧鬧繁華,高俅想到在家裡翹首盼望的英娘,不由順道又去了綢緞鋪,花了幾百文買了兩塊織紋錦。用皮紙裹好之後,他又去點心鋪買了一盒新鮮出爐的杏仁糕,這才施施然地準備回家。

路過一處行院時,他的目光不經意地落在了一頂裝飾華貴的小轎上,只見那小轎緩緩停在了金碧輝煌的大門口,前頭一個轎伕上前打起轎簾,一位千嬌百媚的女子便輕移蓮步行了出來。儘管隔着距離尚遠,但高俅似乎聞到了空氣中那股如蘭似麝的清香,眼睛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張清麗絕俗脂粉不施的臉龐。

那女子忽然仿若無心地回頭朝這邊看了一眼,嘴角流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一瞬間,他只覺腦際轟地一聲,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直到那環佩叮噹的響聲在耳畔消失許久之後,他方纔如夢初醒,但見身旁衆人皆是顛倒迷醉,不由大駭。

什麼叫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他終於明白了。以前總以爲古人渲染那些所謂美女全是言過其實,可親眼見過之後,他不得不承認,雖然自詡在現代閱盡美女,但和剛剛看到的那女子相比,所謂的明星豔星全都黯然失色。

她究竟是誰?)

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9章 大名豪賈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8章 初識童貫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5章 三喜臨門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10章 謁見太后第38章 痛苦抉擇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8章 風雲突變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37章 國之大計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2章 得寸進尺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7章 街頭遇盜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4章 爾虞我詐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章 初入高門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
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9章 大名豪賈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8章 初識童貫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5章 三喜臨門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10章 謁見太后第38章 痛苦抉擇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8章 風雲突變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37章 國之大計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2章 得寸進尺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7章 街頭遇盜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4章 爾虞我詐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章 初入高門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